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龙潇传说 > 第四十二章 守边人(二)

龙潇传说 第四十二章 守边人(二)

作者:雨潇潇风兮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1-20 13:15:37 来源:258中文

“这里是我们国家立的界碑,那边是对方立的界碑。”熊国斌和熊国强站在192号界碑前,对记者说。“这一段一共有22块界碑,还有4个副碑。我们主要巡查189号到194号界碑,一个月一次,每次8公里。”熊国斌和熊国强都是金竹坪村的村民,苗族,中国**员,他俩有一个光荣而坚定的名字——守边人。

熊国斌曾经作为边境民兵,二十载如一日,默默扎根在最前沿哨所,历经战事,青春不悔。熊国泽家三代人,三名党员,三个年代,都曾经为捍卫国家领土,为维护国家尊严,挺身而出,寸土必争。

金竹坪村位于海拔2002米的金竹坪大山下,全村100多户,400多人,都是苗族,村子距离边境线直线距离仅有1公里。自新中国成立后,这个外表秀美宁静的边陲苗寨,却以血与火的激情,抒写了一次又一次守边固边的热血故事。“我奶奶叫项招弟,由于觉悟高,追求进步,50年代被边纵发展为党员,是当地第一个苗族女党员。70年代时期,界碑比较小,经常被对方挪动,甚至破坏。我奶奶带着村民几乎是天天巡查在边境线,发现界碑被挪动,就马上组织人挪回去,寸土必争!”今年57岁的熊国强告诉记者,当时他年纪还小,对于奶奶的其它事有些模糊,但是唯有这件事,一直记得非常清楚,只是很遗憾,没有留下奶奶的照片。

“这是一条小路,从这里可以直接通往山下的村子,高射机枪就架在对面。”熊国强指着一条郁郁葱葱的小路对大家说,路小北看着眼前这条充满生命力的、绿色盎然的小路,真看不出来以前经受过炮火的洗礼。

39年前,也就是1980年的9月,他父亲熊明清当时是赤脚医生,上山采药时,突然发现金竹坪主峰上被邻**队占据了,正在砍树修工事。作为**员的他,立马飞奔下山,告诉当地驻军。随后,解放军快速调动部队,在村民兵的配合下,于10月15日开展作战,一举收复了金竹坪主峰。

那一年,熊国强17岁,熊国斌16岁。那一年,他们终身难忘。

“炮弹天天从村子上空飞过,一开始有点担心,后来就麻木了,听见炮响也不躲了,因为太频繁了,没时间躲。”熊国斌说起当年的情形,依旧历历在目。“我老父亲熊明山当时是村长,部队驻满了整个村子。开战之后,他组织村民做饭运饭,抬伤员。我们当时年纪小,主要是来回送饭送水,每天三趟。老一辈扛枪配合,小一辈送饭,送水,持续了半个月左右,村里的民兵也出现了伤亡。”记者问他当时怕不怕。“一开始有点怕,但是看着那么多陌生的战士不怕牺牲,为捍卫祖国,浴血奋战。我慢慢的就不害怕了,那时候,心里才意识到了保家卫国、守土有责的真正含义。”

1983年,熊国斌被选为参战专职民兵,分配在118哨所,负责配合轮战部队开展防御作战。期间,他多次配合部队完成了各种作战任务,由于表现突出,1990年熊国斌被省政府记大功一次,1997年被评为省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个人。就这样,他在民兵哨所一干就是21年,直到战争硝烟散去,和平年代来临。

从界碑处回到家里。

“有时候也有点想法,别人在打工、创业致富的时候,我一直在哨所,一直在边境线巡逻。”今年56岁的熊国斌一边翻看着自己的荣誉证书和奖章,一边有点小遗憾地说。

“1986年,一个老首长喊他去工厂做工,一个月500元,没去。妹子、妹夫在广东打工,很多次帮我找好工作,叫我过去,我也始终没去。”

“打仗时候,村里牺牲、受伤了一些人。战争结束后,由于周围都是雷区,陆陆续续又有十多人被地雷炸伤炸残。”熊国强告诉记者,相对于熊国斌的坚守,他选择另外一条路,他到市卫校、县医院学习后,1984年当上了村医,为村民们看病就诊,直到2003年,他才到村委会做副支书。

而熊国斌也在2004年离开哨所,到村委会工作。边境恢复了往日的和平,大家开始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但村民们捍卫国家利益的热血一直没有改变,苗族同胞们的爱国之心,护边之心更加强烈。

“2007年的一天,邻国50多个军人突然单方来到金竹坪山勘界。被村里人看到,大家顿时群情激昂,村民们纷纷自发组织上山,围住对方理论,双方僵持半天。最后在外事人员协调下,对方终于离开。这说明我们金竹坪村的群众,国土观念深入人心,守土固边意识非常强烈。”说起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但熊国斌、熊国强依旧感到很自豪。“我们真的是没想到,当时村民们那么团结,完全是发自内心地为维护祖国利益,冲了上去。”

如今,熊国斌是金竹坪村委会党总支书记,熊国强是村委会副主任。作为村干部,两个人偶尔回忆起当年的硝烟岁月,颇有感概。

但更多的时间,他们则把心思放在了村里的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上。这些年,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金竹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兴边富民行动没有忘记村子,扫雷部队多次进驻清扫雷区……,村里搞草果种植,发展打工经济,还办起了香猪养殖合作社,日子渐渐幸福,先后被评为“市级民族团结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平安村寨”。

特别是2017年,金竹坪村被列为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村,白马县整合多方资金,对村子进行了全方位立体改造,改房屋、建广场、修沥青路、装太阳能灯、沼气池、排污管……

整个村子焕然一新,家家户户挂国旗。昔日历经战火硝烟、饱受战争创伤的小山村,如今变成了美丽迷人的特色旅游村。

“今年是建国70周年嘛,等脱贫攻坚结束,我还是想出去走一走,看看全国各地的老战友,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熊国斌对记者说。

正值下午时分,风乍起,金竹坪主峰上渐渐有了雾气,他和熊国强并立在192号界碑前,凝望着这块他们用青春、热血、生命守护的国土,心中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我们现在老了,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够记住这段历史,把这种爱国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把爱国爱土、守边固边这种意识传承下去,我们就放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