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重生之商界大亨内 >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种烤烟,种白雀梨

重生之商界大亨内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种烤烟,种白雀梨

作者:方片2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0-16 11:52:50 来源:258中文

早期工作准备的很充分,很到位,事到临头安排起来就显得游刃有余了。八月十五日,滇中地区烤烟收购工作正式启动,祁景焘也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第一时间抵达他巡查计划中的首站,塔区烟草公司石桥烟叶收购站。

祁景焘还是老习惯,离烟站还有一段距离,驾驶员杜河就找宽敞的地方停车,不把车子开进烟叶收购站添堵凑热闹。

“祁工,你一个人下来?”接到电话的石桥烟叶收购站站长付强早在外面等候,看着轻车简从,只身从三菱越野上下来的祁景焘马上招呼上了。

“付站长,你这里可是塔区现在最大的烟站,今年怎么没人把你这里当作下乡第一站?”

“哈哈哈,……,你不是人?大清早就来到我们石桥烟站,你算是第一个来我们这里视察的上级领导啰。”付强笑了。这家伙原来是塔区财务科统计员,去年被提拔成石桥烟站站长,早就和祁景焘混熟了。

祁景焘也习惯基础工作人员把他当领导接待了,看看烟站里外稀稀落落的烟农,奇怪地问道:”怎么这么冷清,那些烟农的烤烟还没烘烤出来?”

“呵呵,你明知故问是吧?我们这里是山区乡镇,规划种植的绝大多数是山地烟。山地烟成熟期晚,按照今年的气候条件,雨水比较多,一般情况下要到九月份中旬才能大规模采收、烘烤、交售。”付强不急不躁地解释着石桥烟叶收购站的情况,显然早就有心理准备。

“不应该啊,哪怕雨水多,八月初也该烘烤出第一批烟叶了。往年收购第一天不是都挤得水泄不通吗?每家每户带来交售的烟叶虽然不多。第一天来交售烟叶,来烟站摸摸当年烟叶等级评定标准的人不在少数。”祁景焘非常老道地说着烟农交售烟叶的习惯,径直往烟站里面走去。

“老黄历了。今年我们石桥乡种植的烤烟面积差不多减少了一半,按照这个比例,今天来交售烟叶摸底的人数也差不多。”付强不着急,稍微等了下停好车下来的杜河师傅,人家杜河师傅也是集团公司下来的上级,工资岗位待遇比祁景焘还高一个级别呢。

“呵呵,山区不种烤烟还能种什么?”杜河也是老乡镇了,烟站这些站长都面熟。

“改种水果了。我们石桥乡的马龙山白雀梨特别好吃,个大肉嫩汁多,皮薄核,酸甜适中。种植烤烟费工费时,今年还不能多卖钱。栽种烤烟划不着了,改种马龙山白雀梨的烟农多了,过来的路上你没注意到?”付强随口给出答案。

“上山的路上早看见了,那些台山地里头新栽种的果树苗确实不少,看样子都是这两年栽种下去的吧?白雀梨种下去至少要三年才能挂果,你们不会鼓动烟农间作栽种烤烟?”

“哈哈哈,……外行了吧!杜师傅,水果地里间作栽种烤烟那是自找麻烦,吃水果还是吃尼古丁?那个口味的水果卖给鬼吃。那些果农精明着呢!”

“呵呵,没人种烤烟了,你这个站长还不下岗了?老付,想想办法。”

“想个鬼的办法!滇中坝子里面种烤烟的人越来越少,转移到山区。呵呵,山区人也不是憨包,我们这里的山地承包三十年不变,农民有其他出路,谁还来苦巴巴地种植烤烟?我老家就是这里水沟箐的,我爹去年改种马龙山白雀梨,还是我出钱给他老人家买的果树苗。今年该嫁接了,明年你就可以来我们家吃白雀梨。”

“你们家栽了多少白雀梨?”

