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九丘之永生 > 第36章 对策·壹

九丘之永生 第36章 对策·壹

作者:世外花果香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1-06 14:05:01 来源:258中文

秦王政十四年秋,农历九月十三,燕国质子姬丹不胜一朝之愤,怨而亡归,秦政下令封闭函谷关。wˇwˇw.㈡㈤㈧zw.cōm

农历九月十七,张元驹带领五百驻城秦兵撤离灵运城。

是日,一众秦兵衣黑衣,披玄甲,持长枪,负劲弓,胯下骏马,列成一纵长队如威猛玄蛇,跨过石桥,窄巷,城门,浩浩汤汤远去无踪。

坊间传言万千,有秦赵肥下之战后秦国元气大伤说,有秦国蛇吞象被三晋联盟赶回函谷关说,或三人成虎,或空穴来风。总之,百姓们俱都欢欣鼓舞,在这样一个只要不参军,几乎一辈子都在家乡生老病死的年代里,人的眼界不过一城一池之间。

对于他们而言,税负减少,徭役降低,只要一日三餐能够吃饱喝足,秦军撤军的因由根本无足轻重。人生苦乐如同自然的风云变幻,俱是听天由命。

另一边,撤走的秦兵们也很开心。少小离家,征程数十载,战场上侥幸捡回一条命。暂时不打仗了,却被派到离家千里的地方,一连数年戍守关口,大多数人几乎都已忘了家的模样。

征衣早已补丁遍布,家书不知遗失在何处,老父老母身体是否康健,阿姊是否已经嫁作人妇?最怕终能归家时,堂前徒留青苔苍苍的锅碗瓢盆,等待自己的只是千万座荒山之中,一座长满野草的孤坟。

出来打仗,有几个平头百姓是为了家国天下?一生所求,不过是解甲时,四肢健全,袍泽无殇。若能走运拿到一两个人头,那么全家老小好几年徭役可免,奴隶们脱离奴籍,也算幸福。然而战场狼烟,去日苦多,谁也看不清茫茫前路。

各人有各人的感慨,天下间快乐与愁苦多如恒河沙数。

最难过的反而是张元驹,他骑着高头大马,一身黑色军装威风凛凛,或许是由于宿醉,整个人神采恹恹。咯噔咯噔,晃晃悠悠走出城门,这才如梦初醒,爬下马来跌在地,顺手抓了一抔干成砂砾的黄土,颤抖着塞进小皮兜里。

他看着城门,那“灵运城”三个字,还是十多年前荌娘去世时,他蒙着汴阳君的字迹,一斧一凿刻上去的。

作为一名从底层一步步凭借战功爬上来的军人,张元驹比谁都要在乎自己今日的成就,即使是对于昔日的恩人,也只能趁着月色,胡乱撒一通酒疯,若有似无地传递出危险临近的讯号。他最终什么也没能说出口,能做的只有抓一抔黄土。

最盼的,是来日战场上莫与君相遇;最怕的,却也是来日战场上不与君相遇。

韩樘恨毒了驻城的秦军,他自幼生长在他们阴影之下,用尽所有想象,幻想父亲受人欺凌时的苦痛,仿佛那些都是真实发生的一样,唯有如此才能以仇恨鞭策自己迅速成长。他不愿意理解韩原理智的抉择以及与秦军迂回的较量,他不愿,认清这世界真实的复杂面目。

在这一天,他却也没感到多少快乐。风云变幻中,这名孩童隐约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以及另一个更加困难的时代的到来。

陈铬的窗台仿佛是一个百宝箱,每当他睡到日上三竿,起来后都会发现一支小小的竹篮,有时是鲜红欲滴的蛇莓,有时是乌红可爱的山楂,有时是去了壳的毛栗。

每次他撑大了眼睛想看看是谁放得,却都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就好像院子里的某处藏了一个会魔法的拇指姑娘。他翻箱倒柜,倒着靴子,却也没能把她给找出来。

或许是个拇指男孩?毒不死他,找不到也就算了。

这时候,心大如斗的陈铬最自在,吃着山楂,与韩樘一起偷偷扒在城头的女墙上,望着秦军骑兵踏过后,留下的一路尘烟。

韩樘双目滚圆,骨碌碌地转,问:“你所言的‘丧尸’,到底是真是假?”

