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关 > 第856章

九关 第856章

作者:艮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20 14:39:51 来源:258中文

这势必是不够的,要培养更多的电力系人才,加大对于电力应用的研究,这是未来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领域,必须尽快掌握才行,尤其是随着宋朝对于电力发展的成功,如今世界各国也在抓紧时间研制,虽然以他们的水平,恐怕十年之内都不可能像宋朝一样将电站建设出来,但已经有人开始在追赶了,这毕竟是一个事实,因此宋朝自然不能落后。

谁都知道,电力将是未来发展最为主要的能源之一,而徐清更加清楚的知道,基于电力,整个人类世界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是远超如今人类想象的变化,毕竟电力是人类如今已知的所有能源中,最为重要的能源。

即便是下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人们普遍使用的还是电,可控核聚变也是提供电给人们使用的,而不是直接可控核聚变的能量就能让人们使用了,锂电池也同样是如此,拥有更加强大的电力储存能力,从而让电动汽车成为可能,这些技术始终还是在使用电上。

电是如今社会最为重要的能源,谁在其中获得更多的成就,谁就将在未来取得更高的地位,美国之所以能够超过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不在于他打赢了二战,而在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美国,之后的一战和二战,只不过是一次加冕礼而已,在此之前的十九世纪,美国就已经在gdp超越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了。

只是单单经济上的繁荣,并不足以让全世界听他的号令,所以一战二战,在电力革命之后,美国拥有了全世界最为强大的工业体系,靠着这工业体系和他广大的领土,相比起欧洲更加巨大的统一人口,从而站上了世界的巅峰。

在此之后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互联网革命,则让美国超越了苏联,成为世界的唯一霸主,这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崛起之路,始终与科技的发展相互关联,对于这一点,留过学的徐清自然认识的十分清楚,所以电力革命是非常重要的,徐清在这一方面也只会加大研究,另一方面就是在基础研究上。

随着电力得到了开发,对于基础科研领域的迫切性就开始增大了,无论是电磁理论也好,还是相对论也好,整个基础物理的灯塔亟待人们来填补空缺,而在这一方面,徐清是无能为力了,这些知识相对来说十分复杂,而他前世学的是计算机,对于这些理论研究,并不是十分清楚,听到的也大多数是别人讲出来的,并没有系统学习过相关的知识,因此对于科学家的帮助也很少。

他甚至都不敢跟这些科学家讲述自己所认识的知识,因为他自己尚且一知半解,若是把这些东西说出去,很有可能会误导科学家们的实验进程,从而使得宋朝的科研走上一条另外的道路,这是徐清所害怕的,毕竟科学越到后面,其所需要的条件就愈发苛刻,也愈加难以理解,任何一个标点,或者名词的理解错误,都有可能造成整个科学实验失败的后果,所以在这一方面,徐清宁愿什么都不说,让科学家们自行去探索,也比自己给一个错误的路线,然后一条道走到黑来得好。

另一方面,除了科学之外,徐清更加专注的则是宋朝有关于领土划分的问题,这一点或许会令人很疑惑,但在威斯敏斯特协议之前,这个世界上其实是没有现代国家概念的,所谓威斯敏斯特条约,是建立在三十年战争的基础上,通过三十年基础战争,整个欧洲伤痕累累,为了结束战乱,恢复和平而签订的条约,在这个条约之中规定了国家的定义,以及领土,领空,领海等主权问题,而在此之前,全世界是没有主权概念的。

欧洲没有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在此之前呢,欧洲对于国王的概念是很陌生的,即便有国王,但因为他们手中的权利并不大,一个国家最为主要的权利是在底下的封臣手中,所以国王往往很多时候只是领主之中最大的那一个而已,另一点则是欧洲的贵族,大多数都是亲戚,彼此之间的继承关系十分复杂,往往一个地方的公爵,她又是另外一个地方的伯爵,而这两个头衔,分别来自于英国和法国,这也是常有的事情。

就像历史上的哈布斯堡王朝,奥地利是他的,勃艮第也与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波西米亚,法国都与之有着很深的联系,而法国的波旁王朝,到后来也变成了西班牙的波旁王朝,英国甚至因为自己有法王的宣称权,从而爆发了百年战争,为的就是争夺王位,这就是欧洲,如今英国的王室也是从德国的贵族们来的,整个欧洲,许多贵族之间彼此都是亲戚,继承法也很是复杂,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没有什么主权的问题,他们只知道这片土地是属于哪位领主的,又有谁在乎是属于哪个国家的呢?

而在欧洲之外的其他地区也同样是如此,当时的中国,几乎国土面积始终在不停的变化,没有固定的时候,直到清朝的时候,与俄罗斯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才算是确定了中国的北方疆界,但那已经是威斯敏斯特条约一百多年以后的事情了,而在此之前,中国的领土基本上是打到哪算哪,后来就又被夺走,几乎是没有固定的。

且在中国统治者的心里,也没有领土的概念,在传统中国人的心目中,全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是天子的,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全天下土地既然都是天子的,那哪里来的什么主权,我控制的地方就是中央之国,是中原,而我没有控制的地方就都是番邦,是外化之地,这就是中国人的思想,而不像现在的中国人,基本上没人会认为全天下都是他的。

