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历史 > 汉冠 > 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失所望

汉冠 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失所望

作者:雨落未敢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0-16 13:37:44 来源:258中文

();

刘秀也很难相信自己的叔父会私通公孙述,自己的这位叔父,性子是执拗了一点,头脑也未必有多聪明,但最基本的底线还是能守得住的。

刘秀沉吟了一会,问道:“李中丞,除了赵王,你再没有把李炳的身份透露给其他人?”

李由正色说道:“陛下,微臣只和赵王提起过,绝对未再透露给其他人!”

刘秀问道:“你为何要把李由的身份透露给赵王!”

“这……是……是微臣实在难以推脱,才……才不得不透露给赵王!”

刘秀疑惑道:“是赵王主动向你问及此事?”

李由点点头,事到如今,他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

他说道:“赵王在南阳置了不少的地,担心御使会去调查,所以,所以特意向微臣打听御使的名单。”

刘秀扶额,自己的这个叔父,心思都用在这方面了,对于置个地、收个宅子这些事特别上心,好像生怕钱不够用似的。

堂堂的王公,传出去也不怕被人笑话!他点点头,说道:“好了,此事我知道了,就到此为止,以后不必再提。”

“是!陛下!”

李由长松口气,禁不住提起衣袖,擦了擦脑门上的冷汗。

刘秀继续说道:“还有,今日所议之事,你等不得对任何人提起,倘若再走漏出消息,无论透露给谁,我定严惩不贷!”

花非烟、冯异、李由齐齐躬身应道:“臣妾(微臣)遵命!”

刘秀目光一转,看向冯异,说道:“公孙,你难得回京,早些回家,见见家人,也好好休息一下,接下来,恐怕又有得忙了。”

冯异明白刘秀的意思,他向刘秀欠了欠身,说道:“陛下,微臣告退。”

他正要退出大殿,刘秀突然又叫住了他,而后,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递给冯异,说道:“此乃天子玉符,见符如见朕,凭此玉符,公孙可调派三辅官员!”

冯异暗吃一惊,愣了好一会他才回过神来,急忙走到刘秀近前,屈膝跪地,声音颤抖地说道:“陛下……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微臣……微臣惶恐。”

刘秀起身,走到冯异近前,把他搀扶起来,说道:“我说过了,你我之间,义为君臣,实为手足,即便是现在,躺在宫寝之内,我还会时常梦见当年那一碗豆粥啊!”

他这句话,把冯异差点说哭了。

冯异再无二话,又一次屈膝跪地,嘭嘭嘭的连磕了三个头,然后双手举起。

刘秀将玉符放在冯异手中,意味深长地说道:“三辅乃西京,国之重地,我就将它交给公孙了!”

冯异擦了擦眼睛的泪痕,吸了吸鼻子,深吸口气,振声说道:“三辅在,微臣活,三辅若失,微臣提头回见陛下!”

刘秀再次把冯异扶起,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公孙这次回京,实属特殊,我就不赏了,等公孙下次回京,我必有重赏!”

“微臣谢陛下隆恩!”

冯异躬身施礼,而后退出大殿。

刘秀把天子玉符都给了冯异,这让李由不由得暗暗咧嘴。

这枚玉符,何止能调动三辅官员,但凡是洛阳治下,无论官员、兵马,皆可调动。

陛下对冯异,得是多大的信任啊!冯异离开皇宫时,眼圈是红的,明显刚刚哭过,整个人看起来失魂落魄,好像受了多大的打击似的。

冯异出了皇宫,坐上马车,直接回到自家的府邸。

回到家中,他就再没有出来,没有去访客,也不见客。

翌日早朝,冯异早早的出了家门,去往皇宫。

看到冯异来上朝,许多大臣都是一脸的惊讶。

冯异昨日回京之事,他们根本没听说。

有些与冯异交好的将官,纷纷上前问候,冯异与前来打招呼的众人相互施礼,但显得心不在焉,话也不多,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等刘秀到了却非殿,大臣们入殿,拜见完天子,三公入坐席,其余大臣站立两旁。

没等旁人说话,李由率先向冯异发难,他跨步出列,向刘秀深施一礼,说道:“臣启陛下,征西大将军于长安私自处斩长安令,这已是犯下重罪,且纵容三辅百姓称呼其为‘咸阳王’,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请陛下明鉴!”

李由话音刚落,另有一名大臣出列,双手握着笏板,大声说道:“陛下,微臣附议!”

御史中丞李由拉开了弹劾冯异的序幕,文官大臣纷纷附议。

武将这边则是急得抓耳挠腮。

人们把目光纷纷投降冯异,以眼神示意他,别在这干站着了,赶快向陛下求情啊!刘秀目光一转,看向冯异,面无表情地问道:“冯将军有何话可说?”

冯异低垂着头,小声说道:“微臣……微臣无话可说!”

“好一个无话可说!”

