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们怎么了 > 第三十章 四朝相府一夕倾

我们怎么了 第三十章 四朝相府一夕倾

作者:不伦不类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8 00:16:30 来源:258中文

睿帝七年,九月下旬。

未央宫御书房内,一封密函被悄无声息的送进宫,睿帝看了密函后,沉思半晌,问“定北侯世子还有多久进京?”

“回陛下,大概还需七日。”大内总管高林答道。

睿帝眼神暗了暗,拿起案头的一份折子,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仿佛在下一个很大的决心,思忖良久,才道“召蔺太傅,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卿,还有宣于承入宫。”

高公公心神一凛,悄悄觑了眼龙案后的睿帝,恭敬应声了,便遣人传谕各府。

约莫小半个时辰,太傅蔺良哲,刑部尚书朱明、御史中丞金海以及大理寺卿杜司良陆续觐见。

丞相府离皇宫较远,所以宣于承是最后一个到。

进御书房时,他还是一贯的样子,面容清癯,神态严谨,虽然殿内的众人表情明显不同寻常,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凝重压抑气氛,他依然如往日般,从容不迫地走到阶前,撩衣下拜

“臣参见陛下。”平平稳稳的声音一如既往,庄严恭谨,不带任何情绪。

头叩下去,半天没有得到回应,他自然不能起身,保持着伏地的姿态,静听圣言。

一旁的蔺良哲手里拿着刚看过的一份折子,神色十分复杂,偏眸看了眼帮宣于承,想为他说上几句,却无从开口。

气氛僵持了会儿,高坐在龙案后睿帝终于发话了,“太傅,把你手中的折子给丞相看看。”

“这是一个月前济州刺史递上来的折子,状告国舅于五月初,在济州境内的以权谋私、贩卖黑火、勾结外族意图不轨。事关国体,朕命刑部彻查此事,并让御史台协助,如今案宗在此,人证物证俱全,丞相可有话要说?”睿帝看了眼案头的一卷案宗,示意高林一并拿下去给宣于承看看。

宣于承脸色难看至极,极力稳住心神,双手接过高林送过来的案宗,从头到尾翻看了一遍,看到后面,已是面色铁青,清瘦的脸上浮现出浓浓的震骇之色。

骇然半晌,抬首望了眼殿上的睿帝,握紧案宗,再度伏身,以头磕地。

“陛下,是臣教子无方,才让小儿犯下如此滔天大罪,臣愧对圣恩,自请废黜丞相之职,任凭陛下发落!”

此言一出,殿内更是一片沉寂。刑部、御史中丞屏息不言,生怕触了陛下的霉头。

睿帝眸色深深地盯着伏身在地的宣于承,静默良久,语带威严道“丞相先别急着认罪,事情还没完。”他抬眸看向大理寺卿,道“杜卿,朕命你查的事可有结果?”

“回陛下,已有结果,这是证词,请看。”大理寺卿杜司良出身于将门,为人刚直严谨,朝睿帝欠身行一礼后,从袖中摸出一卷文书,由高公公递到御案之上。

睿帝展开文书,大致看了一眼,接着眸色晦暗地扫向宣于承,语气有些阴沉,“高林,拿下去给几位爱卿传阅一番。”

蔺良哲眉头一皱,直觉将会发生什么不可预料的事情,率先接过递到他面前的那份文书,一行行扫了下去……本来还没什么情绪外露,可看到一半,心中猛地一沉,霍然偏头看向宣于承,眼底写满不敢置信。

刑部、御史中丞一一阅过后,脸上神色大变,惊得连大气都不敢喘。

只有杜司良仍是一派平静,以一种板正的语调道“几个月前,中原黄河一带有前朝余孽作乱,逸太子死而复生,陛下命臣彻查此事原委。臣找到当年为逸太子验尸的医官,和东宫一名幸存的宫女。经过审查发现,当年东宫大火并非偶然,而是人为,放火的人是丞相手下的一名心腹侍卫。”

后面的话杜司良没有说下去,但在场的几位大人都心知肚明。

宣于承当年负责捉拿逸太子,到了东宫后,却派心腹悄悄放了一把大火,此举无疑是想毁尸灭迹,让人以为逸太子死于火场中。后来又一力揽下验尸的活,必然是为了包庇逆党。

先是儿子勾结外族,将大量黑火卖给东瀛人,后是老子欺君罔上,擅自放走前朝余孽。

如果没有发生黄河叛军作乱之事,也许还能从轻发落,可叛军造反早已闹得天下皆知,平乱的将士死伤数千人,岂能轻易姑息。

“丞相,你可认罪?”睿帝眸光锐利,俾睨着下方。他已经胜券在握,自三日前,收到宣于祁作案卷宗伊始!

