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无法之法 > 第二十章:大清第一捐汪如龙

无法之法 第二十章:大清第一捐汪如龙

作者:风扇老爷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6 14:48:14 来源:258中文

公元1785年,是乾隆爷在位五十年大庆,作为自称十全老人,功勋卓著以及喜爱浮华的乾隆爷,自然想举国同庆一下了,不过,皇帝也有难言之隐,那就是既要想有面子,又要想有里子,既要把庆典搞的风风光光,又要堵住众大臣和黎民百姓的悠悠之口,这种事情谁拿手,自然是和珅和大人莫属。

人生七十古来稀,已经年过七十高龄的乾隆爷,变得越来越有点像小孩子,自己想好的事,尤其是关于开心的事,那是乐此不疲,再加上自和珅掌管内务府以来,内务府的银子年年大有结余,有钱不花的感觉太别扭了,眼一闭,钱没花完,那该是多么遗憾的事情,于是,乾隆爷传和珅前来商量此事,皇上不想叫刘墉,纪晓岚他们商议这种事,因为他们太墨迹了,既想忠君之事,又想落个爱民之实,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那有这等好事。如果这样,那乾隆爷铺张浪费,浮华背后的锅谁来背,想的倒美。

“奴才和珅,见过万岁爷,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快快过来,看看朕写的这个福字是不是别有一番味道?”

和珅弯着腰小心翼翼的走到书案的旁边,非常认真的看着乾隆爷写的福字,心里却揣摩着圣意,福字写的自然是龙飞凤舞,不过和珅却注意到了福字右上角的几句诗,具体是这么写的:“五十年春秋已逝,一十载时光荏苒。六十个祖宗年号,千万次思索慎行。”

和珅一下就明白了,万岁爷这是左思右想,不愿意破了康熙爷六十一年在位的记录,可又感叹时光荏苒,光阴如梭,自己已经只有十年当皇上的时间了,十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到底要给自己的身后留下点什么呢。想到这里,和珅急忙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奴才和珅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乾隆爷笑着却纳闷的问和珅:“朕一个福字,爱卿怎么就看出有喜事啊,朕喜从何来呀。”

“皇上今年在位第五十年,五十年来,皇上日以继夜,勤勉国事,整个人都瘦了,奴才想,天下黎民百姓,朝中文武百官,一定期盼着有一种方式和机会,可以名正言顺的恭祝皇上万寿无疆。”

乾隆爷哈哈大笑后说道:“天下人真是这么认为朕的?”

“奴才和珅可拿性命担保,我大清之子民,何等的明白事理,对皇上的敬仰那是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那和爱卿有什么好的想法来满足天下人的夙愿呢。”

“天下人即五湖四海之天下人,不可能当面恭祝皇上金安,奴才觉得应该举国同庆,歌颂皇上在位五十年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功绩,还天下人之诉求。”

乾隆爷开心的笑着,不过,不一会儿,表情又严肃起来。

“朕的子民是明辨是非,可就是有那么一部分讨厌的言官,总觉得朕花钱太大手大脚了,真是不可理喻又无可奈何,哎,”

和珅想了想说道:“这些言官朽木不可雕也,不过这些人也只是愚忠,倒是没有什么坏心眼儿。”

乾隆爷突然大怒,拍着书案说道;“朕作为一国之君,花点钱怎么了,要不是这些言官没有不臣之心,朕早就要了他们的脑袋了。”

和珅诚惶诚恐的说道:“皇上息怒,龙体要紧,奴才倒是有一个法子,既不动内务府一分钱,又不劳民伤财。”

乾隆爷大声说道:“那你还不快快道来,还要朕求你不成。”

“奴才不敢,天下商贾,继汪如龙得皇上恩遇之后,都争先恐后的想为皇上分忧,可苦于报国无门,都是垂头丧气啊。”

乾隆爷不愧是龙子龙孙,喜怒无常乃是常事,皇上一听这话,高兴的直接跑到和珅身边,亲自将和珅扶起来说道:

“汪如龙得两淮盐道以来,政绩如何,可有徇私枉法不轨之心?”

“汪如龙到任以来,勤政爱民,勤于政务,由于他了解商情,懂得变通,这两年两淮盐税整整翻了两番,也是可喜可贺啊,不过,前一阵子,汪如龙还捎信于奴才,愿出一百万两银子邀请万岁爷再次驾临江南,他也好有机会感谢圣恩。”

“噢,江南朕是去不了啦,那朕就准他赞助这次大典吧。”

“奴才替汪如龙感谢圣上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和爱卿就快快去准备吧,时间嘛,就定在夏秋交替的六月初一吧”

“奴才宗旨。”

和珅出了御书房,来到礼部,一边安排相关人员着手筹划和准备大典的各项事宜,一边着信使八百里加急传信于汪如龙,刘国泰之流,信的大概意思就是说:“皇上要用钱了,你等还想不想好好做官了,赶快准备一百万两银子送到京城,皇上六月初一在位五十年大典,没几个月了,如果耽误了皇差,后果自负。”

这些人还怎么敢怠慢,都使出吃奶的劲儿的搜刮民脂民膏,百姓的那个怨声载道啊那是惨不忍睹,可乾隆爷估计一辈子也不知道,在自己的治下,黎民百姓是多么的苦不堪言,哪像他想的那么的岁月静好,只是有许多许多无辜百姓的负重前行,才让我们的乾隆爷有一种盛世华庭的假象。

六月初一即将到来,各地的总督王爷什么的都齐聚京城,轮番的祝福皇上这这那那,那词儿太多也太马屁味儿,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不过,哪朝哪代都有不怕死,耿直正义的国之栋梁,在朝廷民族危难之际舍己家小,深明大义,为民请命的好官,今天要说的这两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阿桂和大学士王杰。

就在五月二十九的早朝上,阿桂和王杰联名上奏皇上,指出汪如龙,刘国泰之流的二十条大罪,条条触目惊心,句句证据确凿,皇上看后心中很是愤怒,却也不想相信,因为这将涉及到后天的大典是否可以预期举行。

欲知详情,请看下节:汪如龙下狱待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