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 > 487.法律

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 487.法律

作者:萧七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6 14:37:30 来源:258中文

毕竟如今已然是法治社会了,虽然对于上层权贵来说,这法弄不到他们的身上,可如此残忍的法律,着实是被大众所不接受的,尤其是凌迟、人彘、腰斩、炮烙这样的刑罚,施展起来非常的残酷,对于受刑者是一种非人的折磨,而对于旁观者来说,更是一种无法忍受的噩梦。

像凌迟,大多数人对这种中国最著名的残忍死刑应该都或多或少的了解过,凡是遭受凌迟刑罚的人,都需要在刑场上先用绳子把人绑在一根木柱上,以免病人因为疼痛而挣扎,然后在用渔网笼罩全身,然后再把渔网往上面提,这样一来,人身上的肉便会从渔网的漏洞中挤出来,这就是凌迟的前期准备工作,到了这个时候,真正的刑罚也就开始了。

一位手艺精湛的师傅,会用手中的刀,将把从渔网中挤出来的肉一点一点的挂掉,在这过程中,受刑者始终保持着清醒的状态,可以想象,一个人他全身的肉被刮走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而这对于施刑的人来说,也是巨大的痛苦和折磨,同时他们还要保持专业的精神,在处刑的时候,不能伤害到受刑者的大动脉以免直接让病人死去,一直要到他全身所有可以刮去的肉全部被刮走之后,这才用刀直接戳在犯人的心口上,让其毙命,到了这个时候,犯人几乎已经是到了求死的地步了,面对死亡,已然没有什么可以挣扎的想法,死亡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一种解脱。

一般来说,像凌迟这样的刑罚,大概需要三天的时间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犯人始终保持清醒,而这对于周围的围观者来说,也是一件极其考验心灵的事情,古代犯人受刑,可不像现在,都是秘密枪毙的,一般老百姓很难看到,在**十年代,还有公审大会的时候,即便普通老百姓看得见枪毙,但也要到很远的郊外才能看到,中国在那个时候,大部分的刑场都设置在郊区,其中一个原因也是为了不要影响到老百姓,但在古代中国,刑场一般都是在人流量最大的地方,比如说菜市口,又比如说城门口。

因为对于古代的统治者来说,法律并不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准绳,而是统治者的工具而已,这一点跟现代的刑法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现代,你如果杀了人,或者是犯下了不可原谅的错误,这个时候要把你枪毙,完全是因为你犯了错,需要承担才让你被枪毙的,之所以要枪毙你,是因为你犯错了,而不是因为你反抗了朝廷的统治。

而在古代则不同,他们之所以要把刑场直接放在闹市区,就是为了让周围的百姓看见,一个农民若是不交税,到底有承受什么样的刑罚,一个老百姓敢造反,他就会被五马分尸,满门抄斩,这才是古代刑罚的作用,更为通俗的讲,他其实是起一个杀鸡儆猴的作用,施展刑罚并不是为了让受刑人赎罪,而是为了让围观的人心里受到震撼,从而遵守上位者制定出来的规则,不要去触犯他,这就是古代刑罚与现代法律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或许有人会说,现代法律不也是上位者制定出来约束平民的么,这其实大不相同,从汉谟拉比法典之中不难看出,古代法更多的是倾向于保护权贵们的利益,在他们的法律之中,一个奴隶杀人和一个贵族杀人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不一样的,而现代法,无论你是谁,只要触犯了法律,就必须要受到惩罚。

当然,这其中一定有弊端,但这相比起古代法律直截了当的承认权贵们的特权,起码现在的法律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露骨了,虽然它还有许多隐藏的黑暗,但相比起以前,无疑是有着质的飞跃。

而社会也正是如此,如今的法律虽然不完美,但如今的人也同样不完美,一群不完美的人又怎么可能创造得出完美的东西呢?就像人类总是渴望社会变得更加公平,但这其实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本来就不喜欢公平,人类喜欢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听自己喜欢的歌,即便是在最封闭的年代,哪怕面前只有两个歌手,他们还要争吵一番决定自己喜欢的是谁,这就是人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人想要上最好的大学,有的人则希望去做一个士兵,至于去当兵的原因也总是不尽相同,有的是为国效力,有的则是希望在军队中闯出一番视野,未来能够上军校,成为一名军官。

还有的则是希望去战场,体验生与死的刺激,而还有的人则只是为了镀一层金,让自己未来的事业可以因为参军而有一条捷径可以走,你看,即便是无数人做了同一个选择,每一个人的想法也同样不同,在这种人类精神背景下,公平也只能是口头上说一说了。

人类社会如今的不公平便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同样,也因为人类本身的缺点,所以如今社会上的不正确,其实都是必要的,或者可以换一句话说,若是哪一天人类社会没有了罪恶,变成了一个理想国一样的地方,那么人类或许也即将要从这个地球上消失了,因为人类正是靠着这些缺点,从远古时代一步步爬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可以说,如今人类社会上所有的缺点,都是人类兽性的演变。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这是一件值得深思的话,法律同样也是如此,人类不完美,他自然也不可能完美,若是因为它的不完美而否定了人类几千年来法律学人的努力,那便真是没道理了,就像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之后所说的,“这是自己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对于法律也是如此,虽然还有许多的不完美,私底下也有很多的龌龊,可龌龊跟明目张胆的特权相比,总是要好过不少的。

