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缥缈寻仙路 > 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缥缈寻仙路 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作者:万一道长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29 14:48:05 来源:258中文

杨国忠真是太精明了,能够及时的抓住机会,他自身能够上位,本就不是很让人服气,他的儿子就更不用说了,能力还远不如他,却身居高位,这导致他们父子被人背后指点,而若是他们能够做出成绩,把大唐治理的更好,则之前指责他们的人,就会心服口服,也就是后世人常说的黑转粉。

作为大唐的右相,杨国忠自己肯定不能亲身前往东女国,让自己的儿子前去锻炼一番,是非常合适的,只要自己的儿子,顺顺利利的把东女国的事情搞定,那么,威望自然会提高一个档次,到时候就会收获一批粉丝,也就会有不少人认可杨暄,觉得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坐上高位也是理所应当的。

后世人喜欢镀金,喜欢到处立功,喜欢政绩和成绩,古人自然早就会这一套了,历史上杨国忠急于发动对南诏的战争,不就是为了立功么,若是真的能够顺利的把南诏给拿下,他的威望绝对会提高很多,到时候就没有人敢不服气了。

现在,东女国已经提出要并入大唐,大唐也需要派人前往接收,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意外,而只要负责人可以避免这些意外,最终顺利的将东女国改造成东女州,那么,这就是大功一件,绝对值得称颂。

在杨国忠看来,既然东女王都上书了,这说明并入大唐已经是东女国大部分人的共识,完成这个任务的难度并不大,以自己并非弱智的儿子,完全能够完成这个任务,所以,他才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儿子给推了出去。

李隆基自然也是同样的观点,他也觉得既然人家国王都同意了,这个事情处理起来是相当轻松的,派遣杨国忠的儿子前往东女国完全能够完成任务。

“朕觉得可以,另外,陈玄礼之子陈壮也很不错,让他统领三千龙武军一同前往,以免遇到意外。”

李隆基开口说道。

既然东女国要撤销国号并入大唐,那么,以后东女国就是大唐的州郡了,而且是边境的州郡,大唐自然需要在那里部署兵马,先派遣龙武军前往稳定局势,日后,肯定是要重新安排兵马的,到时候龙武军就可以撤回了。

“陛下圣明。”

杨国忠说道,顿了顿,开口问道:“陛下,若是一切顺利,东女州第一任刺史该让何人担任呢?”

他刚才已经说过了,让自己的儿子做个副职就行了,一切完成之后就会回京继续担任现有的职位,不可能一直让自己的儿子待在东女国那种地方的,所以,必须要选好东女州的刺史人选。

李隆基思考了片刻,开口说道:“朕觉得还是让他们自己人当刺史最好,东女国五个相国,每一个人都可以,愿意来朝廷为官的,皆封侯位,愿意留下当刺史的,同样也封侯位兼任刺史,只要他们真心归附,朕是不会亏待他们的。”

杨国忠点头道:“陛下圣明,东女国大相赵戴文,二相赵亚夫,三相赵敬农威望都很高,从他们三人之中挑选一人为刺史最合适不过了。”

李隆基点头道:“好,你们好好商量一下,商量好了直接下旨吧!不用再向朕汇报了。”

“是,陛下。”

对于东女国的相国,随便挑一个人为东女州刺史就行了,这个都是小事儿了,皇帝并不是很关心,只要最终东女国能够成为大唐的东女州,这就足够了,这对于他这个皇帝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政绩。

最终,经过杨国忠和几名大臣的研究,决定让东女国大相赵戴文担任东女州的第一任刺史,并封归义侯的侯位,圣旨拟定好了之后,杨国忠将这份任命圣旨交给了自己的儿子杨暄,毕竟,杨暄很快就要前往东女国了。

当然,除了任命的圣旨之外,杨暄还需要传达很多口谕,这些都是他要完成的使命,而杨暄的职位除了原先的之外,还要兼任的东女州别驾,以协助东女州第一任刺史,完成对东女州的改造,让东女州真正的成为大唐的一个州郡。

“暄儿,这次前往东女州,是一个立功的大好机会,这个机会为父已经帮你争取到了,你可不能让父亲失望啊!只要你能把这个事情给办妥了,日后在整个朝廷,就没有人再敢说你是沾了父亲的光上来的,你的威望也会大大提高,你可明白。”

杨国忠开口说道。

杨暄点头说道:“父亲放心,孩儿一定把事情办的妥妥帖帖的,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杨国忠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陈壮将军已经率领三千龙武军出发了,你也赶紧出发吧!一起走,路上也能有个照应。”

“是,父亲,孩子告辞。”

杨暄带着圣旨出发了,随行了的除了身边的管家和发小,还有三十多名护卫,不过,为了防止路上遇到歹人,还是要和陈壮的龙武军一起出发才稳妥。

为了让龙武军能够尽快抵达东女国,朝廷专门调集了六列火车,每列火车五百人,这样会比较的宽松,而有了火车的运输,大军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抵达松州车站,而从松州出发前往东女国已经没有多远了,要不了几天就能抵达目的地。

因为蜀中正在修筑的铁路遇到一些问题,所以,李安比杨暄提前出发了,此刻,都已经快要抵达松州了。

在火车的车厢里,李安左搂右抱,闭着眼睛享受惬意的生活,在这个时代,李安不论宠幸多少女子,都不能算是对妻妾的背叛,因为大唐是男权社会,只有没本事没能力的人,才会一辈子守着一个妻子,有本事有能力的男子,都会有很多小妾,家中的女仆也是男主人的人,想什么时候宠幸都行。

李安左边搂着的是淑仪小娘子,今年只有十三岁,右边搂着的是宝儿小娘子,也是十三岁,这个搁在后世都是未成年人,李安敢碰一个那都是要倒大霉的,怕是要把牢底坐穿了,而在大唐这个时代,好多十三岁的小姑娘都能生娃了,让十三四岁的小娘子服侍自己是没啥问题的。

虽然刚买入府中不久,但这两个小娘子显然是经过卖家训练的,服侍人的本领还是不错的,若是多加调教一阵子,能力就更强了。

“淑仪,你是哪里人,父母还在吗?”