陈铬抛起一个果子,想用嘴巴接住,却一个不留神差点跟韩樘面对面撞在一起,弄得对方小脸通红。这才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用手一捞,将山楂塞进嘴里,答:“千真万确,本来我以为那天过后一切都会结束,没想到事情反而变得更加糟糕。反正几千年后,我们都完蛋了,你信么?”

韩樘手中握刀,倏然抬头,目光锋芒毕露,道:“信!”

陈铬冷不防被他吓了一跳,问:“你做什么?”

韩樘咬牙:“守护汴阳,是太奶奶传给我的责任,绝不让任何东西染指我的汴阳。”

陈铬忽然想明白什么,说:“你太奶奶留给你的责任,唔……她把她的基因也传给你了么?你也是妖?”

韩樘咬牙,不语。

陈铬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妖就妖吧,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妖比人的寿命长,比人的身体强壮。嗯,你看,北辰也是妖怪,他不是过得好好的?”

韩樘像只被戳破的气球,没了脾气,道:“真是个头脑简单的,我这样,怎能与北辰相比?”

陈铬单手换过他的肩膀,将小孩搂在怀里,脸贴着脸,道:“我知道,莫名其妙地受人白眼这种事,确实让人特别郁闷。不开心的事就不要说了,回去找李星阑商量一下,必须要做好跟丧尸战斗的准备。”

韩樘脸颊泛红,手忙脚乱地推开他,整理衣衫,道:“你这人……真是……我看你从小到大,必定从未受过半分委屈。回!”

陈铬哼了一声,自顾自地说:“什么没受过委屈?!我哥煮粥的时候老是把白糖和食盐弄错,我们是南方人!还有啊……你是什么妖?”

韩樘懒得理他,陈铬悄悄跑上前,一手捞住韩樘的脖子,在他下巴上薅了一把。韩樘猝不及防,如遭雷击,发出一声炸毛的“喵”声。

陈铬:“哈哈哈我早就应该想到了!”

韩樘:“……”

两人勾肩搭背一路小跑,回到汴阳君府,刚好遇到众人在大厅议事。韩樘轻车熟路地跳上房顶,陈铬还在犹豫,毕竟听人墙角这种事,要是让大哥知道了,必定会提着他做一番“思想教育”。

但是他的好奇心真的爆棚了,回过神来,自己已经蹲在韩樘身侧,对方则熟练地揭开瓦片。

屋顶上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孔,大厅之内一览无余。

汴阳君韩原居中上座,二十一名城中名流分列两侧,相对而坐,桌上仅有一个小瓷盏,盛放热水一碗。

众所周知,虽然灵运城虽然一直处于无政府状态,但所有群居动物聚落的内部,必然存在自己的秩序。对于这座老城而言,这个秩序就是他们的小“议会”,这是陈铬私下里起的名字。

据韩樘所说,这个松散的议事机构,以周天子亲自分封的贵族汴阳君为首,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以及中流砥柱的青年作为代表,负责制定城中的规则,处理矛盾纠纷,令城市有条不紊地运转。

汴阳君把情况大致介绍了一番,秦军封闭函谷关,撤军,换防,军事上采取大动作,张元驹没有说明内容的警告等等。

事情千头万绪,流言纷飞,众人逐条分析,讨论了好一阵。

此时,一名富商装扮的中年男人正在说话,声音洪亮,道:“撤军实是天大的好事,那些秦兵整日不事生产,多年来全赖我们养活。这一走,原本无需要缴纳的税款,自然是一并撤销,日子也好过些,百姓们不知有多欢喜。”

另一人附和,道:“黄兄所言甚是。虽说战事将起,但灵运城既不属秦,亦不属韩,只要对过路军队小心伺候着,恰好可以两头赚钱。不打仗,我们最多是做做来往商旅的过路生意,舟、车俱是昂贵的货物,一年卖不出多少。一打起仗来,我们的兵车、马车、弓箭等一应事物销路不愁。”

一名老者反对,拄着拐杖,虽颤颤巍巍,但礼数仍旧周全,道:“此言不妥。现已非周天子的时代,战事不能同日而语。数百年前,唯有贵族可上战场,双方有礼有节,战事不伤和气。现又如何?三晋受分封后,多少小国于烽火硝烟中荡然无存?远的不说,便是百年前的郑国,现已变成了我国的都城。”

一名文士模样的青年听到此处,似有同感,热血沸腾地站了起来,道:“公孙先生高见!现已不是文侯、哀侯时的世道,一座城被攻下,百姓仍旧欢欢喜喜过自己的日子,过两日又再被买回去,大家都还不知发生了何事。现在是要亡国!是要赶尽杀绝!”

