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一剑斩破九重天 > 第五十五章 陈老太耳聪目明

一剑斩破九重天 第五十五章 陈老太耳聪目明

作者:流浪的蛤蟆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8 23:29:00 来源:258中文

向裁缝站起身,走到刘嫂的跟前:“嫂子,你过来一下。”

女人一边打毛线衣,一边走过来。

“大嫂,这几位是从京西来的警察,他们想了解阿玉的情况。”向裁缝道,“你们和阿玉是邻居,知道的情况肯定比我多。”

“大嫂,请坐下说话。”赵子蒙将一条长板凳往外面挪了挪。

女人看了一眼觉水监事,然后坐在了板凳上——警察和僧人坐在一起,女人觉得有些奇怪。

向裁缝坐在刘嫂的旁边:“刘嫂,阿玉有没有跟你说她去了哪里?”

“没有。她裁缝店说不开就不开了,我们也感到很突然、很突然,裁缝店的生意非常好,她有很多老主顾。”

“关于阿玉的情况,大嫂知道多少就跟我们说多少。”赵子蒙道。

“阿玉很健谈,人也很客气,可她跟我们从来不提她自己的事情,在这条街上,只有她的情况,我们不知道——我曾猜想过:阿玉一定有一段伤心的往事。”

“阿玉住在什么地方?”

“不知道,我只知道她从琵琶路来,下班以后往琵琶路去。到底住在什么地方,没有人知道。”

“她有没有结过婚呢?”

“从没见她和男人在一起。”

“从来没有男人来找过她吗?”

“找她的人倒是有,但很少。阿玉是一个很端正的女人,从不和男人挤眉弄眼。”

“在阿玉离开这里之前,有没有男人来找过她?”

“阿玉离开这里的时候,倒是有一个男人来找过她,她们站在店铺外面说的话。说不上亲密,但一看就知道关系很好。”

“那个男人多大年龄?”

“五十岁左右。”

“身高多少?”

“和向裁缝差不多高,身材偏瘦,但脸很大,也很白净。”

“我的身高是一米七三。”向裁缝道。

诫诚的身高也是一米七三。

“赵队长,诫诚身材偏瘦,脸比一般人白净。”觉水监事道,“也比一般人的脸大。”

“大嫂,他的模样,你还记得吗?”

“能记得,他的脸色比较白,脸也比一般人的脸大。”

脸大而白是诫诚的相貌特点之一。

林狄从皮包里面拿出三张照片。

“大嫂,你看看是不是照片上这个人?”赵子蒙将三张照片放在桌子上,指着照片上的诫诚道。

刘嫂一边看,一边说:“那个男人的头上戴着一顶帽子,模样和这人差不多,看眉眼很像这个人。”

刘嫂站起身:“警察同志,你们等一下,我去喊刘二,刘二也见过这个男人。”刘嫂站起身,“我男人在朋友家打麻将,我们一会儿就过来。”

大家这才想起喝茶,还真有点渴了。

赵子蒙的茶喝到一半的时候,刘嫂领着一个瘦高个男人走进面馆。

刘二什么话都没有说,他从桌子上拿起三张照片看了一遍,然后道:“那个男人的帽子戴的很深,帽檐下面没有一根头发,敢情是一个和——”刘二没有把“尚”说出口,因为他看到了坐在板凳上的觉水监事。

“刘二,你再好好看看。”刘嫂道。

“不用再看了,那个男人来找阿玉,和阿玉在店铺外面说话的男人就是照片上这个人。”

刘二指着三张照片上的诫诚道,“他和阿玉说话的时候,声音很小,自从见过这个男人以后,阿玉就开始张罗转让店铺的事情了。”

最后,刘二还补充道:“我的饭店就在旁边,阿玉家的生意特别好,在这条街上有好几家裁缝铺,就数她家的生意最好。”

“阿玉在这里做了将近二十年,突然不做了,我一直搞不懂。她从不提她自己的事情,我总觉得她来路有问题。”

“那个男人好像刚下火车——或者刚下汽车的样子。”刘嫂道。

“大嫂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他的帽子和身上有不少灰,他的左肩膀上背着一个旅行包——一个很大的旅行包。”

“我老婆说的对,那个男人的左肩上是背着一个包——包看上去比较沉。”

“赵队长,他们看到的男人就是诫诚,诫诚是一个左撇子。”

赵子蒙还是不甘心:“刘师傅,阿玉有没有说搬到什么地方去呢?”

“没有,她不跟我们说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就更不会跟我们说她要到哪里去呢。自从阿玉离开金山路以后,我们夫妻俩就再也没有见过她。”刘二道。

“阿玉肯定不在静江了,她如果还在静江的话,我们肯定能遇见她。”刘嫂道。

“阿玉开裁缝铺有没有营业执照呢?”

