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关 > 第663章

九关 第663章

作者:艮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20 14:39:51 来源:258中文

而现在随着青霉素和照相机的发明,官员们第一次如此真切的看到科技带过国家的进步,这不仅仅是税收的提高,拥有了青霉素之后,老百姓的人均寿命开始增长,人们可以活的更久,自然就有更长的时间来接受教育,来为社会进行工作和付出,人民的受教育层次提高,自然会提高整个社会的环境,工人们的教育程度上升,也会让工厂的运转,可以嵌入更加严密的机器。

一般的文盲,他们最多只能做一做普通的工人而已,但那些高科技的机器,如果摆在他们的面前,却是一窍不通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接受过专业教育的工人了,但在这个社会,一个高中生都可以成为经理,进入中产阶级的时代,又哪里有那么多的知识分子来工厂里面做工呢?

这同样也是工厂之所以始终处于很低端的原因,就是因为国家的知识分子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只要有一定的学历,便可以得到很好的工作,如此一来,工厂之中自然只能有十分低劣的生产线,至于那些高端的生产线,则根本无法开展,许多高端产品也就只能困在研究所之中,成为贵族们的奢侈品了。

就像照相机一样,生产一条生产线并不困难,但困难的是如何让生产线足够简单,从而让工人们可以很快适应,同时进行操纵,这才是最难的,因为工人的知识水平太低了,若是生产线设计的太过于复杂,是很难让工人们适应的,毕竟这个时代的工厂,又不是现代的大型工厂,那些信息化的工厂,工人只需要负责监督和维护就可以了,若是机器出了什么事情,自然有工程师来维护,这个时代的工厂,大量的流程是需要人自己去完成的,这就需要工人有十分优秀的技术才行。

而这正是问题的关键,如今有了青霉素之后,人们的寿命大幅度提升,基础教育自然也就更加可以深入到这个社会的角落中去,如此一来,相信只需要日积月累,未来宋朝的基础教育一定会越来越完善的。

这一切,都是科技带给人类的进步和便捷,虽然在以前,官员们也见识到过,比如说工业化本身,便是科技进步的产业,但毕竟工业化的蒸汽机时代,其实说起来,科技含量并不算特别高,与其说是科技,倒不如说是工具的进步,基本的道理也很简单,便是通过热能,将水变成水蒸气,从而将热能转化为动能,从而推动机器运转,这是很简单的科学知识。

而青霉素就不同了,这已经涉及到抗生素这个领域了,算是科学的微观领域了,而这显然要比能量守恒定律更加的高深了,而这才是真正触及到了科学的领域,也是到了普通人很难理解的领域了,蒸汽机,相信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但抗生素,或许有人能够说上来两句,但若是说真正理解,却是很难的事情了。

而如今,随着青霉素的大规模使用以及巨额的利润,使官员们第一次真切的观察到科学的妙用和所带来的财富,首先第一个好处自然是对科学家更加敬重了,而紧接着第二个好处,便是各大学院的科研经费得到了朝廷的有力支持。

这对于整个宋朝科学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以前,能够得到朝廷大量科研经费的机构只有三大院所而已,所以许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们,为了走上科学道路,只能去应聘这三大院所的研究员职位,如今的大学生数量何其多,而三大院所每年招聘的员工不过三四百位而已,根本无法应付这么多的人,这也就导致很多优秀的大学生无法进入到研究所学习。

从而只能在本校担任研究员或者是教师职位,但这些学校的经费有限,研究出来的东西往往也进程很慢,只有偶尔几所大学凭借这强大的背景,拥有稳定的私人资助经费,才能够勉强维持庞大的科研团队,但这与三大院所相比,还是远远不如的。

这就导致如今的宋朝科学界发展很是畸形,最为顶尖的三大院所,享受着最好的资源,由国家鼎力相助,每年的科研成果最多,科学家中的顶尖人才也是最多的,但人数很少,在整个国家只占有极少一部分。

而中间的科研院所,则是只有极少数一些名牌大学下辖的研究所,而最为底层的科学界则是数量最为庞大,他们的经费断断续续,研究也经常中断,因此很多科学家们甚至会离开宋朝本土,前往租界或者是殖民地从事自己的科学研究,人才外流的情况,在这些大学十分的严重。

缺少中坚力量的研究院所,这是如今宋朝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顶尖人才,宋朝并不缺,一个国家的实力往往也是由顶尖人才所组成的,但这些顶尖人才毕竟是极少数,而整个科学世界所需要的人才数量则远远超出了这个部分,而且因为三大院所,顶尖科学家汇聚,他们不愿意到下面的大学院所进行科研工作,只愿意待在三大院所,从事工作。

直接导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三大院所里面,即便是十分优秀的工作人员,也有极大的可能无法单独组成一个小组去进行科研工作,而是要跟更厉害的专家一起工作,只能担任助手的职位,这无疑是极大的人才浪费了,这个时候,若是有一批中等院校可以容纳这些优秀的人才,让他们可以提前自己开展工作,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在科学界来说,并不是说一个小组里面有越多的聪明大脑就是一件好事,聪明的人多了,各自自然也有各自的想法,最后也有可能讨论不出来什么,所以建立一批优秀的中小型研究院所,承担三大院所的旁支结构,这无疑是一件十分有力科学发展的事情,但在以前因为朝廷对于科学并不重视的缘故,所以导致宋朝的大学对于科研只能够勉励维持,导致中小型院所始终层次太低,无法向上攀升。

