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一剑斩破九重天 > 第四十章 刘李氏微词颇多 老人家记性很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行,全听您的。”

“这就对了吗?”

曹所长只字不提案子的事情,是有自己的考虑的,他答应刘李氏,如果再找她了解情况一定在夜幕降临之后。

刘李氏曾经答应过王洪宝的爷爷和父母不把双生子的事情说出去,王家之所有把这件事情交给她,也是出于对她的信任。

如果不是曹所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她是不会跟曹所长说的。所以,昨天晚上,曹所长离开老人家的时候,老人特别叮嘱,如果再找她了解情况,千万不要让别人看见,也不能在她老伴跟前提这件事情。

曹所长在洪河镇一家有名的饭店“燕子楼”热情款待了赵子蒙一行,之后,他又领着赵子蒙一行去了一家名叫“一鸣堂”的浴室泡了一把澡。

从池子里面上来的时候,已经是七点半钟左右。

大家麻利地穿好衣服,然后随曹所长去刘李氏家走去。

刘李氏的家住在一个祠堂里面,祠堂就是王家的祠堂,刘李氏的丈夫刘老柱给王家看了一辈子的祠堂,一家人住在祠堂后面的一个角落里面。

夫妻俩育有两个女儿,早已经远嫁他乡,就剩下老两口相依为命,好在夫妻俩没病没灾,身体很好。

洪和镇和成都一样,老百姓过的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他们比较容易满足,夜幕降临之后,大街上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大概是特殊的地理环境,加上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特殊的风俗习惯的缘故,这里人的生活节奏比其他城市要慢许多,就连人们走路的速度都是不紧不慢、从容淡定的。

大街上有不少店铺,但大部分店铺都早早地关了门,既然街上已经没有多少人了,那就用不着苦等零零星星的顾客上门了。

曹所长带着大家七拐八绕,二十分钟左右,曹所长在一个建筑物前停住脚步:“这就是王家祠堂。”

曹所长所说的祠堂,是一个古老的建筑,既宽又高的门楣,翘起的屋檐透露出历史的信息,除了既高又宽的门楣和翘起的屋檐,其它部分全是阴影。

曹所长并没有敲祠堂的门。

在祠堂的旁边有一个仄仄的巷子,曹所长走进小巷。

整条街上,看不到一盏路灯,如果不是沿街店铺的门缝和窗户里面露出来的光亮的话,整个小镇如同地狱一般。

巷子里面伸手不见五指。

走到巷子的尽头——巷子原来是一条死巷子。在巷子的尽头处,有一扇小门。

“这是祠堂的后门,刘家人进出都走这道门。”

曹所长在小门上敲了三下。

不一会,小门里面传来一个老者粗哑的声音:“来了——来了。”

接着是缓慢而无力的脚步声。

脚步声越来越近。

不一会,门开了,门内站着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

“刘老爹。”

“你——你是谁啊?”老人试图认出对方,但由于光线太暗,很难看清曹所长的脸。

“刘老爹,我是派出所的老曹啊!”

“是曹所长啊!你——你一定是来找老太婆的。”

“大娘——她在家吗?”

“老太婆吃饭前出去的,很快就要回来了。走,到屋子里面坐下说话。前街一个姓王的人家生孩子,把老太婆请去了。”

“大娘这么大年纪,还给人接生啊!”

“她是想歇歇了,可人家就想请她接生,人家都想图个顺当吉利——老太婆给人接生,从来没有出过差错。乡里乡亲的,不好伤人家的脸面。曹所长,你是不是还想问王家双生子的事情啊!老太婆一辈子不说假话,她说没有双生子的事情,那就是没有双生子的事情。”

曹所长望了望庞飞腾和赵子蒙;庞飞腾和赵子蒙也互相对视片刻。

刘李氏当老伴的面矢口否认王家双生子的事情——她曾经答应王家不和任何人说的。在将曹所长送出巷子的时候,刘李氏才把真相告诉了曹所长,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曹所长才在刘老爹的跟前提双生子的事情,由此可见刘李氏的口风有多紧——她连自己的老伴都瞒着。

“刘老爹,这次来,我们是想了解一些其它事情,前街生孩子的是哪个王家?”