即便他这么认为,当出国需要签证的时候,现实也会告诉他,这个世界是有国家这个东西的,至于中东地区就更是如此了,从古至今这里都是灾难的频发地带,因为掌控着亚欧的交通枢纽,战乱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地方,主权概念是根本没有的,毕竟疆域变化太过于频繁了。

直到威斯敏斯特条约的签订,人们才渐渐有了国家这个概念,而如今的宋朝,虽然相比起历史上的其他朝代,疆域概念要更加清晰一些,但还是比较模糊的,宋朝的文人一般比较在乎汉地十八省的权利,认为这是汉人的固有疆域,所以若是这一片地区丢了,那整个国家就得沸腾,就像燕云十六州一样,这是汉人的核心领土,这地方被割出去了,汉人就无法忍耐了,至于什么吐蕃,西域之类的地方,汉人一般是不在乎的,他们认为那是化外之地,是与中原没什么关系的地方。

所以看看中国古代文人们,往往是想着北伐,却从来没人想过向西北开拓,即便曾经五伐西夏,其初衷也是因为西夏盘踞甘肃,威胁陕西的缘故,而并不是想要将整个西域重新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直到清朝的时候,对于西藏新疆,内蒙古的统治才正式纳入中国的核心版图之中,在此之前都是十分边缘的地区,中原的人对丢了这些地方,也并不是特别的在乎。

而燕云十六州则完全不同了,作为汉人的核心领土,这一块地区的丢失,成为了北宋几乎所有皇帝的心病,心心念念的就是这块土地,以至于当金人找宋朝谋划共同消灭辽国的时候,宋朝也因为燕云十六州,而蒙蔽了双眼,一点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国家的军事实力到底怎么样,就悍然出兵,最后靖康耻,北宋变成了南宋,可谓燕云十六州,是整个宋朝的心结。

或许中国是有领土概念的,但这种概念徐清认为并不符合帝国的利益,汉人们认为汉地十八省是自己的国家主权至于其他地方,则更多的待着殖民的眼光去看待,而宋朝如今扩大的面积,汉地十八省,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整个汉地十八省不过四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整个宋朝如今的土地加上殖民地,则已经超过了四千万平方公里。

如此广博的土地,徐清必须要让每一个汉人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国家并不仅仅局限在这一个地方,而是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国家远远比他们想象的大得多,世界之巅是属于我们的,太平洋是我们的内湖,整个世界是我们的自由通道,这才是真正的大宋帝国,所以确定领土疆域,以及与周边国家的疆界,这就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如果边界始终不确定,那么非法移民进入宋朝的问题就会更加严重,这甚至已经严重到威胁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安全了,所以确定边疆,建立隔离网,是十分有必要的手段,对此朝廷上下也认为十分有必要,不然这些挨着宋朝边境的国家,总是趁着不注意便溜进来,若是打工赚钱也无所谓,毕竟宋朝本来就缺少工人,他们进来正好还可以填补一部分的空缺。

但很多人进来可不是为了打工的,而是成立黑帮,然后在社会上从事恐怖活动从而赚取块钱来的,这些人往往是一个村子的男丁一起来,进入到宋朝的小镇之后,成立类似家族一类的带有黑帮性质的结社,然后在当地慢慢渗透,最终成为一张大网,对当地民众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他们这些黑帮,有的只敢欺负一下当地的殖民地人,但有些势力大了之后,便是连本地的汉人都敢随意欺负,这简直是不把宋朝放在眼里,所以对于这些黑帮,几乎都在这一次的打黑除恶中消灭殆尽了。

但单单是消灭还是不行,宋朝的边境线延绵上万公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成为突破点,如何让这些非法移民能够被控制住,最终还是需要治本的手段才行,而不能单单依靠宋朝单方面的去管控,这些非法移民所在的国家也必须同时进行管理,才能保证宋朝本土的安全。

因此,确定边境线就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只有确定边境线之后,宋朝才可以建立边境网络,监控边境上的情况,同时对入境的人员进行详细的排查,另一方面则是可以以边境线为中心,让周围的国家或者殖民地,严密管理自己国家或者殖民地的人民,让他们自己阻挡人民进入宋朝的边境,不然若是没有固定的边境,谁也不知道哪里是宋朝的领土,那最后就会造成如今的混乱场景。

所以确定边境是很有必要的手段,且如今宋朝强势,确定边境是对宋朝很有好处的事情,对于这些弱国来说,宋朝几乎是想怎么划就怎么划,只要不是太离谱,便是侵吞掉他们一点土地也是无所谓,至于那些殖民地那就更是任徐清宰割了,徐清几乎把所有靠近边境的好地方都划到了宋朝自己的领土上,对此周围各国和殖民地也是敢怒不敢言,毕竟宋朝的军队他们都见识过,即便整个国家倾巢而动,也只有被屠杀的份,既然现实如此,反抗又有什么意义,所以大多数人都只能忍受宋朝的无理行为。

至于辽国和金国这两个国家,体块比较大,自然不可能任人宰割,再加上他们两国已然隐隐有一个联盟的状态,因此当宋朝提出这件事情的时候,辽国和金国几乎是同时提出要进行三国边疆共同确定的原则,而不进行双边会谈,通过这种方式,来将宋朝拉上两国的谈判桌,避免单边谈判,以造成宋朝得利,双方失利的状况,因此宋朝并没有在辽国和金国这边讨到什么好处,而是按照既定的统治范围进行了确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