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花落又逢君 > 第1773章 郑焰红的策略

花落又逢君 第1773章 郑焰红的策略

作者:水月晨曦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8 00:41:38 来源:258中文

第1773回</p>

郑焰红想起这个法子,却也并不是一拍脑袋的急智,而是从农业改革工作摆上桌面开始,就一直在苦思冥想的事情。

前些天,从南平观摩回来,进入河阳境内,看着一大片一大片阡陌相连的农田,都疯长着野草,远看倒也郁郁葱葱,走近一看,简直让人心疼。</p>

那时候,郑焰红就想起了河阳常务副市长肖为民跟她讲的一番话:“我们赵书记搞这个蔬菜销售商会,其实还能够规模更大一点,但是很可惜呀,我们南平的农村村落密集,农田都被一个个村子分割开来,单块地亩就受到限制,没有很大很平整的面积。</p>

否则的话,就可以实行机械化耕种,那样就能用最少的劳动力,耕种最多的农田,就好比国外的机械化种植,一个农场主几个工人,就能够耕种上千亩良田一样呢。”</p>

这一番话,在南平的时候还是很抽象的介绍,但郑焰红看着自己辖区内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块农田,不由得眼睛亮了亮!</p>

是啊,目前的农业工作现状,就是这么一个残酷的现实---农民耕种冬小麦一个季节,从粮种到化肥再到耕作人工,收支算下来,根本就是不赚钱,或者一亩地一百多块钱的收益。</p>

想想看,按河阳的土地人均标准,每口人平均分配农田42亩,一家三口就是126亩,冬小麦十月下种,六一收获,忙忙碌碌从种到收整整七八个月,赚的钱不足一千块!</p>

如果夫妻俩出门打工,一个月加起来最少能净赚五千块,八个月就是四万,四万块钱回来买粮食,用四千块就够买到一家子一年吃喝了,如果没有收益差不多的诱惑,凭什么让人家放弃打工回家种地?</p>

但是,这里的农民暂时不愿意回来,有的是想利用土地做农耕项目却没有土地的人啊!</p>

郑焰红想起本省去新疆种棉花、去西藏种西瓜的农民,他们既然能去那么远的地方种地,足以说明,在那些地方,是需要这样的技术性农民的。</p>

既然这样,何不在河阳也搞一些特色农业项目,招来想租赁土地的外地人承租这些土地呢?</p>

郑焰红也是一个要强的个性,丈夫在农业改革上拔了头筹,但南平的经验并不太适合河阳照搬,她就憋着一口气,想自己因地制宜也想出妥善的改革法子来,不能落在丈夫后面。</p>

“招租”这个想法出现后,郑焰红曾经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去调查研究到底什么样的项目,适合河阳的土地和温度湿度。</p>

蔬菜大棚是一项,但这一项就河阳目前的状况来讲,项目开展规模还推不开。</p>

大范围种植棉花的话,本地的温度不太适宜,农民小规模种的棉花质量很差,棉籽多,棉絮细碎粗大,纺出来棉花也不白不软,机械化种植也是不现实的。</p>

经过多方比对,还有无论去什么地方出差,郑焰红总是注意当地农业项目,终于,让她寻找到了适合河阳的方法。</p>

共分四项。</p>

第一项,现如今城市人跟农村人对种地这项事务,呈现颠倒化的热度,城市人都想四处踅摸一块地,种点蔬菜过过瘾,也能聊以自慰自己种的没化肥没农药比较健康,比超市里的毒韭菜甲醛白菜放心一些,但凡小区旁边又空地的,总有人见缝插针的刨出来种点菜。</p>

郑焰红的想法,就是把挨近市区、县城的近郊农田,开辟小块菜地,租给城市人做小农场,这些农田的主人即便是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老人也可以进行管理,城里人自己来种植,没空来的时候,管理员帮忙浇水,一年收取几百块管理费,是皆大欢喜的合作关系。</p>

第二项,郑焰红发现,早期河阳曾经有过一家酒厂,酿造出一种名叫《卧龙春》的高粱酒,因为是纯粮酿造,味道很纯正,但因为规模小,营销做的也不好,只是在本地销售,后来就倒闭了。</p>

河阳四季分明,又有充沛的灌溉水资源,如果大规模种植酿白酒的高粱以及酿造啤酒的大麦,把酒厂扶持起来,进行机械化种植酿酒的粮种,政府扶持打开销路,必然又是一项好生意。</p>

第三项,就是参照南平的成熟经验,政府投入一定资金,扶持愿意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民,进行大规模种植。</p>

比如河阳的河兆县,就是最有名的西瓜产地,这里产出的西瓜沙瓤甜脆,皮薄籽少,非常的好吃,但是因为西瓜成熟期短,一旦成熟铺天盖地,附近受众吃不了那么些,远途运输的话,加上运费和损耗,又豆腐盘成肉价钱了,不具备竞争能力。</p>

郑焰红就想,借鉴南平方法,成立河阳蔬菜瓜果商会,农户只管种植,销售可以有商会从地头田间收购统一运走销售,这样的话,就能够稳赚不赔。</p>

第四项,本本分分的按农时种植冬小麦和秋玉米,保证河阳份内的种植任务,划出大片整整齐齐的农田,在每个村子征召愿意承包大片农田种植的农民,政府全款支持机械化耕作,所有的农耕器械统统由政府提供,在种子和化肥方面,也给与大力支持,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收益,就不信没人愿意!</p>

这四个方向,在推广前期,肯定是政府要大笔投入扶助,但是,一旦开始收益,就能够显而易见,外出农民工总是要回家过年的,回来后,看到家乡种地的人一年比一年收益高,不需要如同隋国峰讲的那样,一个个往回拽,他们自己就慢慢留下了。</p>

等农民工回归,可以进行第二期计划,改变策略,用第一期赚到的钱投资农村设施建设,引导他们进行庭院经济项目,到时候再因地制宜,想出更多的富民方略,不愁工作成绩提不上去。</p>

郑焰红这个人虽然是女人,但私心真的不重,她也没想跟隋国峰争功劳闹分裂,只是看不惯那个人死样活气的样子,这次真的是想把这四个策略共享给政府的,谁知人家还他么不领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