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关 > 第677章

九关 第677章

作者:艮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20 14:39:51 来源:258中文

所以队伍的队长,一位叫做李珍的人,并没有像是那些莽夫一样,以为靠着强悍的武力和装备便肆意妄为,多年的航海经验和在各个殖民地上的历练,早已经让他成为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官,在苏拉威西殖民地,认识他的人都称呼他为上校,在宋朝的军队体系中,上校的上面便是将军了,到了这个级别,已然可以独立指挥一场战斗,而上校,则是军官这个阶级最为崇高的荣誉了,一般来说都可以担任一个师级别,或者是加强独立军事团的指挥者。

从这个称呼便可以看得出来,李珍的指挥才能,起码在苏拉威西获得了所有人的一致认可,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面对眼下这个情况,贸然出击显然不是他的风格,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他现在需要做的便是收集这个食人族部落的情报,然后等待望加锡的援军,再对这个食人族部落做出决定。

再说,他不仅仅只是一个指挥者而已,且没有任何朝廷的封爵,对于朝廷来说,望加锡太小了,所以根本不需要驻扎什么军队,在望加锡也没有什么军队,更没有什么总督或者是州牧,在宋朝的殖民版图之中,拥有总督和州牧的租界不过一百个而已,而其余大量的租界和殖民地是由这些如同村落,集镇一般的小市场所组成的,这些租界遍布整个宋朝殖民地,数量上千,甚至达到上万左右,根本不可能每一个集镇都安排下军队和行政官。

所以在这片土地上,李珍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指挥者,更是一个政策的决策者,可以说在这片土地上,李珍无疑算得上是土皇帝,毕竟他掌握有军权,这就足够了,其实说倒也没有什么军权的意思,毕竟望加锡连正规的军队都没有,李珍的部队,全部都是由平民和探险者所组成的一支业余部队而已,推选李珍上来,只不过是因为李珍拥有很好的大局观,可以代领他们战胜那些可怕的蛮族,仅仅只是如此而已。

若是战争结束,那么李珍就是众多靠橡胶贸易发财的商人之一罢了,不过他的命令,在战争年代显然很管用,尤其是在面对食人族部落这种恐怖势力的时候,他的命令没有人敢违抗,毕竟谁都不想成为这些食人族部落的主食,为了自己不死,他们这些人必须要团结起来,一把火绳枪或许比起弓箭来都有所不如,但若是整整一支火枪兵小队,配合上长枪兵,就足以能够制服人数远远超过自己数倍的敌人,这就是现代战争,军队士兵的重要性。

团结,在现代战争中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如今这个时代看重单兵作战,看重特种部队,但不可否认,团结还是一支军队十分重要的军事素养尤其是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一支部队只能有一种声音,但凡有任何一丝意见,对于整支部队来说,都是巨大的威胁。

幸好,在苏拉威西,李珍的个人威望和杰出的军事素养,以及曾经在军队中服役,并且担任过少尉官职,这些经历都让李珍足以让其他人听从自己的命令,所以整支队伍,四十个人并没有任何人反对李珍的意见,这或许也是宋朝殖民地仅仅只依赖六七百号人,便能够征服整个苏拉威西,数十万人的原因。

那些部落虽然人口众多,但彼此之间仇隙十分牢固,甚至要远远超出宋朝人对他们的伤害,根本不可能相互理解,而宋朝人则是团结一致,再加上火器的先进,大炮的威力巨大,以及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成功将一批部落培养成为了宋朝人的看门狗,忠心耿耿的为殖民者服务,这才让整个苏拉威西被控制在宋朝人的手中在这其中李珍的存在显然是十分重要的。

在森林中等待援军的到来,这对于宋朝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毕竟这里是赤道和海岛,森林之中的蚊虫数量多的出奇,对于那些大型猛兽,宋朝人并不惧怕,毕竟他们的手上有火枪,几发子弹下去,便是猛虎也只能殒命,但那些毒虫和蚊子苍蝇,却实在让人难以忍受,即便他们已经在身上涂满了一种可以驱蚊的药水,但依旧感觉浑身不适。

再加上海岛地区,天气动不动就下雨,当雨水落在他们身上时,便会浑身湿透,而这还不是最为让人难受的,因为这里的气候复杂,空气之中的水汽十分充足,所以当衣服湿了以后,不会像在宋朝一样,只需要等一会儿就能干了,这里的天气跟中国的福建,广东冬天很像,衣服总是晾不干,而等到他快要干了的时候,又一场豪雨就倾盆而下,将众人再次淋透。

在这种环境下,若是换成一般人,早已经生病了,就算不生病,也必然是精神不济,整个人就像是好几天没睡觉那样憔悴了,还好这些宋朝殖民者都是悍不畏死的精英猛士,在这样的极端条件下,竟然依旧能够冷静思考,并且服从命令,不得不说,自唐朝以后,中国人的尚武精神就越来越少了。

到了明清更是动不动就磕头,可以说是把中国人的尚武精神全部都给磕光了,而宋朝无疑是中国从崇武到崇文的转变,最为关键的一个朝代,因为国家富裕,再加上通过签订合约而不在需要打仗,人们对于文的追求就愈发兴盛了,到了这个时候,宋朝人本身就没有多少武人的气息了。

但殖民时代的到来,却恰好改变了宋朝人从崇武到崇文的转变,因为殖民时代的来临,宋朝人可以通过掠夺,骤然得到大量的财富,这等于给了宋朝人一条新的爬上上层阶级的通道,在中国,若是想要从底层社会爬到上流社会,在隋唐以前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军功,通过战争获得胜利从而爬到高位,但这种方式并不可持续,毕竟一个王朝,除了开国和末代的时候战争数量比较多之外,其余时候是没有战争的,而阶级也就停止流动了。

