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回到三界做剑灵 > 第四百四十章 明妄境

回到三界做剑灵 第四百四十章 明妄境

作者:皇甫梦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2 14:10:56 来源:258中文

<script>dotgetelementbyid"readerfs"ame "rfs_" rsetdef[3]</script>

却说悟虚前脚刚走,那掩月宗的两个老怪物后脚便至。他们一入这范蠡遗留的隐居洞府,立刻便知先前留在此处看守的水妖被悟虚击杀,待神情阴霾地来到木屋之后,见那片星云幼竹完好如初,这二人方才脸色好了些。

“可恨!这小小人世间的秃驴,竟然胆敢杀了那头阴爪章鱼。若不是陆丫头几次三番有所交待,老夫早就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那陆山冷哼了一声,仰头望着上方那个透着阳光的洞口,阴恻恻地言道。

旁边的赵月,此刻一副中年妇女的模样,沉吟片刻,笑道,“眼下,最重要的是重返天外天。既然陆妙影说这个人是宗门高长老点名索要的,又派我等下来相助,倒也不好对其出手。”

“哼!陆妙影!想当初,不过是一个区区外门的黄毛丫头。难道还真得听其差遣,暗助这秃驴不成?”陆山,双臂一振,头顶之发,根根竖立,隐现血红之光。

那赵月,似乎也被陆山撩动起杀意,眉头一皱,一道煞气浮现,极速旋转着向外辐射,牵扯得四周灵气一阵颤动。

仿佛受到了刺激,对面的星云幼竹,忽然青光一闪,竟是将这些煞气,化于无形。

陆山赵月二人,不由面露惊喜之色,眼神交流片刻,再也无语,双双在这片星云幼竹前打起坐来。

带着腥味的浪花,在头顶漫漫打过,悟虚缓缓在水中浮浮沉沉。接连寂杀了两个凡尘九层的妖修,悟虚几乎耗尽了心神和灵力。他有些恍惚,这海水犹如酒水,让他感觉所有一切都在起伏,都在荡漾。那两个妖修的精气神,在慢慢地化作一种莫名的养料,滋润着悟虚。他又有了些新生的感觉,好似在母亲的怀抱,好似在母亲的子宫。这种感觉,难以细述,却令人很是享受,很是眷恋。他甚至隐隐约约,似是而非地体会到了一丝混沌朦胧的意境。

这种状态,非常短暂。一个浪头打来,悟虚飞了出来,站在粼粼海面,苍白着面容,双手合掌,心潮澎湃。前尘往事,在脑海中,刹那涌现,错乱纷呈。自己这是怎么了?真的入了魔?悟虚猛一惊,无意识地一抬头,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不见,似乎尽随滔滔浊流而去。

前方,鬼气重重,那是东瀛扶桑!莲花生大士,化身无生大师,此刻正在东瀛扶桑,重论因果,再造轮回。

说什么重论因果,再造轮回!悟虚回忆起自己当初在栖霞寺入定,见莲花生大士一半金光灿烂一半焦黑似碳的情景,再想到如今东瀛扶桑已然是一片阴森鬼域。

悟虚忽然对着那朦胧诡异的东方高声笑道,“吾也如大士一般!大士在东瀛扶桑,吾在神州大陆。看一看,这世间,究竟有无因果,有无轮回?!”笑说罢了,即从海面扶摇而上至极高处,俯视神州大陆片刻,随即激射而去。

应天府,鸡鸣寺,夜深时,灯火阑珊,香火依旧。全寺一片静谧,除了正殿之中,那一尊纯金佛祖像下处,有两名值守小沙弥在虔诚默诵佛经之外,其余僧众皆已各自回去静修。灯火阑珊,香火依旧。

忽然,一间精致宽敞的禅房中,一个浓眉大眼的和尚猛然睁眼抬头,双目如电般朝着室外那正殿上空望去。一股无形的威压,数息间蔓延至全寺,引得一干僧众纷纷从定中出,有数人更是因此面露惊惧之色。

