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废土上的召唤师 > 第128章 壁画

废土上的召唤师 第128章 壁画

作者:赤耳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08 23:37:57 来源:258中文

许敦楽看到许望秋和丁建明,提着行李快步走了过来。还没到许望秋他们身边,他便笑着跟他们打招呼:“老丁,望秋,好久不见了!”

丁建明跟许敦楽握了握手,笑道:“也没多久,才两个来月嘛!”

许望秋打量着许敦楽身上的西服,调侃道:“许总,你这一身资本家气息十足啊,走到街上,要是让纠察队的人看到,肯定会掏出剪刀把你的衣服剪了。”

许敦楽每年都会回内地参加会议,对穿衣出行相当有经验,拍了拍手里的包,轻笑道:“我带了中山服的,出门的时候会把中山服换上的。”

许望秋一怔:“不会吧,你想得也太周到了。”

丁建明哈哈笑道:“望秋,你这就少见多怪了。他们南方影业的人每年回来开会的时候都是这样,男同志西装革履的,女同志都穿着旗袍。到了中影公司的住地,他们就会换掉身上的衣服。等走的时候,他们又会把衣服换回去。”

许望秋觉得这事有点好笑:“我估计最多一两年,你们再回来就不用换衣服了。”说着他伸手从许敦楽手中接过行李:“行李让我拿吧!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赶紧走吧!”

许敦楽也不推迟,笑着道:“那就麻烦你了!”

许敦楽跟许望秋他们一起往外走,没几步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对了,我听说首都机场有幅**画,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能不能带我去看看?”

1979年是建国30周年大庆,各行各业都为国庆献礼。首都机场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重点建设工程,也在国庆迎来了落成仪式。为了装饰机场,首都机场的负责人决定邀请画家为机场创作壁画。

经过10个月创作,七幅壁画在十月面世,其中航站楼二楼有袁运生创作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壁画描绘了傣族的泼水节:担水、分水、泼水、跳舞、沐浴、求偶,其中赫然出现了两个**,这是中国艺术界第一次在公共场合出现人体。

包括太宗在内地的国家领导人相继到机场候机楼参观这些壁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赞这批作品每幅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题材。很多领导认为,这些壁画是高质量的,是第一流水平的,为整个机场建筑增添了光彩。

首都机场正式开放后,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每天都有卡车拉着一车一车群众来到机场。这些人不是来等飞机的,都是来看**画的。就连许望秋他们也都凑了一回热闹,到候机楼看了看这批被群众热议的壁画。

许望秋听到许敦楽要去看画,有些吃惊:“没想到你也知道那副画啊。”

许敦楽轻笑道:“香江媒体报道了这件事,国外媒体也在报道,他们的评价是,中国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出现了女人身体,预示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我觉得这个评价有道理,所以想去瞻仰一番。”

许望秋也这个评价非常有道理:“其实抨击那幅画的人也不少,他们主张修改,说不能出现**,至少要穿个裤衩,要不然就干脆撤掉。就在前些天,有人以中国美协的名义专门组织过一次现场批判会。因为画的是傣族女子,组织批判的人从中央民族学院找来很多傣族学生,拉到机场这幅画前面,让他们批判。这幅画还能保留多久,真的很难说啊!”

许敦楽脸上闪过一丝阴霾:“国家领导不是都给予肯定了吗,怎么会这样?”

丁建明微微叹了口气道:“现在虽然改革开放了,但很多人脑子还没转过来,新旧观念的冲突特别厉害,像这样的争论在文艺界特别多,斗争特别激烈。”

许敦楽叹了口气道:“观念冲突倒不怕,只要不扯上政治就好。”

许望秋对此极为信心:“现在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就算有点小波折,也阻挡不了这个趋势,前途肯定是光明的。不是要看画嘛,我们过去吧!”

许望秋他们来到航站楼二楼,看到了名为《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壁画。在高三米四、长二十七米的墙上,描绘着傣族人过泼水节的情形。壁画由两大部分组成,在正面的墙上,展现傣家人担水、泼水及舞蹈的情形;东侧面积较小的墙壁上描绘的是沐浴和谈情说爱。

许望秋虽然画功马马虎虎,但看过大量的画作,看过不少画展,对画作的鉴赏还是有一定水准的。在他看来,这幅画相当一般,没有太强的艺术性,只是对现在的中国来说非常新颖,兼有写实性与装饰性、兼有民族民间性与现代性,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出了生命和青春绽放。

许敦楽盯着《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看了好一阵,心满意足地道:“我觉得这幅画真的很有意义,是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志。不管别人怎么看,至少对我来说,看到这幅画心里就特别踏实。”

从首都机场出来,许望秋和许敦楽他们来到了小西天中影公司的总部。南方影业的人回内地参加会议,从来都不住宾馆的,都是住在中影总部的宿舍。

等许敦楽安顿下来,许望秋问道:“许总,我请你帮我找的资料,不知道带过来了吗?”

