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三生愿 > 第二章 宗亲的领袖

三生愿 第二章 宗亲的领袖

作者:夜月双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1 22:11:12 来源:258中文

暮色降临,许多府邸都以点起了灯火。洛阳城内喧嚣的街道有所安静,刘和恭敬的站立在家宅正门一侧,等待父亲的归来。

宽阔的大道上行驶来两辆公车,缓缓停在府邸正门。父亲刘虞,以及刘宽和杨赐从车内下来,刘和赶忙上前,以子侄之礼拜见。

“这便是伯安(刘虞字)之子吧!上次见你还不过是个垂髫小儿,现如今已然舞象之龄。体态俊朗,识人守礼,看起来颇有你父亲年轻时的风韵。”开口说话的人体型微胖,面容和蔼可亲,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这人便是刘宽。

旁边的杨赐看起来年龄比刘宽还要再大上几岁,须发皆白,一副仙风道骨飘然世外之感。面色上虽然也是带着淡淡的笑容,却容易给人居高临下的距离感。杨赐并没有跟刘和讲话,只是看了一眼后微微点了点头。

刘虞看了看自己的儿子,也并未多言询问,只是让刘和吩咐家中仆役,赶快将家宴的吃食准备妥当。刘和应声之后,便招呼家仆快步往院内去了。

刘虞领着两人边闲谈,边往宴席内院走去。因为这两位与刘虞家中关系十分亲密,一个算是自己的宗族师长,一个是自己妻子的叔父。所以杨氏也出来面见问候。要不然一般不熟悉的客人来访,贸然出现家中女眷,算是比较失礼的事情。

“你这一路行来风尘仆仆,辛苦了啊!”刘宽看到杨氏还是面有倦容,便出言说道。

“也算不得太辛苦,只是很多地方许久不曾下雨,就是快到洛阳时才下了场小雨。这一路过来,遇到不少流民,还碰上了匪盗贼人。这些年一直在郯城未曾出门远行,没想到这几年乡野之间的世道竟然如此艰难。”杨氏听完刘宽的话后,感慨的说道。

刘宽收敛笑容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道:“这些年旱灾常有发生,各州郡也多有流民。地方上阉宦之人势力越来越大,这些人贪得无厌,又无治事之能。搜刮百姓,贪腐朝廷赈灾钱粮。使得的各处百姓民不聊生,其荼毒之深尤胜虎豹之害呀!”

杨赐冷哼一声,沉声说道:“天子深居宫内,受奸佞阉宦蒙蔽,致使忠臣贤士不得尽忠社稷,而使贪腐无能之辈欺压百姓。”

这番话显得有些无礼,因为这些年来宦官势力的强横崛起,以及两次党锢,士人们一提起来几乎每个人都是满腔怒气,心中尽是悲愤不甘。或许是觉得杨赐的语气中所透露的怨气太重,刘宽只是附和的点了点头,没有继续接着说下去。而杨赐显然还没有说完,紧接着说道:“现在这些阉宦的手段越来越毒辣,还有许家的那几个无耻小人与其沟壑一气,之前党锢之祸使得无数士人家破人亡,现如今还敢亵渎经文,试图挑起经学之争……”

“罢了!罢了!今日伯安邀你我来赴家宴,伯献(杨赐字)兄莫谈经学,莫谈经学了。”刘宽慌忙摆手,打断了杨赐讲话。

杨赐被打断之后,也未继续再说,只是甩了甩衣袖,明显心中还有些气闷。

刘宽苦笑一声,知道杨赐乃是关中第一门阀,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一直以研习今经文为主。这些年来今经文和古经文之争愈演愈烈,这也是士人不能团结一心对抗宦官的重要原因之一。刘宽博学甚杂,号称通儒,于今古经学都是造诣很深,所以也并不排斥古经文的发展。只是这些话题也并不是当下在刘虞家中谈论,便岔开话题说道:“你我二人现在已经这般年纪了,还能活几年呢!后面的事情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了,让伯安他们担当起来吧。”

杨赐点了点头,说道:“伯安来洛阳,把吾等谋划的事情办好之后,宗室这边以伯安的才能声望,足以进位九卿之职,也能够负担起宗室的未来了。虽然子奇(刘陶字)智谋筹画之才更胜一筹,但是伯安相对稳重,这等秉性才确实是可托付之人啊!”

“呵呵呵!你呀……文先(杨彪字)博学多闻,又忠正刚烈。伯安他们这一辈除了汝南袁家还有几个出色的,当属你这个儿子了。现如今也从南阳调回洛阳,担任过两任太守,该是足以入朝担任九卿之职了。未来且必是三公之位,你还用羡慕我们宗室之人?”

