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关 > 303.陶家姐妹的遭遇

九关 303.陶家姐妹的遭遇

作者:艮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20 14:39:51 来源:258中文

“来者可还在门外?“徐清听到这两句话,不知为何,蓦然想起了当年在凤阳碰到的那对姐妹花来,想当初秦州一别之后,便再无音讯,徐清虽然在来到汴京之后也曾让人在底下寻找过,可却从来没有找到过,徐清一直以为那两人是打算隐世不出了,却没想到现在竟然找上了门,此刻徐清的心中没有诧异,只有一些些的怀念。

“还在门外,老爷,要让他们进来么?“童子小声说道,徐清赶忙阻止了小童,他有些心虚的看了一眼徐王氏,然后说道:”不用了,过年时节还是不要迎新客了,我去看看就是了,让夫人和少爷们好好玩乐。“

徐清找了个借口便跟着童子一起走了出来,十年前的一刻对于徐清来说,好似一场亦真亦假的美梦,随时时间的更迭,早已经被收藏进了记忆的扉页之中,变得昏黄了起来,可如今听到这句念白,却蓦然让徐清脑海中关于陶敏清、陶敏平的记忆一一涌现了出来,真不知道十年的时间到底让这两位美人儿变成了如何模样?

想到这里,徐清的脚步突然停顿了一下,是啊,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她们现在还会如同十年前那般美艳动人么?还是人老珠黄,成了昨日黄花,这一刻,徐清忽然有些不太想见她们了,她们在徐清的心中一直是美艳的代名词,如今人儿迫近,徐清却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不过这感觉只存在了几秒钟,徐清便重新迈动了步子向着门外走去。

他终究还是期待见到她们的,无论是身体上,还是情感上,这毕竟是他为数不多曾经在他最迷茫的一段时间里陪伴过他的人,尽管他们不如徐王氏在他的心目中地位重要,可是也在徐清的心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见他们一面,徐清并没有任何的理由拒绝。

走到大门口,一辆马车此时正停靠在徐府的大门之外,因为夺回了燕云并且将西夏变成了自己的附属国,宋朝的马自然也就不再像以前那般急缺,如今汴京城中到处都能看到奔驰的马车,不像以前那样牛车遍地了。

徐清走近马车边上,马车外头站着好几个仆人打扮的姑娘,其中一个徐清看的很是眼熟,那人见徐清走了出来,立刻便认出了徐清,三步两步便走上前来对着徐清说道:“老爷,您来了。“

“恩,我认得你,你是海棠的贴身丫鬟吧?“对于眼前姑娘的名字,徐清早已忘记,可是眼前人的长相徐清还是记得十分清楚的,当时跟随这海棠身边的丫鬟不过十四五岁,如今十二年转瞬即过,这丫鬟也不过才二十六七而已,长相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徐清还算能认得出来,至于其他人,徐清便认不出来了。

“是,奴婢名叫清茗,是海棠姑娘的贴身丫鬟。“听到徐清还认得自己,清茗顿时激动了起来,十多年的时间,两人的地位也已然是天差地别,可徐清却还能认出自己来,这让清茗很是感动,尤其是从徐清的嘴中听到了自己主人的名字,这让清茗不由得流出了两行眼泪来。

“怎么哭了?清茗,你们家娘子呢?在轿子里吗?“见眼前的丫鬟哭了,徐清一时之间也有些摸不着头脑,难不成海棠和芍药在外面受委屈了?可也不至于见到自己就哭吧,一旁的清茗见徐清问话,总算是收起了啜泣,低声将海棠和芍药的死讯告诉给了徐清。

原来海棠和芍药在与徐清春风一度之后,便也明白了徐清的心意,知道他这辈子是不会跟他们两姐妹在一起过日子的,便一夜之间离开了秦州城,之后两人便带着自己的丫鬟和身家到了江南地界买下房子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可却没想到,那一夜春风之后,海棠和芍药却双双怀孕,这让海棠和芍药自然惊喜不已。

