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关 > 491.铁路公司的疯狂

九关 491.铁路公司的疯狂

作者:艮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20 14:39:51 来源:258中文

如今的宋朝虽然非常的富裕,倒也不是支撑不起这样一条铁路的修建,只不过若是给李德批下了这条铁路,那么其他的殖民地必然也会申请铁路的修建计划,到时候徐清若是厚此薄彼,必然会引起朝野上下的非议,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怎么去做下一步已经是徐清不怎么思考的问题了,如何维持如今政局的稳定,才是他最需要思考的问题,而若是真到了殖民地官员要朝廷支付铁路建造费用的时候,徐清可不觉得凭借宋朝的家底可以修建出多少的铁路来。

不过修建铁路毕竟也是一个好事,第一它能将租界的影响力通过铁路输送到其他的地方去,就像当年的殖民者在占领上海,划分租界之后,第一件干的事情就是修建铁路,铁路修到哪里,帝国主义的爪牙就延伸到哪里,毕竟铁路的速度非常的快,无论是运送物资还是兵力,都要远远超过如今的航运和走路,在这种情况下,修建铁路,无疑能让一个地方的稳定程度得到提升。

二来则是可以繁荣当地的市场经济,有许多蔬菜在这个年代都是只能当地收割当地吃的,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因为有的时候即便丰收了,许多蔬菜也只能烂在地里,根本就卖不出去,最多就是周围几个村镇可以卖一卖,可这又能卖出多少呢?

卖的不多,自然生产的**也就不高,这也是导致农田生产始终偏低的原因,因为无论生产多少,蔬菜和水果,到最后也不过是烂在地里而已,而这还是好的,虽然是浪费了,可总归还是吃得饱的,属于一种甜蜜的苦恼,最惨的莫过于那些绝收的地方,因为气候或者是天气又或者是人为的原因,导致当地欠收、绝收之后,必然会使当地的粮食价格大肆上涨,而往往在这种时候,天灾**就会一齐到来,瘟疫、流浪,这对于百姓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而铁路的存在则可以有效的改善这样的问题。

他可以在危急关头运送大量的粮食,以帮助灾区百姓暂时度过难关,也可以解决当地土豪劣绅故意哄抬物价的作为,这对于当地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情,同时因为铁路的存在,也可以让一些城市快速成为物流中心,这些中心的人口将快速扩展,这对于宋朝的统治来说无疑是有利地

相比起乡村的百姓,城市里面的百姓无疑要更听宋朝的话一些,毕竟他们的工作要么直接就是宋朝的商人提供的,要么就是公司之中有宋朝人的股份,他们的生活用水,煤气和舒适的环境,也来自宋朝人先进的科技,如此安逸的生活,绝对比他们原本的生活要好很多,既然如此,他们反抗的情绪也不会特别的大,而即便有反抗的情绪,镇压城市起义也比镇压农村起义要容易的多。

这就像抓耗子一样的,耗子很小,人见到了也不怕,可想要抓住它们却非常的困难,尤其是一窝老鼠的时候,他们分散在各处,你想要抓到他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若是把他们聚拢在一起,不仅仅目标变大了,行动也会变得迟缓,这个时候只要发动雷霆攻势,便能一举拿下,要比在乡村之中跟他们玩躲猫猫容易的多了,综合以上几点,在殖民地修铁路,也确实是一件应该做的事情。

尤其是随着宋朝铁路事业的发展,许多平原地区的铁路也修建的差不多了,而还有一些丘陵地区的铁路,则大多都是朝廷在拨款修了,许多地方私自经营的铁路公司,对于这些丘陵铁路是没有什么兴趣的,毕竟这些丘陵铁路修建难度大,同时耗费材料、人工和工时也都是平原铁路的几倍以上,远远不是他们这些资本家能够负担起的。

所以早在一两年前,这些资本家便计划将铁路建到其他殖民地上去,那些殖民地上人口充沛且都是平原,修建铁路远远要比在本国的丘陵之中修建容易的多,成本回收也会更加容易,且会在未来数十年之内为资本家们带来丰沛的收入,只不过碍于宋朝严格的法律,所以这些资本家一直没有办法将自己的力量辐射到殖民地上去,可现在,徐清却想借助他们的力量来推行这些铁路的建设。

当然,铁路的建设也一定要符合朝廷的规划,若是各个铁路公司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抢夺,导致铁路价格太过于低廉,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那就是整个宋朝的损失了,所以为了做到这件事情,徐清还得先召集国内外的铁路公司代表们开一个会,划分一下各个公司之间的经营范围,以免互相抢夺导致各大殖民地占了便宜。

除此之外,铁路的标准也必须要规定要来,徐清很清楚的知道,这些铁路公司在想什么,若是到了外国,尤其是殖民地,就不需要像在宋朝本国那样去遵守那么严格的法律了,到时候只需要把这些铁路建设起来,他们就可以拥有大量的利益,在那个时候,把铁路变成自己家的私产显然是更好的选择,就像当年的欧洲列强一样,每一个国家修建的铁路轨道距离宽度都不相同,就是为了防止自己的铁路被其他国家所用,让自己公司或者国家的利益最大化。

徐清并不想这样,他希望这铁路能够全部使用同一个级别的铁轨,这样一来,全世界通行的铁路都会一模一样,也方便未来的对接,对于这样的提议,铁路公司们自然没有什么理由不答应,毕竟殖民地市场要远远大于本国市场,若是朝廷真的放宽他们去经营,这将会有大量的钱财涌入他们的腰包之中,跟这笔钱比起来,规则的制定显然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但在这之后,朝廷就提出了一个十分苛刻的要求,那就是这些铁路不能私营,而应该有朝廷掌握百分之三十的股份,盈利自然也是按照这个分配额来划分,这件事情引起了铁路公司的极大反应,在本国的时候他们要遵守这样的条约并不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情,毕竟是在本国,未来照顾国家的利益,让他们让出部分利益,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可现在是到国外去开拓市场,若还是要给朝廷一部分利益,这对于许多铁路公司来说,着实是一件很难下决心的事情。