“没有,早些年,没有人办营业执照,也没有人上门查营业执照。”

赵子蒙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营业执照。

“我家的营业执照是前几年才办的,之前,我家也没有这玩意。”向裁缝道。

刘二说的是事实。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以后,很多经营活动才逐步规范起来。

赵子蒙本想通过营业执照这条路径去寻找臧玉蓉的踪迹,遗憾的是,臧玉蓉没有办营业执照。

国里是六年前年实施身份证明制度的,十四年前,诫诚离开冷月寺的时候,只有户口本子,没有身份证明。

之后,夫妻俩领着五个人去找房东,向裁缝则回裁缝铺忙去了。

在面馆和裁缝铺之间有一个很窄的巷子。

在巷子里面走了几十米的样子,刘嫂在右边第一个院门前停下脚步。

刘嫂开准备敲门的时候,门开了。

院门里面站着一个年已古稀的老太太。老太太的背有点驼——老太太正准备往外走。

“陈阿婆,您这是要出门吗?”刘嫂道。

“几个老姊妹喊我去摸纸牌。”老太太边掏钥匙,边扫了一眼站在门外的人,“桂花,你是不是找我有事啊?”

“陈阿婆,这几个人想找您了解一下阿玉的情况。”刘嫂道。

“老人家,我们想耽误您一点时间。”赵子蒙道。

“阿玉十几年前就不租我的房子了。”

“老人家,我们就是想了解一下阿玉十几年前的情况——我们是从京西来的。”赵子蒙道。

“阿婆,他们是从京西来的警察。”刘二道。

老太太把两扇门完全打开:“进屋——坐下说。”

老人等大家都走进院门以后,关上院门,插上门栓,然后将大家领进一间厢房。

院子里面有两间正房,两间厢房。通向门面房的门已经被砖头堵上了。

老太太精神矍铄,耳不聋、眼不花。

厢房里面有一张大桌子。

刘二从大桌子下面抽出三条长板凳,大家围着桌子坐下,刘二夫妻俩则站在门口,靠在门框上。

老太太要到厨房去泡茶,被赵子蒙拦住了:“老人家,我们刚在刘师傅的面馆喝过茶,我们只占用您一点时间,您待会儿不是还要玩纸牌吗?”

“我们闲来无事,玩纸牌只是消磨时间,不要紧的。”老人微笑道。

“老人家,您坐下说话。”林狄将老太太扶到板凳上坐下。

待老人稳稳坐下之后,赵子蒙道:“老人家,阿玉是什么时候租您的房子的?”

“五八年,自然灾害之前。”

这个时间在法正被诫诚抱进冷月寺之后。

臧满堂提供的情况是对的,臧玉蓉把孩子交给诫诚之后就离开臧家寨到静江来了。

在到陈阿婆家来之前,夫妻俩就提醒赵子蒙,千万不要提孩子的事情。

因为陈阿婆只有一个儿子,支边的时候,死在了新疆,陈阿婆没有工作,仅靠出租门面房过日子,民政局每月给她一点补助。

“阿玉租您的房子,有没有跟您签订什么合同、协议什么的?”

“没有,我看阿玉人不错,说好的价钱,阿玉也没有还价,住进来以后,每个月的月头,她就把房租给我了,十几年,她从不拖欠房租。”

“阿玉可是一个很善良的女人,她看我一个人,又没有经济来源,特别是阿辉出事以后,阿玉每个月都要多给我几块钱。”

“阿玉有没有跟您说她是从哪里来的呢?”

“没有,她不说,我老太婆也不好问,这点眉高眼低,我老太婆还是晓得的。她经常到我这里来缝缝洗洗、嘘寒问暖,但从不说她自己的事情。”

“这道门是什么时候堵起来的呢?”

“是向师傅自己堵起来的。阿玉在这里做的时候,这道门一直是开着的。”

“阿玉在这里做的时候,您经常到店铺里面去坐坐了?”

“是啊,有时候,我看她太忙,就帮她扫扫地,烧烧开水,我闲着也是闲着。”

“阿玉有没有结婚呢?”

“不知道,没见她带孩子来,也没见她和别的男人说话。”

“从来没有男人来找过她吗?”

“来找她的人倒是有,她父亲倒是来过几次,但在店铺里面坐一会就走了,阿玉的父亲忠厚老实,话不多。除了他父亲,我再没见别人来找过他。”

“阿玉走的时候,跟您道别了吗?”

“她来跟我道别了,她是把店铺转给向师傅以后才来跟我说的,她来的时候,还带了几包点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