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历史 > 三国之献帝崛起 > 第422章 还算有良心

三国之献帝崛起 第422章 还算有良心

作者:武陵年少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9 12:31:39 来源:258中文

“朝廷这一次还算是有良心。”萧摩诃看着快步走上大堂的周确和顾野王,不由得感慨一声。

周确和顾野王会心一笑,没有多少什么。

当他们把自己定位为东宫体系中一员的时候,整个朝廷相对于他们东宫,自然就已经不再算是自己人。

陈顼的旨意完全是按照他给李荩忱战报批示上的说法拟写的,而这一次的宣旨使者也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因为正是此时站在堂上的光禄卿顾野王。

以顾野王的身份,担当宣旨使者未免有些大材小用,实际上他更重要的任务是来顶替周确担当荆州刺史的。周确无论怎么说都是东宫最核心的大臣,之前陈叔宝在荆州的时候,他在荆州帮助处理庶政也于情于理,现在陈叔宝已经回到了建康府,周确再留在荆州自然有些不太合适,因此用顾野王来代替周确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顾野王已经站在东宫这边这件事,陈顼肯定早就已经揣摩和怀疑到,这一次将顾野王调出京城,自然也是不想再让东宫的人担当光禄卿这样看似闲散,但是在关键时候却可以控制整个皇城的重要职务。以荆州刺史这样一个重要的封疆大吏官位换光禄卿,对于已经在各种清贵闲散职务上消磨了半辈子的顾野王来说,无异于听到了天下大赦的旨意,那叫一个“漫卷诗书喜欲狂”。

更何况之前李荩忱在给顾野王的建议上就曾经明确的说过,顾野王作为光禄卿,对于东宫最重要的存在意义就在于关键时候控制皇城。只是顾野王毕竟当了大半辈子的忠臣,现在临到老了,他当然也不想再过深的卷入到这斗争的旋涡之中,尤其是建康府那种毫无疑问的漩涡中心,老爷子是坚决不想一脚踩进去。

所以对于顾野王,这种出使巴蜀、就任荆州的好事,那当然是坚决不能耽误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合州城下的李荩忱收到消息的时候,顾野王已经风尘仆仆的出现在了江陵城中骠骑大将军府的大堂上。

“听闻世忠他们在巴蜀又有动作?”顾野王虽然一路疲惫,但是脸上满是喜悦神色。现在南陈和北周在各处战线都保持了出人意料的寂静——实际上这也不怪谁,南陈在其余战线都兵力不足,而北周还在国丧期,当然不可轻易动兵戈。

另外北周显然也不可能看着南陈如此嚣张,据说各地的大将都亲自或者派出可靠属下前往长安,听从朝廷新的安排。不过至少在北周开始磨刀之前,双方战线上还是要保持这样诡异的宁静。

所以现在这遥远的巴蜀反倒是双方唯一还在交兵的地方,荆州相比于建康府,距离巴蜀又近了一半,所得到消息当然也就更快。

人还没有走到议事堂,顾野王就听到了巴蜀又开战了的消息,所以赶忙想要打听。

萧摩诃微微一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某正在研究巴蜀的局势,正好两位也一起参详参详。”

————————————

合州城上,总领合州攻防事务的刺史宋平脸色苍白,觉得自己真的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他不知道李荩忱到底准备了多少攻城器械来对付他,他只知道整个合州城都在投石机丢出的石弹下剧烈的颤抖。

李荩忱拿出来的这种投石机绝对不是那种平时守城用的小型投石机,那种投石机盛装的是碎石头,依靠的数量大,丢射出去可以形成整个面上的杀伤,从而对密集的攻城人潮造成不小的损失。

那种投石机适用于守城,但是并不适用于攻城。面对高大的城墙和城墙的城垛、城楼等等遮蔽物,小石头就算是速度和动能再大,也很难起到多少作用。

因此李荩忱使用的投石机显然是从三国时期开始扬名的霹雳车。这种大型投石机抛射的是体格巨大的石弹,这种石弹呼啸着从天而降,可以轻而易举的将床子弩、小型投石机等对攻城部队威胁较大的器械直接砸成零件,更不要说人了。

之前宋平怎么都不会想到李荩忱竟然会将这样的器械搬出来。要知道霹雳车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攻城武器,但是其庞大的体型和惊人的消耗,意味着不是任何将领都能够说使用就能够使用的。

当然还有更重要得一点,就是霹雳车和守城用的巨弩这些武备,在这个时代的地位都是战略层次上的。属于不折不扣的战略武器。这就意味着这些器械的使用必须要经过朝廷的允许,哪怕是默许,否则可就是大逆不道。

宋平虽然不知道南陈朝廷上现在的波谲云诡,但是也能够揣摩到南陈那边肯定也是勾心斗角,否则不可能李荩忱入蜀这么久,已经将整个局面打开,却还是孤军奋战。

因此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李荩忱竟然在这个时候将霹雳车亮了出来。看着那天空中划过的弧线,宋平心中只有绝望。

他当然不会知道,李荩忱麾下的大匠欧阳莫可是不折不扣的将作监出身,这霹雳车虽然不容易打造,但是至少图纸什么的都在欧阳莫心中,给他两个月的时间,打造和组装十多台霹雳车的本事还是有的。巴蜀山多、树多,最不用发愁的就是材料,而随着李荩忱不断地将流民安置下来,并调派峡江唐氏支援的人手,这打造和组装的效率自然高上不少。

至于什么朝廷会不会允许使用霹雳车,李荩忱对于这样的问题根本不屑于回答。

那个数千里之外的朝廷怎么样,和他李荩忱有什么关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就是这样的飞扬跋扈,可是从建康府送过来的奏章可是分明表现出来,陈顼对他这个把巴蜀闹得天翻地覆的家伙根本束手无策。

李荩忱甚至都觉得陈顼这辈子做过的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出兵北伐,北伐固然是拿下了淮南,但是还是在淮北撞得头破血流,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一次北伐的机会,萧摩诃成功上位,东宫实力瞬间膨胀,并且一步步发展成今天的样子,甚至都已经足够和朝廷分庭抗礼。

当然这还不是最让陈顼后悔的,真正的变数就在于李荩忱。李荩忱以一介白衣入建康,竟然就这样搅动了南陈大局,而随着宇文邕的突然驾崩,这天下的大局也都随之骤然风起云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