“连格外承包的山地,连片栽了15亩。呵呵,不当站长,我回家帮我爹种白雀梨去。”

走在前面的祁景焘听到他们的对话也乐了,他早被自己老爸取笑过,现在也懂行了,至少不会犯果树林里面栽种烤烟,施烟梗肥那种笑话。

石桥乡分布在滇中坝子东北屏障马龙山山区区域,平均海拔17~1八米,比滇中坝子平均海拔高出15米左右。马龙山是滇中坝子的东北屏障,山林覆盖率超过7,水土保持的非常好。

这片山区里面种植其他农作物不咋嘀,唯独种植一种名为白雀梨的水果,那是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马龙山区种植出来的白雀梨比其他地方种植的白雀梨个头大五六陪。祁景焘采购过的马龙山白雀梨,最大的单个果实能达到八多克,普遍超过5克。其他地方出产的白雀梨娇玲珑,单个果实充其量1克已经了不起了。

马龙山白雀梨个头大,更绝的是味道香甜甘脆可口,肉质细嫩,是滇中土产梨当中的精品,和春城辖区的著名的皇室贡品呈贡宝珠梨一样出名。马龙山的白雀梨个头大,味道好还产量高,非常具有经济价值。唯一遗憾的是,马龙山出产的白雀梨皮薄肉嫩多汁,太过于娇嫩,经不起颠簸折腾。马龙山白雀梨成熟后保质存储期限短,极大地限制了这种优质水果的长途运输销售。

一直以来,马龙山的白雀梨只能在周边地区短途贩运销售。在滇中这个大量出产新鲜水果,城市人口有限的地区,马龙山白雀梨的消费数量有限。山区农民种植马龙山白雀梨的积极性并不高,大多是自己少量栽种一些自己享用,很少大面积规划种植。种植的数量少,更没远程贩运的价值。马龙山白雀梨变成藏在深闺的娇娇女,许多滇中人想吃美味可口的马龙山白雀梨,也只能到马龙山区去找山民购买。

现在不同了,滇中农贸公司早就想把马龙山白雀梨请出深山,这么好的农特产怎么能埋没在山里头呢!滇中农贸公司牵头组织农户大规模种植马龙山白雀梨,他们到山区来搞定向合同收购,收购价格随行就市,保证收购价格绝对不低于当年滇中市场零售价。就连树苗都是滇中农贸公司提供,经过戒指空间滋润过的苗木,种出来的白雀梨品质只会更好。销路解决了,没有后顾之忧,山民们从烟农化身果农,种植马龙山白雀梨积极性自然高涨。

石桥乡人口少,山地面积多,平均每个农民能分配到十几亩山地。种植一亩马龙山白雀梨,只要熬过三年的培养期就能挂果,就能有收获。五年就能进入丰产期,按照滇中农贸公司的收购合同测算,一亩马龙山白雀梨的产值至少能到达一万多软妹纸,远远高于在山地里头种植烤烟的亩产值。纯收入更没法比较,种植烤烟的成本占到销售收入的5,还非常费工时。

种植白雀梨有多少投入?经营果园收益周期还特别长。只要管理得当,一次投入,后期就没那么多麻烦,也不用费工费时来伺候果树,收获期能长达数十年。大家都知道,老梨树出产的果实更好吃、更值钱。只要销路有保障,这份投资效益比实在是太高了。经营果园,那就是在经营绿色银行啊!

更何况,果园里面不能种植烤烟,果农们还可以间作其他农作物。只要不种植烤烟,哪怕种植耐旱的苦荞、麦,收益也不错,这笔经济账一算就明白。

祁景焘才不管烟站能不能收购到足够数量的烤烟,能不能完成今年的烤烟收购任务。那不是他的职责范围,他只管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不要在自己负责的业务上出毛病就行。

来到收购作业区,香醇浓郁的烟草味充斥着味觉器官。祁景焘贪婪地深吸几口,非常享受这股熟悉的醇香味道。用文艺一点的话来说,那是童年的味道。

“祁工,挂上这个。”付强已经跟上进入收购称量控制室的祁景焘,递给他一副工作牌。

“呵呵,红牌啊!”祁景焘笑呵呵地接过付强给他的红色工作牌,顺手换下胸前的天蓝色集团职工工作证。

“让你们享受下领导待遇,大家欢迎领导视察工作。”付强吆喝着工作人员。

“都是老嘴老脸的人了,大家别跟着老付瞎折腾。老付,忙你自己的工作去,我是来干活的,用不着你陪同。”祁景焘连忙制止准备起身欢迎他的收购工作人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