但朝廷给出的理由却无法让人拒绝,那就是这些铁路公司所需要建设的地方,全部都是宋朝的殖民地,许多地方都是因为宋朝派出军队这才维持了当地的稳定,若是没有宋朝的军队坐镇,他们想要安心修建铁路赚钱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们拿百分之三十的利润,是完全没有任何反驳理由的。

这样的借口显然让铁路公司们无从反驳,再加上这些铁路公司本来也就不够齐心,再加上铁路公司的发展本来就没多少时间,大多数公司资本都还非常的薄弱,许多公司还欠着银行大量的借款,若是跟朝廷关系闹僵了,那么连这次机会都丢失了不说,还会让公司万劫不复。

至于这么一点损失,其实算起来和机会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若是能够拿下一块人口充沛的平原土地来建设铁路,那么只需要建设出两条以上的铁路,就可以很快给公司回本了,而且若是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必然会使铁路行业真正兴旺起来,到时候就会有大量的公司涌入起来,想要做这个生意,而其他公司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进入的,因为徐清保证,在这一年内,铁路公司的许可证将不再进行任何颁发,也就是说这一年里,全世界的铁路企划他们可以随便挑,这是什么样的条件,可以说只要他们愿意去做,所有最好的线路都可以在这一年里拿下来,到时候这将是多少的利润,根本就不需要多想,那将是泼天的财富。

至于这些公司有没有能力兜住这个底,这一点徐清完全不需要思考,只要这个消息放出去,等到明天的时候,各路权贵就会找到这些铁路公司,给他们塞钱购买股份了,毕竟这种赚钱的事情,最不怕的就是缺钱这件事情了,宋朝的富豪们又有的是钱,投出那么一点钱来,完全是小菜一碟,就算没有人投资,到时候只需要让国家银行的借款条件放宽松一点,让这些公司们可以施展手脚就可以了。

这样的条件无疑是非常优厚的了,所以只思考了一天左右的时间,所有公司便都给了政事堂回复,那就是他们愿意接受朝廷百分之三十利润瓜分的提议,而朝廷则在殖民地给予铁路公司以保护,同时所有铁路都将是由他们私人运营,不能算作是国家资产,这样的条件,也顺利的吸引了许多有钱没处花的投资者,他们之中自然不乏聪明的人,看到这条消息之后,就知道铁路这个行业将要真正兴旺发达起来了,有门路的人纷纷开始寻访各地的铁路公司希望能够投资,而那些没有门路的人也不着急。

殖民地铁路的修建,必然会使国内的水泥、钢铁、重工业等产业获得极大的动力得以提升,就算不能直接投资铁路公司,但只要投资这些公司也还是能赚钱的,除此之外,铁路的建设必然会形成人才集中市场,人口集中起来,市场自然也就扩大,这样的地方,无论是修建工厂还是开战服务行业,都可以赚取到大量的利润,这对于宋朝人来说,无异于又是一次利益的瓜分,所以这条新闻一经公布,无论是铁路公司的股票,还是各基础工业的股票,又或者是一些服务业公司的股票,都是直线往上升,这在宋朝如今的市场上已经是非常少见的事情了。

这无疑是资本的狂欢,而这一次,也并不仅仅是有钱人的狂欢,有钱人去投资,而没钱的人也有了赚钱的可能,许多小市民们纷纷开始打听起铁路修建的情况,对于那些节点城市,若是率先踩好点,先去买几套房子下来,到时候只要脱手一卖,便能赚取到足够的价钱,或者是租给一些公司,以此来换取房租,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赚钱的手段,至于房子的价格,这些殖民地的房子也贵不到哪里去,即便是中产阶级想要买上一两套也不会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而这样的钱赚起来也非常的容易,甚至不需要什么商业头脑,当然前提是必须早别人一步知道商业节点到底在哪里。

这可就十分考验一个人打探消息的能力了,毕竟这个消息能赚钱,是一个很值钱的消息,而这样的消息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一般人又怎么可能轻易告诉别人呢?这自然也就引发了社会上很多欺诈团体的注意,既然这个消息那么多人想要,那么他们赚钱的机会自然也就来了,许多假消息开始充斥在市场之上,对此资本家们也是置若罔闻,此时的他们正在勾画着自己的地盘,为了修建铁路而做着预备工作呢。

而对于这些铁路公司来说,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无疑是那些人口稠密,地处平原同时靠近海岸线的地方了,比如说印度的孟买,泰国的曼谷,巴基斯坦的卡拉奇之类的地方,都是大平原,修建起铁路来要比丘陵地带容易许多,并且涉及人口众多,聚集市场也非常的方便,同时修建铁路的人口费用也非常的低,在这种地方修建铁路,无疑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而针对这些铁路的报批,朝廷也采取了放宽的政策,不像是在本土,一条铁路的修建从规划到审批通过需要经过多道工序,要验定这条铁路一定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同时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不破坏当地的环境才行,像这种殖民地铁路显然就没有那么麻烦了,即便破坏了当地的环境也无所谓,至于工人的使用更是无所谓,在宋朝本土需要照顾这群工人的利益,但在殖民地上根本就不需要担心,每天死上十几个人都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这样的修建速度甚至要比本国还要来得快。

搜索书旗吧,看的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