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晋级请接单 > 第一四五八章 每个人都在努力

晋级请接单 第一四五八章 每个人都在努力

作者:慧神殿下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3 15:06:22 来源:258中文

在另一个时空之中,华夏就是因为拘泥于原来的辉煌和故步自封,才会最终落后于时代的进程,导致百年的国运艰难。

而如果完成光荣革命那样的变革,对于李荩忱显然是最好的结果,因为这样或许可以保证皇权依旧还在自己的后人手中。

这是李荩忱能为后人所做的唯一了。

看着陈叔慎等户部和刑部的官员,李荩忱知道他们为了能够寻找一个适合于大汉复杂现状的税收方法,也已经非常努力了。

“赏赐户部和刑部蜀锦百匹,西域白玉二十方。”李荩忱吩咐跟在身后的新任秘书监徐敞。

“遵旨!”徐敞急忙答应。

他是南陈太尉徐度的孙子,也是淳于岑的得意部将,淳于岑率军入华阴,归于萧世廉的麾下之后,奉命抽调出之前关中之战的有功将士和精锐之士,总计千人,入侍卫亲军轮值。而带着这群人前来的便是徐敞。

护卫陛下左右,是每个人的荣耀,也是每支军队的荣耀,因此淳于岑也丝毫不敢怠慢,让自己的得意副手前来,自然也是希望他能够带着自己麾下的这些虎狼之士给陛下留下一个好印象。

事实证明,徐敞还是颇有本事的,跟在李荩忱身边的第三天,他就向李荩忱献上了进攻邺城的计策,兵分五路,同时从淮南、南阳、华阴、蒲坂和银州出兵,分别进攻北徐州、洛阳、潼关和晋阳,最终会师邺城。

这个计划相比于之前太尉府和其余的将领们曾经提出的计划,第一次将北方的银州归入计划之中,并且把侧重点放在了洛阳和晋阳方向,不管可行性有多少,至少在所有的计划之中独树一帜,有些类似于当时北周平定北齐的战略部署,也符合现在大汉的兵力部署。

李荩忱正是看中了徐敞准确的战略把持能力,于是把他调到了秘书监,接替前往华阴担任华阴郡守和监军的黄琦主持秘书监。

当然了这一次秘书监的轮换倒是没有引起什么水花。

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一直都待在皇帝的秘书这样不上不下的位置上,这是陛下的信任和恩宠,但是总让人觉得难以施展手脚,之前的黄琦就有类似的想法,毕竟年轻人也不能一直都在朝堂之上,应该放出去历练一下。

所以陛下更换秘书监的人选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徐敞是徐度之孙,黄琦是黄法氍之子,都是南陈将门之后,在现在大汉朝堂上各方势力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可以说是身出同门了,这也说明陛下至少对南陈的旧臣,而或者南陈将门还是有足够信任的。

当然对李荩忱来说,自己的秘书监虽然官职不算高,但是接触的也都是机密,外面不知道有多少人眼馋这个位置,巴蜀世家也好、北方世家也罢,在黄琦离开之后也都跃跃欲试。

自己选徐敞上来,一来是因为这个人的确颇有见解,二来也是不想过分刺激东南士族,并且也算是对东南士族一半拉、一半打。毕竟整个东南士族之中也不是团结一心的,徐敞所在的安陆徐氏属于将门世家,和黄氏、吴氏、萧氏等等一起构成了东南将门。

东南将门在众多派系之中应该是李荩忱最大的铁杆,甚至有些人已经把他们当做元从系来对待,毕竟李荩忱能有今天,东南将门的确功不可没。

相比之下,总是喜欢搞事情的其余东南士族,多为文官,李荩忱对于他们的信任明显比不过对将门的信任,他的秘书监作为文官却一直都出身将门,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体现。

而也正是因为东南将门从龙之功最大,所以李荩忱把东南将门的人放在身边,大家才不会有太多的异议,谁让人家当初最积极、动作最快呢?

徐敞记下来李荩忱的赏赐要求。国库之中诸如蜀锦、白玉这种东西倒是都不缺,从北周到大汉,都对巴蜀有控制,因此北周国库之中蜀锦本身存量也不少,再加上大汉后来恢复了大量蜀锦生产工坊,更是进一步提高了蜀锦的产量。

只不过朝廷现在有所管控,所以限制了每个月的最大产量,让蜀锦的价格依旧维持在一定高度上。

因为这种东西甚至可以当做战略物资当初诸葛亮就没少用蜀锦从魏国和吴国那里换取财物,以支撑蜀汉支离破碎的经济所以产量绝对不能太高。

而西域白玉,也就是后世的和田玉,对于曾经掌控过河西走廊的北方王朝来说,自然也不算少。尤其是在突厥和吐谷浑还没有染指河西之前,甚至丝绸之路上都还有往来驼铃声。

大汉入长安,自然也就全盘接收了北周国库,和田玉这种东西本来就没有办法直接兑换钱财,毕竟玉的价格也是高低不定,尤其是质地不同的玉很难放在一起计算价格,所以李荩忱也就直接拿来当做赏赐,这样既能够节省下来真金白银,而且受赏赐的人也很高兴。

冰清玉洁的玉象征君子的无暇品质,对于已经位居高位的这些官员们来说,陛下赏赐的那些真金白银他们并不稀罕,但是这种称赞他们品质的赏赐,他们自然是“趋之若鹜”。

“臣谢陛下!”陈叔慎带着官员们恭敬行礼,“但臣等至今尚未制定出来完善的税法,如此赏赐,受之有愧。”

“朕看到了,户部和刑部的每个人都在努力,朕也希望你们能够成为大汉天下人的榜样。”李荩忱微笑着说道,“这是你们应得的,如果真的能够制定出来了完善的税法,朕不吝再赏!”

总有人要证明元家是忠诚于大汉、真心实意要成为大汉的一部分的,所以面见李荩忱之后,元晟一路换马不换人,带着两名亲信家将日夜兼程赶到了银州。

陛下给了他机会,他自然要努力。

元晟第一次感受到,元家的未来落在了自己的肩上。

因为杨坚是从五原向东北方向撤退,在靠近大河的位置安营扎寨,所以银州相比于五原实际上更靠近杨坚安营扎寨的地方。因此裴子烈在拿下五原之后再一次将自己的中军大帐转移到了银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