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历史 > 汉冠 > 第八百六十一章 将计就计

汉冠 第八百六十一章 将计就计

作者:雨落未敢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0-16 13:37:44 来源:258中文

张贲和张正等人,将被捕的蜀商连同随从,一并押到县府,对其展开了严审。

果然和张贲的推断一样,在一番大刑过后,蜀商交代了实情。

他确实是公孙述派到洛阳的细作,其目的就是散播像《录运法》、《援神契》、《括地象》等这类的谶语书籍。

他不是第一批来洛阳的细作,早在他来之前,已经有好几批人到了洛阳,散播此类的谶语书籍。

另外,他还交代了公孙述设置在洛阳的几处据点。

根据他的交代,张贲顺藤摸瓜,带着衙役把这几处据点全部查封,在几处据点里,他们还发现了大量的此类书籍。

在张贲看来,这应该只是公孙述安插在洛阳的一条暗线而已,公孙述在洛阳,一定还有其它的暗线。

不过通过这些被抓捕的人,已查不到其它暗线的线索。

张贲正在刑房里大刑逼供的时候,一名衙役快步走来,到了张贲身边,声说道:“张县尉,董县令让你过去一趟!”

“好,我知道了。”

张贲点点头,抬手指了指被审讯的犯人,对左右的属下说道:“继续上刑,直到他开口为止,只要不把人弄死,留下活气就行!”

交代完手下人,张贲出了牢房,先是洗洗脸、洗洗手,而后去往大堂,面见董宣。

见到董宣后,张贲一屁股坐了下来,看到桌上还有茶水,他拿起来,一口喝了个干净,说道:“董县令,下官正在审讯人犯呢,现在可是最关键的时候!”

董宣向他摆摆手,说道:“先别审了,你马上收拾一下,随我入宫。”

张贲一怔,愣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下意识地站起身形,惊讶地看着董宣,结结巴巴地说道:“入……入宫?

是……是去面见当今?”

董宣正色说道:“是!当今召见你我二人入宫!”

张贲眨了眨眼睛,急忙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行头,喃喃说道:“我……我得赶快去换身干净的官服,可……可我没有干净的了……”说话时,他一会抓头,一会摊手,整个人都变得手足无措。

他区区一个县尉,还从来没见过天子呢,今日天子亲自召见他,这简直就是祖坟冒青烟了,他能不紧张吗?

董宣上下打量他一番,起身说道:“张县尉这一身挺好的,不用换了,你先去沐浴,然后随我入宫。”

“呃……好!好好好!”

张贲连连点头,转身快步走了出去。

洛阳皇宫。

兰台。

刘秀是在兰台接见的董宣和张贲。

与刘秀在一起的还有尚书令侯霸,御史中丞李由,司隶校尉鲍永。

兰台是皇宫的藏书阁,也是御使们办公的地方,所以御史台也被称为兰台。

董宣和张贲进入兰台后,双双向刘秀拱手施礼,毕恭毕敬地说道:“微臣拜见陛下!”

刘秀挥了挥手,说道:“都坐吧。”

“谢陛下!”

有内侍将坐席搬过来,董宣和张贲道谢,规规矩矩地在席子上跪坐下来。

刘秀看向张贲,问道:“你是洛阳县尉张贲?”

张贲不敢正视刘秀,低垂着头,向刘秀欠了欠身,说道:“正是微臣!”

“这些书籍,都是你查出来的?”

说着话,刘秀向旁摆摆手。

张贲扭头一看,旁边放了几口大箱子,里面装着满满的竹简,那正是他从客栈蜀商手里缴获的。

他正色说道:“陛下,这些书籍皆是微臣从细作手中缴获。”

李由欠身说道:“陛下,公孙述狡诈,欲用谣言,动摇我汉室根基!”

鲍永沉声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此案需严查!此类书籍,当一律禁止并销毁!”

刘秀沉默了一会,看向董宪和张贲二人,问道:“董县令、张县尉,你二人以为呢?”

董宣正色说道:“微臣听从陛下圣断!”

此事已涉及到国务,他区区一个县令,没有资格参与。

董宣这个人,是个酷吏没错,但也是个死脑筋。

他只做自己职权范围之内的事,超出了自己的职权范围,他一律不会多加过问,在他看来,那是僭越之举。

张贲心思转了转,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李中丞、鲍校尉皆言之有理,这些蜀地来的细作,以这些书籍,妖言惑众,四处散播谣言,若不严惩,加以制止,谣言会愈演愈烈,于陛下、于汉室都极为不利。”

刘秀淡然一笑,随手拿起一卷《录运法》,展开看了看,嘴角勾起,说道:“废昌帝,立公孙。”

这话即便出自于刘秀之口,在场众人也是听得别扭,一个个地垂下头,未敢多言。

啪!刘秀把书简扔在桌案上,说道:“这些书,不能禁。

《国语》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倘若禁了这些书,只会让百姓认为,书中记录的谶语都是真的。

我想,这应该是公孙述最愿意看到的情况。”

侯霸连连点头,拱手说道:“陛下圣明!”

刘秀眯了眯眼睛,喃喃说道:“公孙!公、孙!”

说着话,他站起身形,在大殿里来回踱步。

董宣和张贲正襟危坐,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侯霸、李由、鲍永则是眉头紧锁,细细琢磨,不能禁这些书,又如何能破书中所记的不道之言?

