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末代之阴阳先生 > 第287章 小镇经会

末代之阴阳先生 第287章 小镇经会

作者:x凌天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29 12:54:33 来源:258中文

();

郭子衿现在很气恼。

正所谓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琢磨越亏。周贤居然不信任自己,都问到头上了,还是不肯把话讲明,非得是事到临头,他才想起来解释。

他把自己当作什么人了?见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交一片心,那是在江湖上遇上陌路行人。自己肯陪他游历山山水水,访问名山古刹,他也要这么瞒着自己,那自己和那些陌路人又有何区别?

她确实是能理解周贤为什么不对她讲,但是理解是一回事儿,生气是另一回事儿!

更让郭子衿生气的是,周贤居然没有追过来。确实是本就没打算让他追上,好挫一挫他的脾气,但是她刚离开茶馆的时候特意慢了些,就是为了要周贤能够追一下。

哪怕追不上,他追出来了也好歹算是个态度。这般就认了,自己在他心里就这么不值当吗?

虽是又气又恼,却也无计可施。恰因为没办法,便是更添几分难过。

郭子衿本是漫无目的地飞,只想着先离开,当真到了应约的时候再说去不去见他。只是飞了一个多时辰,多少也有些累了。

远远瞧见一个镇子,镇上披红挂彩不说,还有香火缭绕,似乎是在庆祝些什么,有集会的样子。算算日子,今日是十五,并非哪个神仙的生日,多半也就是集市,不应该这么热闹才是。

郭子衿压下剑来,落在镇外远些的地方,打算徒步走过去。

她心想着便是先在这镇上过一夜,自己同着那个呆子是耍,一个人便不能耍了?断没有这样的道理。郭子衿便是要一个人也能玩得开心,才好证明自己不过是应了他的邀,并非是求着他什么,更不是没了他就不可。

更是回想起,那日偏是他上门来求自己,又不是自己上赶上鞭非要跟着他才行。越这么想,郭子衿心里就更是硬气了几分,昂首阔步进了镇子。

走到镇子里面来郭子衿才发现,街面上当真是没有行人的。商户都上着板,门前栓的狗都不肯吠两声的慵懒样子。抬头看远远能瞧见西边烟火缭绕,隐隐约约也有声音传来,似乎镇上的人都去到了那里。

客栈都没开门?郭子衿心下疑惑,心说若不然再找旁处投诉吧,或许今日是镇上某些特定的节日,不招待外人呢?四川境内也有不少土司少民与汉民混居,日久时长,相互之间交流影响,有些风俗习惯和中原已然是大不相同了。毕竟是出门在外,若是犯了人的忌讳,可就不好了。

正想着离开,却是耳听得一声轻响。郭子衿寻声望去,原来是客栈二楼的窗户被人从里面推开了,一个梳着双抓髻留着木梳背儿的小童儿探头探脑地向下张望。俩人一下就对上了眼神儿。

没等郭子衿问话,小童儿先开口了:“客也是来听经的吗?”

郭子衿摇摇头:“我只是路过,打算在这投宿,没听说过这里有人讲经,更不是特意来听经。这个阵子叫什么名字?今日里客栈做生意吗?”

“做的做的。这儿是白石镇。”小童儿点点头,“只是客爷要住店的话,需多待一会儿,我爹娘和伙计们、客爷们都去听经了,我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郭子衿点点头,心说这镇子上是来了什么高僧大德,吸引白石镇全镇的人都过去了。

这种事郭子衿也见得多了,去听经的未必是真的信这个东西。多半还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逢山烧香遇庙磕头,只要知道自己拜的是神仙就行了。与其说是求神仙帮自己什么,不如说是通过这种行为来给自己一个心安。

即便是去听经,绝大多数人也是听不懂的。这世上识字的人都没有多少,遑论能听懂经文的了。十有**是乡民们一传十十传百,说听了这个大和尚讲经能得什么福气,有什么吉祥,越传越邪乎,才能是到整个镇子都去听的地步。

想到这里,郭子衿一笑,冲着那小童儿喊道:“既然是做生意的,你何不开门把我放进去。我站在街上等不如到里面去等,也好向你讨碗水喝。你给我开门,我给你买果子吃。”

“客您给果子也不成,”小童儿把脑袋晃得拨浪鼓一样,“我阿翁临出门前吩咐了,他不回来就不许开门。我放你进来歇脚,贪一个果子,回头就要挨揍。”

郭子衿不禁莞尔,先说这孩子人小鬼大,倒是蛮机灵的样子。她又问:“既如此,便是携你一同去听经,店直接落锁不好吗?留你在这里看家,又防不住贼人,凭白让人挂记。”