商人们反驳,所言也是在理:“人活着,吃喝拉撒,就要识时务知天命。秦国铁蹄,哪里是你我可以抗衡?螳臂当车劳民伤财,不如一日三餐吃饱穿暖。我们不懂什么天下大势,民以食为天。”

读书人又有意见,引经据典:“韩子著《五蛀》,言名商者‘聚敛倍农,而致尊过耕战之士,则耿介之士寡,而高价之民多矣。’你们不事生产,聚敛财富,本就是舍本逐末。现在莫说是一点气节,竟连尊严也可买卖了。”

汴阳君安抚众人,叹道:“公孙先生言之有理,长平一战,秦武安君一夜杀降四十万。如今的战斗,是不死不休。秦国人口数百万,塞外边陲区区几亩薄田,如何养得活自己的百姓?他们要发兵中原,断不是为了一城一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秦国不会给我们留活路。”

众人都有各自的阶层利益及眼界观念,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陈铬虽然没什么复杂心思,但旁观者清,大致数了数这一讨论中产生的派别。

第一派以平头百姓为主,主张无须防御。这一小部分人最为务实,认为灵运城早就割让给了秦国,只是因为一些历史遗留原因,造成交接不成功。现在不过只是做些退让,归顺了秦国,自然可以避免战争的威胁。

第二派以商人为主,主张消极防御。商人们想发财战争财,不愿归顺于任何一方,秦、韩两头都想吃。同时,对于战争的看法十分乐观,他们常年在外游走,秦国人打来了,大不了卷起细软一走了之,断不愿出钱修筑防御工事,更不愿意供民兵“白吃白喝”。

第三派以老者为代表,主张温和防御。他们从战争年代走过来,信仰的仍旧是周天子时的天下大同,思想虽然能够随着时代改变,但家国观念很重。他们中大部分人仍旧认为,汴阳是韩国属地,相信韩国连横赵、魏之后,尚有抗秦的实力,这一年的肥下之战就是最好的证明。提出应该修建抗秦的防御工事,向国都求援,回归韩国。

第四派主要是青壮年,或读书或习武,属于激进的防御派。他们思路清晰,眼界不低,知道秦国大势不可挡,也明白赵魏韩危如累卵。然而无论归附于那一侧,如若毫无自保能力,也不过是乱世中的漂泊浮萍。

战乱年代,人命不长,人都成熟得早,这些人虽说是青壮年,大都只是二三十的年纪,多多少少,仍旧相信我命不由天,血气方刚。

陈铬私心里非常赞同年轻人的主张,但理智上还是明白,秦国统一六国,是无可抵挡的历史潮流。它从秦孝公的时代开始,在秦惠王的手中壮大,到昭襄王时大局已定。现如今,秦政“奋六世之余来,振长策而于宇内”不可以说是必然,但却是无数个偶然的事件后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相对于陈铬全无用处以致无所事事而言,这天一早,李星阑便与汴阳君在书房进行了深谈。很快,他取得了汴阳君的信任,这时赫然坐在右侧一列长席的最后一座。

众人吵得不可开交,李星阑默默起身出列,站在大厅中间,与众人行了个最寻常的平辈礼,淡定得如同在小吃街点了一碗豆花当早餐。

李星阑开口,声音温柔,语气平淡,说:“事情紧急,有失礼之处还望各位包含,我长话短说。自今日起,秦国收拢函谷关外五万军备,回到函谷关、武关两处军事要地。重新编队换防后,分派至秦韩、秦赵、秦魏、秦楚的边境防线,水路上亦有官兵在运城驻守茅津渡。”

众人见他形容怪异,难免好奇,便有人发问:“你是何人?藏头露尾,缘何不以真面目示人?”

汴阳君解释道:“李先生是我的客人,一名阴阳家。他的脸被火烧毁,未免惊吓他人,是以黑纱遮面。”

阴阳家什么鬼?

陈铬内心疯狂吐槽,拍着韩樘说:“别人戴个兜帽怎么了昂?讨厌。”

韩樘被他烦得要死,蹲着往边上挪了四五步,才问:“李先生,不是阴阳家?”

陈铬:“当然不是,他以前是三团团长,肯定是党员,除了**之外别无信仰。”

韩樘:“总说莫名其妙的话,别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