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一剑斩破九重天 > 第十三章 尚文君厄运连连 尼姑庵安身立命

老人说的没错,眼前这户人家的门头上有一个门牌,蓝色底漆已经掉得差不多了。项代沫看了好一会,才看清楚上面写着183号。老人的头脑非常清楚,她没有忘记给项代沫带路的事情。

老人将两个人带出油坊巷的巷口,在巷口的斜对面有一个电影院,售票窗前排着很长的队伍。

老人走到一个矮小的旧桌子跟前——小桌子放在三级台阶上。

老人从项代沫的手上接过竹篮子,放在桌子上,然后,从腰带上解下一串钥匙,挑出一把钥匙将一根铁链子上的锁打开,抽出铁链子,最后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个小板凳。

“同志,小板凳给你坐。”

“您坐,我们坐在台阶上就行。”项代沫将小板凳推给了老人,自己一屁股坐在石阶上。

林狄和马建平则站在台阶下。

老人刚坐下,就有两对男女走了过来。

不一会,老人卖出了两包葵花籽和两包花生米。花生米,是两块钱一包,瓜子是一块钱一包。

项代沫从口袋里面掏出十块钱,要了三包花生米和四包葵花籽。

“你们用不着买,说说话,用不着这么客气。”

“我不是客气,您的瓜子和花生米,我闻着很香,带一点回去,有空的时候,让同志们香香嘴。”

老人将四包花生米和四包葵花籽放进林狄的皮包里面。中国人——特别是上了岁数的人,他们在数字上喜欢“八”,讨厌“七”,七死八活嘛。

项代沫又从皮夹里面掏出两块钱放进了竹篮子里面。老人推辞了一下,便没有再坚持。

“小难这孩子命太苦。”

“小难叫什么名字,在鸣晨庵的法号叫什么?”

“小难叫尚文君。法号叫什么,这——你们要问她爹。”

“小难家里还有什么人?”

“就他爹一个人。过去经常喝酒,自从小难出家之后,特别是小难她妈妈死了以后,酒喝的更厉害了。”

按照情理判断,这个尚文君应该是修竹、清水,莫忧中的个。如果这个判断能够成立的话,写纸条的人极有可能是宁和。

“老人家,尚文君为什么要出家呢?”

“唉——觉得没有奔头了呗。”老人长叹一声。

“请您跟我们说说小难,好吗?”

“唉——”老人又长叹了一口气,“小难他爹最早在铁路上工作,还是一个小干部,因为一起重大的事故被判刑,在青海坐了将近二十年的牢,文君她妈便带着文君苦苦等待,真是祸不单行啊!这中间,文君她妈因为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被单位的造反派说成是破鞋,挂牌子批斗、游街——”

老人将两包花生米递给一个小姑娘以后,继续道:“你们说说看,遇到这些事情,这小孩子能有一个好吗?文君从小就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日子虽然苦,但却出落成一个人见人爱的大姑娘。”

“十八岁的时候,文君被一个当兵的看上了,男孩子在部队还是一个营级干部,眼看着苦日子就要熬出头了,可男孩子的母亲到镇上来了一趟之后,两个人的婚事就黄了。”

“文君她娘刚寻了短见,这对文君的打击已经很大了,当时,文君已经怀有身孕,没有办法,她只能把孩子打掉了。孩子打掉以后,文君就出家了。文君她爹知道以后,大病了一场,病还没有好利索就到鸣晨庵去寻文君。”

“现在想一想,尼姑庵倒算是一个好去处——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孩子,如何能经受得住这样的打击呢?”

尼姑庵未必是一个好去处。

“老人家,尚文君是什么时候到鸣晨庵去的呢?”

“一九七六年。”

这正是激荡岁月即将结束的时候。

“她出家的时候多大年龄?”

“十九岁。”

根据年代和年龄的判断,尚文君很可能就是宁和所说的清水。

老人好像明白了什么:“你们来找文君她爹,莫不是文君出事了?”

项代沫、林狄和马建平还不知道尚文君是谁,所以,暂时无法回答老人的问题。但从写纸条的人的目的来看,尚文君应该是出事了。

老人开始上生意了,电影就要开演,买瓜子和花生的人越来越多。三个人和老人打了一个招呼之后,朝油坊巷走去。

三个人没有费什么劲就找到了尚文君的家。门牌号上的“1”已经看不清楚了,只剩下“8”和“7”两个数字,门牌上的蓝颜色底漆已经斑驳的像一朵被踩烂的花。

门半掩着。

三个人走到门跟前的时候,闻到了一股酒味,正在犹豫的时候,走过来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同志,你们找谁?”

