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韩三千苏迎夏 > 第一百六十九章、重视人才

韩三千苏迎夏 第一百六十九章、重视人才

作者:绝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3 15:29:39 来源:258中文

进入工业时代,柏林政府已经认识到人口的重要性,尤其是具备一定知识水平的劳动力。

普鲁士王国是全世界最早完成义务教育的国家,莱茵兰地区又是普鲁士王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当地汇聚了一大批基础人才。

这些人才恰好是普鲁士王国眼下最需要的。在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量不大,反而是对普通技术工人需求量最大。

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后,奥地利能够反超英法,并不是说奥地利的技术有多先进,也不是弗朗茨的先知先觉能力有多大,最核心的因素还是工程师数量多。

没有足够多的基础人才,无论技术如何先进,都无法快速转化到工业生产中。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对基础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后世各国都在搞义务教育,就是市场倒逼的结果。

原时空老牌帝国坐拥丰富资源,却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掉队,就是输在了基础人才数量上。

等他们反应了过来,时间上已经晚了。竞争对手不可能原地踏步,给你几十年时间培养人才。

普鲁士王国一直保持着军费上的高投入,国内经济没有崩盘,除了柏林政府政治手腕够强外,人口素质上的优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理论上,完成义务教育的人,都有成为一名普通技术工人的潜力。如果努力一下,成为一名工程师也不是不可能。

大部分低端工程师都是技术工人成长起来的,而基础的文化知识,又是其中的必要条件。

如果有人进行统计的话,就会发现普鲁士王国人口虽然远远低于英法,但是在基础工程师数量上,比起英法两国也不逞多让。

如果只是开发普鲁士王国,人才肯定是够用的,威廉一世也不会这么重视移民工作,关键是还有波兰王国需要开发。

沙皇政府时代,波兰地区实施的是农奴制,教育只是少数人的专利,普通人都是纯粹的文盲。

波兰独立后,虽然比废除了奴隶制,也下力气发展过教育事业,然而结果并不乐观。

理想主义政府制定政策,从来都只看表面,怎么好就怎么来,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

波兰政府忽视了师资力量不足和财政匮乏的事实,盲目的跟风义务教育,甚至做得比普奥都要更进一步。

想法都是好的,现实却不允许,最后计划只能停留在纸面上。除了建了几所为权贵子弟服务面子工程学校外,对国家的实际意义等于零。

现在普波联邦建立,开发波兰的任务也落到了柏林政府头上,对人才的需求量自然就大大增了。

威廉一世:“不管想什么办法,我们都必须要尽可能的多移民。国内的工业发展需要人才,波兰地区的同化工作也需要移民。

以东布罗夫斯基为首的前波兰革命党人最近很不安分,他们一直抗拒民族融合工作,政府接下来的工作任务非常重。”

对普鲁士王国来说,波兰的体量还是太大了,一口气根本就吞不下去。为了稳定波兰局势,柏林政府不得不和波兰地方实力派妥协。

不过妥协也是分对象的,以东布罗夫斯基为首的前波兰政府,就是普波合并的利益最大受损者,双方完全没有妥协的可能。

初来乍到,为了维持地方稳定,即便是知道波兰前政府在暗地里搞小动作,威廉一世也没有办法对他们怎么样。

明面上不能动,但是规则范围内穿小鞋还是少不了的。

毛奇劝说道:“陛下,请放心。接下来政府的工作重心,还是会放在移民安置上。

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波兰政府的**问题,联邦政府刚刚建立,为了维持地方稳定,我们不方便下狠手。

等局势稳定了起来,政府会进行一次公职人员考核,踢出渎职、贪腐人员,肃清波兰地区的吏治。”

秋后算账必须有,但不能是现在。波兰前政府虽然被赶下了台,但革命党的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尤其是波兰政府后期组建的军队,都是革命党培植起来的亲信。这些部队战斗力虽然不咋地。可人数还有好几万。真要是逼急了,来个鱼死网破就不好了。

本来普鲁士吞并波兰王国,就有些牵强,如果再爆发一次内战。那对国内的民心士气伤害太大了。

柏林政府采用的办法就是温水煮青蛙,这次俄波战争中波兰军队大败,就给柏林政府提供了插手军队的机会。

借口战争损失,威廉一世趁机裁撤波兰王国四个步兵师的番号,剩下的部队编制也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压缩。

当然,在压缩编制的同时,威廉一世也在扩充军备。这不矛盾,被裁撤番号的部队都是在战场上打没了的。

如果是打了胜仗的英雄部队,自然不可能裁撤。问题是波兰军队输了,并且输得很惨,那么裁撤番号就变得合理了。

重建新的番号,原来部队残存的军官就注定边缘化了。作为败军之将,就算是让他们退役,也没人能够说什么。

威廉一世没做得那么绝,这些人部分转入了预备役,部分留在了现役部队,这就要看站队了。

波兰军队是普鲁士人一手训练出来的,亲普派自然是少不了的。在组建新部队的时候,自然优先考虑自己人。

经过一番操作下来,革命党的武装力量已经被压缩了小半,这才是威廉一世想动革命党的底气。

现在遭到了首相的反对,威廉一世内心非常的不爽。不过他的城府深,原时空连俾斯麦那样的权臣都能忍,自然也能够接受毛奇的耿直。

有能力的人脾气通常都比较大,这让威廉一世很无奈。

理性思考了片刻功夫后,威廉一世点了点头:“那就再等等吧!现在先搜集证据,未来一起算账。”

威廉一世早就过了年少气盛的年纪,做什么事都喜欢三思而后行,觉察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后,果断的选择了退一步海阔天空。

外交大臣杰弗理·弗里德曼提醒道:“陛下,关于西亚大屠杀问题国际会议即将在耶路撒冷召开,我们需要做出选择了。

现在的国家形势还不明朗,外交部建议继续保持中立,避免参与到英法奥三国的外交博弈中。”

国际形势不是不明朗,完全就是一团乱麻。英法奥三国既合作又对抗,搞得欧洲各国外交官都快神经崩溃了。

这种背景下盲目“站队”,是非常容易吃亏的。万一刚刚站了队,得罪了人,上面的老大突然就和解了怎么办?

利益面前没有什么不能谈的,英法奥三国合作是因为利益,相互对抗同样也是因为利益。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三方都很理智,就算是发生了对抗,也没有拉大家下水,把对抗限定在规则范围内。

……

维也纳,正在普鲁士人犹豫不决的时候,英法奥三国关于利益划分的谈判,也在秘密开始了。

列强之所以是列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脸皮厚。

看似英法奥三国在相互制衡,但这只是做给外界看的明面功夫。暗地里大家早就坐在谈判桌上,围绕着分利益归属扯皮。

西亚问题只是一个影子,奥斯曼和波斯的冲突,站在英法奥三国的立场上,实际上就是小孩子过家家。

难民都死得差不多了,再谈这个问题根本就没必要。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是非对错”是最没有争论价值的。

国际社会不会因为奥斯曼帝国驱逐难民进入波斯,给波斯造成了重大损失,就制裁奥斯曼。

同样,国际社会也不会波斯政府屠杀难民,就追究他们的责任。

除了口头谴责一下外,更多的还是英法奥三国的利益划分,这才是现在的主要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