宣于承跪在地上,面色青白却一言不发。

早在定北侯世子出征前,他就知道皇上已派人暗中调查十几年前的事,可他并没有想办法隐瞒下去,冷眼旁观地任由大理寺暗中追查。

该被揭发的事,早晚都会公诸于众,他一直在等这一天的到来。

唯一担心的是怕将祁儿牵扯进来,没想到祁儿比他还会惹事。

怪不得几个月会前来信让他辞官归隐,原来他更早就做好了准备。

三司官员,位于高堂之上。

三司会审,却在御书房内。

看来陛下还想为了他这个四朝连襟的权臣留些颜面

也罢,历经两代,当了三朝的丞相,为天下百姓该做的都做了,他也老了,只愿子女安好。

“臣认罪,请陛下处置!”宣于承面无表情地低眸看着光洁的大理石板,语无波澜,眼底一派平和。

他曾是崛汉丞相,渊帝推心置腹的知己,为了稳固朝纲,他大开宫门,迎逆臣入宫,成了历史上遗臭万年的卖国贼。

认敌为友,背信弃义,卖主求荣,这些词用在他身上都不过分,再合适不过了。早在逸太子夜闯相府来找他时,他就该死了,偷活了这多日子,知足了。

第二日早朝,一道圣旨昭告天下。

“奉天承命皇帝诏曰丞相宣于承包庇叛党,欺君罔上,又纵容其子宣于祁勾结外族,意图谋反,实乃谋逆之罪;诚念其有功于社稷,姑且网开一面,废其丞相之职,处以杖刑并流放儋州,终身不得回京。”

“国舅爷宣于祁以权谋私,强占土地,贩卖私盐黑火,勾结外族,视为大逆不道,经三司会查,证据确凿,理当处以死刑,以儆效尤!”

“其名下商行,全部由各地官府查禁,相关人等一律押回大牢收监,待审明罪行,再行处置!”

一夕之间,曾经权倾朝野的宣于相成了流放岭南的戴罪之人,富甲天下的祁公子成了在逃逆犯,日进斗金的祁氏商行都归官府所有,自此,天下名楼,再不姓祁!

朝罢,百官唏嘘。

告示一出,天下哗然。

一切都顺理成章,滴水不漏,睿帝这一招,打的天下人都措手不及,平日跟丞相府来往密切的大臣、世家公子,为了自保纷纷倒戈,历经四朝的相府轰然倒塌。

而当天夜里,宣于承在牢中饮毒自尽,被发现时,正闭目端坐于木桌,神态安素严谨,一如生前。

未央宫里,睿帝得知这个消息时,呆呆愣怔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反应过来,他低头看看自己的双手,眸中一片黯然。

其实他很清楚,宣于承断然不会有异心。

他一生为国为民,为了稳固朝纲,让百姓有个更贤明的君主,不惜在史书上将自己抹黑一笔如果只是权倾天下,睿帝也许不会对他动手,即使放了前朝太子,但若无大错,他也会先留朝待用。

可是,还有一个名满天下的宣于祁,想尽快将祁氏商行占为己有,宣于祁就必须死。皇权不可轻蔑,断没有权势钱财皆握的朝臣,所以丞相府,他不能留

睿帝腰间别着一块月形血玉,这块血玉从他还是定国公府世子时,就跟着他了。血玉成色极好,是他和皇后宣玉燕的定情信物。

那时他还小,并不知父皇有谋逆之心,也不知父皇为何要他接近丞相的女儿。他只是照做了,而且很努力地去博她欢心,因为自打第一次见,他喜欢上了这个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女孩

睿帝取下月形血玉取下,抚摸着上面平滑的缺口,他让高林磨砚,摊开圣旨,几次提笔,最后还是让高林代拟了

翌日,皇帝下废后诏书,废皇后宣玉燕为庶人,安置月华宫。

未央宫里,皇后面容沉静、举止端方地接下圣旨,除了“臣妾领旨”,她还叮嘱高林“照顾好陛下。”

同样是当天晚上,夜深人静,睿帝摒退左右,独自一人从椒房殿走到到月华宫。

他在萧条的宫殿外站了许久,才鼓足勇气轻轻推开门,却只看到空荡荡的房间里,一条白绫晃晃悠悠的悬着一个单薄的身子

指宽的腰带上,也挂着一块上好的月形血玉,他毫无预兆地将门推开,孤寂的月光夹着萧瑟的秋风卷入室内,黑暗中的穗子一松,血玉坠落,应声而碎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