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帝镇万古 > 第421章 南中之乱

帝镇万古 第421章 南中之乱

作者:蔫不唧唧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1 17:14:48 来源:258中文

南中,其实是很大一块地方。

益州南部有很大一部分地区是大山丛林。

南蛮就生活在这茫茫的丛山峻岭之中。但是,他们的存在还处于部落、山寨状态。

靠山吃山,南蛮多以山中打猎为生。人口本就不多,还分布在益南茫茫的大山之中。各部落独自存在,各自为王。

想要轻易地煽动他们一起造反,其实很不容易。

司马懿不是傻子,他不会傻到轻易地往山里钻,自己去说服蛮人造反。他绝对相信自己没那个魅力。

可是,山高皇帝远啊!

益州虽说已经划归刘琦所有,但是南蛮从来都没有真正归心过。徐庶当年大军压境,强行收复益南各郡。威名远播,各地官府纷纷献城投降。南蛮各族为避锋芒,纷纷远离城池,遁入深山。

一年前,刘琦为了与曹操、刘备开战,将徐庶大军北调西凉,南方各族又蠢蠢欲动,向富饶的城池靠近。

司马懿从交州进入牂柯郡。他没有急着西进去,而是直奔郡治寻太守朱褒而去。

朱褒,牂柯大族朱氏优秀子弟,素有异志。当年刘琦入川,朱褒审时度势,劝朱家举全族之力支持徐庶南征。因平叛有功被举为牂柯长史,任上颇有作为,后原牂柯太守北调,保其为守。

这个人物不简单,徐庶哪里知道他大军一到便不见踪迹的南蛮叛军其实是朱褒暗地里通风报信给劝进山的?

别以为南蛮能人异士多,南蛮便有多强的战斗力。出了那片山林,尚处于刀耕火种、捕猎为生的南蛮军队,根本不敢与朝庭军队为敌。

朱褒这么做,确实让徐庶大军南下时很快便取得了收复城池、稳定民心的效果。但另一方面,却也让南蛮保存了实力。而他自己则两头讨好,两边得利。

这让他在牂柯的政治生涯一帆风顺。

但是人性是贪婪的!有利益便有**!

一郡之守不是他的目标,即然做官,谁不想越做越大?

然而诸葛亮并没有那么快提拔大,举荐他。

其实他本来已经做得很好了,只是画蛇添足地在每一次月报时都给诸葛亮送上礼物。

如果诸葛亮是一个贪官,他肯定已然被上调。如果诸葛亮两袖清风,那他便想别的办法。可惜的是,几年下来,他送的礼诸葛亮也没见退,却也不见诸葛亮对他有什么表示。他完全搞不懂诸葛亮的意图。

朱褒已然算得上是一个投机高手了。可惜,他的上司诸葛亮对人性的把握远胜于他。

纵然朱褒年年政绩评比都在各郡前列,却并不见诸葛亮对他有多大的看重与提携。

诸葛亮知道朱褒有问题,但却没有证据。他送来的东西没退,只不过是为了稳住他罢了。没有合适的人选之前,他不会轻易更换郡守人选。毕竟朱褒在牂柯深得民心,工作干的还不错。诸葛亮只要时不时地送去一些鼓励便能继续吊着他为国效命。

就算是这样,朱褒也没有想过要造反,他只过再动其他心思以求高而已。他才三十出头,机会还多着呢。

人,很多时候不是不想变。而是利益的诱惑不够罢了!

如果说诸葛亮的手段是抑制人膨胀的**,那么,司马懿就是无限放大人的**,从而加以利用。

司马懿人还未踏入益州,便已派人打探消息,摸清了益南各郡的情况。

所以他一到牂柯,便直接寻到了朱褒府上。

高官,厚禄,封侯,赐爵,金钱,权利,女人……

总有一款适合你!只要你有**。

一个偏远山郡的太守哪里比得过对皇城的向往?贵为一路诸侯的马腾都能被曹操一纸诏书诓到许昌,何况他区区朱褒?

比心机,怎能玩过司马懿?

朱褒反了!

他不但反了,还配合司马懿策反了许多人。

越嶲郡守高定,益州郡南蛮首领孟获更是两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牂柯郡、越嶲郡、益州郡、建宁郡四郡同时举兵造反。

南中大乱。

消息传到成都,诸葛亮一面向长安汇报,一面紧急召集人手,调兵遣将,准备南征。

益州其实还有许多将领:严颜、李严、吴懿、泠苞……

但诸葛亮更喜欢用年轻将领,也许是正史中诸葛亮对年轻一代的培养不够导致蜀汉政权后期人才凋零,青黄不接。但因刘琦而改变了宿命的他反而更注重对年轻人的使用。

也许是因为他自己本就很年轻。

费祎作为他的副手,被他留在了成都,替他坐镇。颜严留守!

诸葛亮亲自统兵,点兵五万南下。关平、李严为帐前大将,沙摩柯、杨朋及五溪飞虎营为先锋。泠苞、张殷等将相随,调李恢随军打理大军补给。

这个张殷,便是诸葛亮到益州后继关平后提拔的又一个年轻将领。

他是蜀中名将张任的儿子,武艺超群,又熟读经纶。

当年刘璋投降,张任留下家小在成都,只身以家将的身份随刘璋去了长安。

刘琦怎会放着这么一个人才不用,任其为一家将?

等刘璋慢慢熟悉了长安的生活,接受了刘琦的冶世理验后,便再次到刘璋府上请张任为将。

时间长了,张任当年的忠心在刘璋的引导下变成了对大汉的忠心。

想开了,便坦然了。

大战一开,便被刘琦调到并州高顺手下为将去了。

也许是刘琦的入川并不象历史中张任与刘备结下难解的仇恨,所以张任的一家结局完全不同于历史。

所以,他留在成都的优秀的儿子便渐渐脱颖而出,并受到诸葛亮的重用。

当然,这跟诸葛亮自己本身的年轻也有不少关系。

他知道刘琦把他留在成都并委以重任是为了锻炼他,一开始师兄徐庶的大军在益州,他做任何事都有底气,也敢凭着年轻人的闯劲放手施为。

但是益州这么多年远离中原战场,发展得还是相对比较繁华的。搬迁、兴起了许多大家士族。他要在益州推行新政,不懂平衡的话便会困难重重。

他要组建一套完全忠诚于刘琦的班底,黄权、董和这些老油条他不敢留在自己身边,只能放到各郡去主持大局。而他则大胆起用费祎等年轻的益州才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