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一剑斩破九重天 > 第二十章 张广南进入视线

一剑斩破九重天 第二十章 张广南进入视线

作者:流浪的蛤蟆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8 23:29:00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子蒙在笔记本上将两个人提供的情况摘录下来,以方便比对。

赵子蒙询问过公彩菊夫妻俩以后,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公彩菊一家是1985年八月搬进157号的,在此之前,两间西厢房没有人住(公彩菊特别强调:她不会记错,因为她的记性特别好,)

“我们听说,在157号的院子里面有一大堆砖头,你家住进去的时候,那堆砖头在不在。”

“在,除了一堆砖头,还有一些小瓦。”张广南道。

“你们搬走的时候,那堆砖头还在吗?”

“在,肯定在,在搬走之前几天,厨房里面的灶台掉了两块砖头,我在砖头堆上挑了两块完整的青砖——把灶台修好了——其他砖头全是残破不全的砖头——租住别人的房子,搬走的时候,应该完好无损地交给人家。”

在以上的材料中,曾经住过第二进的人出了姓马的外地人,就只有两家,即张广南和公彩菊家,现在,赵子蒙就不能不格外关注这个张广南了。

询问完张广南以后,赵子蒙和项代沫特地看了看发现尸体的墙洞,张广南说的话是对的(关于砖头的说辞),第一道墙所用的砖头绝大部分确实是残破的砖头。

赵子蒙询问的第二个人是公彩菊夫妻俩:

公彩菊(因为张广南的原因,赵子蒙对公彩菊夫妻俩提供的情况给予了足够多的关注):“我们住进车家的时候,邮局的张广南已经住进去了,我们是八月中旬搬进车家的,我记得很清楚,我们是八月十二号拿到房门钥匙的。”

“我们搬进去不久——大概一个月左右吧!张广南就搬走了。之前,我们临时住在第一进的西屋,张广南搬走以后,我们就搬进了第二进——这是车老三事先跟我们说好的。”

公彩菊继续道:“车仁贵说房租从十六号开始算,前几天就算了,老街坊,老邻居,没有那么多的计较——按老规矩算,房钱应该从拿到钥匙的那一天开始算。我们在车家住了两个半月,我们是八月底搬走的,我付了车家两个半月的房租。

公彩菊的丈夫也证实了老婆的说法。

公彩菊提供的情况和车华庭提供的信息完全相符,这足以证明公彩菊的记性非常好。

车华庭没有提公彩菊先住在第一进西屋的情况。经赵子蒙提醒,他终于想起来了。

赵子蒙从公彩菊的叙述中捕捉到一个新的信息——虽然和案子没有什么关系,但赵子蒙还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大家都知道,赵子蒙在刑侦工作中,只要是和案子有关联的信息,都要一一记录在案。

“大妈,这几间房子既然已经分给了车华庭,车仁贵为什么还要来收房租呢?”

“这房子分给老三不假,可后来老三不是搬去和车老大一块住了吗?所以,这房租自然也有老大一份了,老大是一个老实厚道人,他可以不计较,他不方便收房租——他也不会来收房租。可他不是还有老婆吗?车仁贵收房租,无非是想补贴大儿子一点吧!”

车华庭似乎也曾提到过这个问题,关于房租,有时候他收,有时候车仁贵收——他好像是这样说的。

大家可不要小看了这点房租,过去,那些有祖产的人家,不少人都是靠出租房子过日子的,在几十块钱就能养活一家人的年代,租金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再看看现在的房屋租赁市场,大家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情了。

那么,在进住157号期间,公彩菊夫妻俩有没有发现邻居张广南有什么异常呢?这才是赵子蒙关注的重点,人在水边走,难免不湿脚,凶手可能会做的天衣无缝,但总会露出一点马脚来,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无缝的天衣。

当赵子蒙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公彩菊望了望坐在一旁的丈夫。

“大妈,您是不是想起了什么?”

“这——”

“大妈,您不要有什么顾虑,只要是您觉得有些不妥的地方,都可以跟我们说。”令狐云飞微笑道。

“老太婆,想说什么,你就说吧!”老伴道,虽然男人不怎么说话,但话语权在他的手上,特别是关系到一些原则性的问题。

“顾所长,您在咱们这一带已经工作了几十年,你最有发言权啊!”公彩菊望着顾所长道。

“公大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行,我先说,待会儿,您再补充,特别是张广南住在这里的一举一动,两位老人家好好回忆一下。”

“顾所长,您就放心,该说的,我不会让它们烂在肚子里面。”

“赵队长,是这样的,这个张广南在邮局工作,因为挪用汇款被邮局安排到仓库看管包裹。他是一个犯过错误的人,过去,他嗜赌成性,单我就抓过他两次,因为这些事情,他老婆跟他离了婚。现在,他赌不赌,我就不知道了。”顾所长道。

“大妈,张广南住在这里的时候,是几个人?”