他们原本还以为自己这辈子除了姐妹相伴之外便再也没有其余人可陪在身边了,却没想到上天竟然还给他们送来两个小天使陪伴在他们的左右,就这样在辛苦一年之后,很是顺利的诞下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海棠和芍药自然很是兴奋,再加上徐清给他们的钱足够他们开些店铺富足一生的了,所以两个女人养着两个孩子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就这样过了十年左右,期间海棠和芍药偶尔也会想起徐清来,可却始终没有鼓起勇气到汴京来找她,直到十年之后,一场突变却将这两个小女子彻底埋没在了黄土之下。

那是在四个月前,因为瓢泼的大雨导致附近的山石出现了动摇,随后一场泥石流彻底将这个小镇变成了平地,据后来的调查,是因为附近的石头开采场将山中的巨石全部都挖了出来改成了宫殿和房屋,只剩下松散的石头和泥巴在山上堆积,这才导致这座上百年来从没有发生过泥石流的地方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最终导致上百号人全部被活活淹死,而清茗和其余人等之所以还活着,则是因为要陪两位公子去读书,所以才幸免于难。

而在活下来之后,众人立刻便陷入了迷茫,失去了海棠和芍药之后,他们除了身上带着的银子之外,便再也没有多余的东西了,那些店铺全部都是听从海棠的安排,现如今姑娘死了,那些铺子很快便被那些掌柜们所吞并,走投无路之下清茗只好带着众人北上投奔徐清来了。

听完清茗的描述,徐清的心里无疑是翻江倒海的,他是真没想到陶敏平和陶敏清竟然死在了泥石流中,而这泥石流还跟自己所主导的工业化有关,真不知道是宿命还是巧合,徐清的心中很是悲伤,他看着清茗说道:“那车子里是两个孩子么?我的孩子?“

“是,男孩叫徐思清,乃是芍药娘子所生,女孩叫徐念清,乃是海棠娘子所生,今年刚满十一岁,具是大人的骨血。“清茗立刻回答道,在这个问题上,男人都是十分敏感的,这一点清茗自然清楚,现如今能够照顾这两个孩子的人只有徐清,若是招惹了他,这两个孩子的前途也就真的没有了。

清茗可不知道徐清的心中如何想的,她只觉得若是孩子不是徐清的,徐清便必然不会抚养这两个孩子,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又为什么要倾注心血去养呢,殊不知海棠和芍药在徐清心中的地位十分的高,他也不会因为孩子不是自己的而丢到一边,让他们自生自灭,问这一句,只是想确定这两个孩子的血缘而已,是自己的当然高兴,不是自己的也没关系,就当是为朋友照顾孩子了呗。

听到两个孩子就在车里,徐清不由向着马车的方向张望了几眼,心中徒增了几分喜悦之情,跟着清茗走到马车边上,缓缓打开车门,里面两个小孩儿应声向着车厢里面缩了一下,这个小动作立刻被徐清注意到了,他赶紧把手放回到了车厢之外,站在车厢之外看着里面,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两个孩子畏畏缩缩的看着他,也不知道他是谁,徐清看着这两个孩子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虽然自己是他们的父亲,可从生下来以后自己也是一天都没待在他们的身边过,短时间内还真没什么感情。

可想到这两个孩子一个叫徐思清,一个叫徐念清,徐清的心中便柔软了下来,这是那两个姑娘的孩子啊,也是自己的孩子,既然不熟,就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吧,徐清把门轻轻关上,转头对着身旁的清茗说道:

“现在时间也不早了,你们就先竟然休息吧,明日一早,我便带你们去汴京新城,那里有我买下的一套房舍,一直以来也没有人住,到时候你们便住那就是了,一切事物若是有差错,便跟房舍中的老仆说就是了,他会满足你们要求的,现在就先进来吧。“

