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地府招待办 > 第三百五十九章:朱文奎的谨慎

地府招待办 第三百五十九章:朱文奎的谨慎

作者:深幻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2:11:44 来源:258中文

天光大亮,五军府的武勋们就以李景隆为首,开始齐聚午门外,上了本子进大内等候召见。

曹国公徐辉祖没到,他这会正忙着全国各地的军卫所转悠调研呢。

朱允炆给徐辉祖交代了一个任务,去芜存菁,着手将地方军卫所改制,将这些个军户统计个总数,一家出一丁组建新的地方军卫,负责地方保境安民、打黑除恶的任务即可,不在承担种地任务。

就跟眼下大明的京营、边军一样,属于正儿八经的募兵、职业军人。

不打仗、没任务的时候就专司训练、备战。

而且也不再是打白工,徐辉祖这边统计出一个整数出来,回头就能跟朱允炆谈谈这支新部队饷银。

至于被裁汰的统编民籍,原有国属军田改民田,按人口数均分。

享受与民田一样的税收政策,而不再是如以往那般,留存口粮,余下的全部上缴国库。

全国设军户、成立羁縻卫所算是洪武祖制,也是为了大明万世基业成立的,但终究是一条注定会被淘汰的制度,军户代代相传,三代四代之后,不仅战斗力消亡殆尽,就连最基本的种田交粮任务都完成的不尽人意。

洪武年的统计,全国的羁縻卫所能交粮一千三百余万石,到了正统年间,竟然才交了四百多万。

空头太大,早被地方瓜分的一干二净。

与其让这条制度腐朽消亡,朱允炆干脆现在就给他砍掉,改制无非是花钱,国家不缺钱那就没必要畏手畏脚。

即使是改制,也不全然一刀切,朱允炆定了个调子,贵州、两广和辽东的军卫所不在此次改制之内,仍实行与地方合处生活的羁縻卫所制,用以加深和巩固中枢与地方的纽带联系。

徐辉祖不在京,五军府武勋们的领头羊自然是李景隆这么位‘大明战神’,这个二代这些年虽然在大明军方的存在感极低,但脑袋上顶着的那块国公金子招牌可不是假的。

大明惯例,非宗亲,活着的不授王爵。

国公的含金量,可不比宗人府那一票亲王来的差。

“曹国公,陛下今日龙体不适,不便召见诸位勋臣。”

求见的大部队在午门撞了墙,一个小宦官带着口谕就将大家伙给挡了下来。

“陛下说了,勋臣们有什么事,就上奏本即可。”

就这么,一摞摞弹劾西南一系众将的奏本输送进了暖阁,看得朱允炆双目喷火。

他当然不是气西南系有多少不守规矩的粗蛮汉子,以马大军为首的,原山地军骨干现在都是云南都司里的重将,这群人平素里的作风问题他这个皇帝是心知肚明的,朱允炆气的是五军府这么些个勋二代。

一个个整天在南京城里飞马溜狗,军略兵法不见得学出什么门道,倒是这文官集团闻风奏事、弹劾攻讦的本领学了一个十成十。

“朕一直想着要出台一项关于军队作风整顿的条款,正好可以借着这五军府勋臣们这一次的弹劾,顺水推舟了。”

搪住了勋臣,朱允炆紧跟着就等到了另一个求见的人:

燕王朱棣。

“朕这个四叔看来真的是动了惜才恻隐之心,为了这马大军如此不遗余力的来找朕说情。”

“这燕王如此行径,是不是打算拉拢人心,换取那马大军的感激之情?”

“恰恰相反。”

朱允炆哈哈一笑。

朱棣的反应是在朱允炆的预料之内的。

“在这件事情上,朕的目的就是想要看看四叔现在能否摆正自己的位置,他到底是把自己当成大明的总参谋长,还是那个仍然有机会却而代之的大明燕王。

前者为人臣一心系国朝,为公就会为马大军开脱求情,为私,那就明哲保身,甚至是落井下石。

所谓上恶者,下甚恶之。

朕摆出来的姿态可谓是对这马大军恨的牙痒痒,四叔能在这个节骨眼,硬着头皮,冒着被朕猜忌的风险来求情,说明其现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是一个身怀野心之辈,更不会行韬光养晦之举,无私者无畏矣。”

悬着马大军的事不解决,朱允炆等的就是朱棣和五军府的反应。

他的目的达到了。

“跟四叔说一声,朕就不见他了。”

朱允炆摆手:“朕还要等一个人。”

等完了勋臣等朱棣,还有一个人朱允炆没有等到。

那就是自己的大儿子:朱文奎!

十三岁的孩子了,该懂事了,朱允炆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懂事。

朱允炆在等朱文奎,而此时的朱文奎也正面临着这个抉择。

湖畔学堂内,在闲暇休息的时间,于谦已经找到了后者说起这件事。

“定南侯下了诏狱,风闻是因其平素里多有僭越之举,然此事多空穴来风,殿下应速速寻陛下求情,网开一面,许定南侯戴罪立功。”

“本宫何尝不想。”

在乾清宫、在朱允炆的面前,朱文奎是个谨慎维诺的孩子,但是在这湖畔学堂,小家伙负手一站,倒也有了几分气度。

居移气、养移体,身板虽小,倒也能让一眼看出几丝尊贵。

“但马大军乃是西南武将之首,僭越之事,你等只听风闻,本宫可是看的真着。

板上钉钉,此番势必死路一条了。

本宫若是这个时候忤逆父皇,为这逆贼求情,连僭越都可以宽恕,那本宫岂不是成了不忠不孝之人。”

十三岁的朱文奎、十一岁的于谦,两个半大小子就这么为了求不求情的事展开了争论。

“殿下是嫡长子,眼下更获陛下批准,可以坐宫文华,旁听国政。

将来这东宫之位,非殿下莫属,还望殿下以国事为基,找陛下求情。”

于谦的话并不足以打动朱文奎,后者断然拒绝。

“军队系统内的事,连内阁都无权过问插手,这是父皇的禁忌所在,于谦,你虽然聪颖,但政治的事你不懂。

为什么军权与君权同音,就是因为谁手握强军,谁就是君。

眼下本宫岁数渐长,更不能贸贸然开口不该开口的事,本宫此番求情,倘若父皇真宽赦了马大军,西南系势必对本宫生感激之情,这还得了?”

这番话说的于谦无言以对。

圣心难测,也难为朱文奎小小的岁数瞻前顾后。

但于谦还是觉得要争取一下。

“马大军可是刚立了大功,这个节骨眼杀了他,会寒了西南系的军心,与国无利,殿下三思啊。”

“够了!”

朱文奎很是气恼,却不知气的是于谦还是他自己。

“本宫有什么资格置喙父皇的决议,父皇之功,远迈汉唐,威压四海。

怎么处理自有考量,这事就此揭过吧。”

说罢,头也不回的直奔学堂而去。

新的一节课要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