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但愿时空倒流 > 1、东楼的眼睛(二)

但愿时空倒流 1、东楼的眼睛(二)

作者:凋零时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1 17:12:22 来源:258中文

福建素有“东南山国”之称,境内群山连绵,在泉州清泉山脚下的一个小村落,晨雾弥漫着山林,飘过一个个低矮的草屋的屋顶。趣讀/屋

山村的早晨格外的寂静,一条清清的小溪边上,一头水牛正在低头啃着点满露珠的青草,偶尔发出低沉的哞声。

一位少年,一手拿着小牛鞭,一手捧着书本,心不在焉地用鞭子怕打着翠绿的灌木丛。

从远处传来一个声音喊道:“灵儿,别玩了,快回来准备书吧,先生马上就到了。”

被换作灵儿的少年拉起水牛,抽动着鞭子,喝道:“喔……,驾、驾……”一边赶着牛儿准备走,一边答道:“爹,回来了。”

灵儿牵着水牛从远处慢慢归来,经过一丛丛芭蕉树,来到一座低矮的草屋的堂前。

草房里出来一位老人,这就是许仪后,对着少年喊道:“灵儿,别玩了,今天的诗书读的怎么样了?”

“爹爹,别着急,水牛太淘气,不走啊。”灵儿边应着父亲,边用鞭子抽打水牛,和水牛做着游戏。

许仪后严厉地瞪着少年,叫道:“灵儿,你可知道,爹爹让你读书,不为考秀才举人,你自幼在蛮夷之地长大,诗书礼仪的课程,爹得给你补上,你才有资格做大明上国的子民。”

灵儿把水牛拴在门口,转身做了个鬼脸,进屋拿起笔墨纸砚,说道:“爹,我该到私塾等去先生了。”

“慢着。”许仪后问道:“今天是初一,给牌位上香了吗?”

灵儿不敢怠慢,放下笔墨纸砚,起身拿起三炷香,好,恭恭敬敬地插在正堂香案上的香炉中,然后,对着写有列祖列宗的牌位、孔夫子的牌位行过大礼,又在一个写着“恩公胡汝贞大人之神位”的牌位前拜了拜。

许仪后继续唠叨着说道:“灵儿呀,早年我被海盗掠去东瀛,真没想到还能回来,你要记住,是恩公胡大人招降寇首王直才救了我们,你娘惨死东瀛,爹忍辱负、重苟延偷生,也只为把你养大,带回家乡,你得改掉那些蛮人的习俗,做个知书达理之人,才配做一个天朝的子民呀。”

私塾位于村口的一个祠堂里,教书的先生是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

私塾先生看到许仪后和灵儿过来,朝许仪后招着手,说道:“你家灵儿这小子真块好料,十里八村的这些孩子都比不了他,四书五经都背诵如流,这几天,我该教他《东莱博议》、《古观止》了,他的作我也给县里的学官看过,今年就让他参加童子试,将来入阁拜相也没准啊,哈哈……”

许仪后对私塾先生躬身施礼,笑着说道:“承蒙先生夸奖,还是先生您教的好!”

“哎,是您先生悬壶济世积下的德啊。”先生说道。

正在二人彼此恭谦地聊着天,突然,村口忽然来了一群官兵。

官兵马上把村口封住,到私塾门前,厉声问道:“这村里可有一个叫许仪后的郎中?”

许仪后和私塾先生吓得面如土色,一时不知所措,空气一下凝固了,此时,从祠堂里传来了一群少年朗朗的读书声。

“快把你们的里正找来,帮我们找一找这十里八村的,有没有一个叫许仪后的郎中,没听见吗?”一个士官命令道。

不一会,村里的里正从一条小巷子里连颠带跑的过来了,诚惶诚恐地问道:“老许是不是又犯事了?”

里正边说边看了看许仪后,许仪后有些神色惊恐。

“呵呵,你误会了。”士官答道:“许仪后可要发迹了,朝廷邀请他去做御医。”

里正一脸的惊愕,叹道:“哎呀,吓死我了,看你们这态势,还以为要捉拿许郎中呢。”

里正一指许仪后,许仪后赶忙对官兵施礼,说道:“草民许仪后拜见官爷。”

士官也急忙还礼,笑道:“你就是许郎中啊,没吓着您老吧,我们都是些粗人,您可别介意,呵呵。”

许仪后说道:“官爷不必客气,需要老儿做些什么呢?”

