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学魔养成系统 > 第十章 摸金传人

学魔养成系统 第十章 摸金传人

作者:给您添蘑菇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16 13:40:53 来源:258中文

当初亲如一家的三家人不敢有违家祖遗嘱,长子代代寻访不曾间断。

时光流逝,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又经历了一代代的战争,一代代的朝代更替,到了近代更有一百多年的沉重而痛苦的经历,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国家饱受风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得以翻身安稳。经历过种种以后三家人也早已经各奔东西,命运也各有迥异。

到了七十年代末期,孙家长子孙海富在历史资料中获得一条线索,此后他召集了我们三家一起商议。

说到这里王叔停了下来,刚好堂嫂也端来了酒菜,于是我们都移坐到了饭桌。

王叔端起一杯自带的古井贡敬我叔道:“志德,后面的我看还是你来说吧。”

我看叔的反应似乎并不关心,甚至感觉他有点反感。只听他淡淡道:“我不是肖家长子,家族中的规矩不敢有意见。可这都过几百年的老黄历了,咋就不能本本分分过日子。你们的事我不再参与,一切由你自己说,最后也由起子自己决定。”

肖志德一口喝尽了杯中酒,叹了口气看着我说道:“我努力想保全,可最后还是以悲剧告终。”

短暂的沉默后王叔说道:“近三十年了,我没吐露半点就是因为顾虑重重。可如今的情形看事情已经脱离了原来的轨道,起子已经牵扯到了事件中。与其让他一无所知的去闯荡,不如让他入门学些技能来的妥当。”

王叔告诉我当年孙海富查到春秋时期越国的崛起,似乎有着跳跃时代局限的科技,所以他根据线索召集三家商议。又由于古时越国的领地在现今浙江,也就是在我家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所以最后决定由我爸暗中寻查。也真是无巧不成书,经过几年努力各方面资料的汇总发现,有位越国重要人物的衣冠冢就在我们村后山。

其实龙潭村后山根本没发现过什么银矿,那是根据孙海富的线索,加上王叔和我爸一起探明的古墓。由于这座墓结构比例特殊,是在一个废弃的采石场里面,采石场在天长日久下已经被水注满。不得已只能采取排水作业,可这样一来就势必会被人发现,当年恰好我爸是村长,所以就伪造了银矿的谎言。

我肖叔也是当时知道内情并且下了古墓的人,那次下地有收获,可代价更惨重。我爸遇难,我肖叔和孙叔都成了残疾人,只有他一人全身而退。

今天所听到的种种实在让我一时难以消化,先是长篇的天方夜谭,现在干脆直接颠覆了我长期以来对自己家庭的认知。如果这一切属实,那么我爸是个传承摸金校尉的手艺人,不是死于普通的矿难,而是死于一次盗墓活动。

靠,昨天我还自认为自己和家族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父母虽然早亡,但是有叔叔照料完全与其他人无异,上学,初恋失恋,上班下班。可如今整个家族围绕的全是神秘色彩,有太多的谜团等待破解。

我不得不把目光又转向叔叔,希望他能给我个明确的说法。

叔叔似乎已经陷入痛苦的回忆,情绪有些低落。

他感受到我的目光后轻轻点了点头道:“三家长子在你家聚首商议下墓,那时候你刚出生没几天,我坚决反对你爸下去。但是他们三人自识深得家族所传的摸金手艺,而且认为要下的墓只是春秋时期的衣冠冢不会有危险。他们个个誓言担担,我百般劝说无用最后只能同意,不过最后的底线是我必须一起下墓。

哎,都是命,长期雨水浸泡后墓内结构多有松塌,最后还是发生了意外,我丢了一腿也没能保全你爸。”

听了俩叔一席话真是百感交集,几个小时的信息量太大我需要理一理。三国时期有位摸金校尉发现了条长生不老的线索嘱咐子孙追查,一直到了唐朝子孙凋零,摸金校尉的唯一后人收了三个义子,并且嘱咐肖,王,孙三家各家的长子要继承任务,代代相传。肖家到了我爸这辈他是长子,而我是父亲唯一的儿子,那么也就是说我天生就带着使命。然而我早年父母双亡,是由没继承使命的叔叔带大,所以他并不希望我参与其中。可是与我爸同辈的王家长子王叔却说我已经牵扯到事件中,那么我是什么时候牵扯进去的呢?

想到这里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就问王叔:“王叔,你前面说我已经牵扯到事件中是什么意思?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王叔说他也是不久前才得知,我们三家眼下所剩的人已经寥寥无几,我爸已经过世,他自己一辈子孤家寡人无子无女,孙叔眼瞎了膝下就一个闺女。所以他就想提供些信息给政府,希望能从中有收获。孙叔还有个弟弟虽然不是家传手艺人,但是他从小跟孙叔耳闻目染下几乎痴迷,后来学了考古成了这方面的教授。于是王叔就把当年在衣冠冢获得的一件冥器通过他捐赠给了国家。

噢~~,我想起来了,孙教授,是他,在伊拉克的孙教授!当初就感觉好像哪里见过,今天终于想起来,在王叔的办公桌上见过他的照片,并知道他叫孙海山。

我插口问道:“这个孙教授,就是在伊拉克的那位,可为什么要把文物往伊拉克送?”

王叔说孙海山经过半年研究,认为这件冥器类似于在伊拉克出土,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巴格达电池”。他怀疑当年我们三人下墓还有更多信息,在他软磨硬泡下又获得了他哥手里的一份拓片。拓片是墓主人的墓志铭,记载着他的生平。孙教授又研究了数月,发现拓片中有记述,类似“巴格达电池”的这件冥器,是墓主人仿制远古时期的一种器具。从规格,形制,功能用途等等方面看,衣冠冢出土的这件明显比“巴格达电池”先进,如果在时间上能证实比“巴格达电池”更久远,那么这无疑是一个可以轰动世界的重大发现。

这是在远古时期的一种先进科技技术,他开始策划与“巴格达电池”共同研究试验以证明这一点。通过他不屑的努力争取,政府最终立项批准。

王叔最后说道:“不知确实是有凑巧,还是孙海山从中做了手脚,才促使你参与了那次护送任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