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绝色生香 > 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读书

绝色生香 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读书

作者:十阶浮屠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22:44:45 来源:258中文

“好!”李来亨翻完了一册《甘石星经新解》,不免大叫了一声好,《甘石星经》他是从小读到大的,然而这侧教材中对于此经的注解,十分精彩,让他不由得拍案叫绝,觉着大

开眼界了。此经由来,齐国的天文学家甘德著的《天文星占》,魏国人石申著的《天文》,后人将这两部著作合为一部,称作《甘石星经》,这是当世现存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

此经记录了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情况,以及它们的出没规律。

书中还测定了一百二十一颗恒星的方位,记录了八百颗恒星的名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比希腊天文学家伊巴谷测编的欧洲第一个恒星表大约早了两百年。甘德还用肉眼发现了木星的卫星,比伽利略用天文望远镜发现该星早两千多年。石申则发现日食、月食是天体相互掩盖的现象,这在当时也是难能可贵的。为了纪念石申

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后世许多天文学家在测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运动时,都要用到《甘石星经》中的数据。此经原本籍籍无名,作为杂学一向不为人知,然而到了大明中兴的开城年间,

此经被公学教授们从故纸堆中翻了出来,才有大放异彩了。此时大明人才发现老祖宗们,竟然是如此大牛的存在。放下书,李来亨才赫然发现天色已晚,外头竟已是月朗星稀,肚子也咕咕的叫了起来,怕是早已错过了饭点。没奈何只得忍着腹中解饿,挑灯夜读,一夜过后扔毫无倦意

很快,沈阳公学中又多了一个行色匆匆,不知身外何物的疯子。

同一时间,辽王府。马城第七子马清,费力的爬上椅子,从书架上取下了一部手稿,呆了呆,“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这是汉末大儒蔡邕撰写的《女训》,是写给他女儿蔡文姬看的,这自然不可能是蔡邕的真迹,但帛书上的隶书与陈庆之的书法风格不同,陈庆之学的是汉隶《张迁碑》,用笔方厚,雄健劲媚,而这卷《女训》明显师法《曹全碑》,字体

娟秀清丽,风致翩然。

“这是你柳姨娘的手书。”

马城不知何时站到了他的身后,淡然说道。

“哦,这是柳姨娘写的啊,柳姨娘书法真美。”

马城喟然道:“自华人称女中学士,能书善画,可惜福分浅。“

马清心中凛然,忙道:“父亲节哀。“

马城喟然道:“人终有一死,不必扭捏作态。“

马清忙应了一声,看着这卷妩媚的汉碑体《女训》,使劲想回忆起姨娘柳自华的形象,但少年的记忆里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温婉倩影,绰约而淡远。

一阵沉默,马城忽然道:“清儿,你娘在想应该要为你定下一门亲事了。”

“啊!”

马清惊讶道:“父亲,儿子还未满十六岁呢。”

马城笑了笑,示意他坐下,父子二人隔案对坐,马清稍微往左偏一些,居于下首,以示对父亲的尊重。

马城想了想,安抚道:“也不是要你现在就成亲,可以先订婚嘛。”

“订婚,爹娘要孩儿和谁订婚?”

马清头大,如果爹娘认定了哪家闺女要为他行纳采、问名之礼,他真不好违逆,这包办婚姻可真麻烦啊。

马城不免失笑说道:“已卸任南洋副总督郑芝龙,有一女,年十五,据说容貌秀丽,知书达礼,你如果有意,爹就叫人去问问,应该是能成的。”

马清眉头微蹙,温言细语道:“父亲,这婚姻是终身大事,不能轻率,郑氏女咱们又不了解,万一娶过来性子不大好,那岂不是烦恼一辈子?”

马城却道:“这叫什么话,郑氏家风甚严,应该不会泼悍的。”

马清心念一转,故意问:“父亲,那郑氏女有没有柳姨娘那么好?”

“青华啊。”

马城摇着头笑道:“那可不敢指望,你姨娘可是天下有数的才女,人又美,性情又好。”

马清眼珠子转了转,忙道:“父亲,儿日后就要娶柳姨娘那样的,性子温柔,可以孝敬你老人家。”

马城一呆,只得喟然道:“好了,先不说这个了,爹会慢慢为你寻访一位好人家的女郎,品貌不输你柳姨娘的。”

马清赶忙欢喜道:“父亲英明,如此,儿子即日便回公学上课啦。”他赶忙告退,马城在书房中坐了半晌,才哑然失笑,他竟被这黄口小儿又糊弄过去了。他家中九子,以此子性子最是灵动聪颖,然而此子性子却十分跳脱,无意官场,沉

迷热衷于杂学百家。这便是大明中兴时代的特色,读书不再是纯粹为了做官,渐渐恢复了春秋时百家争鸣的气象。读书为了做官是谁提出来的,孔圣人呗,这点可真没冤枉他,圣人都说了,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圣人都说的这样直白了,再狡辩也就无趣了,于是乎祸害华夏上国的官本位思想,根子找到了。所谓的学也,禄在其中也,听听这是多么不要脸呀,好好学习吧,功名利禄都在书里了。圣人都这样说了,后代无数徒子徒孙自然奉为信仰,儒教自然便成了做官的学问

如今这种情况随着儒教的没落,杂学百家的兴起,自然而然的渐渐改变了,读书不为做官的大明才俊自然便越来越多了。其实如今这世道在大明做官,十分无趣,马城算是将分权制衡之道发扬到极致了。地方官员职权被一分再分,俸禄虽说也不低了,可是和那些一夜暴富的商人,冒险家比

起来自不可同日而语。这大明盛世的年月,愿意做官的都是些什么人,不愿意冒险的,且多是寒门出身的老实人。真有点能耐的或是发家致富了,或是去海外占一块地,日子过的别提多逍遥自在了。而至于勋贵富家子弟,除了一门心思要建功立业的,更是出了好些热衷于杂学百家的青年才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