片刻之后,这浓眉大眼的和尚,方才冷哼一声,缓缓闭上双眼。但又是片刻之后,此人忽又睁眼,怒喝一声,双腿虽然依旧盘着,身子却如飞箭一般,直接破开了紫檀木窗,飞至正殿高空处。

“何方阴鬼,竟然敢来鸡鸣寺撒野!”这和尚,凝目望着对面那若隐若现的阴影,沉声喝问道!他话音刚落,早已被惊动的寺中僧众,但凡有修行者,皆飞了出来,围绕在其周围,将那道散放着淡淡阴气的鬼影团团围住。

寺外,那些求医的病痛者,那些求来生的老居士,见鸡鸣寺监寺大和尚,身披金光闪闪的袈裟,不掩声势地飞至寺中正殿高空,惊醒之余,纷纷五体投地而拜。再听得监寺大和尚一声喝问,见得众师傅随之齐齐升空,复又纷纷忍不住抬起头来,朝着高空望去。

谁知在众人的注视下,那平时不怒自威的监寺大和尚身影,和那条淡淡的阴影,瞬息之间便消散一空,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徒留下空中面面相觑的一干僧众,还有寺外那些芸芸众生。

月光皎洁,夜空清爽。悟虚收敛着身体周遭的阴气,青白着脸,南顾之后,无声无息地北飞而去。

悟虚出范蠡洞府,于东海杀了两名水妖,将其精气神尽皆摄取,以九叶青莲灯为曼陀罗法界,参照先前寂灭之法,化作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本源之力,以用作自身疗伤。如此之后,再返大陆,一入东南之境,便感觉东南佛国那浓郁的佛门香火气息,还有那精纯的众生念愿之力,无比诱人,就好似一个恶鬼刚刚吃了点开胃菜,面对一桌的大餐一般。

悟虚深知己身情况,强忍着,飞离东南佛国。谁知中途,却又鬼使神差地来到应天府地界。这应天府地界,庙宇众多,其中鸡鸣寺又因朱元璋大力扶持的缘故,香火最盛。悟虚一者“饿”,二者“思”,便隐身飞了过来。到了鸡鸣寺正殿之上,却再忍不住,摄取了点寺内香火,寺外众生念愿。谁知,立刻被发现,被团团围住。

悟虚本欲即刻遁去,却突然看到正殿之中,那鎏金大佛像被换做了纯金大佛像,而自己暗留下来的四片星云竹已然不见踪影。再一看那威风凛凛的监寺和尚,依稀正是当日紧随朱元璋参加宗门祭典的带刀侍卫,不禁杀意一闪,顺手将其摄住带走,于九叶青莲灯中曼陀罗**界中超度。

这一超度不要紧,悟虚不由暗生恼意。虽然悟虚一见此人,便隐隐有所料,但超度之后方才得知,自从自己强行带着常遇春等人十万教众,从应天府至东南去后,朱元璋便将身边这名叫做陆大有的侍卫派遣至鸡鸣寺,落发为僧,不过区区一年,便成了监寺。而鸡鸣寺现在还保留着释海的教主之位,此种情况下,这法号明生的监寺,便掌控了鸡鸣寺实际的大权,一应旨令,尽皆出于其人。而实际上,此人不过是朱元璋安插在教中寺中的傀儡。如此这般计谋行事,到了如今,朱元璋所掌控区域的白莲教已经名存实亡。至于鸡鸣寺,只不过是朱元璋留下的一处将来和释海和自己聊天吹牛的闲地罢了。

悟虚长啸一声,不由加快了北飞的速度。天空中多了一片乌云,随风变幻着形态,阴冷气息瘆人。所行之处,月光也似乎快要冻住,曲曲折折,断断续续地垂射下来,无力地跌落在幽幽旷野。