士官说道:“你赶快帮忙准备一下,现在就得跟我们走,千万别误了朝廷的大事啊!”

村里立刻乱成了一团,村民们一个个出来给许仪后父子送行,许仪后和灵儿父子上马,在一群官兵的引领下,出了村口,走山间的羊肠小道上。

许氏父子不停地回头和村民们招手,村民们在里正和私塾先生的带领下,送到十里长亭,和许氏父子远远地执手凝望。

山村的夜晚,黑暗中透出一片无垠的深蓝,群星忽明忽暗地点缀着夜空,时而传出声声的犬吠,池塘里的蛙声与虫鸣演奏着美妙的乐章,渐渐的越来越轻,小村的夜漫漫的宁静了下来,辛劳一天的村民们都已进入了梦乡。

一群黑衣人突然出现了,他们一个个身手敏捷,个个挎着弯刀,用黑布蒙着面,如猴子一般地溜进了小村,随后,就听到哭声和喊叫声,时而有兵刃的交击声,凄惨的叫声划破了宁静的夜,一会的功夫,整个小村起了火光,哭喊声慢慢平息了,这群猴子们一个个身上携带着“战利品”,消失在夜空中。

天亮了,一队人马正在快速奔驰在繁花盛开的小路上,大人和孩子都是满脸疲惫,到了村口附近。

一行人走过一片狼藉的小村庄,不禁地停住了下来,一位老者走到一个侧倒的尸体旁边,看了看死者的伤口,摇了摇头,低声说道:“还是他们,这群倭寇干的。”

两个士兵赶忙说道:“许郎中,快走吧。”

正是官兵带着许家父子往京城赶路,看到路过村庄的情境,许仪后问道:“大人,我们日夜赶路,要是再遇上倭寇怎么办?”

官兵说道:“那也没办法,你们要赶在年关之前进京,这可是严阁老的死命令,我们把你们送到前面的驿站,就交给戚继光大人的手下了,你们也就不用怕了。”

一行人从村庄路过,又迅速离去。

许仪后和灵儿同骑一匹马,经过一夜的赶路,已经是人困马乏,无精打采。

带路的官兵指着前方说道:“许郎中,前面就是兴化府,戚继光大人的帅帐就在平海卫的城外,您老再担待一会,马上就到了,戚大人给您接风,到了帅营,再往前,就是戚大人的卫队保护您了,您就可以安心赶路了。”

“官爷,听说兴化府不是被倭寇给占了吗?”许仪后问道。

“是啊,前年冬天(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倭寇有六七千人攻陷兴化府城,去年这群倭寇又从兴化府退出来了,到现在占了平海卫已经一年了,这不,巡抚谭大人(谭纶)从广东调来戚家军,来平叛来了。”

许仪后在马上摇摇晃晃,忧虑地说道:“我早年曾在平海卫城行医,这卫城全部用石块砌成,坚固高大,与莆禧城、南日水寨形成犄角之势,地势险要,是咱们闽中的门户,弃兴化府,守卫城,海上还能接应,看来这倭寇是准备在这长期待下去了。”

“昨晚的那个村子肯定就是这伙强盗洗劫的。”官兵狠狠地说道:“听说谭大人这次还调来了几路人马,在海上围攻,这回一定得把这伙倭寇灭了。”

灵儿撅着嘴问道:“戚大人那儿有车给我们坐吗?”

“小子,这一路到杭州都是大山,哪儿有车给你坐,本来能坐船去杭州的,你也看到了,现在闹倭寇,水路没法走。”官兵一边策马加鞭,一边回头,大声对灵儿答道,“等到了杭州就好了,总督大人就有马车给你坐了。”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一首动听的歌谣从不远处的山坳里传来,同时伴着一群孩子的哭声。

灵儿从马上遥望,隐约看到一个年轻的女子,摇着折扇,唱着儿歌,哄着一群七、八岁的孩子。

“官爷,能不能歇歇脚,我要方便一下。”灵儿叫道。

“小猴子就是多事,你不怕碰到倭寇吗?”一个官兵喝道。

“求你了,官爷。吁、吁……”灵儿呼唤着,勒住了缰绳,显然,马儿也跑累了,慢慢地停了下来。

灵儿飞身下马,快速地跑向山坳,两个官兵也回马跟了过来,问许仪后道:“你儿子干嘛去了?”