李安开口问道。

淑仪一听,表情略微怔了一下,然后缓缓说道:“阿郎,奴婢也不知自己是哪里人,也没见过父母,一记世就在一个大院子里,与好多统领的女孩子一起学习做饭洗衣,还有……”

李安闻言,心下感叹淑仪真的是一个可怜的小丫头,居然连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都不知道,或许,她从出生的时候开始,就被自己的亲生父母卖给人贩子了,又或者她是完全被拐卖的,总之,这个小丫头的人生就是一个悲剧,不过,还算她的运气不错,居然遇到了李安这个好人,对于买来的女仆,李安从来都是好生对待的,从不会虐待她们,也不会让她们干太重的活儿,都是一个正常人能够承受的。

“真是个可怜的小娘子,你放心好了,既然我买了你们,就不会再让你们过以前那种苦日子了,也不会无缘无故打你们,只要你们好好干,我养你们一辈子。”

李安开口说道。

“谢阿郎。”

淑仪和宝儿全都扑向李安的怀中,娇滴滴的小模样别提有多可爱了,这个年纪的小娘子,身上自带香味,是一种闻着让人特别舒服的香味,也只有这个年纪的小娘子才会发出这个味道。

李安轻轻在淑仪的耳朵上亲了一口,然后,看向右手边的宝儿,开口问道:“宝儿,你呢?记得自己的父母吗?”

宝儿微微叹了口气,开口说道:“不敢欺瞒阿郎,奴婢是新罗人,家中特别穷困,五岁的时候,家里实在养活不了了,所以,就把我卖了,不过,时间太久了,父母和兄弟姐妹长的什么样都记不清了,就算现在回到新罗,怕也是找不到家的。”

这又是一个小可怜,能被卖掉的女子,自然都是有很可怜的身世,出身普遍都不太好,若是有一个好的出身,又怎么可能被卖掉呢?都是实在养活不了孩子的家庭,才会选择把孩子给卖掉。

在后世的社会,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都是父母非常疼爱的小宝贝,那是因为后世的养育都是优生优育,一个家庭往往都只生一个孩子,自然会把孩子当成心头肉,可古代是没有限制生育措施的,孩子都是随便生,一个家庭往往能够生很多孩子,而生下这么多的孩子却没法养活,如此,也就只能把孩子给送人了,甚至,为了改善糟糕的家庭经济状况,把自己的孩子给卖掉,从而获得一笔不菲的钱财,能把儿女卖掉,这在后世的社会是属于犯罪,但在古代的社会,这种事情是非常常见的,并没有任何人觉得卖掉儿女有什么不妥,一个家庭把多余的子女卖掉或者送人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甚至,都能形成一个不错的产业链。

在后世,任何物品和宠物家畜都是可以进行买卖的,而人是不可以进行买卖的,这就是人权,可古代可不管这些,人也是能够买卖的,就算限制最严格的朝代,对卖子女这种行为,也是不会去过问的,因为子女是人家生的,所以,有权将子女给卖掉,在盛世的时候,买卖子女相对比较少,而在乱世的时候买卖人口就非常的常见了,因为乱世的时候,老百姓连自己都养活不了了,自然没有多余的财力来养活过多的子女,将多余的子女卖掉,成了最靠谱的应对措施,若是灾荒实在严重,甚至会发生易子相食的惨剧。

“两个小可怜,让阿郎疼疼。”

李安恻隐之心动了,将二人搂入怀中,亲吻她们的额头,让她们感受到李安的爱,虽然她们现在的身份仍旧是女仆,地位仍旧很低,但李安家的女仆与女主人的差距并不大,若不是偶尔干点杂活,都看不出他们有多大的区别,反正都是要受宠的,都能体味到做女人的快活。

从长安城到蜀中的松州并不是很远,虽然这一路的火车行进的比较慢,但一两天的时间也是足够行进到松州城火车站的,而一旦到了松州,这种享受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因为到了松州之后,火车就没有了,不管去哪里都要骑马和坐车,而这里的道路修的远不如京城,颠簸是在所难免了,车辆的耗油量将大大增加,甚至,车辆发生故障的几率也比较大。

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李安带来两辆车,还有十几匹健壮的骏马,虽然自行车也很好,可那都是给穷人代步用的,在平坦的地面上或许还行,而一旦到了崎岖的道路上,自行车就显得非常的颠簸了,远不如骑马舒坦,当然,只要是能通车的地方,还是坐车最爽,骑马第二,最后是步行,骑自行车还是算了吧,肯定一点也不爽,还不如步行。

从松州修往南诏边境的铁路,早在几个月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而且,是从好多个地点同时修筑的,只是总体还处于断续状态,并没有连成一条线,所以,自然是无法通车的。

从松州下车之后,意味着李安一行人要坐车前往茂州了,茂州的铁路修筑遇到了一些难题,李安不放心就过来看看,或许能帮上一点小忙也说不定,就算问题没有多严重,至少也能出来旅游一番,总不会白来一趟的,另外,东女国方向也是要去的,既然东女国要并人大唐,那么,为了体现朝廷对这个新领土的重视,修一条铁路直达东女国的都城无疑是最好的证明,而李安可以过去考察一番,看看哪里最适合修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