此后,悟虚一路北飞去,接连痛下毒手,灭杀了不少在明军中效力的妖修。谁知道,借此以行寂灭之法,虽然自己伤势好转了不少,但是正如悟虚隐隐所担忧的,又有了新的弊端出现。那便是随着不断的杀戮寂灭,九叶青莲灯那边却出了状况。此刻,此灯虽然仍然在手,催动起来也如臂使指,但悟虚总感觉此灯已然对自己渐渐生起了一丝丝排斥之意。

悟虚不得不停了下来。所谓万法唯心造,出现此种状况,皆因自己心结未解。为了疗伤,自己以驱使九叶青莲灯为引,以观想之法,结曼陀罗**界于其内,,复又观想出一本尊于曼陀罗法界之内,然后论因果善恶,击杀犯下种种杀戮之修士,摄其精气神寂灭之,通过九叶青莲灯以为己用。在寻常人眼里,没有问题,但悟虚心里却心知肚明。自己有三个心结未解。

其一,若论善恶因果,这人世间却不是非白即黑。所谓六道轮回,强如莲花生大士下凡的化身,无生大师,也难做到,只堪堪在东瀛扶桑,弄了一个人间地狱出来。自己一时兴起,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但六道没有观想出来,便是那幽冥阴间,也全凭观想,没有东瀛扶桑之实地。如此硬逞能耐,结果可想而知。

其二,自己一心发愿要无本尊转法界为道场,到如今,反而不得不频繁依赖有本尊之曼陀罗**界。这可不是一句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便是好猫”能够说得过去的。所谓万法唯心造,不是说可以不拘泥法门,更不是说可以不择手段。修士不是凡俗之人,修行也不是发展经济。所谓修行,应该是超越物质,超脱世俗,升华灵魂,进化自身的一种行为,其方向更在理想之上,其法门更在信念之上。所谓修行,尤其是佛门修行,讲求身心合一,心法合一,方向与法门合一,目的与手段合一,乃至过去现在未来合一。

其三,自己之前在庐山云海观想幽冥阴间,之后下人世间以善恶因果而行杀戮寂灭。由此及彼,就有两点大恐怖。其一,佛门修行,在于度人度己,这是否可以称之为度?其二,若是自己如此,是否佛祖菩萨亦对自己乃至众生如此?尤其是这最后一问!悟虚几乎不敢想。那东南佛国的浩瀚佛息,众生念愿,所谓的绵绵香火,但有如自己这般修行的佛门中人,便是那被自己顺手灭掉的明生和尚也如此,莫不是呼吸之间,不自不觉间,便甘之如饴,受用无穷。推而广之,佛祖菩萨,是否也在某一玄妙层面,以某一种因果善恶,对待如自己这般的佛门修士?这种大逆不道的诛心之论,在二十一世纪受过教育的悟虚,虽不敢多想,不敢深思,但却禁不住有所惶恐彷徨。

有此种种心结,乃至衍生之种种,悟虚心难安,神不定。而佛门修行,最重心性。这才是真正的佛心道基不稳,真正的走火入魔!

悟虚惶恐,悟虚彷徨,悟虚一时无法。他带着一身沾染来的阴森之气,犹如恍恍然之丧家之犬,飞至人烟罕至的山峰,飞至烟波浩渺的湖泊,盘腿跏趺而坐,结印却难入定。到了最后,悟虚忍不住起了心思,要飞至东瀛扶桑,找那莲花生大士的化身,无生大师,请教一番;甚至于,不说请教,直接再度观想幽冥阴间,摄取寂灭那些已然存在的无边阴气即可。海沧沧,浪滔滔,身不由己之下,总好过自己去亲手造下杀孽的好。悟虚转飞东海,心中不无无奈和狭促地想着。。。。。。

偏偏海上风疾,偏偏有海螺的呜呜声传来。悟虚恍然惊醒!自己不是还有观世音菩萨赐下的海音螺么?那海音螺,乃是观世音菩萨于无数娑婆世界中所有的一处道场,自成一界,其中众生具足,虽有诸如山川河流、语言文字等万千不同,但善恶因果总是有的。自己要论善恶因果,却苦于功力不足,凡事全凭观想,观想这,观想那,好不糊涂,好不辛苦,好不失败!若是能在这海音螺内,有类似幽冥阴间的存在,则事成矣。实在不济,自己亦可以开辟一处实地,令心明等人看管,以补观想之不足,岂不是还有一线希望?