李由横了冯异一眼,向刘秀拱手说道:“陛下,御使李炳在长安遇害,微臣以为,此事必与征西大将军脱不开干系!”

冯异身子一震,转头怒视李由,振声说道:“李中丞不要血口喷人!”

李由针锋相对地说道:“征西大将军记恨李炳检举你,故,派人将其杀害于客栈!”

冯异气得脸色铁青,伸出手来,问道:“李中丞可有证据?”

李由正色说道:“我虽无证据,但推断的合情合理!”

冯异怒声说道:“无凭无据,你就是栽赃陷害!”

李由反问道:“李炳之检举,可也是栽赃陷害吗?”

冯异不说话了,怒视着李由,拳头握得紧紧的。

刘秀的目光在冯异和李由二人身上扫来扫去,似乎对于如何处置冯异,他也感到为难。

这时候,谏议大夫王元出列,向刘秀拱手说道:“冯将军犯此大错,不知陛下准备如此处置冯将军?”

“这……”“难道陛下还要继续庇护冯将军不成?”

王元脸色涨红,喘着粗气说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冯将军先杀长安令,后又杀御使,实属罪大恶极,倘若陛下还要庇护,实在是让朝臣寒心,更让天下百姓寒心啊,还请陛下慎重!”

“还请陛下慎重!”

许多文官大臣纷纷跪地,向前叩首。

刘秀揉了揉额头,过了片刻,他看向大司徒伏湛和大司空宋弘,问道:“伏公、宋公以为如何?”

没等伏湛说话,宋弘正色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有法当必依,无论违法者是谁,都应依律论处。”

言下之意,他也是支持王元等人,要处置冯异的。

刘秀意味深长地说道:“现在正是国家用人之际,冯将军善于治军,更善于征战,率军镇守西陲,三辅固若金汤,现在若问罪冯将军,恐怕不太妥当吧?”

宋弘说道:“王大夫曾说过,夏桀商纣亦有才,微臣深以为然,以夏桀商纣之才,最终都以亡国收场。

还望陛下深以为戒,莫要重蹈覆辙啊!”

上次王元拿夏桀商纣做比喻,就把刘秀气得不轻,今日宋弘也搬出夏桀商纣做比喻,刘秀气得肝都疼。

其实,他只是想看看,以当前之局势,朝中是不是真的有大臣要严惩冯异,没想到,这样的大臣还不在少数,包括宋弘在内。

刘秀强压心头的怒火,他看向伏湛,问道:“伏公的意思呢?”

伏湛眉头紧锁,按照律法,冯异的确是该受到严惩,但问题是,惩治了冯异,谁又能统领西征军?

西征军的将士,个个能征善战,个个都是战功卓着,可不是朝廷随便指派一名主将就能压得住他们的。

伏湛思前想后,一脸为难地说道:“陛下,冯将军固然有错,但……冯将军镇守西陲,屡胜强敌,功勋卓着,也……也足以将功补过了!”

宋弘闻言,对伏湛侧目,他是真的没想到,伏湛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

依法治国,此乃立国之本,伏湛现在是要破坏这个理念不成?

宋弘向刘秀说道:“陛下常说,有功要赏,有过要罚,治国当赏罚分明,不能混为一谈!冯将军的确功勋卓着,但冯将军也的确犯下重罪,还望陛下依法治国,莫要徇私!”

大司空宋弘站出来说话,谏议大夫王元更来了精神,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向刘秀讲道理,举例子。

刘秀面露不耐之色,向王元摆了摆手,而后沉思许久,他转头看向邓晨,说道:“邓廷尉!”

邓晨急忙拱手,说道:“微臣在!”

“冯将军之案,就由你来审理吧!”

原本担任廷尉之职的是岑彭,后来岑彭升任征南大将军,接任廷尉的人就一直在变来变去,最后轮到了邓晨,廷尉的人选才算是稳定下来。

廷尉是负责司法事务的最高官员,用现代的话讲,廷尉就是最高法院院长。

听闻刘秀把这个差事交给自己,邓晨暗暗咧嘴,但又不能推脱,只好硬着头皮道:“微臣遵旨!”

刘秀提醒道:“邓廷尉不可以欲加之罪冤枉好人,也不可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包庇纵容。”

邓晨躬身应道:“微臣谨记陛下教诲!”

对于刘秀把冯异交给邓晨审理这件事,宋弘和王元等大臣都不太满意。

邓晨和冯异是老战友、老朋友、老交情了,让邓晨审理冯异的案子,恐怕最后只会不了了之。

“陛下——”宋弘、王元等人还要说话,刘秀摆了摆手,说道:“朕累了,今日之朝议,就到此为止吧!”

说着话,他一手扶着额头,一手挥了挥衣袖。

虽说今日的朝议只是做场戏而已,但刘秀对宋弘的表现很是失望。

宋弘讲究依法治国,这本身并没错,但也得看当下的大环境,可宋弘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眼光和考量,与之相比,伏湛反而能想到这一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