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一剑斩破九重天 > 第二十三章 王秀芹想起一事

一剑斩破九重天 第二十三章 王秀芹想起一事

作者:流浪的蛤蟆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8 23:29:00 来源:258中文

赵明涛,年龄:35岁左右;1986年7月——年底,租住第一进西屋;现在住址:水佐岗三明街197号;工作单位:南京物资学校(驾驶员)。

汪钟奎,年龄:50岁左右;1986年8月——1987年3月,租住第一进东屋;现在住址,不详,工作单位:白下区烟酒公司(营业员)。

陈红梅,40岁左右;1986年11月——1987年3月,租住第二进东屋;现在住址:不详,工作单位白下区物资公司仓库(管理员)。

高老太,年龄:七十岁左右;1986年11月——1987年1月,租住第二进西屋(二儿子结婚,老太把自己住的房子腾出来给儿子结婚,自己搬到157号来住)。

马某,1987年5月——7月,租住第二进西屋。

秦大炮,年龄45岁,1987年7月——1988年1月,租住第二进三间房子

赵子蒙从口袋里面掏出笔,将五个人的名字划掉了,这五个人分别是张广南、公彩菊、汪钟馗、陈红梅和高老太。

在车华庭提供的房客资料上,只剩下姓马的和赵明涛两个人。

大家都知道,姓马的已经被排除了,理由是姓马的在157号住过两次,第一次住在第二进三间房,第二次住在第二进西屋——根据时间推断,姓马的第二次进驻157号是在死者遇害之后。

现在,摆在大家眼前的就只有这个赵明涛了,大家都知道,赵明涛,同志们已经接触过了,单从询问的内容来看,赵明涛也没有什么问题。现在,同志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赵明涛的陈述了。

赵明涛住在无常巷的时候,157号就只有他一个人,他住进来之后,半个月左右,姓马的才搬进来,这是其一。调查应该围绕这一段时间展开。

其二,赵明涛是一个驾驶员,他回157号都是在晚上(这是赵明涛自己说的),晚上,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无常巷走动的人比较少,这时候搬运石灰和水泥,不太容易被街坊邻居发现,项代沫说的对,从那道墙石灰层的厚度来看,所用的石灰量不在少数,汽车是可以解决运输问题的。

现在,要查清楚的是,赵明涛开的是小汽车,还是大汽车——从赵明涛的陈述看(为领导开车)应该是小车,但还要进一步核实才行。

其三,赵明涛三十几岁还没有结婚,除了他自己陈述的原因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原因呢?

萧路含觉得姓马的有些可疑,至于什么地方可疑,他说不好:支撑这种想法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姓马的租住157号的时间和死者遇害的时间很接近。

第二,姓马的第一次租住第二进三间房子,其中一间就是案发现场。

第三,姓马的第二次租住的是第二进的西屋,西屋就在东屋的旁边,在他住进西屋期间,东屋可能是空置房——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157号的房子经常出现空置的情况。

第四,大家在调查的过程中,这个姓马的多次出现,大家想绕开他都不可能。

第五,大家之所以把姓马的排除在外,根据是姓马的曾经两次进驻157号。如果逆向思维的话,这个姓马的应该被列为调查的重点——至少是调查对象,因为,越是不可能的就越有可能。

第六,现在,调查对象就只剩下赵明涛和姓马的。萧路含很自然就想到了姓马的。

赵子蒙对萧路含的想法给予了足够多的重视,在车华庭提供的材料上,赵子蒙在马姓房客的后面画了一个小小的门号,在一些房客被排除在外以后,马姓房客就显得比较碍眼了。

赵子蒙决定先围绕赵明涛做一些更深入、更细致的调查。好在进入大家视线中的只剩下两个人,先解决了赵明涛的问题之后,再调查姓马的不迟。

大家都知道,想调查姓马的,并非易事,姓马的是外地人,他是什么地方的人?此人什么来路,同志们一无所知,连房主车华庭都不知道。只有赵明涛和姓马的有过接触。

从赵明涛提供的情况看,他和姓马的连语言上的交流与沟通都不曾有过,所以,也不大可能知道姓马的是何许人也。即使要展开对姓马的调查,也应该从赵明涛开始,他和姓马的虽然没有任何接触,但同住在一个院子里面长达一个多月,不可能不知道一点信息。

当然,车华庭也是一个重要的路径,他和姓马的有过接触。

吃过早饭,离开派出所以后,赵子蒙一行来到李大娘的茶水炉。

时间是七点半钟左右,这时候,茶水炉已经没有什么生意了——一天中,早上六点半钟和晚上七点钟左右,是茶水炉最忙的时候。

隔壁的秀芹正在下门板——秀芹的炒货店临街一面有十几块门板,门板下完之后,一个很长的简易柜台露了出来。

秀芹下完门板之后,也走了过来。

“李大娘,在陈红梅之后,有一个叫赵明涛的人,也在157号住过一段时间,您认识吗?”

