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舌尖上的深渊 > 第三百七十九章 朝堂争议

舌尖上的深渊 第三百七十九章 朝堂争议

作者:芥末月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0-16 10:11:45 来源:258中文

宿元景随着关胜大军返回京城,关胜自去枢密院复命,回禀此次驰援大名府的经过,并将从大名府带回的粮草辎重交给枢密院府库。

次日早朝,宿元景在朝堂上讲述了此次自己出使辽国,但尚在郓州便已经传来蓟州军大败辽军的战报。他来到蓟州后,对蓟州军与辽军耶律宗雷一战做了详细了解。知道事情经过后,他决定留在蓟州等待辽国使节前来谈判。

他又将谈判的具体过程说了,说到蓟州守将大败辽国使节团几员大将的经过,显得有些兴奋与激动。文武百官也被那精彩绝伦的比试所感染,几乎所有人都在静心倾听。

说到辽国比试失败后,无奈答应了高槛所提出的三个基本条件。朝堂上的谏议大夫陈子同失声叫了一声好,引得百官全部侧目,惊得他赶紧跪下,自请责罚。

徽宗也难得的认真聆听,这件事极大的鼓舞了君臣之心。

但随后说到大名府被破,三万将士战死,数千百姓被屠戮,大名府被烧杀掳掠,一座繁华昌盛的城市成为人间炼狱一事,大家又开始沉重起来。

蓟州军为解大名府之围,主动出兵,但与前去救援的关胜大军一样,晚了一步。

宿元景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全部原原本本讲述了一遍,这件事情,朝廷早已经得到了战报,但经过宿元景的详细描述,这才知道大名府一战的惨烈。

听完宿元景的描述,徽宗说道:“众卿家,宋江作乱,盘踞水泊梁山,朝廷与地方官府多次清剿都是无功而返!我想知道,大宋的军队都是干什么的?区区山贼作乱,屡屡攻城掠地,难道我大宋数十万大军都无法平息这一场叛乱吗?”

群臣鸦雀无声。梁山作乱一事,的确让群臣束手无策。高太尉、童太尉多次亲自前去清剿,不仅损兵折将,就连高太尉都被贼兵抓住,若不是贼兵对朝廷还有着几分忌惮,且梁山贼首宋江有被招安之意,只怕高太尉就在那一次以身殉国了。

如今又攻破了大宋的陪都大名府,蔡太师的女婿梁中书也差点死于此战,虽然侥幸逃脱,但大好的前程也因此没了。

见群臣无一人出声,宿元景出班启奏:“梁山群贼虽然屡屡攻打州府,但他们并无反叛之心。几次破城,他们都只是掠夺钱粮,并未有占据城池之意。如今梁山势众,拥有人马十万,已成我朝心腹之患。此患不除,则我大宋天下不得安宁。据臣所知,梁山贼首宋江,原本是郓城一刀笔小吏,为人仗义,素有及时雨之称。此人身怀报国之心,虽被迫落草梁山,但无一日不思报效朝廷!数月前,宋江差人前来京城,便是想找人传信,将他们愿意招安的意愿上达天听。臣以为,若兴兵围剿,则难免生灵涂炭。若圣上能以仁慈之心,赦免梁山众人之罪,将其收为朝廷所用,则可一举去除这一心腹大患。”

他洋洋洒洒一番长谈,在群臣中引起一阵不小的骚动。文武群臣纷纷轻声私语。

“招安?一群草寇,若是招安又如何安置?”

“对,梁山贼人都是穷凶极恶之人,他们如何会被朝廷招安?”

“若果真能招安,倒也如宿太尉所言,可以避免刀兵,免得生灵涂炭……”

徽宗扫视着群臣,说道:“众卿家心中有想法,尽管奏来。”

谏议大夫陈子同出班奏道:“启奏圣上,如今我大宋不仅有宋江之乱,还有江南方腊、淮西王庆、河北田虎都在蛊惑人心,祸乱地方。这些奸臣贼子一旦形成气候,其危害必不会逊色宋江叛乱。臣以为,宿太尉所言招安一事,是为上策。若招安成功,便可命梁山人马前去平定三处叛乱,以贼御贼,则天下可定。”

他的这一番话说出,立即引起几人的赞同,纷纷出班走到:“臣附议!”

徽宗轻轻抬手,群臣立即安静下来。他说道:“两位卿家所奏,众卿家以为如何?”

高俅出班奏道:“臣以为不妥。”

徽宗说道:“高卿,你且说说你的想法。”

高俅说道:“梁山贼人,多是官府所缉拿犯人,走投无路才啸聚梁山。这些人多是穷凶极恶、桀骜难驯之徒,杀人放火视为家常便饭。他们攻打州府,所到之处,无不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可见这些贼人对朝廷深怀恨意。这样的人如果招安为朝廷所用,终归是祸患。”

高俅说完,杨戬也出班奏道:“臣附议。臣以为,高太尉所言完全属实。臣还要补充一点,梁山贼人在山寨扯上一面大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由此可见,宋江早有反叛之心,绝非一般山匪草寇。如今他们攻打州府,掠夺财物,就是为了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一旦形成气候,必定兴反叛之师,妄图推翻我大宋千秋基业!所以臣以为,如此心怀叛逆之人,不可为朝廷所用,而应兴重兵讨剿,让梁山贼寇灰飞烟灭,才能真正去除我朝心腹大患!”

宿元景还待再奏,徽宗摆摆手,看向站在群臣前面一直一言不发的蔡京,问道:“蔡卿家,你意下如何?”

蔡京出班奏道:“禀圣上,臣以为杨太尉、高太尉所奏,深有其理。梁山贼人久有反叛之心,宋江更是早有不臣之心。如此奸佞,若让其深居庙堂,实为我朝之祸事。臣以为,我朝应选拔能征善战之将帅,领我朝精锐军队,对梁山进行彻底剿灭,永除后患!”

徽宗问道:“几位卿家多次清剿梁山,都是无功而返。贼人气焰反而更加嚣张,声势更加庞大。卿家既然觉得应兴兵讨剿,不知可有了用兵之策?”

蔡京说道:“派兵遣将,自有童太尉安排。”

徽宗看向童贯,童贯出班奏道:“启奏圣上,臣这几日一直在思索以何人为将方能破梁山之贼,尚未有理想人选。请圣上宽限数日,臣定选拔一员能担此重任的大将,兴我王师,平定梁山之乱。”

徽宗不禁轻轻蹙眉,堂堂大宋,战将数千,居然选不出一位统兵之人,岂不是笑话?

便在此时,一直在沉思的宿元景出班奏道:“圣上若决定要兴兵讨剿,臣倒是有一人可以举荐!”

他这话一出,所有人的眼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