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韩三千苏迎夏 > 第两百九十四章、到此为止

韩三千苏迎夏 第两百九十四章、到此为止

作者:绝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3 15:29:39 来源:258中文

限制陆军军备,没有什么好保密的。除了孤悬海外的英国人外,其他欧洲国家都是受益者。

普俄战争受影响的不仅仅只是普俄两个交战国,邻居们也纷纷扩充军备,各国的陆军规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膨胀。

这是奥地利开的坏头,为了保证自身安全,拥有随时干涉战争的能力,维也纳政府率先进行扩军,然后引发了连锁反应。

截止到目前为止,奥地利的陆军规模已经膨胀到了94.7万,号称百万大军也不算过分。

扩充现役部队的同时,维也纳政府还以训练的名义,动员了大量的预备役。

如果弗朗茨愿意,一个星期内就能够组建两三百万军队出来,足以应付各种突发事件。

没有办法,这年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已经不存在了,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

普俄战争如果一方轻易赢得战争,谁也不敢保证人家会不会膨胀起来,干出偷袭奥地利的蠢事。

弗朗茨不喜欢把安全寄托在别人身上,自然要扩充实力了。

除了安全上考虑外,还有就是债务问题。这年头收账也不是轻松的活计,没有实力谁认识你啊?

现在普俄两败俱伤,作为胜利者的毛熊,也没有赖账的资本,沙皇政府看上去还很安分,自然是不需要武力讨债了。

在反战主义盛行的当下,维也纳政府这个时候提出裁军,完全是符合时代主流的。

唯一不高兴的大概只有英国人了,在大家不削减军费的情况下,陆军花得钱少了,就意味着海军能拿到更多的钱。

结合现在的国际局势,要是还不知道奥地利的目的,伦敦政府就不用混了。

知道归知道,伦敦政府这个时候很难进行破坏。裁军是众望所归,符合各方利益,不是忽悠几句就能够让大家放弃的。

……

唐宁街首相观邸

外交大臣爱德华:“普俄战争太过惨烈,欧洲反战主义的高涨,欧洲民众极度缺乏安全感。

奥地利人选了一个好时候,这个时候提出裁军,恐怕不仅仅只是为了裁军,种种迹象表明奥地利正在准备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裁军只是召开国际会议的借口,在限制陆军规模的同时,他们应该还会同欧洲各国签订一份安全保障性条约。

大部分欧洲国家都缺乏安全感,没有人能够拒绝这样一份条约,唯一有实力阻挠的只有法国人。

只是欧洲各国一直都非常警惕法国人,大部分国家都把他们视为欧洲动乱的源泉,这个时候法国政府恐怕没有跳出来阻拦的勇气。

从巴黎传来的消息,法国人已经同意了奥地利的裁军计划,估计普俄谈判结束后,奥地利就会召开国际会议,建立新的欧陆平衡体系。

本来欧洲大陆稳定了下来是一件好事,但现在的情况不一样,法奥两国的战略重心可能外移了。

如果我们的推论没错的话,要不了多久新一轮的海军军备竞赛就要开始了,接下来不列颠将面临最残酷的挑战。”

法国人拉的仇恨值太高,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平复的。这就注定了新的欧陆平衡体系,他们只能是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

谁都知道普俄战争后,欧洲政治格局要重新洗牌,伦敦政府也是要有准备的。

原计划是北德意志帝国诞生后,就拉拢法国人一起建立欧洲新秩序,只是他们晚了一步,奥地利就抢先动手了。

本杰明首相点了点头:“如果奥地利人的计划成功,这就是第三次维也纳体系了。

假如我们现在给他们捣乱,并且拉拢法国人,有没有机会构建以不列颠为核心的欧陆体系?”

外交大臣爱德华摇了摇头:“这非常难,且不说我们还没有拉拢法国人,就算是获得了巴黎政府的支持,成功率也不会超过三分之一。

最近一些年,我们在欧洲大陆的影响力下降的非常厉害。尤其是普俄战争后,我们扶持的普鲁士王国废了,话语权下降的就更厉害了。

法国人更惨,他们的实力不比奥地利弱,影响力也不比维也纳政府弱,但他们的影响力大都是负面的。

一部分是拿破仑当年留下的,另外一部分则是吞并意大利地区付出的代价。除了西班牙外,法国人在欧洲大陆上再也找不到一个盟友。

从我们收到的情报来看,法西关系也在逐渐冷淡。如果要建立新的国际秩序,恐怕西班牙人也未必会支持他们。”

政治是很现实的,不列颠在欧洲大陆的棋子废了,干涉欧陆的能力大幅度下降,大家自然不买账了。

拉拢了法国人,在增加了影响力的同时,也要接受法兰西带来的负面影响。

比如说:比利时、瑞士、德意志联邦,这些受法兰西威胁的国家,就会情不自禁的站在对立面。

就算是英国人能够把他们勉强拉过来,也不要指望人家出力。

许诺再多的利益都没用,只要法兰西不放弃对他们的窥视,问题就无法解决。

至于让法国人放手?