“哦,我估计是他是看到山坳里的那个妇人手里摇着的扇子,扇面上有倭寇的印记。”许仪后微笑着说。

“那又怎么样?”官兵不解地问道。

“那印记就是日本国海盗的家徽,别小看这把扇子,这是他们头目指挥用的,若再能拿到佩刀,就能用它指挥倭寇了。”许仪后解释道。

官兵和许仪后还在聊天,只见不远处的山坳里,灵儿接过少妇的一个包裹和折扇,深深地鞠了一躬,便飞奔回来。

平海古城,背倚朝阳山,面向平海湾,三面临海,地势独特,倭寇自弃兴华府,以平海卫为据点,建立的水陆防御体系十分严密,四处出击,整村地屠杀附近的百姓,劫掠钱粮,准备明军长期对垒。

右佥都御史、福建巡抚谭纶命副总兵官戚继光回闽,以戚家军为中路军,直捣倭贼大本营平海卫,又调福建总兵官俞大猷率水师为右路,刘显率左路军侧翼海上迂回,扼守海口,对倭寇实行重围。

朝阳山戚家军大营内,戚继光身披铠甲,神情严肃地指着面前平海卫的沙盘,对众将说道:“谭大人做好了部署,我们要尽快攻城,刘大人和俞大人左右两路在海上包抄,阻止援军的同时,也防止城内海盗从海上逃窜。”

众将官分立戚继光左右,戚继光用手指着朝阳山的一条通道,问道:“张谏、张岳、戚印,你们对卫城的周边地势地形,卫城内守卫的军情探知如何?”

戚印满脸焦虑地说道:“攻城工事已经准备好了,据说卫城内全部都是倭寇,有六千多吧,至于城内的情况,还没有人能去打探。”

“我们只管攻城,还有刘大人和俞大人在海上驰援,量也无妨。”张谏自信地说道。

戚继光紧邹双眉,问道:“左右两路布防如何?”

“回大人,斥候官(侦察兵负责人)已报,左右两路水军今日就可完成布防。”张岳说道。

“继续派细作打探详细敌情,准备明天攻城。”戚继光边说边手握一串长长的捻珠,用手一颗一颗地数着,仿佛在计算着战争每一步的得失。

一个侍卫进来,说道:“禀报大帅,有朝廷的密信。”

“嗯,请进来。”戚继光差异的说道。

陪同许氏父子的一位军官进账,拜见戚继光,呈上一个信折,说道:“启禀大帅,有朝廷内阁给您的密信。”

戚继光拆开信封看完,沉思了一下,说道:“张岳听令,令你带十人的卫队,保护许氏父子赶往京城,即刻出发。”

张岳一脸惊愕,大声嚷道:“此刻正是用人之际,我怎么能离开大人呢。”

“不得有误!”戚继光厉声喝道。

张岳无奈地抬眼看了看戚继光,说道:“大帅保重!张岳领令。”

张岳出了大营,在一个官兵的引领下去见许氏父子。

许仪后远远就看见了张岳,上前便拜,高声叫道:“拜见张将军,戚大人可安好!”

张岳看许仪后父子,似曾相识,到了许仪后跟前,问道:“你认识我?”

