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废土上的召唤师 > 第193章 火爆和无视

废土上的召唤师 第193章 火爆和无视

作者:赤耳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08 23:37:57 来源:258中文

《猎鹰》跟《锄奸》上映的时候情况不同,《锄奸》上映的时候还有《妈妈再爱我一次》这个强劲对手,而《猎鹰》上映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像样的对手。很多电影在场次的时候,都是其他电影一场不排,排的全是《猎鹰》。即使如此,《猎鹰》依然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当无数观众拿着好不容易买来的电影票走进电影院后,他们没有失望,享受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猎鹰》是他们从未看过的火爆电影,可以说从开始一直燃到结束,简直让人爽翻了天。看完电影,他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向亲人、向朋友热情的推荐《猎鹰。而这些被推荐的观众看完电影,从电影院出来后,又怀着激动的心情向自己的亲戚和朋友推荐这部电影。

《猎鹰》本来就备受关注,加上看完电影的观众向身边人疯狂推荐影。在极短的时间内,《猎鹰》口碑就大爆发。就像平地卷起的一阵狂风,《猎鹰》迅速席卷全国各大城市,成为人人都在谈论的话题。

北海公园,几个年轻人坐在椅子边热烈的讨论《猎鹰》。坐在正中间年轻人手舞足蹈地道:“猎鹰小队的真的太牛逼了,你们说真的有这么牛逼的部队吗?”

旁边年轻人嗤笑一声:“当然有,像猎鹰这样的侦察兵不是一般的侦察兵,是从各个部队抽选的尖子组成,是侦察兵中的侦察兵,是侦察兵中的王者。我有个堂哥在跟猎鹰差不对的部队,他们部队的战士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普通的侦察兵,他一个人能打五个。”

有人质疑道:“你堂哥不是在炊事班吗?”

那年轻人老脸一红:“我另外一个堂哥,他们队伍很神秘,都不让对外说的。”

魔都某工厂的车间里,两个昨天晚上看了《猎鹰》的青年工人,满脸激动地向其他工人推荐这部电影。

“这片子你们一定要看。这片子场面特别大,电影开头和结尾,我军万炮齐发,把越南人打得鬼哭狼嚎,还有坦克冲锋,唐国强还打下了越南人的一架直升机。可以看到直升机被打中,然后掉到地上,朝银幕翻滚而来,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拍出来。整部电影从开头一直打到结尾,让人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绝对是我看过最好看的电影。”

“这片子就是《锄奸》那个导演拍的,风格也是《锄奸》的风格,特别真实,打得血肉横飞的,不过《猎鹰》场面要比《锄奸》大得多,而且要好看得多。真的太好看了,不看的话绝对会后悔。”

蓉城某高中,几个男生将许望北围在中间,希望她能帮忙弄几张《猎鹰》的票。他们是高二学生,马上就要预考;如果通不过预考,那他们就没有资格参加高考。他们不可能像其他年级的学生那样,逃课去看电影,只能晚上抽空去看;可《猎鹰》是在太火爆,晚上是人山人海,根本买不到票。他们知道许望北的大哥是秀影厂的经理,就拜托她带他们去秀影厂看免费电影。

一个胖乎乎的男生哀求道:“班长,你就带我们去秀影厂看嘛!”

其他男生也纷纷道:“班长,我们都知道你人最好了,你去带我们去秀影厂看嘛!”

许望北有些心动,她也想看二哥拍的电影,不过考虑到马上就要预考,还是道:“今天不行,等星期天吧,星期天我带你们去。”

由于《猎鹰》太过火爆,为了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很多影院工作人员清从晨5点半便开始排片。正常情况下,电影院一天放五场,但随着《猎鹰》热映,不少影院排片增加到了一天八场。即使如此,《猎鹰》依旧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由于《猎鹰》太过火爆,电影院的售票员从清晨起来就开始卖票,一直要卖到夜里,简直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非常辛苦。不过售票员不是最辛苦的,负责跑片的工作人员才是最辛苦的。他们从早上**点钟开始工作,在拿到拷贝后,把拷贝放入自行车后边驮着的挂兜里,风驰电掣地奔向自己工作的电影院,要从早上一直跑到晚上电影放映结束。

廖海林是北平大华电影院的一名跑片员,最近两天他都是从清早跑到晚上,累得够呛。尽管累是累了点,但在放映厅外面听到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他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跑片遇到问题是特别常见的事,是任何跑片员都会遇到的。这不廖海林就遇上了,他到隔壁国华电影院取拷贝的时候,由于出现机器故障,没能按时拿到胶片,这意味着在大华电影院候场的观众不能准点观影。

在拿到胶片后,廖海林骑着自行车拼命往回赶。平常要骑上25分钟的路程,这一次他只花了10分钟。到达电影院后他筋疲力尽,直接瘫倒在地上。影院工作人员见他回来,快速奔跑过来,将自行车后座挂兜里的拷贝取出来,快速向楼上奔去。

廖海林坐在地上喘了两分钟,把气喘匀后,从地上爬起来,准备前往国华电影院,去拿下一盘拷贝。就在此时,他听到售票员大喊:“《猎鹰》今天的票全部卖完,想看的观众明天再来!”