想想就行了,没有经历过社会毒打,又成功吞并了意大利地区,正是法国人膨胀最厉害的时候,凭什么听英国的?

英法关系早就结束了蜜月期,原本被时间掩盖的英法世仇,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两国报纸上,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想让法国人放弃自己的战略,继续给他们当小弟,根本就不可能。

无论谁做皇帝,英法关系都必须转冷,不然爆棚的民族主义就会令巴黎政府崩溃。

原时空普法战争后,英法都对抗了很多年,要不是德二帝国接二连三的昏招,英法也站不到一起去。

现在法兰西可感受不到威胁,所以英法关系必须恶化。涉及到了政治,利益决定了一切。

暗自盘算了一遍,本杰明首相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罢了,国际秩序尽快建立起来,对不列颠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奥地利想要主导,就让他们主导吧!

有条约约束,我们接下来的北德意志计划,也会更加顺利。刚刚建立了国际秩序,维也纳政府总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吧!”

主导欧洲新秩序,能够获得的收益不仅仅只是声望,更重要的还是推销自己的理念。

人都需要包装,一个好的包装,能够让人在社会生活中更容易获得成功,国家也不例外。

大国竞争是全方面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缺一不可。主导建立国际体系,无疑是扩散自家影响力最快捷的模式。

这方面维也纳政府是经验丰富,都有过两次成功经验了,弗朗茨自然要复制第三次。

……

圣彼得堡的血迹还没有干,就在不久前,这里刚刚发生了一次大清洗,数以千计的大人物人头落地。

凡事涉嫌参与刺君案的,全部被亚历山德罗维奇投入到了监狱中,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清除异己。

名单是怎么来的,这是俄罗斯帝国历史上的又一未解之谜。

抓人再查,案情进展果然迅速的多。当然,也少不了牵扯出一大堆烂事,总之人人都是罪有应得,全部拿出去毙了,基本上不带冤枉的。

涉及人数太多,全部都杀了肯定不可能。从轻发落不可避免,只要没有参与刺君案,别的问题都好商量。

即便是还是有上千人被亚历山德罗维奇下令咔擦掉,没办法亚历山大二世遇刺那么多次,参与者又岂止少数。

上百次刺君案,随便牵扯到了其中任何一次,那都是一个字——死。

除了革命党人外,还有不少资本家、贵族牵扯了进去,一起被送去见了上帝。

不杀贵族的传统在这里不适用,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人敢帮忙说情。

按照正常情况,一次性屠杀了这么多人,还包括上百名贵族,亚历山德罗维奇早就声名狼藉了,这次是一个例外。

欧洲主流媒体,大都赞扬了他的正义行动。欧洲势力最庞大的贵族集团,来了一次集体失声。

包括俄罗斯帝国内部的贵族,也难得保持了沉默。不管心里怎么想,嘴上绝对不能说亚历山德罗维奇干得有问题。

弑君绝对是大忌,不管有没有成功,都是罪大恶极。这个时候跳出去冒杂音,就要先考虑自家君主的反应了。

即便是亚历山德罗维奇杀得人头滚滚,真凶是谁,依然没有被解开。

不过阻碍调查的人,倒是被揪了出来。遗憾的是这些家伙,并不是阴谋策划着。

阻碍调查,主要是有关亚历山大二世的刺杀案太多了,他们或是主动、或是被动,给牵扯了进去,怕深入调查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看着手中的调查报告,亚历山德罗维奇的表现非常古怪,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上千人人头落地,看似很厉害,实际上真正牵扯到有分量的人很少,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人。

很多牵扯不是太深的,大都被亚历山德罗维奇皇储下令免职、或者是流放,真正被杀只是真参与到了弑君案中的。

如果是普通刺杀案,这个处理结果明显很重,可遇到了“弑君案”,亚历山德罗维奇的处理未免太轻了。

欧洲虽然没有诛九族的说法,但是参与到了弑君案,杀全家绝对不算过分。

受亲戚朋友牵连、或是无意中为刺杀提供帮助的,就算是不被砍掉脑袋,怎么也要拿掉贵族头衔。

都没有发生,被处决的一百多名贵族,大都是亲自策划或者是和人密谋过并付出行动的,以及帮忙灭口阻碍调查进行的家伙。

真要是咔擦掉的贵族数量,还没有维也纳大革命时期,弗朗茨干掉的十分之一。

当然,这不是一个概念。借刀杀人和自己亲自杀人,造成的影响肯定不一样。

不过对比沙皇遇刺身亡来说,还是太轻了。如同原时空一样,亚历山德罗维奇皇储只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并没有来一次全国性的大清洗。

放下了手中的资料,亚历山德罗维奇淡淡的说:“到此为止吧,对外宣布是民意党人所谓,接下来秘密调查就行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