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溯到一个月前,帝国西部,纳尔带领着皇家骑士团和新军已经开进到位置,四千的皇家骑士团和万人的新军,纳尔意气风发。
林杰伯爵统领着刚刚完成整合的西部贵族军队接近五千人,还有约五百的骑兵。
两支部队在湘水汇集,这是一股庞大的军事力量,指挥得当的确可以灭国毁家。
其他很多地方的贵族也或多或少派人过来观摩这次战事的进行,这是帝国这几十年来最大的军事行动,就组织起来的规模,人数已经赶上三十年前在雪林关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战事。
多铎城负责所有后勤粮草供应,提前运过来的粮草这些也集中到多铎城。尹江洋带着尹家给他最后凑着的两千人负责前方粮草。
消息传到临水城,赵义强烈建议放弃临水城,这里不是决一死战的地方,放弃临水在军事上是很有道理,这里和多铎城不过一河之隔,冬天河流的结冰让这两个地方太近。
放弃临水,亚拉华帝国要是继续西进,那整个后勤线就会拉得非常长,而且西部山势增多,对于亚拉华帝国战事会更加困难。
水木晴子拒绝这个建议,她从政治出发,她认为亚拉华帝国的初步战略就是占据临水城,控制西部最大的这个平原,这里珠姆河两侧土地肥沃。
她知道她可能守不住临水城,她只想带领里齐王国在这里拼死一战,让亚拉华帝国承受夺取这个城池的代价,只有这样,才会让亚拉华帝国不会短时间得陇望楚。
亚拉华要是轻易占据临水,获得这片平原,那谁能保证他不会巩固平原后马上继续西推,这么容易站到便宜,谁能抑制他们更高涨的进取心。
水木晴子把最后里齐一百皇家骑士团赶回西边去,这支残破的骑兵守在这里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们是老兵,回里齐王国西部,会成为那边重组骑士团的精华班底。
她自己以长公主的身份,东拼西凑起最后的四千守军,准备在临水城发出里齐王国东部最后的呐喊。
这个时候的赵义才明白去年的短视,听信了陈家的忽悠。赵宋和里齐两国加起来的国势与亚拉华帝国相差太远,作为盟友在最危险的时候依然尔虞我诈,那本来就是取死之道。
赵宋王国的四千骑兵拉开了和临水城的距离,但赵义心里很不平静,赵宋既然加入这场战争来,很多时候已经脱不开身,他现在非常希望临水城能守住,至少要让亚拉华帝国付出沉重代价。
要不,亚拉华帝国下一个打击对象不知道是里齐还是赵宋,沿着珠姆河似乎推进到西北的赵宋对亚拉华帝国是个更好的选择。
他有点佩服叫水木晴子的这个女人,他知道水木晴子是打算用一个国家长公主阵亡的代价来告诉所有的人,里齐王国不会屈服,亚拉华帝国你要这片土地,行!拿命来换。
临水城南边的斥候突然增多,亚拉华帝国的军队到了这边,多铎城那边也开始有动静。
水木晴子看着东南角,这个冬天要是一场决战,可能是她的最后一战,想着帝都那个贱贱的男孩,原来她把所有美好的记忆都留给了他。看着他在车厢沉睡的样子,水木晴子有的时候希望那就是一辈子。
……
纳尔指挥着不对很有节奏的推进,他把斥候放得很远,关于战场侦查,伊朵军司这条军规很有道理,哪怕胜利在望,战场的所有情况都要尽可能的掌握清楚,战争就是很多意外的组合体。
林杰带着几千人马到多铎城,那里有第一批粮草,等粮草准备好后,以后的每天的少量补充就让尹江洋负责,这点事情他应该可以做好。
部队呈圆弧围上临水城,临水城现在只有步卒守军,斥候回报赵宋骑兵已经撤到临水城北边,在外围徘徊没有远离。
纳尔把皇家骑士团布置在临水城和多铎城的中间,这里可以监视北边的赵宋骑兵南下,可以把粮道也置于骑兵保护之下。
一万步兵分成两波,六千城西,四千城北,主要是截断临水城和外来的联系,城南是贵族私军。
纳尔打算城西和城南同时大规模蚁附攻城,他很想看下他的新军对比贵族旧军,哪一支能抢先登上城池,要有比较才能更好的看出差别。
临水城这个时候升起了里齐王国的王旗,绕着城池间隔一段就有一面,似乎随着旗帜在城池升起,里面的守军开始欢呼,升起来的还有战士的斗志。
嗯?那个里齐王国的长公主还在里面?这是什么意思,以身殉国?!纳尔摇头,心里稍微有点苦,看来里齐王国打算在临水城玉石俱焚的,只是在大势面前,这种做法是没有意义,不过能不杀她还是不杀,没必要非得和里齐王室结仇。
部队开始有序的驻扎,得把防线要准备后,特别是后方的,这样攻城的时候大家才没有后顾之忧,纳尔打算休整三天后攻城,长途行军,再加上扎营和准备的时间,三天足够。
赵义的骑兵在机动,纳尔对他的情况了然于心,纳尔率领皇家骑士团就这么安稳的驻扎着,斥候多派出去盯着赵义就好,只要他们不靠过来,犯不着出去追,也追不上,不如就这么以逸待劳的等着,就看你打不打算救临水城。
粮草已经运过来了,尹江洋负责那边的安全,林杰到了大帐。
“殿下,临水城升起王旗,看来那个长公主决心以下,攻城的时候战事会比较惨烈啊!”
“嗯,我让他们多准备一天,就是想一鼓作气的攻上去。后天你指挥攻城,我帮你盯着后面。你放心的干!”
“好!”
临水城头,水木晴子也让大家好好休息,今天亚拉华帝国应该不会攻城的,他们得准备一两天,抓紧时间准备,关键得守住前面几天,然后才能慢慢拖一段时间,那个时候才是比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