以往只要售票员宣布电影票卖完,等待买票的观众就算心里不爽,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自认倒霉,摇摇头离开,等明天再来。

不过今天排在售票窗口外的是几个年轻小伙子,这是他们第三次来,结果马上要轮到他们的时候没票了。他们一下就火了:“你们在搞什么,为什么每次排到我们的时候就没票了,是不是觉得我们好欺负啊?”

“还等明天?我他么都来第三回了!你们就不能多排两场啊!”

“对啊,你们就不能多排两场啊?人家有些电影院会通宵放映,凭什么你们就放到晚上十一点就不放了!你们就是这样为人民服务的吗?”

现场其他没买到票的观众也都排了半天队,结果买不到票,心里也都非常不爽。现在听到几个小伙子挑头闹了起来,他们都群情激奋,纷纷跟着闹了起来。

“对啊,别的电影院都能放通宵。你们为什么不能放?”

“赶紧增加场次!你们多放两场会死啊!”

“你们经理呢?让你们经理出来!”

廖海林听到现场观众大声嚷嚷,要求增加场次,甚至要求通宵放映,他只觉双腿一软。差点坐在地上,我的个妈呀,通宵放映,那我不是夜里还要跑?还让不让人活了!

与观众对《猎鹰》的热烈追捧不同,整个评论界对《猎鹰》完全采取了无视的态度,根本就没有《猎鹰》的评论面世;仿佛《猎鹰》不值一提,仿佛《猎鹰》根本不存在。

现在向新浪潮、向欧洲学习已经成为文艺界主流,商业片被视为洪水猛兽,被视为艺术上的堕落,只要商业片上映,要么被评论界无视,要么被围攻。去年北影厂的《神秘的大佛》惨遭围攻,骂得中影公司差点不敢放映。

许望秋一直力主想好莱坞学习,发展中国的类型片,自然是这些人的眼中钉。他们对《猎鹰》是恨不得撕成碎片,踩上一万只脚。但《猎鹰》不是一般片子,讲的是自卫反击战,而且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认可,要是批判这样一部电影,那简直是跟国家唱对台戏。他们不敢批《猎鹰》,就选择了无视。

不过这种沉默很快被打破,在最新一期的《电影艺术》上刊发了钟惦棐对《猎鹰》的长篇评论。钟惦非三月份就看了《猎鹰》,对电影的评价非常高,觉得许望秋在《锄奸》的基础上又有突破。看完电影后,他专门写了文章。只不过《电影艺术》五月中旬出版,直到电影上映几天后,他的文章才与公众见面。

钟惦非在文中写道:“《猎鹰》的情节跟《渡江侦察记》有些相似,主要讲我军侦察小队到越军阵地侦察流动重炮的位置,电影展现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英雄奋勇向前,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慨。充沛的革命激情,重大的主题思想,出色的视听语言,让《猎鹰》成为战争电影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套用邵牧君的话,《猎鹰》是一部里程碑似的作品,世界战争片的历史要分两段来写了。

最近两年关于电影应该是更艺术,还是更娱乐的讨论甚嚣尘上。整个文艺界普遍认为,电影是艺术,而追求娱乐效果是艺术上的堕落。《猎鹰》有很多创新和突破,艺术水平无疑是非常高的,但同时电影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很多地方一票难求。

真正好的文艺作品,真正优秀的电影,不仅能够给人以思想的教益,同时也必然应该给人以艺术的审美享受,使人得到乐和休息。忽视文艺的审美功能,排斥文艺的娱乐作用,会使文艺脱离群众,走进死胡同去。同样,视文艺的教育作用和认识作用,把文艺的娱乐性强调到至高无上甚至绝无仅有的地位,也会使文艺创作走偏方向。那种把文艺的教育、认识作用和审美、娛乐作用绝然对立起来,仿佛一提教育作用就是不要娱乐的观点是非常危险的。

有娱乐效果的电影不一定不艺术;而追求艺术性的电影也不能绝对避免商业,商业和艺术不应该是绝对对立的。《锄奸》和《猎鹰》都是在艺术上有突破,艺术水准很高的电影,但这两部电影都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做到艺术和商业双丰收。我认为《锄奸》和《猎鹰》是中国电影的标杆,雅俗共赏应该成为中国电影人的共同追求。

回避电影的商业性,鼓吹电影商业越远越好,钻进“纯艺术”的唯美主义的牛角尖里去,必然会削弱中国电影的生存根基,脱离广大人民的喜爱,使中国电影的路不是越走越宽,而是越走越窄。这是《猎鹰》告诉我们,而我们必须警惕的。”

钟惦非在电影评论界拥有极深的影响,是中国电影美学的奠基人。在他的《猎鹰》的评论面世之后,整个文艺界没法再无视《猎鹰》,各种评论纷纷出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