“就是前街开烟酒店的王福庆家。”

“行,那我们就不坐了,我们直接到王福庆家去。”

一行人告别刘老爹,走出巷子,右拐,沿着大街走了三百多米的样子,然后穿过一个弯弯曲曲的巷子。

两分钟以后,一条大街横在巷口前面。

曹所长左拐,向东走了五六百米的样子,赵子蒙便看见一个烟酒店,烟酒店的门板还没有上,里面亮着灯光,柜台里面没有人。但能听到人说话声和嘈杂声,从声音来判断,院子里面有些忙乱。

曹所长走到柜台跟前,大声道:“有人吗?”

“来了!”

不一会,从柜台里面的一道门帘里面走出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来,他脚步匆匆,一脸的兴奋:“哟,是曹所长啊!买烟啊!”

“王福庆,刘大娘在你家接生吗?”

“你们是来找刘姥姥的,在——她在我家。”

“孩子生下来了吗?”

“生下来了,是一个男孩。”难怪王福庆一脸兴奋呢。

“福庆,恭喜你喜得贵子啊!”

“谢谢,你们稍微等一下,刘姥姥一会就出来,我就不请你们到家里坐了,我这就去催一催。”王福庆一边说,一边钻进了门帘。

按照习俗,人家生孩子,外人确实不方便到家里坐的。

三分钟左右的样子,从门帘里面走出一个八十几岁的老太太来,此人就是刘李氏。老人一边走出柜台,一边用衣襟擦拭手上的水,她的头上还有些许汗珠。满头银丝在灯光下闪闪发亮;额头和下巴上满是皱纹。

“曹所长,你们一定是为那件事情来的,走,找一个地方说去。”老人非常爽快,她说话的声音非常洪亮,难怪她的身子骨如此硬朗。

“大娘,我们到派出所去谈吧!这几位是特地从京西赶来的。”

“大娘,谢谢您啊!这么晚了,我们还来打搅您老人家。”赵子蒙道。

“没啥子好客气的。”老人道。

洪河镇派出所在洪河大桥的西边,距离桥头只有四五百米的样子。

曹所长将大娘领进了他的办公室,大家围坐在大娘的身旁,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给大家泡好了茶之后走出办公室,关上办公室的门。

大娘将茶杯抱在手中,但并不喝:“曹所长,你们想问什么——问吧!”

“赵队长,你把案情跟大娘大概说一下。”曹所长道。

赵子蒙明白曹所长的意思,只有让大娘大概了解案情之后,她才会高度重视起来,高度重视起来,她才会将储存在记忆里面的东西全部抖落出来。

于是,赵子蒙将案情提纲挈领地说了一下。

听完赵子蒙的叙述之后,大娘神情果然严肃凝重了许多,她说的第一句话,再次证明曹所长的想法是正确的:“人命关天,这件事情,我老婆子还真要好好想一想。王家人有恩于我,我一定知道什么就说什么,绝不敢有半句隐瞒。”

“想当年,老爷太太让我把那孩子送走的时候,我打心眼里就一万个不愿意,如果不是王家在生活上经常接济帮助我们一家老小,我是不会答应做这种事情的。”

“我做了大半辈子的接生婆,横生倒养的孩子也见过不少,未出娘胎的孩子,他知道什么呢?怎么就变成了克父母、祸家族的孽障逆子了。这有文化的人家名堂就是多,依我看,越是有文化的人家就更应该通人情,知天理。”

老人是一个非常健谈的人,她显然是对王家人将孩子送人的行为意见很大。从某种角度讲,她是对某些所谓的文化意见很大。

事实是,我们的文化中确实有不少错误的东西。文化并非生活在真空里面,文化是人们生活的一面镜子。如果用错误的文化来指导人们的生活与行为,其结果可想而知。

“老人家,请您好好回忆一下,您送走的那个孩子的身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标记呢?”

“有啊!只要是我接生的孩子,我都要全身上下,仔仔细细地看个明白。送给别人家养的孩子,我更得看仔细了。万一主家想看看——或者领回孩子孩子,我上哪去找呢?”

“两个孩子,您都看了吗?”

“都看了。”

“请您回忆一下,两个孩子的身上各有什么特别的标记?”

“我先说说抱走的那个孩子吧,那个孩子的咯吱窝——在右咯吱窝下有一个蝴蝶模样的胎记——非常清楚;在他的小屁屁——在左边小屁屁上有三颗黑痣——也非常清楚——三颗黑痣是并排在一起的。”

“三颗黑痣在沟腚子上方。中间一颗黑痣在沟腚子口,左右两边各有一颗黑痣。”

这两个标记太重要了,有这两个非常明显的标记,赵子蒙就不怕“王洪宝”不现出原形来。

“老人家,请您再说说留下来的那个孩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