“就他一个人。”

“就他一个人?”

“对啊!顾所长刚才已经说了,他老婆跟他离婚了。”

“张广南难道没有孩子吗?”

“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但都跟了老婆。”

“张广南一个人为什么要住两间厢房呢?加上堂屋,一共是三间房子。”

“张广南交往比较多,他那个人喜欢将排场,两间厢房,一间是睡觉的地方,一间是书房,堂屋是吃饭和会客的地方,他这个人吗?我们对他的印象是,爱干净,爱讲究,喜欢交际,又爱面子。虽然拿钱不多,但穷讲究。”

“您能举一两个具体的例子吗?”

“他在家抽的香烟是几毛钱一包的,但他的应酬客人的时候,用的是一块多一包的香烟,平时,他的口袋里面总少不了一包好香烟。”

“除此之外呢?”

“他先住进来的,所以,他先用了厨房,我们搬进来以后,应该是两家合用厨房,几天后,我们才发现,每次我们烧过菜以后,他都要洗几遍锅,擦几次灶台,在洗锅和擦锅台之前,他都要先烧一点开水,把锅、锅盖和灶台擦洗几遍。后来,我们干脆买来煤炉,单独做饭吃,孩子们分门立户,就我们老两口两张嘴,饭做起来也简单——有时候能凑乎的话就随便吃一点。”

“虽然我们在一个院子里面住了一个月左右,但他这个人给我们的印象很深。”老头子道。

“你们见他拎过比较大的包——或者口袋之类的东西吗?”装石灰肯定要比较大的包——或者口袋。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公彩菊眼睛睁得老大。

“大妈,你详细跟我们说说。”

“张广南除了在邮局上班,他还做了一点小生意。”

“他做什么生意呢?”

“倒腾服装,晚上到将军庙去摆摊子——他在将军庙有一个摊位。”

倒腾服装可不就得用比较大的包——或者口袋吗?

“张广南有一辆自行车,包和口袋是绑在自行车的后座上运回来的。”公彩菊的丈夫道,“自从倒腾服装以后,他就抽一块多钱的香烟了,他在邮局看包裹,没有什么事情,上班经常睡觉,所以,晚上精神很好。”

用装衣服的包和口袋运石灰和水泥,别人是不会在意的。下面该提到院子里面那堆砖头了。

“请你们认真回忆一下,你们搬走的时候,院子里面那堆砖头还在不在?”

夫妻俩面面相觑。关于那堆砖头,夫妻俩似乎没有特别在意。

“我们搬来的时候,那堆砖头还在,搬走之前,我想不起来了,老头子,你好好想一想。”

老头子摇摇头:“搬走之前十几天,我们到处找房子,忙着收拾东西,连衣服都不洗不晒了——只有在晒衣服的时候,我们才会看到那堆砖头——晾晒衣服的绳子就在那堆砖瓦旁边。”

“不错,老头子说得对,如果晾晒衣服的话,我会把盆放在那堆砖头上。我搬走之前,那堆砖头在不在,我们说不好,吃不准的事情,不好说。”

案子在最关键的地方卡了壳,不过公彩菊下面一段话又让赵子蒙重拾信心:“赵队长,我想起一件事情来。”

“大妈,您请讲。”

“在搬走之前一个月左右,我和老头子去了一趟张家堡,老头的外甥结婚,他的妹妹提前两天把我们接到了张家堡,我们在张家堡前后呆了五天才回来。”

“你们到张家堡去,家里面还有其他人吗?”

“没有,我们一家都去了。”

四五天,砌一道墙,时间是足够了。

“回来以后,一走进院门就能闻到一股味道。”

“什么味道?”

“石灰的味道,就是刚盖好的房子常有的那种味道。”

只有在泥过石灰墙之后,才会有这种味道。这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157号是老房子,怎么会有石灰的味道呢。通常情况下,石灰抹好之后,会散发出比较浓烈的味道。待石灰中的水分充分挥发,石灰完全固化之后,就不会再有什么味道了——水分充分挥发,几天时间,肯定不行。车家的房子是老房子——老房子是不会有石灰的味道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