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九丘之永生 > 第五十一章 眉州十三钗

九丘之永生 第五十一章 眉州十三钗

作者:世外花果香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02 01:54:02 来源:258中文

薛婉儿说,若真的能拿出一百首新歌,那则不需要培训太多名妓,只需十几名轮班即可。

杜若倒是无所谓,由着薛婉儿安排。

杜若命人写了几百分招聘启示,在眉州城传播,招聘那些年满十六岁的平民少女面试。

不过为了避免误解,他不是以招聘乐妓的名义,而是以杜府招聘丫鬟的名义发的告示。

这个时代普通人家若有了女儿,以能进官宦人家当丫鬟为荣,在官宦人家当满三年丫鬟又归籍的丫鬟,“民间竟相聘之”,她们在平民百姓眼里是见过场面的人,娶到家里必然比那寻常小女子更有面子。

所以,城中百姓们知道是杜府招聘丫鬟后,争相把女儿送来面试,第一关面试杜若让李管家把关,那些超龄的,或者未及笄的,以及长得太丑的一律不要。

第二关是从青楼新赎出来的薛婉儿三位姐妹把关,嗓音条件不好的,五音不全的也刷掉。

通过第三关的,则会被带到薛婉儿面前,由她亲自考核女孩嗓子和身段,再筛选掉一部分人。

最后,薛婉儿选出十八名少女,带到了杜若面前。

杜若看着面前这些和苏小妹差不多大的水灵灵姑娘们,心中一阵激动,看她们个个青春涌动,和羞含笑,真是一种享受。

不过杜若可不是考核她们的,这些都已经算是合格了,杜若要做的便是和她们坦白,她们以后不是当丫鬟而是要当歌手的,并且给她们解释工作性质以及待遇,等同于把和薛婉儿说的那番话复述一遍。

对于杜若说的,十八位姑娘们自然很好奇,并且还叽叽喳喳问了杜若好多问题,见杜若身为贵公子,却这样平易近人,毫无架子后,姑娘们简直花枝乱颤,个个都愿意留下。

“诸位妹子,契约你们拿回家给父母看看,如果家人同意,你们明天上午再过来。”

但她们愿意还不算,杜若便让她们回去问家长,临走前,杜若给每人发了两贯钱算作辛苦费。

“你倒是大方,你猜明日她们能来几位?”姑娘们离开后,薛婉儿笑问道。

“能回来一半,我就满足了。”

杜若摇摇头,这会的平民百姓乐意让女儿当丫鬟,可轻易绝不会让女儿当乐妓的,只有走投无路的才会送女儿去教坊。

………

从薛婉儿那边离开后,杜若去了苏宅,拜见苏洵后,杜若见到了苏轼和苏小妹,苏辙被他同窗,眉州的史家二公子请去了。

“杜若哥哥,你尝尝我做的松仁糕。”

苏小妹端了一盘点心给杜若,直接在杜若身边坐下。

这段时间两人虽未见面,可却每隔两日就会互通书信,交流近况,说些思念的话,杜若也告诉她今日来看她,是以她早准备好了点心。

“哼,我说早上你怎么不给我吃呢,原来是为了等你杜若哥哥。”一旁苏轼对苏小妹笑道。

苏小妹不理苏轼,只对杜若道“我二哥鼻子比我家乌云鼻子都灵,我特意躲在西厢房瞒着他做的点心,却也被他闻着味寻来了,哎,真是让人无语。”

“乌云”是苏小妹养的黑猫,古人养猫不看品种,只以花色命名,比如“衔蝶”“乌云盖雪”,“狸花”本意也是取花色,后来才演变成品种。

“苏哥哥是大吃货,你有好吃的能瞒得住他才怪。”杜若笑道。

“吃货?这个称谓有意思,‘货,值钱物也’,吃货是说我吃的有品味吗?哈哈,这个称谓我收下了,以后我就是眉山吃货。”

苏轼一边得意的笑,一边伸手捏了块糕点。

杜若和苏小妹相视一笑,他心旷神怡,不知道为什么,在苏轼面前,总能不自觉被他乐观心态感染,让人记不起半点烦恼。

只是现在还未经历风雨的苏轼,乐观起来有点没心没肺的感觉。

“杜若,你今日前来,只是为了看小妹吗?没别的事?”