“是,老爷。”清茗感激的看了一眼徐清,随后便带着人马绕道后门进了院落之中,看着马车的灯火缓缓消失在自己的眼前,徐清的心中又渐渐被陶家姐妹的离去所产生的悲伤所裹挟,江南所发生的泥石流,他也时有耳闻,当时甚至还上报到了中央之上,他当时只觉得天灾,感叹一声而已,却没想到那一次泥石流中竟然就将自己很是重要的两人埋葬了下黄土之下。

工业化所带来的悲痛,徐清算是彻头彻尾的感觉到了,这让他的心中猛然紧张了起来,既然泥石流会发生,就说明其他的诸多时间也会随着工业化的进展慢慢发生,十九世纪的英国曾经因为雾霾的问题造成整个伦敦每个月因为呼吸道问题死亡上万人,现如今的汴京尽管没有到达这种地步,可是前车之鉴,已然不远了啊。

除此之外,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许多化工业产品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那些奸商,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竟然把化工业产品掺到食品中去当做添加剂来使用,让那些食品即便放着一两个月的时间,也不会有任何的变质,比如在牛奶中添加汞离子以让牛奶产生分离,分离之后便会诞生汞离子牛奶和汞离子奶酪,这些牛奶和奶酪,味道相比起普通牛奶来说更加香醇,可若长久使用,便会让人慢行中毒,伤害胃部,直至死亡为止。

除此之外在茶叶中掺铜绿,在面包中家明矾,在香肠中天下木屑石粉以减少肉类的使用,还有往牛奶中添加汞盐,这种物质可以让牛奶几十年都不会变质,并且还会让牛奶的色泽变得十分白净,吃下去之后,死不死那些奸商可不会管。

这些东西,当年大英帝国崛起的时候便曾经发生过,而现如今宋朝开始工业化之后便又一次发生,不得不说,人类的劣根性无论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都不能免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事情,无论如何人们都会去干,虽然如今食品保障法案已经出台,可是短时间内却无法遏制住这样的问题。

除此之外,肆无忌惮的采矿也让许多旷工深埋在了矿山之下,无休止的砍伐林木则让许多地方开始出现了沙漠化,还有冶金厂的污水排放造成了大规模的树木枯死以及许多村庄的人均寿命开始大幅度下滑,种种工业化带来的弊病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诸多报纸中关于工业化的贬斥言论也越来越多,显然这些问题正在逐渐浮出水面,就像历史中那样,对此徐清虽然有历史可以借鉴,但是历史也并不是万能的,毕竟环境污染的问题,即便是到了现代,也并没有得到最为根本的解决,甚至人类连遏制的能力也很缺乏,只能通过减排的方式来让地球得到一定的舒缓,可是污染依旧继续存在,并且不可避免。

可尽管如此,徐清也必须得着手处理这些问题,无论是林业法案的颁布,还是污水排放条例,这些方案的建立都在一定的程度上控制了不少污染,除此之外,加大执法力量,增强捕快的工种及技能也是徐清所需要做的,以前一个县里只需要二十个捕快就够了,现如今一个十万人口规模的县,最起码需要一百个以上的捕快才能把事情给管好。

管理成本的加大,让朝廷的收入开始出现了盈余减少的状况,除此之外,徐清还要大幅度增加每个城市的管理成本,以及医疗条件,以让百姓的寿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医院的建立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妇生孩子这种死亡率极高的事情开始慢慢减少,剖腹产的案例开始慢慢增多,被徐清扶持了十二年之久的医学总算开始给宋朝人有了一点点的贡献,许多外科手术开始得以实施,这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大幅度的提高了人民的寿命。

而这或许也是一个国家的宿命,收入增大,福利增加,随后收入再增大,然后福利再增大,投入也越大,这是一个良好的循环,徐清就必须要维持住这个好循环,不让他往坏的地方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