“赵明涛,不就是在物资学校当驾驶员的小赵吗。”

时隔五年多,李大娘竟然还能记得赵明涛。

“大娘,您真是好记性啊!”

“小赵,在这条街上,没有人不认识他。”秀芹道。

“那个小伙子可是一个热心人啊!有一天夜里,我那小孙女突然喊肚子疼,赵明涛正好来冲开水,他二话没说,就用汽车把我孙女送到儿童医院去了。”

“赵明涛每天晚上都开车回来吗?”

“不错,他每天晚上都开车回来——小赵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他每天晚上都要到我这里冲开水。”

“这条路不算宽敞,赵明涛的汽车停在什么地方呢?”

“他每天晚上都要把汽车停在前面马市的广场上。”李大娘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广场道,“你们看——就在那。解放前,那里是买卖马匹的地方。往前走一点就能看见了。”

赵子蒙循着李大娘手指的方向看去,在不远处,在马路对面,果然有一个凹进去的地方,有几个老头正坐在——或者站在小桌子旁下棋——或者看下棋。

赵子蒙正想问汽车的事情,李大娘自己先说了。

“赵明涛开的是什么样的汽车呢?”

“他开的是小轿车。”

“他每天晚上一般在什么时候回来呢?”

“一般在七点钟左右,有时候八点钟左右,再迟一些,我就不知道了。”

“他有没有把汽车停在巷口呢?”

“我没有看见过。”李大娘摇摇头。

“我看见过。”秀芹道。

“他有没有往下搬什么东西呢?”

“搬了。”

“搬的是什么?”

“是纸箱。”

“几个纸箱?”

“蛮多的,他搬了好几趟,大概有四五个纸箱,或者是五六个纸箱。”

“纸箱是不是很沉啊?”

“是很沉,我看他搬的很吃力的样子。”

“纸箱有多大?”

“纸箱有大有小,大的有这么宽,这么长,这么高;小的有这么长,这么宽,这么高。”秀芹用手比划了几下。

根据目测,大纸箱的长度在六七十公分的样子,宽度在五六十公分的样子,高度也在四五十公分的样子;小纸箱的长度在五六十公分的样子,宽度在四五十公分的样子,高度也在三四十公分的样子。

“这么多的纸箱,小轿车能放下吗?”

“有些是放在汽车里面的,有些是放在汽车后面的箱子里面的,要不然,我怎么能看见呢?”

“就赵明涛一个人搬吗?”

“就他一个人搬。他像是在倒腾什么东西——八成是在做什么生意。”

“之后呢?”

“之后,他把汽车停到前面的广场上去了。”

“后来,你有没有见他把纸箱搬出157号呢?”

“没有。”

纸箱里面会是什么东西呢?

“这种情形,你见过几次呢?”

“有好几次。”

“之间隔的时间长不长呢?”

“不长,连着几天。”

“赵明涛住在157号的时候,有没有和什么人来往呢?”

“我们没有见过,他每天晚上都是在天黑以后才回来,有时候还很迟,婶子,您说呢?”

“没见他和什么人来往过,”李大娘沉思片刻,“对了,小赵有泡澡的习惯,他每天晚上都要到‘客常来’去泡澡,他在泡澡之前,会把热水瓶放在我这里,回来的时候再把热水瓶拎走。”

“你们可以到‘客常来’去问问,也可以找鞋匠江师傅打听打听,他的鞋摊就摆在‘客常来’的门口,江歪子每天晚上很迟才收摊。你们也可以到澡堂找跑堂的问一问。”

李大娘的头脑一点都不糊涂,“无常巷”有南北两个巷口。

走出茶水炉之后,几个人穿过无常巷。

走出北巷口,一眼就看到一个鞋摊,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者正在用刀切割钉在鞋底上的皮,刀非常锋利,一刀切下去,皮上多余的部分迅速分离。

顾所长走上前去:“江师傅,您忙着了。”

“是顾所长啊。”江师傅歪着脑袋打量着顾所长和赵子蒙一行。

“江师傅,我们跟您打听一点事情。”

“顾所长,你们一定是为‘无常巷’的案子来的,你们问吧!只要是我知道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