三人玩乐一会,苏轼问道。

“主要是想见小妹。”

杜若毫不遮掩,惹得苏小妹低头羞笑,苏轼啧啧不停。

杜若继续道“但还有件事,要麻烦苏哥哥和小妹。”

“什么事?但说。”

两人正色起来。

杜若便把买下一品楼和搞音乐的事和盘托出,苏小妹倒没怎么,只觉得杜若兴趣所致,做这些也无可厚非。

苏轼却瞪大了眼睛“原来那眉州第一高楼是你盖的,真有钱啊!”

杜若谦虚笑笑,道“不说这个,我今天过来,是打算请苏哥哥和小妹为我新谱的曲子填词,如果填不了词,酒楼开业就没法表演了。”

“原来是填词啊,简单。”苏轼摆摆手,“几首?”

“一百首。”杜若道。

虽告诉了薛婉儿要给她一百首歌,但杜若不能全部照抄前世原歌词,原歌词毕竟和这个时代相差太久,难免有很多脱离这会百姓生活。

而且,一百首歌风格跨度太大,曲子别人听不出什么,但杜若担心词还都是自己的话,别人一下就能看出不对劲的地方,总不能一会《相见恨晚》一会《遇上你是我的错》吧。

“什么?一百首!”

苏轼苏小妹震惊了下,杜若道“你们帮我写八十首就行,只需要填白话词,押韵脚即可。”

“其实一百首也不难。”苏轼好奇看着杜若道“我是震惊,你居然作了这么多曲子?真的都是你作的?”

不等杜若回答,苏小妹伸手抓住杜若胳膊,骄傲对苏轼道“当然都是杜若哥哥自己作的曲,他才不屑用旧曲呢。杜若哥哥,我帮你写,两百首都行。”

杜若连忙道谢,道“我知道你们一定会帮我的,只是伯父和伯母若是知道你们填词,有没有妨碍?”

苏轼道“还是瞒一下吧,我就用眉山吃货这四字作笔名了。”

“那我……”

苏小妹沉思起来,杜若笑道“不如就叫鹅仙子。”

他想说“鹅黄仙子”的,又怕在苏轼面前暴露苏小妹唱歌的事,便减了一字。

苏小妹冲杜若努嘴道“什么鹅仙子?我哪里像鹅了?你快说……”

二人打闹了一番,后面杜若交代一番,和苏轼把点心吃的一干二净后,才离开。

苏轼苏小妹答应,收到曲谱后,三日内一定把词填完,他们兄妹都是通晓音律之人,抚琴吹笛不在话下。

第二天,杜若早早来到薛婉儿这里,略有些紧张的等着昨天那十八名姑娘。

悬着的一颗心一直到中午才落下,结局让杜若意想不到,十八人只有五人没来,来了十三人。

“太好了!”

连薛婉儿都喜不自胜,对杜若恭喜道“没来的五人资质一般,这十三人都是拔尖的好苗子。”

杜若道“好,还得靠婉儿姑娘费心教导。”

“不敢不尽心尽力。”

于是,接下来便给这十三位姑娘签订契约,自有州衙书吏上门服务,待所有手续办完后,薛婉儿领着排成队的姑娘们来到杜若面前,殷切的看着他。

“请公子赐花名。”

“花名?哦,艺名吧。”

“艺名,这个称谓更好。请公子赐下。”薛婉儿再次恳请道。

杜若挠了挠头,看着面前这一排各有姿色,都瞪大眼睛看着自己的青葱少女们,脑海中突然出现了灵感。

“你们十三人,以后就统称‘眉州十三钗’吧。”

姑娘们面露好奇,开心的叽叽喳喳议论起来,杜若对同样有些发怔的薛婉儿眨了下眼,便开始逐个给十三钗们取名。

这就容易取了,杜若从《红楼梦》里选名,第一个取了“袭人”,第二个取了“晴雯”,第三个是这里面的美人胚子,杜若给她取了“黛玉”,另一个眉眼如画的小姑娘杜若给取了“宝钗”,发育最好的给取了“可卿”……

总之捡《红楼梦》里好听的名字用就是,不一定非得是十二钗的。

“公子真是好品味。”

“取的艺名真美,诗情画意。”

一旁薛婉儿和几位姐妹们对杜若赞叹不已,对比杜若取的艺名,她们的什么婉儿媚儿简直俗不可耐。

那些年轻姑娘们得到了杜若给取的艺名后,也是如获至宝,开心不已,同时,她们心中也都对给她们赐名的杜若,生出了一股难以言说的情愫和羁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