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禁爱弥漫 > 四十三章:新的战争,变化

禁爱弥漫 四十三章:新的战争,变化

作者:北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29 14:03:32 来源:258中文

除了步兵的改变,蒙古人对骑兵的改革也非常大胆。

这种改革先被用到了汉军骑兵上。

木华黎根据过往的经验认为,骑兵在冲击大炮和大量装备燧发枪的步兵的时候,速度已经变得非常重要,而防护则变得非常鸡肋,因为一般的盔甲根本挡不住燧发枪的子弹,更不用说炮弹了,太重的盔甲又会拖累骑兵的速度和耐力,得不偿失。

所以,木华黎提出,干脆去除汉军骑兵身上的盔甲防护,另外,他又根据陈宪猎骑兵的战斗方式,建议给汉军骑兵配备上燧发枪,让他们既能夹枪冲锋,又能下马列战,又能像轻骑兵一样快速游弋侦查,至于没有盔甲带来的伤亡……反正汉人多的是。

除了对汉军的改变,成吉思汗也慎重的对蒙古骑兵做了一些改进尝试。

在所有陈军的骑兵战术中,成吉思汗对木华黎层多次提到的那种密集的墙式冲锋的战术最感兴趣。

他专门招募了一批勇敢强壮的蒙古青年,组建了一只新的怯薛军,让托雷带着几个变节的陈军骑兵将领,按照陈军突骑兵的组织方式,对这支新军进行训练。

……

就在蒙古帝国发生着激烈变革的时候,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因为陈宪这个蝴蝶翅膀的影响,比历史上多活了几年的木华黎,终于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死在了京兆府城外的大兵营里。

陈宪的蝴蝶翅膀改变的不仅仅是木华黎的死期,他还影响了铁木真的死亡时间。

铁木真本该在征西夏时,因为坠马伤复发而死,但在这个世界,铁木真根本没有坠马,自然也不会因为坠马伤复发而死,此时,距离他历史上色死亡时间过去了三年多,但他看上去依然十分健康。

……

重骑兵墙式冲锋,并不符合蒙古人的作战习惯。

草原民族作战一向灵活聪明,墙式冲锋这种讲究不计伤亡,一往无前,甚至带着自我毁灭意味的作战方式,和蒙古人战争哲学无疑是背道而驰的。

这种战术,对于骑兵的组织形式,以及勇气有着极高的要求,如果是其他时代的蒙古骑兵,将很难学习,蒙古骑兵个人技巧虽然厉害,但他们的组织和纪律却非常松散。

但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骑兵不同,此时的蒙古骑兵正处于他们组织和纪律的巅峰时刻,成吉思汗为蒙古人带来的伟大辉煌,也让这个时代的蒙古人充满了荣誉感和自豪感,也只有这个时代的蒙古人,才有可能发动这种自毁式的冲锋。

经过一年多的训练,新怯薛军在几个叛变的陈军骑兵军官的指导下,终于逐渐掌握了这种密集的墙式冲锋。

铁木真将这支新军调来,和旧式骑兵反复互相演练,希望找到对付这种骑兵的方法。

但越是演练,铁木真就越是凝重,他发现,这种骑兵几乎就是传统游牧骑兵的克星。

这种骑兵一旦成了规模,能轻易冲垮数倍的游牧骑兵,而且,这种骑兵对于纪律的要求很高,但对技术的要求却并不高,这种特性,无疑拉近了游牧人和农耕人训练骑兵的难度。

在经过数月反复演练之后,成吉思汗终于下定决心,他再次抽调了更多的蒙古青年,将新怯薛军从试验性质的数千人,扩大到了五万人规模,他准备按照这种方式训练出一支重骑兵。

就在这时,一个坏消息从关中传到了草原上,陈宪要对金国动手了!

这对铁木真来说,这无疑是个坏消息,今年以来,他明显的感觉到了身体的虚弱,他本能的感觉到,自己恐怕时日无多了,如果他此时去参战,那很有可能就会死在战场上,但放任陈宪占领金国剩余的土地,也绝不符合蒙古人的利益。

……

就在蒙古帝国发生着迅速而深刻变化的同时,东海国内也在发生着迅速的变化。

随着选举制,党派制,以及报纸的推广,东海国内看似群魔乱舞,乌烟瘴气,各地督政院中吵闹的如同菜市场,甚至常常上演全武行,让人叹息人心不古,但实际上,在这些混乱当中,商人和官僚之间的那种你死我活的矛盾反而有所缓和。

特别是随着自由党内的商人们通过联姻等,入股,合作等各种方式,开始将一部分官僚派中的温和派拉入自己阵营之后,官僚和商人之间的激烈矛盾就逐渐的淡化了。

陈宪通过报纸文章引导,甚至直接对杨雍武和张氏兄弟进行暗中指导,用各种方法对自由党和保民党施加影响,让自由党开始向着代表贸易商人,城市富裕阶级的利益方向发展,让保民党则向着代表各地实业工厂,小镇名望领袖利益方向发展。

在这场政治改革中,不可避免的有大批无法适应变化的官员在选举中失败,或者,被新上台的自由党官员清除。

为了缓和矛盾,也是为了培养东海王国的资产阶级力量,陈宪对着这些失去官位的官员超额兑现了他的承诺,他以自己名下的各地农业公司股份,各个水泥,砖瓦厂,纺织工厂,印染工厂,甚至是一部分不太重要的水力工厂的股份,对这些失去官职的官员进行了高额的补偿。

实际上,在这个年代,这些有着丰富实际管理经验的官员都是优秀的人才,陈宪将这些水泥厂,砖瓦厂,纺织工厂,印染工厂,水力工厂交给这些官员,其实是最好的出路,毕竟这些工厂都太分散,陈宪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已经积累了很多的问题,还不如私有化,让这些有着丰富管理经验,也有一定的数学和简单经济学基础的官员接手。

为了让官员们没有后顾之忧,陈宪甚至贴心的提供了退休套餐,例如一个旧知府退休,原本应该获封男爵,得到一个庄子,差不多三万多亩农田的赏赐,但陈宪会提供这样一个套餐,将赏赐的土地减少到一万亩,剩余的用一家水泥工厂,一家砖瓦厂,再加一家纺织厂或者是小型的水力工厂来代替。

当然,如果退休官员一定只要土地,那陈宪也不会强求,但他在配置工厂套餐的时候,工厂的价值会明显高于土地的价值,所以大多数官员都会选择这样的套餐,毕竟一万亩的土地已经足够一个家族衣食无忧了,那么将剩下的赏赐换成利润更高的工厂,自然是大多数人都会选的明智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