“老儿当然认识张将军,还记得舟山一别,已六、七年了,若非当年得将军保护,老儿如何才能回到大明啊。”许仪后感慨地说道。

“嗯,想起来了,你就是那当年被裹进海盗里,从日本国归来的郎中,当年王直虽受了招安,但那些害怕被清算的余部不肯回国,在舟山群岛上闹事,若不是你家公子烧了八幡菩萨船(海盗用船),怕他们还不肯回头啊。”

张岳回想起当年的情景,仿佛看到一群海盗和一群被海盗劫持的百姓厮打在一起,张岳带领官兵们驱赶着这些人上宁波船,另一群人要上八幡菩萨船(海盗船),直到一排排八幡菩萨船起火,大家才平息下来,而放火的竟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少年放完火后,像只猫一样跑到张岳面前说道:“大人,我把海盗船全烧了。”

张岳回忆着当年的情景,看着眼前的灵儿,不由得用手抚摸着灵儿的头,说道:“想起来了,是你。”此时,灵儿也在羞涩地微笑着看着张岳。

“真不是时候呀。”张岳叹道,“许郎中,戚大人准备明天就要攻城,朝廷却要我护送你们赶路,唉……”

“戚大人要攻打平海卫了?胜算如何?”许仪后担忧地问道。

“平海卫防卫森严,我们的探子,无论如何进不了城,怕会是一场恶战。”张岳也忧郁地说道。

“张大人,戚大人是可我等救命恩人,即到此,可否让我等一拜?”许仪后问道。

张岳说道:“也好,随我过来。”

进得大帐,许仪后领着灵儿跪倒在地,说道:“拜见戚大人,可否记得老儿许仪后。”

等许仪后抬起头,戚继光说道:“嗯,是你啊,几年不见,可安好!近日这里会有大战,我得奉命保护你进京,一会就随张将军出发吧。”

“老儿知道大人有难,故此请见,也许能帮得上大人。”许仪后说道。

有人应声问道:“说来听听,你怎么能帮得上戚大人?”

“老儿在日本国很多年,深知他们的语言和规矩,今天就让我混入卫城,摸清敌情,好使大人用兵。”许仪后答道。

听父亲这么说,灵儿急忙说道:“爹爹,我去吧”。

“小儿闭嘴,国家用兵大事岂能儿戏。”许仪后对着灵儿呵斥道。

“爹爹难道忘了,在舟山的时候我是怎么救你们的?”灵儿说着,对戚继光施礼说道,“戚大人,我爹只会看病,要说做细作的事情,我最拿手,再说了,万一我爹有个好歹,您如何向朝廷交代呀!”

戚继光仔细打量着灵儿,十六、七岁的少年,浑身透着一股机灵劲,便问道:“小孩,你可练过功夫?”

灵儿也不答话,眼睛滴溜溜乱转,看到侍卫中的一个大个子,指了一下,说道:“戚大人,我和他比划一下。(://)。”

大个子侍卫一愣,问道:“我?”

“是。”灵儿说着深鞠一躬,便到了大个子跟前,眨眼的功夫便把大个子侍卫放倒在地,又深鞠一躬,微笑着说道:“承让了。”随后,把大个子侍卫搀扶起来。

大个子侍卫仿佛刚缓过神来,问道:“你这什么功夫?”

许仪后也显然吃了一惊,忙问道:“灵儿,你这是从哪儿学来的?”

灵儿看着一脸惊愕的父亲,答道:“爹爹有所不知,我天天早晨在清泉山上放牛,都会遇到南少林的一群武僧练武,我就跟着练,少林宗擎师父看我有这天赋,就收了我这个徒弟,我想爹爹天天让我读诗书礼仪,要是能再有点武功,将来才好报效国家呀。”

“不对,这不是什么少林功夫。”将领中有人低声嚷道。

灵儿眼珠一转看了一眼诸将,便又解释道:“爹爹还记得那年在日本国,你救活了一个琉球国的武士,他住在我们家里,是他教我的,叫琉球手(中国的唐手,经琉球人演进后流传到日本,是空手道的前身),那时候,怕日本小孩欺负我,就练熟了,直到宗擎师父教我武功,有了些力气,才知道这琉球手可真好使。”

“皇上找你们进京,路上还是不能耽搁,你们还是快随张岳上路吧。”戚继光命令道。

灵儿对戚继光躬身施礼,说道:“戚大人,就让我爹爹歇息一晚,他岁数大了,万一要累坏了,皇上还不怪罪您吗?我今晚就进城,保证给您探出城内详情,如何?”

戚继光又看了看许仪后,许仪后点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