许敦楽笑着道:“放心吧,我都带来了。”说着他打开包,将一叠资料递给许望秋:“这是你要的香江电影和印度电影对外输出的资料。”

“太好了!真的是麻烦你了!”许望秋翻了翻资料,满是感激地道。现在不是看资料的时候,他也没有细看,把资料紧紧握在手中。他去香江给《锄奸》作宣传的时候,和许敦楽说好了,让南方影业向北电捐一些录像机和录像带。这事一直没有兑现,现在正主在眼前,他自然不会错过要账的机会:“许总,你知不知道,你把我害惨了?”

许敦楽听到这话微微一怔:“哦,怎么回事?”

许望秋叹了口气道:“上次我从香江回来,就把你们南方影业要捐录像机的和录像带的事给学校说了,整个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知道了,都特别期待。可直到现在这事都没兑现,在老师和同学眼中,我都成骗子了。”

许敦楽听到这话哈哈大笑道:“放心吧,我答应你的事肯定不会忘记的。这次我过来的时候,是把东西发过来了的。只是要报关,加上运输,可能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到。”

许望秋闻言大喜:“许总,真是太感谢你了。”

许敦楽摆摆手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电影学院是培养电影导演的,要是能多培养几个像你这样优秀的青年导演,那我们的日子也要好过很多。”说到这里,他看着许望秋问道:“你的新片《猎鹰》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够开机?”

许望秋道:“《猎鹰》比《锄奸》要复杂很多,场面也大得多,特效也特别多。筹备的时间就比较长,我估计要六月份才能开机。”

许敦楽听许望秋讲过《猎鹰》,故事非常精彩,再加上许望秋的执导能力,这部电影在香江绝对会大爆,他对此十分期待:“慢工出细活嘛,不用着急的。”

许望秋跟许敦楽聊了一会儿便离开了。丁建明本来让他留下来,晚上一起吃过饭。不过许望秋拒绝了,明天上午就要开会讨论成立电影出口公司的事,他必须好好消化许敦楽带来的资料。成立电影出口公司有可能改变历史,他真的希望抓住这次机会。

许望秋回到寝室,坐在床上,慢慢翻看着许敦楽带来的资料。南方影业从五十年开始,一直负责国产电影的对外输出工作,对东南亚和印度市场非常了解。许敦楽非常看重许望秋,让专人整理出了相关的资料,内容极为详实。

通过许敦楽带来的资料,许望秋发现香江电影对外输出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在整个七十年,台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是香江最重要的输出市场。香江电影在东瀛并不如想象的受欢迎,在美国倒是比想象的要好。仔细想想也不奇怪,昆汀就是邵氏电影的忠实粉丝,像他这样的美国人应该不少。

香江电影在美国的成绩让许望秋的信心又增加了两分,香江电影现在的水平不怎么样,大部分都是粗制滥造。这些电影都能够打进美国市场,那自己用巨资打造的商业大片,又有什么理由不能撬开美国市场的大门呢?

许望秋知道印度电影比较强,不过在看了南方影业提供的数据后,发现印度电影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强。从1971年开始,印度的年产量就超过了好莱坞。到现在为止印度拥有66家电影制片厂,26个电影实验所,400多种电影杂志,12000家电影院,25万电影从业人员,每天观众多达1250万到2000万人次。去年印度生产了将近900部电影,向亚非和苏联东欧各国出口了将近500部影片,赚取了大量的外汇。

让许望秋更为震惊的是,印度电影在苏联取得让人难以置信的成功。整个苏联市场本土电影占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是来自世界各国的外语片。其中印度电影在外语片中一骑绝尘,比其他所有外语片加起来还要猛。有点几十年后,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感觉。恐怕光是苏联市场,印度电影每年就能获得近千万美元的收益。

看到印度电影在苏联如此成功,许望秋不由暗叫可惜,苏联人口有2亿多,又比较有钱,电影市场也非常繁荣,可惜现在中苏交恶,否则苏联会是很好的输出口。中苏关系正常化要等到88年去了,那个时候离苏联解体只有三年的时间了。

两亿多人口的大市场啊,可惜进不去,真是便宜三哥了!

许望秋觉得印度电影在海外的巨大成功对中国电影是很好的启示。印度跟中国的情况比较接近,都是人口大国,经济都比较落后。既然印度电影都能搞起来,都能在海外大获成功,那中国电影当然也有可能做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