“请问大姐,这是尚文君的家吗?”林狄问。

女人点点头,然后低声道:“文君家只剩下她爹一个人了。”

女人走到门跟前,推开门,伸头朝屋子里面看了看。

在女人推开门的同时,两个人听到了打呼噜的声音。

屋子原来是一个单间,后被隔成了里外两间,中间是用木板钉起来的,然后糊了一些报纸。

主人很久没有打理自己的屋子了:隔墙的报纸上黑乎乎的,上面还沾了一些灰尘和蜘蛛网。

外间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条长板凳——长板凳倒在地上;窗户跟前,摆放着一个煤炉——煤炉上斜放着一个水壶,水壶里面冒着热气,炉膛里火光暗淡。

煤炉旁边放着一张方凳子,方凳子上放着一个油壶——油壶没有盖子,油壶的旁边放着一个盐罐子,盐罐子里面放着一把不锈钢调羹,调羹上粘着一些变了色的盐。

窗户上摽着一层很厚的油污。

大桌子上放着一个盘子,一双筷子,一个酒瓶,盘子里面还剩下一点油炸花生米,花生米被炸过头了,颜色发黑;酒瓶里面还有小半瓶酒,酒瓶的盖子没有盖。

女人走到项代沫跟前,低声道:“你们打哪来?”

“我们是市公安局的,我们从鸣晨庵来。”

“你们等一下,我去叫醒老尚。”

女人走进里间。

里间有一张床,一个大衣橱和一个五斗橱,还有几个木箱子。

床上躺着一个人,被角搭在肚子上,被角没有盖严实,肚脐露在外面;此人脸朝上,张着嘴,打着像哨子一样的呼噜。整个房间里面弥漫着一股酒气,酒气中还夹杂着一些难闻的味道;此人的脚上穿着一双打着补丁的解放鞋,鞋子上脏兮兮的。

“老尚,有人找你。”

老尚睡得很沉,但却特别敏感,他突然睁开眼睛,一一打量着站在门口的三个人,然后用手抹了一下嘴丫子,揉了揉眼睛,慢慢坐了起来。

女人走到煤炉跟前,拎起热水瓶,热水瓶是空的。

女人放下水瓶,走出门外。

不一会,女人端着一个茶杯走了进来。

老尚并不客气,他接过茶杯,仰起脑袋,一口气把一杯水全喝到肚子里面去了。

“你们找我,所为何事?”老尚一边抹嘴唇,一边道,同时望着项代沫、林狄和马建平。

“他们是市公安局的人。”

“市公安局的人,我尚德荣又没有犯法,你们找我作甚?”尚德荣眼睛通红。

“他们是从鸣晨庵来的。”女人道。

“从鸣晨庵来的?”尚德荣一边说,一边理了理自己的衣服,同时站了起来,“快请坐——快请坐。”

尚德荣上身穿一件皱巴巴的灰色西服,西服的领口上油乎乎的,西服里面只穿了一件棉毛衣,棉毛衣的领子已经变形了。

女人将尚德荣扶到外间椅子上坐下,然后掩上房门离开了。

“公安同志,是不是我女儿出事了?”尚德荣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包烟,“抽烟吗?”

项代沫摆了一下手:“尚师傅,你知道女儿的法号吗?”

“她的法号叫清水。”

项代沫和林狄对视片刻。项代沫的判断果然没有错,尚文君就是清水。

宁和曾经提到过清水,写纸条的人难道是宁和吗?

“你有多久没有见到女儿了?”

“我有很多年没有去见女儿了——我没脸见她。归根结底,是我害了女儿和老婆,真正该出家的人应该是我啊!可老天爷偏偏不长眼,让我的女儿在那种地方孤苦一生。”尚德荣话说到一半,眼泪便夺眶而出,“老婆也走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苟活于人世。”

项代沫的心里有些发酸,但问题还是要问的:“你知道清水离开鸣晨庵吗?”

“文君离开了鸣晨庵,她去了哪里?”

尚德荣显然不知道清水失踪的事情。

“这是寺院的说法,至于清水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我们来找你,就是想打听一下你女儿文君的下落。”

“文君在鸣晨庵呆的好好的,为什么要离开呢?”

项代沫、林狄和马建平也想知道原因。

“你们来找我,莫不是文君真出事了?”

尚德荣圆睁双眼,他又点着一支香烟,吧嗒吧嗒地抽了好几口,他的眼睛里面布满了血丝,眼角处还有一点浑浊的分泌物。

“尚师傅,情况是这样的:几个月前,鸣晨庵有一个叫静平的尼姑离奇失踪,她的父母寻找很长时间,仍无结果,便选择了报案,我们在调查这起案子的时候,意外发现,还有三个年轻的尼姑也失踪了,其中一人就是你的女儿尚文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