而等到隋唐开始兴科举之后,等于是给老百姓在和平年代找到了一条改变自身阶级的道路,那就是通过考科举从而让自己的阶级地位得到改变,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的朝代,越来越偏向于崇文的原因。

任何人都希望改变自己的地位,从而登上更高的阶梯,这是人的本性,但在古代社会,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什么上升阶梯的,就像欧洲,唯一的上升阶梯就是战争,通过战争成为英雄,然后获得爵位,从而进入到贵族阶级,除此之外没有其余的办法。

但这一招在欧洲好用,不代表在宋朝也能好用啊,在宋朝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总体而言,和平的大一统时期是要远远超过分裂的战争时期的,而欧洲则不同,从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整个欧洲便是一片支零破碎,战争可以说是时刻不停的在这片大陆上爆发,这也给了许多平民们出头的机会,纵然当不上贵族,但成为一个士官长还是可以的,若是能够凭借军功获封骑士,勋爵之类的头衔,那么更是能够进入贵族阶级,这在欧洲是可行的。

但在中国则不可行,所以重文抑武也是时代的必然了,可以说之所以中国的文化会越来越倾向于文,而慢慢忽视武,这其实也跟中国的大一统有着很大的关系,国家一统,老百姓没有军功作为上升渠道之后,唯一剩下的一条路便是通过读书来成为上流阶级,当上升渠道只剩下一条的时候,这条路势必会影响整个国家的走向,重文抑武也就不可抑制的慢慢袭来。

但如今殖民时代的到来,给了宋朝底层百姓另外一条崛起的道路,那就是通过成为殖民者,然后去掠夺殖民地的财富,从而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以前人们的世界认知不过仅仅只有方寸之地而已,而现在,四海之大,何处都是宋朝人的养殖场,通过掠夺和贸易,即便是底层平民也能获得巨大的利润,这就是新的上升通道。

而与之相对应的科举道路则被宋朝给废除了,转而变成了如今的公务员考试,相比较起来,如今从公务员一步步爬上去,如果是一般平民子弟,就算有些机缘,也得花费十几年的时间才有可能成为一地之长,而不像以前,只要科举成为进士,便可以成为一个县的一把手,这种事情在如今是不可能在发生了。

而殖民者则不同,只需要一次冒险,所带回来的财富,便可以让他们花一辈子都花不完,他们可以用这笔钱去创业,甚至在当地扎根,在宋朝本土,平民百姓并不允许持枪,而在海外,则是完全随意,凭借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完全可以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此一来自然不需要抱着本书为了科举而积极钻营了,通过武力,照样可以踏上人生巅峰,并且要更快的多。

毕竟读书,就算是天才也得十年寒窗,而抢劫,只要你有胆子,不怕死,随时都可以,凭借着先进的武器,只需要接受几个月的军事训练,你就可以成为冒险者的一员,至于能够诞生财富还是客死他乡,谁又会在乎这个呢?

对于底层百姓来说,如果能够摆脱自己的阶级身份,成为人上人,甚至成为贵族,让自己的子子孙孙都享有特权,这才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在殖民时代来临之后,宋朝的风气瞬间改变,不仅仅是民间开始崇尚武功,即便是那些士大夫们,也纷纷开始学起秦汉时期的士人,开始在腰间配剑了。

这或许就是一个时代的力量,他能够完全突破人们的思想,将人们彻底调动起来,中国人从尚武到崇文,足足花费了两千年的时间,后世即便抗日战争,将中国人的血性重新激发,但中国人却依旧更加崇文,而对于武则始终处于一种心理歧视的状态,这也会产生那么一句话。

叫做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兵,从中可以看出,即便是新中国对于武夫也始终带有一种隐约的歧视,这并不是说中国人看不起士兵,而是因为常年的中华文化,都带有崇文的色彩,所以即便是新时代也难免会有这种思想,即便是领导者也不外乎如是,君不见同样作为国家的公仆,公务员的待遇要远远好于士兵,要知道这两个可都是国家的聘用人才,但双方之间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国家待遇,都是天壤之别,这也正代表着国家对于这两者之间的态度,即便在官方宣传上,士兵总是比公务员要高大上,但从双方所享受的待遇便能看出来,双方之间的差距了。

而这已经是新中国了,尚且会有旧时代的残留,更何况是宋朝这个正在转变的时代了,所以不得不说,当天下大势开始转变的时候,个人是完全无法阻挡的,一个国家民族从崇文到尚武,仅仅只是一步而已,而就这一步,也让宋朝人拥有了尚武的精神。

在李珍的率领下,士兵们坚韧的等待着援军的到来,在四天之后,一支由当地富商所组成的两百人规模的大队终于出现在了食人族部落的周围,带队的是望加锡第一富商,也是苏拉威西商人总会的会长徐启明,一听这名字,还以为跟徐清有什么关系,但其实他跟徐清还真是有点沾亲带故。

只不过这关系已然是出了五服,他与徐清本是同乡,双方也都是亲戚,但这亲戚关系并不近,可这并不妨碍徐启明是徐清亲戚这个事实,再加上他本人也确实有开拓的精神,所以在苏拉威西,本身就是一股势力,然后凭借首相亲戚的头衔,便成为了苏拉威西商会的会长,算是望加锡的领导者,他所率领的,便是由豪商们所组成的部队,算是把整个望加锡一半人都给拉了出来,显然是对于食人族部落充满了忌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