走了一会,刘秀突然停下脚步,问道:“这些书,成自于何时?”

侯霸正色说道:“回禀陛下,公孙述为了取信于人,成书之年代都很遥远。”

这也可以理解,如果这些谶语书都是近两年所著,即便傻子都能猜得出来,书籍中的谶语都是公孙述编造的。

所以,按照书中记载,这些书大多都是著于春秋战国时期。

刘秀听罢,眼眸闪了闪,而后悠然一笑,说道:“明日,于京城内挂出公告,言:《录运法》、《援神契》、《括地象》等书中谶语所提之公孙,乃宣帝也!”

听闻这话,在场众人同是一愣,仔细琢磨了一番,侯霸、李由、鲍永的眼睛又同是一亮,皆面露兴奋之色。

即便是董宣,也在暗暗点头,在心里挑起大拇指,赞叹一声陛下聪慧、高明。

刘秀所说的宣帝,自然是指汉宣帝刘询,刘询的原名叫刘病已,汉武帝的曾孙,太子刘据的嫡孙。

汉武帝时期,爆发了著名的巫蛊之祸,太子刘据受到波及,后来在拘捕时自尽而亡。

刘据的妻妾、儿女几乎是悉数被杀,最后只活下来一个刘病已,当时的刘病已也才几个月大而已。

当汉武帝清醒过来的时候,悲剧已经酿成,武帝追悔莫及,追封刘据为戾太子。

这里的戾字,不是贬义,而是表冤屈之意。

汉武帝追封刘据为戾太子,等于是说,自己的儿子死的冤啊!所以,刘据的太子之位从来没有被剥夺过,即便死了,依旧被追封为太子,而作为刘据嫡孙的刘病已,那自然是公孙了。

武帝死后,昭帝继位,也就是刘据的弟弟。

昭帝是武帝最的儿子,继位时才八岁,不过别看年纪,但却是位明君,可惜的是,英年早死,昭帝过世时,才二十一岁,连子嗣都没留下。

由于昭帝无后,作为戾太子嫡孙的刘病已这才得到继承皇位的机会,也就是汉宣帝。

刘秀现在把公孙二字按在汉宣帝头上,倒也能解释得通,而且如此一来,谣言不攻自破,谶语中所说的公孙,是指汉宣帝,那么汉室依旧是正统,你公孙述,依旧是偏居一隅的反贼。

在场的众人,都是饱读经书,一点就透,只有张贲的学识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也完全听不懂刘秀话中的含义,满脑子的疑惑,宣帝怎么就成公孙了呢?

宣帝不是姓刘吗?

他也不姓公孙啊!李由喜笑颜开地说道:“陛下圣明啊!”

鲍永也是面带笑意地说道:“陛下,微臣明日便令人挂出公告,并于全城各地宣读!”

刘秀点点头,他目光一转,看向张贲,含笑说道:“张县尉!”

“微臣在!”

张贲身子一震,急忙向前躬身施礼。

“听说,你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查到了散播谣言的蜀商,而且还查获了这些书籍。”

“微臣侥幸!是微臣侥幸而已!”

刘秀笑了,说道:“侥幸,也是一种能力。”

说着话,他侧头道:“张昆。”

张贲躬着身形,走到张贲近前,将一只托盘放到张贲面前。

张贲扫了一眼,只见托盘上放了五枚马蹄金。

马蹄金是当时的货币,金子打造,因为形状像马蹄子,才取名为马蹄金。

一枚马蹄金重二百五十克,在当时,二百五十克就是一斤。

见张贲呆呆地看着托盘,久久没做出反应,董宣低咳了一声,声提醒道:“还不快谢恩?

在等什么?”

张贲回神,连忙向前叩首,说道:“微臣谢陛下隆恩!”

刘秀笑了笑,摆摆手,示意张贲平身。

他问道:“蜀地来的细作,审得怎么样了?”

张贲正色说道:“微臣通过细作,捣毁了公孙述设置在洛阳的三处暗桩,并抓捕了十余人。”

稍顿,他又正色说道:“公孙述能在洛阳散播谣言如此之快,微臣以为,公孙述设置在洛阳的暗桩,绝不止这三处,应该还有更多,只是,其它的暗桩,微臣暂时还未能查出来。”

刘秀满意地点点头,对董宣含笑说道:“强项令,你这次提拔的县尉,很不错,也很能干。”

董宣完全是一副荣辱不惊的态度,他欠了欠身,说道:“陛下盛赞了。”

刘秀笑吟吟地说道:“张县尉,好好做事,以后,你可有机会进入兰台。”

入兰台,那就是做御使。

御使是什么人?

那是直接向天子效命,可监督百官的人。

张贲听后,立刻再次跪地,向刘秀叩首,声音颤抖地说道:“能为陛下效忠,微臣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刘秀摆手说道:“好了,董县令、张县尉,你二人可以回去了!细作之事,还需尽力去查办。”

“微臣明白,微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

张贲跟着董宣,出了兰台,乐得嘴巴合不拢。

只办成一件差事,自己这辈子算是彻底翻身了,不仅得了陛下赏赐的五金,还得到陛下的许诺,以后有机会能入兰台。

他看向走在一旁,面无表情的董宣,乐呵呵地笑问道:“董县令不会是眼红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