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 > 494.反对的声音

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 494.反对的声音

作者:萧七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6 14:37:30 来源:258中文

所以面对这一场暴乱,按照一般的逻辑,或许辽国皇帝也就会无视了,但还好,辽国皇帝在这个时候,并没有忽视来自民间的声音,而是十分慎重的在思考过后选择了开通道路供城市民众使用,这样的举措才总算是让城市没有暴动。

不过就算如,也让几个国家在这个时候看到了工人团结起来的力量,那种行动能力和组织能力,远远非农民所能相提并论,在辽国这次动乱之前,最大的一次动乱便是宋朝的罢工运动,可那一次运动之中,宋朝全国的工人也不过才一百万左右,汇聚在昆山的更是只有二十万而已,数量并不多,声势虽然浩大,但真正在乎的却没有多少,而这一次德黑兰暴动,则是汇聚了差不多一百万左右的工人,这样的巨大声浪确实让各个国家都感到了来自民间的力量正在壮大,其中也包括徐清。

等到事情结束以后,人们这才想起来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在那个时候,为什么辽国皇帝会突然之间改变态度,听从了市民们的心声,而开放了通路,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一件事情,因为辽国皇帝虽然是一代圣主,聪明智慧不下于辽国开国皇帝,在政事上也经常有一些好的办法,辽国在他的代理下,可谓是蒸蒸日上,百姓富裕,国土辽阔,甲兵充足,但是他毕竟还是一个皇帝,尤其是功劳如此卓著,那就更是让他变得非常骄傲,这样一个人,又为什么会愿意在这个时候妥协呢,根据许多了解他的人来说,这显然是不正常的事情。

当然,这件事也只有辽国皇帝自己能站出来回答,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他是万乘之尊,作为皇帝,他有不回答任何人问题的权力,但是架不住有小道消息传播出来,据说那个时候,之所以辽国皇帝会改变主意,全部都是因为当时的辽国首相提出建议,说要让辽国的内务府改变德黑兰的交通封锁,让城市得以交通舒畅,而在这一次进言中,首相对皇帝的言辞非常犀利,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严厉了,最后皇帝可以说是被逼迫妥协,让内务府改变了原定的计划,这才让德黑兰没有惨遭半个月的交通封锁,仅仅在一天之后,交通便恢复顺畅了。

这里要解释一下,所谓内务府,便是专门为皇帝的生活服务的部门,别看他单单只是服务皇帝的私生活,但是皇帝是全国的象征,是最高领袖,所以服务他的部门,自然权力是非常大的,停止一条交通线路这样的事情,对于内务府来说,并不是特别大的事情,在整个辽国,他的职权也非常的大,在外几乎就是皇帝的代言人,这是辽国独有的一个机构,专门为皇帝服务。

而至于辽国为什么有宰相,这其实跟宋朝有关,因为徐清的政治改革让臣子的权利扩大之后,辽国和金国这两国的士大夫们自然也按捺不住,毕竟手中有权才能做到心中不慌啊,若是单单只有臣子的权力,动不动就会被皇帝换下马或者当了替罪羊,每天都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这宰相又有什么意思呢,所以三国虽然平日里并不对付,但是在这个问题上,这些知识分子倒都是非常的一致。

可臣子们想要改革并不代表皇帝也想要改革,尤其是宋朝之所以能够进行改革,是因为徐清这么一个不可思议的存在才达成的,他拥有超前的智慧以及崇高的声望,因此皇帝不得不把权力交给他,若是换了其他人,是根本不可能在宋朝做到这一点的,而辽国和金国显然是不可能有第二个穿越者了,所以按照道理来说,他们应该是做不到的。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两国的政治势力与宋朝不同的缘故,在宋朝,成立之初的时候,皇权对于臣子的权力就拥有绝对的优势,在这种清苦下,臣子想要反抗皇帝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辽国和金国却不一样了,辽国虽然早已经扎根在中原这片土地上,吸取的也是儒家文化,可在政治制度上,臣子的权利还是非常大的,这就有点像日本一样。

唐朝的时候全盘学习我们的文化,可到最后却没有成为一个集权制的国家,而是变成了一个分封制的国家一样,就是因为每一个国家、文明都有自己特殊的地方,辽国也一样如此,皇帝尽管很想让辽国成为一个集权国家,可是游牧民族的习气却让他们更加崇尚自由一些,所以即便到了工业化前夕,辽国的地方势力和臣子的权利还是非常庞大的,至于金国就更不用说了,皇帝与其说是说一不二的君主,倒不如说是几个部落共同承认的共主而已,从这种部落共主的状态中慢慢开始转移出来,也就在最近一两代之间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宋朝的先进经验,对于他们来说到真的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了。

而在辽国,宰相的权利甚至要比徐清的权利还要来的大,皇帝只能掌握有关于自己的特权,以及四个首都之间的军队,其余的军队则也都由宰相来指挥,至于司法,行政则全部由宰相来管理,可以说他的权利要比宋朝的宰相大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宰相的话能够让辽国皇帝退缩的原因。

就是因为如果辽国皇帝若是真的反驳了宰相的话,就等于率先违反了双方之间的契约,到那个时候,把如今的皇帝撤下来,换一个新的也不是不可能,反正这个天下最不缺的就是做皇帝的人,皇室子弟延绵无尽,找一个听话的也不是特别难的事情,所以最后辽国皇帝同意了宰相的意见,这就是事情的真相。

