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张刚看到唐小诗眼神坚毅,不似在开玩笑,但他心底却不相信唐小诗说的话。㈡㈤㈧中文网
要重振醉心楼,要重新响名美食界,谈何容易?
小诗虽然已经成年,可在张刚眼里,不过还是个大丫头。连家中老爷子都难以逆转的局面,一个现在自身难保的大丫头,如何能够挽救?
尽管张刚不相信,但他内心却很感动,姐姐在天有灵,小诗终究还是懂事了。还记得几年前,那个时候酒楼还未倒,张刚来过一趟长安,辗转费了不少事才得进宰相府见唐小诗一面,谁知唐小诗只是瞥了一眼,撇下一句“哪里来的穷酸亲戚,给点银子打发了吧”,甩袖而走。
说实话,当时张刚还是很气愤的,愤愤然回扬州城,跟老爷子说了这件事,谁知老爷子不但没有生气,反倒哀叹道:“小诗这孩子一出生就没了娘,没过百日就被抱走,后娘有意把她养成飞扬跋扈……我们如何对得起死去的阿杏……”
如今,唐小诗吃了一年苦头,却没了往日的趾高气扬,待长辈款款有礼,张刚觉得很欣慰。
张刚不想伤到唐小诗,所以他笑笑,对唐小诗说道:“好,舅舅相信小诗一定能重振醉心楼。”
他此时自然不会想到,就是这么一个才十八岁的大丫头,居然在三年内,真的把醉心楼推上了楚朝美食界的顶端。
而后,张刚把一直站在身后儿子拉上前,说道:“阿林,还不快向表姐问好。”
那个精干的十四五岁的少年郎上前一步,唐小诗见他虽穿着破旧的麻衣,但举止从容有礼,可见张家虽已经沦落,却仍不忘培养后辈,更重要的是,这小子步履稳实有力,只要加以训练,绝对是个武才。
少年彬彬有礼道:“表弟雨林,给阿姊问好。”
张刚道:“阿林今年十四了,到了参加科考的年纪,老爷子寻思着长安城书院多些,机遇也多一些,让我这次把阿林也带过来,给他寻个好的书院继续进学,我也留在长安,寻份长工,给阿林挣些束脩。”
在小诗看来,这事再简单不过了,找书院?留在三味书院好了。
论写文章,还有比韩客更权威的先生吗?论算学,不是小诗吹,就她现在的这群学生,用不了两年,就能横虐外面的学生。
至于小舅要找份长工的事情,在酒楼重建之前,就到暗香阁帮忙好了。
不急,慢慢来,对于唐小诗现在是个大土豪的事情,需要给舅舅一点适应的时间。
肉不应该是做成咸味的吗?五花肉加糖岂不是腻上加腻?
带着疑问,张刚坐下。
对于一个曾开酒楼的美食家而言,他的舌头是挑剔,同时他对美食是没有抗拒力的。就像韩客对书籍是没有抗拒力。
家中虽已经落魄,可张刚品尝美食的习惯还是没有改变,先是端起桌上的茶水轻漱口,将鼻尖凑上前,用手轻扇闻菜香味。
闻香,品味,二者不可缺。
单凭红烧肉浓郁的甜香味,张刚就知道,这绝对是一道上乘的美食,而且是一道世人未见识过,却会在尝第一口时就会被俘虏的美食。
第二是鱼汤的香味,鱼加豆腐?竟然会有这么鲜美的香气!最常见的素材,张刚心想自己怎么没想到呢。
长时间的炖煮,把鱼腥味和豆腥味都除去了,满满都是蛋白的味道。
张刚忍不住举箸,尝了一口红烧肉,甜软可口,油而不腻,甘味绵长,是一道很接地气的百姓美食。
再次漱口,张刚用小勺尝了一口鱼汤,浓汤入口,他似乎能感觉到鱼汤稠到包在舌尖上,鱼的醇美,豆腐的豆香,都溶在了这一小口汤中。这是一道极具营养的美食。
张刚想不到唐小诗居然还有这等本事,无怪她敢说出要重兴醉心楼,且不说她还会不会经营,就这厨艺,绝对能在客人尝了第一口就俘获客人的芳心呀!
张刚紧紧地盯着唐小诗,像是在看一块稀世之宝,这种目光,唐小诗是第二次见到,上一次是韩客先生这么看她。
张刚说道:“小诗,有一件事情你一定要答应小舅,这关乎到张家的兴衰成败!”
张刚说得很正经。
唐小诗说道:“只要小诗能做到,一定会答应舅舅。”
而后张刚整整衣襟,一本正经,说道:“舅舅要拜你为师。”
……
……
第二日,唐小诗在书院上完课,在院子里晃悠。
总觉得今天少了些什么,有些不习惯,思索了好一会,唐小诗才恍然意识到,楚明那个跟屁虫呢?
好似昨日被舅舅砸了一直破鞋,额头砸了个大包,很是尴尬,很是无辜,之后就不见人了。
若是日常,他必定烦人地绕在唐小诗左右,像个跟屁虫。
这时,唐小诗看到福叔路过。
楚明赖在了书院,福叔很自然地跟着留了下来,又很自然地成了书院看门的大叔。
一个武功高强的看门大叔。
唐小诗拦住了福叔。
“那个赖皮呢?”
福叔知道唐小诗说的是楚明,只有唐小诗敢叫楚明赖皮。
福叔得意,看来王妃还是关注王爷的嘛,他挠挠后脑勺,假装思考,而后才回答道:“哦,对了!王爷他去扬州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