杨赐听刘宽说完,笑着摆了摆手,不过满脸的骄傲还是溢于言表。刘宽所说的文先便是杨赐的嫡子杨彪,最近这些年来除了极其重大的事情,弘农杨氏门阀的大部分事情都由这位杨彪决断掌握了,而且使得整个弘农杨阀隐隐有大汉第一门阀的发展趋势,世人无不赞叹。故而杨赐对自己这个嫡子也是十分满意,别人若是说起来,自然也是自豪的很。

大汉朝还是一个十分明显的宗族体制社会。大部分人都是生活在宗族的规矩束缚之下,也受着宗族的庇护和滋养。在这种体制之下,逐渐传承为世族,一个家族的族长是否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决定着这个家族续存及兴盛的可能。所以每个家族之中那些族老和家长,都在决定继承人的问题上十分的谨慎小心。他们或许可以容忍这个国家的朝廷之上是个昏聩无能的天子,却很难容忍自己家族未来的族长不是一名杰出的继任者。

这些世族门阀聚集起来组成了大汉帝国最具影响力的士人集团阶层。在这个阶层之中,又会因为研习经文的不同彼此区分,还会因为地域关系彼此区分,再就是因为不同的身份关系对应的利益需求形成的区分。

其中刘宽代表的就是士人阶层中宗室一脉的这个团体人群,而刘宽则自然而然的是当今大汉王朝中皇亲宗室的领袖。现在的刘宽已然老了,未来很难继续代表整个宗室在朝堂上披荆斩棘了,刘虞就是刘宽想极力捧起来的接班人。

这也是刘宽为何这些年来一直不遗余力推动刘虞官位晋升的原因,这次把刘虞召回洛阳,似乎就是向所有人表明准备将刘虞推进九卿之位,将来自己退出朝堂后,让刘虞代表宗亲一脉在朝堂上发出自己这个势力的声音。

家宴准备好后,刘虞招呼着刘宽和杨赐进入宴席。

刘宽笑着坐下后,对着还站立一旁的刘和招了招手,说道:“来来来,小郎你也入席坐下吧。今日既然是家宴,也不必过于拘于礼数,我和你家大人都不会介意!”

刘和看自己的父亲和杨赐也都没有反对的意思,便大方的跪坐入席。对着刘宽施礼后说道:“初至洛阳,心下有些陌生,再加上见到两位长者略有紧张,总是担心稍有不慎便会失礼,未曾想到大人豁达亲和,现在心下也轻松许多了。”

杨赐诧异的看了刘和一眼,并未多言。刘宽笑了笑,显得很是欣赏的说道:“这小郎为人讲话有礼有节,且言辞得当。伯安有子如此,这等教养得当,当是感怀甚慰呀!”

刘虞摆了摆手,说道:“这些年来在外为官日久,家中之事,以及孩童教养都是其母一手操持,犬子尚堪入目,全得力于其母之功。”

刘宽点了点头,从他和杨赐一下车开始,刘和这名少年就给人一种沉稳守礼的感觉,这短短的一小段时间,刘和表现的一直都是谦卑有礼,而刚才的回话中既不失礼数,又显得真诚坦率,还非常自然巧妙的捧了刘宽的性情。

所以现在刘宽对于刘和也是格外有兴趣了,便继续询问道:“你既然已经束发,总归不再是幼童了。从郯城到洛阳这一路行来,也算有所见闻了,对未来可有何打算?”

听到刘宽询问,刘和想了想说道:“本以为家父所在边塞极苦,没想到中原百姓也多困苦。吾愿有一日能解民倒悬,使吾等汉民难有饥困之忧,也无胡蛮外族侵袭之苦。”

刘宽淡然一笑。“嗯,有这等志向,不枉家中慈母严父的培育之恩啊。这想法够宏大高远,只是现在你尚未及弱冠之龄,这些想来也是久远之后的事了,当下近处可有什么想法?”

刘和尴尬的笑了笑,看来直接说这等弘大之语未必能博得好感啊。“嗯,这些都是未来之志,确实有些远了。当下倒是想着能谋求官吏执事之职,或是从军伍之中磨炼亦可。”

“你这年纪当先进太学研习经文,怎会有此念?”

“学问之事,并非只是读书而已。历事任职,磨炼品性亦为学问。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出将入相决非灯下苦读经文便能行的。”

“小小年纪,心思倒是不简单。可曾想你这个年纪能谋求什么官职?”

“我年纪虽不算大,不管拜任何职,都可算是为国尽一份绵薄之力。小子想入军伍历练,将来出则率军驱逐胡虏,入则安邦牧民。”

“想入军伍?”刘宽瞥了眼旁边的刘虞,然后说道:“既然如此,我可让你做个虎贲郎中。”刘宽现在是担任九卿之一的光禄勋,总管宫殿内一切事物,是天子的顾问参议、宿卫侍从以及传达招待等官员的宫内总管。居于禁中,接近皇帝,地位十分重要。能担任光禄勋这个职位的,必然是天子足够信任,声望足够显赫的人物。

光禄勋主要的管理职责便是天子身边的禁军一系,其属下主要是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等等。虎贲中郎将统领虎贲禁兵,主宿卫,秩比二千石。现在的人选正是刘宽一手提拔起来的故吏,所以安排刘和进入虎贲中郎将麾下任职,实在是简单的很。

刘宽看刘和一时间有些愕然,似乎不太明白,便解释道:“虎贲禁卫主要负责皇宫宿卫,虎贲郎中是个比三百石的小吏,只比节从虎贲高一级。上面还有虎贲侍郎和虎贲中郎,需要去军营点卯的。而且操练颇为辛苦,你可愿意?”

“当不负大人之期望。”刘和听完刘宽的话之后,立即拱手施礼致谢。

刘宽与杨赐对视一眼后,哈哈大笑一声,说道:“既然如此,那我明日便会吩咐下去。你刚到洛阳,这几日先在家中陪伴你父亲和母亲吧。现在离月末也没几日了,下个月初一你便可直接去虎贲禁卫的军营中点卯。”

刘和心中一喜,没想到短短的几句交谈,便让自己有了今世人生中的第一个官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