这个故事,赵昕是知道的,也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他现在对徐清的态度不能太过恶劣,徐清的权力虽然没有辽国宰相的权力那么大,但是他在民间的声望却绝对超越了那位辽国宰相在本国的威望,对于这样一位宰相所提出的建议,如果立刻反驳,则必然会给天下百姓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至于皇宫之中能否保守住秘密这件事情,赵昕是完全不相信的,在这座皇宫之中,可以说到处都是漏洞,每一个在皇宫之中工作的人,赵昕根本不可能知道他们到底是谁的人,赵昕甚至敢肯定,自己今天睡在哪个女人的房间里,明天那些大臣们就已经知道了也说不定,这就是赵昕如今的处境。

他虽然通过皇城司掌握着群臣的把柄,但群臣在他的身边也全部安插了自己的人,现在若是跟徐清吵架,徐清或许不会说,但是难保其他人不会拿出去作为一个君臣不和的证据来看待。

所以赵昕对于徐清的意见并没有进行反驳,而是赞同了徐清的意见,毕竟如今民间对于新大陆的政治制度并没有特别的反感,若是他自己一昧要徐清取消如今的制度,一来显得他像是一个**帝王,没有包容心,二来也是速度太快了,现在的他除了联系徐清之外,可还没有跟其他的臣子聊过这件事情呢,根本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

虽然作为一个皇帝,他是至高无上的,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更加需要做的是先去找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来支持自己的意见,最起码他总需要一个臣子来支持自己,也好跟徐清唱对台戏不是?不然若是只有他一个人反对,其他的人或许因为没有商量而不知道该如何反应,那到时候才叫做真的尴尬。

所以赵昕并没有立刻说明什么,而是同意了徐清的意见,然后让徐清立即拟议关于新大陆七个州牧的人选,这是徐清的权责,他拥有推荐权,而皇帝则拥有任命权,至于官员开除则是徐清的权利,两人分别掌握着对于官员来说至关重要的权利,但总的来说,还是徐清的权利更大一些。

毕竟赵昕虽然拥有任命权,但是他的任命范围就在徐清的推荐范围之内,徐清推荐三个,他就从三个里面选一个,徐清要是只推荐两个,那么赵昕也就只能在两个里面选一个,所以这个权利最主要的还是限制徐清结党营私而已,但徐清握有最大的权利是不可避免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赵昕分别以各种理由找了朝中几位大臣谈话,想要了解这些大臣们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而大臣们的态度也是各种各样,有的选择明哲保身,不愿意掺和进宰相与皇帝之间的争斗,便装作老糊涂,不愿意回答皇帝的问题,有的则是害怕被徐清报复,偏向徐清,想要劝赵昕打消这个念头,还有的人则是真的对新大陆的制度感到激动,认为如今在新大陆正在施行的制度是一种有别于朝廷如今的制度,但却非常有意思的制度。

这些人虽然不是徐清一派的,但是对赵昕这个问题的态度却要比许多徐清的同党还要来的激动,在他们看来,赵昕想要取消新大陆如今的制度,无疑是在粉碎一个本世纪最为伟大的政治实验,所以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便开始对你赵昕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十分严重的将赵昕如今的想法定位为十分危险的想法,听得赵昕都是一脑袋的火,甚至偶尔有一瞬间都认为自己是不是真的错了,不得不说,这些年轻的大臣之间,对于如今在新大陆执行的政策确实是十分在意的,虽然不能说他们喜欢这种制度,但是这种制度未来的可能性只要是一个成熟的年轻人,就不可能不去关注他,不去想要看一看这个制度到底会不会变成一个更加完善的制度,所以对于皇帝的想法,自然会十分害怕,这是第三种人。

还有第四种人,就是那些对新大陆上施行的政治制度非常不满的人,在他们看来,只有如今本土正在施行的制度才是最好的,而新大陆那样的制度,君不君,臣不臣,社会无罡纪,是一个十分混乱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注定是失败的,至于什么选举制度,通过选举来任命官员这样的事情更是无稽之谈,底层百姓大字不识一个,让他们去掌握选择知府、州牧的权利,这不是放任自流,什么是放任自流?

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是大逆不道的事情,百姓什么都不懂,正应该由他们这些读书人来引导,而不是让精英听从底层人民的意见,这只会让一个国家发生认知错乱而已,站在这个角度,许多大臣支持赵昕的意见,想要进行改革,让新大陆的制度恢复成如今的状态,这种人数量并不少,甚至称得上多,是整个官场之上的第四种人。

而还有第五种人,就是单纯的只是徐清的政敌而已,他们想要把他拉下马,然后取而代之,这样的人虽然不多,但也还是有,毕竟徐清作为全国的宰相时间并不长,前后也就不过五年的时间而已,而他又不是一个喜欢搞政治追杀的人,所以只要不犯事儿,他也不会故意去找别人的麻烦,而很多反对徐清的人中,并不都是一群酒囊饭袋,相反其中也有很多治国之才,只是理念不同而已。

而还有一些则是才能出众的人,他们之所以反对徐清,完全是因为他们想要证明自己比徐清更加厉害,更加适合担任宰相这个职务而已,这些人并没有什么错误发生在他们的身上,徐清自然也不可能为了这些而去惩罚他们,徐清的心胸还没有那么狭窄,甚至对于这些人,他还是抱持着欣赏的态度的。

而后两者,显然就是赵昕所需要的人了,只不过这两种人里面,前者虽然反对,但要是让他们冒着向徐清宣战的危险,其中还是有一部分人是不愿意的,而另外还有一部分则是愿意做这个马前卒的,所以到下一个月的第一次朝会时,徐清所面对的就是诸多大臣的上书,其言论,就是要取消如今新大陆上自由散漫的制度,派遣专门官员进行管理。

搜索书旗吧,看的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