这一念头生起,悟虚不由精神一震,复又深思道此前,在庐山云海,自己主要观想出阴间,不论善只论恶,专杀恶人,将其魂魄悉数寂灭。不论善,亦不论大恶小恶,颇有偏颇。如若在海音螺内,有类似幽冥阴间的存在,或重新开辟一处作为幽冥阴间,当也可以开辟出其余诸道,全六道轮回。

寻那天地伟力自然形成的险地绝地,或那阴气深重鬼物滋生之地,可以设作幽冥地狱。外界若有人亡,其魂魄摄取至海音螺中,则先至此处,以因果善恶,或留在阴间,或分遣各处。

再寻那妖魔聚集之地,勉强设作阿修罗、恶鬼两道。外界若有人亡,其魂魄至幽冥,若善比恶多,但杀戮太甚,或乖张偏执,则将其魂魄置于魔道。

而人道、畜生道,海音螺中亦有人、畜生,不独另设。此二道,普通善恶之人的魂魄。若善,则入人道;若恶,则入畜生道。

至于天道,却是暂时无力布置,或可待进入海音螺中,变作观世音菩萨之相后,尝试一番。。。。。。

悟虚如是想着,不知何时已是进入了海音螺中。即入海音螺,悟虚便化作观世音菩萨之法相。但悟虚顾不得这些,立刻放出神识,遍寻此界,不过片刻,便已定下几处可用。然后方才收敛心神,对着早已在正殿下方那一片空地处跪伏而拜的心明等人,说明缘由,传下法旨,要布下那轮回六道之境。

可心明为首的一干海音螺僧众,一听悟虚所说,不由面面相觑。片刻之后,方才由心明出头讲道,“启禀大师,此间虽有纷争,但人人向佛,便是那些妖魔鬼怪,亦是如此,无敢不敬三宝。再则,我等在此内修行多年,虽然修行浅薄,但也大体有感,此内众生,虽有生死幻灭,舍此蕴已复趣他蕴,但皆是冥冥之中以因果循环而自然流转,无有幽冥阴间论善恶定轮回。”

悟虚先是惊奇不已,旋即了然。自己这段时间,一直在想着观想幽冥阴间,想着六道轮回之事。到了海音螺,听心明等人这般对答,一下就明白了。此间,乃是观世音菩萨一道场,又岂能是外面人世间所能相比的?自然此处众生皆受点化熏染,生死幻灭,实实在在是诸趣流转,不加旁手。

那心明见悟虚默默思索着,便将悟虚请入禅房中,恭敬合掌说道,“当日,大师将心明带出海音螺之,心明方知此间不过一小小洞天。心明返至海音寺中,也曾默默观察此间与外界的不同。正如方才大师所言,此间六道不全,无有天道和地狱道。”

悟虚听罢,不由叹道,“生死幻灭,六道轮回,不过是诸蕴复趣,诸趣流转。一点佛性不昧,人畜生乃至阿修罗恶鬼四道轮回,皆是修行。只待功德圆满,便可脱离苦海,又何须论善恶,再增天道与地狱之妄境。。。。。。”

言语之间,悟虚不由熄了在此间布设六道轮回的念头。观世音菩萨,累劫修行,神通广大,将此道场已修得无善无恶,众生皆一心向佛,自然也无需天道和地狱道。若是强行在此间布设,倒可谓倒行逆施,亵渎了一方净土。罢了罢了,还是去找那无生大师,看看有无化解之法,不然自己心结难解,伤势难复,修行难定,怕真是要徘徊在佛魔之间。

悟虚心中有了定计,与心明交谈几句后,遂出了海音螺,直奔那东瀛扶桑而去。

舍此蕴已复他蕴,诸趣流转即修行。

但得一点佛性在,何须地狱多妄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