“阿翁本说了带我同去,可又听人说,小孩子听不得这个经,又不带我了。”小童儿摇摇头,“客你若是无事,就去听听呗。反正我又不能给你开门。不是诓你,这条街上的店今日里都没得人,最多也就是与我一般大小的儿童,一定也都被叮嘱了不许给客开门。你在这等着也是等着,我本怕你是外面专程来听经的,怕你寻不见地方才要给你指路的。”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更是一肚子火气寻不到地方。去听听又能怎么样呢?别说什么道士就不能听佛经了。一来郭子衿现在是个俗人打扮,瞧不出是一位坤道,再者这本就是很寻常的事情。那种死盯着信徒,不让他们看任何其他教派经典的,那都是对自己的教义没有信心,觉得自家信徒看了别教的经典就要改信了。

于是乎郭子衿问这个童儿:“你可知道今日来讲经的大和尚法号是什么吗?”

有这一问实属正常,毕竟当世出了名的高僧大德郭子衿多多少少听过一些,有一些常在京城来往的,说不定郭子衿还认识。本朝崇道,却也没有特意打压别的宗教,讲究得是一个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到一个镇子上,能吸引全镇人都去听经,这个法师必定不是什么无名之辈。也正是出于这个考量,郭子衿才说出“大和尚”这三个字来。

所谓“大和尚”,不是随便叫的。“和尚”这个词本来自于梵语,优婆陀珂,是受戒者对师表的称呼。不是说出家了就是和尚,只有那些有资格授业传道的僧人,才有资格被称为和尚。

而能被称为大和尚的,那得是真正做下过什么功德,并且佛法高深的出家人。

未曾想小童儿却是说:“讲经的是五原法师,不是什么和尚。”

这就奇了怪了,不是和尚?这小孩的意思是,不是僧人?

郭子衿愈发好奇了,便是伸手一指:“顺着这条路过去吗?”

“从这儿走,过三条街,左拐之后再向右转,一直走就到了。”童儿应声道。

郭子衿道了谢,顺着孩子指的路前行,不到半盏茶的工夫,就到了讲经的现场。人山人海,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街道上披红挂彩。人挡住瞧不见没关系,郭子衿纵身一跃,就到了高处,寻一个墙头坐了,往下看了个真切。

其实就是镇子上一个大空地,平时许是在这儿弄个集市,大户人家做寿与民同乐在这搭个戏台什么的。今天这儿也搭了台子,三尺三寸高的法台。法台周围摆了几个大香炉,里面粗的细的,长的短的,插满了香,将法台笼罩在了一片烟雾朦胧之中。

中间摆着个莲花座,一个着白袍披头散发的中年人,跌五心朝天的身印端坐在莲台上。离得远了,更因为这些烟雾笼罩,瞧不清这人五官,只能看出这人不胖不瘦,头发黑白参半。

他应该就是童儿口中所说的五原法师。他背后竖着一杆大幡,土黄色的底色,缝了一圈白边儿,正当间绣着一朵盛开的白色莲花。

别看这个五原法师不是和尚,法师身后一左一右倒是做了两个披袈裟、剃光头、烫戒点香疤的出家人。这俩人双手合十,微低着脑袋,似乎是在念经。

但是郭子衿察觉到了,五原法师身后的那个僧人,在施法。他是个练气士。倒也不是施恶法,不过是一个小戏法。扩声,让这个法师的话,能够远远地传出去,让在场这么多乡民都能听得清。

别看在场这么多人,没有一个大声喧哗的,即便是跟身边的人交谈,也都是压低了嗓子用气声在人耳边说话。更多的还是老老实实站在原地,专心致志听讲。

这下郭子衿有些理解为什么说不能带孩子来了——小孩子耐不住这么久就站在这儿听经啊。

仔细听了一会儿,郭子衿也没觉得这法师讲得有什么出奇的,没有什么精妙的见解。甚至不是在讲具体讲哪本经,无非是在说一些报应故事,和地狱中的苦难,来劝戒人不要杀生、偷盗、淫·邪、妄语、饮酒,劝大家敬奉祖先。

仔细一想也对,这不像是针对那些个达官显贵,或者认真研习过经典的信徒们的经会,而是一个针对这些普遍识字不多的人的经会,这样就足够了。

只是在郭子衿听来,这法师也没什么水平,所谓劝诫,实则是恫吓。你不怎样怎样,就会遭什么报应,你怎样怎样,会遭另一样报应。还不是许在现世的报应,而是应在死后和来生。

这实在是腻味,还不如跟周贤生气来得有趣。抬头望了眼现在的天色,郭子衿估摸着自己人生地不熟,怕是入夜前找不到另一个镇子,不若在这儿多等一会儿吧,他还能说到天黑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