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无法之法 > 第二十一章:汪如龙下狱待审

无法之法 第二十一章:汪如龙下狱待审

作者:风扇老爷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6 14:48:14 来源:258中文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由于临近大典,各方总督王爷的都回到了京城,今天的大殿里大官儿特别的多,以至于以前可以站班大殿的低级同僚,今天不得已必须站在大殿外面。

“臣有本要奏。”

“臣复奏。”

大家举目一看,原来是首席军机大臣阿桂,复奏的则是大学士王杰。乾隆爷也在看着二位,心里想,二位兄弟呀,有什么事大典之后说不行吗?

“两位爱卿这是要和谁过不起呀,小郭子,将奏本呈上来,让朕开开眼界。”

小郭子接过二位大人的奏折,顺口悄悄和阿桂和王杰说“一切缓缓。”,然后将奏折递给皇上。皇上看着奏本,脸色越来越差,不过乾隆爷并没有再对此事多说多问。

“两位爱卿,这事能有两日后的大典重要吗,缓缓吧。”

阿桂和王杰二位也是久经官场的老手,知道在这个时候,太过执着,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

“皇上圣明,奴才遵命。”

乾隆爷今天不想听什么国家大事,就想听听自己的大典准备的怎么样了。

“和爱卿,后天的大典准备的怎么样了?”

和珅急忙走出班列回道:“托皇上的福,一切已经就绪,请皇上放心。”

皇上哈哈大笑的说道:“和爱卿真是朕的得力之臣啊,各位臣工,一定要向和爱卿学习呀。”

众官员回道:“皇上圣明,奴才遵命。”

“和爱卿,这次大典调度内务府多少银两啊?给朕如实报上来。”

“启奏皇上,这次大典没有调度内务府半分银两,都是在各地府衙的配合下,以汪如龙,刘国泰为首的商贾之臣捐赠而来,银两绰绰有余,根本无需动用内务府的库银。”

乾隆爷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汪如龙,刘国泰可在啊?”

汪如龙,刘国泰是第一次站在这大殿之上,心里又是激动又是紧张。

“汪如龙,刘国泰见过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二位爱卿平身吧。待大典之后朕再好好封赏二位爱卿。”

汪如龙,刘国泰哆哆嗦嗦的谢过皇上后,回到班列,自觉后背都被汗水打湿了。乾隆爷心里想,今天就让你们开心开心,如果你们太不干净,朕也就只能忘恩负义了。

“今天没什么事就退朝吧,记得后天都要着新官服,不要邋里邋遢的,丢了我大清的脸面。”

退朝之后,几乎所有官员都在议论阿桂和王杰的奏折究竟是在弹劾谁,毕竟,在当时,几乎每个人的屁股都不干净,谁也怕这样的事情落在自己的头上,尤其是官阶比较低的官员,那种恐惧更是愈加的强烈。

在紫禁城通往外城的路上,阿桂和王杰今天特别的受欢迎,几乎所有官员都在热情的和他们打招呼,却也不明确的说点什么,好像只是想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能够看出点一二三来,可是,估计他们都要失望了,阿桂多年征战,老成持重,王杰状元出身,读的古典书籍可以拿卡车去拉啦,非常知道圣意不可违的道理,那会透漏半个字。这可苦坏了这帮平时养尊处优的老爷们啦,整天度日如年,苦不堪言。又是找自己的靠山打听,又是遣手下人托关系找门路,反而汪如龙倒是很想的开,他觉得,自己是功臣,又有和珅做坚强的后盾,没什么可怕的。

两日后,大典如期举行,那个盛况,如果当时有现场直播的话,那估计要让天下人瞠目结舌了,不论仪式排场,还是宴会规模,那在当时绝对是百年不遇的盛况空前,所有御前侍卫都是金盔金甲,威风凛凛,所有官员身着崭新官衣,可为仪态威严,一切就绪后,乾隆爷移驾天坛地坛,祭天祭地,各阶官员高呼万岁,沿路百姓夹道欢呼,一派盛世之美景,让所有人看来都觉得这绝对是国泰民安之祥瑞。

大典结束后的第二天,阿桂和王杰就被皇上传到御书房问话,二人自然知道究竟是什么事,乾隆爷这次没有叫和珅,估计也是明白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位爱卿所奏,可是事实?”

两位自然是实话实说,一切证据确凿,还没审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案子是做死了,根本没有挽回的余地。

王杰看了看阿桂回头向皇上说道:“句句属实,奴才如果有半句假话,愿将这项上人头献于皇上。”

乾隆爷点了点头示意王杰起草圣旨:“着刑部即可将两淮盐道汪如龙捉拿归案,下狱待审,封大学士刘墉为钦差大臣,即可前往两淮地界,调查阿桂王杰弹劾汪如龙之罪状是否属实,钦此”

王杰阿桂一听皇上所下之旨意,心中很是畅快,急忙跪倒在地,高呼万岁。

“你二人先不要高兴的太早,记得自己让朕背了个忘恩负义的罪名,如若罪名不实,朕就要拿你们开刀,以解他人之委屈。”

二人自然心中有数,对皇上的承诺也是信誓旦旦。就在二人离开紫禁城不久,汪如龙已经被刑部打入大牢,汪如龙都没有发言的机会,就这样不明不白的住进了天字第一号的牢房,那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和珅也是第一时间知道了汪如龙下狱的事情,回想当日王杰和阿桂早朝上的奏折,心里就明白了,这是冲自己来的,汪如龙倒了,我和珅也就离死不远了。于是,即可叫刘全上下打点,给汪如龙递进去一个纸条,纸条的内容就是一个图案,一个圈,圈上一个叉。

和珅又遣亲信即可前往两淮地界,毁灭证据,买通官吏,一切做个是滴水不漏,而此时的刘墉还在去往两淮地界的路上骑着毛驴赶路呢,这么紧急的事务,真不明白为什么刘墉要骑个毛驴去查案,不能骑马,坐马车也比骑毛驴快啊,真怀疑刘墉是有其他的想法。否则,这也太有点滑稽了吧,一条官道,和珅的人骑快马绝尘而去,远远的将钦差大人抛于脑后,而刘墉却浑然不觉,作为那么大的官儿,不可能这么的疏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