从而人才外流,许多优秀的人才纷纷离开本土前往其他地区从事自己的科研工作,这对于宋朝科研来说,绝对是巨大的损失,而如今随着朝廷对于科学开始重视起来,自然就会有一大笔钱开始投入进科研中去,首先便是朝廷认定的四十所重点大学,这些大学都是国家之柱石,同时也是不进行扩招的院校,每一个学生,几乎都是国家未来的精英,对这些大学的科研工作进行注资,以保证他们的科研工作可以持续不断的进行,同时继续修建一批专业的科研工作室给他们,这便是青霉素的诞生带给科学界的一个巨大好处。

有了这些钱,各大院校便能够有底气去招募那些优秀的科学家进入自己的大学从事教职工作,从而带动整个学院进行发展,而带来的第三个好处,便是允许各大院校与科学院,工程院,应用科学院进行合作,梳理国内的科学界,以丰富三大院所之外的科学家们的知识。

简单来说,就是让三大院所的科学家们下乡,去普及如今科学界最为潮流,最为顶尖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方向,这在以前其实也有过,但那仅仅是每一个季度,三大院所各自发表一份报纸,然后在报纸中,将这一年的成就和结果总结出来,然后印发到本土和租界的高校之中供当地的大学生和教授们研读,从而知道如今科学界的前沿是什么。

但是一个季度,也就是三个月一份,这在工业化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可以的,毕竟那个时候,科学界刚刚草创,一切都是才起步而已,三个月的时间,有时候甚至都写不出来什么,但到现在,十八年的时间过去了,科学界早已经是人才济济,三个月一份的科学报告,根本无法记载多少的科学前沿。

所以最后就导致一个很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为了尽可能多的记载下科学成就,就只能把科学报告进行缩写,一份科学杂志,最后却慢慢变成了科学成就表功的奏章了,这也自然就失去了杂志的功用,这些纸张下放到地方,当地的教授看了之后,根本对他们的研究不会有任何的作用,只会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科学研究已经跟最顶尖的科学研究差的有多远,从而让他们没有信心再去从事研究罢了。

后来徐清知道了这个问题之后,立刻让三大院所的人来做报告,从而对杂志进行了改制,宣布一个月一刊,同时将三大期刊重新进行整编,分别汇总和应用科学杂志,科学杂志,物理杂志,化学杂志,医学杂志,工程杂志等五本科学杂志,以及一本科普类的科普杂志,总共六本,如此一来,才算是让杂志期刊重新恢复了原有的作用,可以将三大院所所研究的最为顶尖的科学成果,告诉给整个科学界,让他们知道,如今的科研方向重点到底是在哪里。

但这毕竟还是一个知识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的世界,为了保证科学家们的知识产权不被侵犯,尤其是这些科学知识不被其他国家的人窃取,甚至是利用,所以这些科学杂志上的论文,往往会封锁掉关键的一部分,从而让其他人无法进行破解,这跟现代不一样,现代社会,科学知识的保护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相当好的体系,所以许多论文都是直接发布,根本就不需要做出什么样的保护,而宋朝却不行,尤其是对于一些应用科学,就更是不能直接发布了。

至于那些基础理论科学倒是没有什么所谓,毕竟基础理论科学虽然重要,但若是光知道理论,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并没有什么作用,毕竟在应用之中,才能让科学诞生财富,而公开这些理论知识,则不仅仅能给宋朝带来巨大的声誉,使宋朝科学界始终站在整个世界的顶端,更能让从事这些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们来到宋朝进行研究,从而招揽人才,这同样也是文化上的入侵。

看看我们的初中、高中的课本,多少的物理知识,化学知识是用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的名字来命名的,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不自觉的便会被这些名字所感染,从而对欧洲产生向往,如今宋朝也是如此,这些基础理论的公开和推广,对于宋朝本身只会有利,而不会有任何的坏处,想想看未来全世界的孩子们,看着自己课本上一个个的中国名字,从而对中国产生无尽向往的时候,这该是一个国家多么大的自豪啊。

所以科学杂志,虽然能够让地方上的科学家跟上顶尖科学家的身影,但也仅仅只是勉强跟上而已,对于其中的关键内容,依然是半知半解的状态,而现在,随着朝廷的命令,允许三大院所的科学家,甚至是院士们到地方上去讲学,甚至允许院士们担任各大院所的教授,从事科研工作和教育工作,这样一来,必然会使整个国家的科学质量提升好几个层次,这将是巨大的改变,足以改变宋朝科学界的程度。

毕竟原本看不懂的论文,现在论文的作者便出现在你的面前,亲自给你讲解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一来,你还有什么不懂的,甚至院士们在地方上任教,从而让一些科学家也有了跟院士共同工作的机会,虽然只有短暂的合作而已,但与这样的科学界大人物进行合作,本身就是受益终生的事情了,这样一来,必然能够大幅度提高中层科学界的质量,从而为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形成温床,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这几点,便是青霉素的诞生最显而易见的好处了,至于其他的好处,现在虽然并不显眼,但在未来的发展中,便会慢慢凸显出来的,比如说青霉素的发现让人们开始对微观世界产生了兴趣,以及对新出现的医疗体系开始产生了信任,这样一来,许多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了。

(本章完)爱看小说的你,怎能不关注这个公众号,V信搜索:rdww444 或 热度网文,一起畅聊网文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