也正因为法律在这个时代,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杀鸡儆猴的,所以大多数的刑场都是在人流量最密集的地方,而且这些地方,你往往每天都要去一两趟的,菜市口、城门口、中心大街,这些无疑是最为集中的地方,而像凌迟这样的刑罚就更是会在最瞩目的地方举行,甚至在举行之前还要先拉着犯人游一趟街,让整个城市的人都能够知道,有人要被凌迟了,这个时候,人们就会纷纷聚集起来去观看,人就是这样,面对别人的悲惨前途,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去凑个热闹什么的,尽管很害怕,也还要去,这或许就是鬼屋这种东西会存在的原因吧。

而凌迟无疑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对于观看的人来说,也要血腥很多,你可以想象,放到现在,便是杀一只鸡大多数年轻人都不敢,更何况是看着一个人被活寡了,这可不像是生鱼片那么赏心悦目,那血淋淋的样子,绝对能把一个成年人吓得四肢瘫软,至于这样为什么还要看,这就是人们有趣的地方了。

后来工业革命之后,随着民智渐渐开启,反对酷刑的声浪也越来越大,而法律的性质也开始慢慢改变,从原本只惩罚底层人民,变得开始慢慢越来越有普适性,到了这个时候,普通老百姓即便不要求变革,上层的官员们也开始要求变革了。

毕竟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贵族、士族被凌迟的其实并不多,除非是那些昏庸的君王,或者是臣子太过于明目张胆的做出了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不然这些刑罚是很难加诸在士大夫们身上的,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刑罚都是为底层老百姓服务的,而现在随着法律的普适性开始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牵扯到法律的酷刑之中,这自然也让他们开始有了改变的想法。

毕竟犯人无所谓贫富,谁都有可能在今天还是法律的守护人,明天就是法律的阶下囚了,现在看别人承受酷刑心里美滋滋,明天被送上刑场的时候,却估计是屁滚尿流,魂不附体了,这对于许多士大夫来说,无疑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更何况,在这官场上诸事凶险,普通老百姓可没有政敌会每天派人盯着他,即便造谣,也要不了命,可当官的不一样,在他们的面前,是巨大的权利,这权利会让人身不由己,不由自主的想要往更高处攀登,可攀登的人很多啊,这其中自然就有很多的龌龊。

而有了龌龊,自然有一些就会被政敌拿去利用,可以说作为官员,那些刑罚施加到他们身上的可能性可比普通老百姓大多了,毕竟他们目标大,手中握有巨大的权利,试想,你的下属只要把你干掉,他就能继承你的权力,一般是很少有人愿意放弃的,至于师生情分之类的东西,在掌握他人生死的权力面前,又能够值多少钱呢。

所以法律开始慢慢让官员们也是人人自危起来,最后凭借着手中的权利,所有人团结在了一起,开始希望修改法律,让许多残忍的律法从刑法中一一抹去,这其中自然也有人不满,那就是赵昕了,对于他来说,这些法律的存在,无疑是他统治基础的一部分,并且作为皇帝,他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不用受刑法处罚的人,所以对于法律的更改,他自然是不满意的。

可即便是皇帝,拥有全天下最大的权利,可面对汹涌的民意,却也不得不点头妥协,这也是徐清之所以放任不管的原因,若是凭借他一个人的能力,想要修改法律,无疑是很困难的事情,而现在,把这火吸引到士大夫的身上,让他们团结起来向赵昕反映情况,这无疑就让徐清和着想的关系不至于太过恶劣了,到了如今,除了对于重大罪犯还保留有一些酷刑之外,许多刑罚早已经取消了,现在李德希望重新启动酷刑在殖民地,这无疑让徐清有些惊讶。

首先感到惊讶的是对李德这个人,与其相处,李德给徐清的印象非常好,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教育家,有着儒家士子应该有的儒雅,根据风评也是一个很仁慈的人,这样一个人就因为到了殖民地便改变了自己的形象,这让徐清真的有些惊讶。

不过仔细一想,那所谓的形象也只不过是自己的臆想而已,试想一个能够在秦凤路依靠教育闯出一条路的人,也断然不是什么温和的士子,自己之所以会如此想,也只是李德的形象束缚住了徐清自己的判断而已。

再者这样做也确实有其必要性,宋朝如今对于殖民地的法令是不管的,而在租界地区,无论是汉人还是当地土著,则都必须要遵守宋朝的法律,无论什么样的人,犯罪也需要按照法律来定刑,当然,汉人犯错的刑罚自然要少许多,而当地人一般都是按照最高刑罚来做惩罚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如今最高的刑罚也只不过是五马分尸,至于这些人还用不到这样的刑罚,最多也就是被砍头或者是枪毙而已,着实没有什么震慑效果,而在这样刚刚生乱的地方,是需要一些比较严厉的法律来警醒当地的百姓,让他们不要再做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的。

所谓乱世用重典,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如今生活在租界之中的百姓,大部分还是渴望和平的,而外部环境则是动荡的,这个时候,当地的政府就需要拿出一些强有力的手段,不仅仅让当地的不安分组织感到恐惧和忌惮,还需要让当地的百姓感到安心,感到如今的政府是在对他们负责的,这就需要用严格的法律来保障当地人的生存,对于那些坏人,自然就需要严格的法律来惩戒,这么一想,倒也确实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徐清看了两眼,拿起放在桌子上的笔,在这条建议后面添了一句话“允许使用酷刑,但此等刑罚,决不可加于宋人之身。”这是徐清的底线,作为一名政治家,人性他见得多了,在租界之中,最为应该送上刑场的绝对不是当地人,而是某些去那里牟利的宋朝人,若是说那些反叛宋朝的当地人应该被腰斩,那么这些人绝对应该被凌迟处死,但立场决定了他的态度。

搜索书旗吧,看的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