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韩三千苏迎夏 > 第一百二十二章、砸锅

韩三千苏迎夏 第一百二十二章、砸锅

作者:绝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3 15:29:39 来源:258中文

法俄暗地里有接触,英奥同样没有断过联系。只不过大家都心照不宣,假装没看见而已。

要是较了真,那会没朋友的。

19世界后期的国际关系,已经变成了一团乱麻。法奥两国在中欧问题上是对立的,可是在中亚问题上双方又是一致的。

尽管各自的动机不一样,但是两家的目标都是挑起英俄战争,削弱竞争对手的实力。

反过来看英俄两国也差不多,中亚都快要打起来了,在中欧问题上双方的立场也近乎相同:让法奥两国互掐,不能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

伦敦

尽管知道法俄两国早就暗地里眉来眼去了,可是法国人替俄国人发行债券的消息,还是引起了英国政府的强烈不满。

格莱斯顿首相皱着眉头问道:“在这个时候替俄国人发行债券,法国人这是想要干什么?”

时间点太敏感了,早些时候、晚些时候替俄国人发行债券都没问题,偏偏选在英俄翻脸的当口,针对意味太明显不过了。

外交大臣乔治解释道:“法国人这是在报复,我们许诺了支持他们向中欧扩张势力范围的,但是在前面法国人谋求比德两国煤炭利益的时候,政府选择了中立。”

真的只是“中立”么?

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英国政府没有推波助澜,没有暗地里给法国人拖后腿,欧洲反法浪潮也没那么容易爆发。

或许在英国政府看来,没有直接跳出来反对,那就算是对法兰西最大的支持了。

暗地里给比德两国打气,向法国政府传递若有若无的警告,这些扯后腿的行为,都是职业习惯,根本就不算什么。

面对这样的盟友,法国政府反应不激烈,那才有问题。

本来就是互相利用,谁都没真把对方当成盟友,暗中坑一把也就不奇怪了。

事实上,从一开始英国人就挖好了坑。支持法国人“扩张势力范围”,不等于支持法国人扩张领土,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或许在谈判的时候,为了忽悠人,外交官会含糊其辞,或者是口头承诺。但落到纸上的,绝对没有支持法国人向中欧扩张领土。

现在的法兰西帝国已经非常强大了,再让他们扩张下去,补足了最后的短板,又会出现新的一轮实力暴涨。

英法只有一道海峡相隔,让法兰西继续壮大下去,不列颠就真的睡不着觉了。

格莱斯顿首相揉了揉额头,这个解释让他无言以对,站在不列颠的立场上,给法国人扯后腿没有任何问题。

英法世仇几百年,不是一纸盟约就能够化解的。遏制法兰西壮大,一直都是英国政府的首要任务。

俄奥虽然也是敌人,不过因为距离的关系,英国政府的切身感受并不深。

如果不是沙皇政府盯上中亚地区,威胁到了印度的安全,两国也不会直接正面对上。

犹豫了一会儿功夫后,格莱斯顿首相提出了要求:“想办法,给法国人找点儿事情做。

不能让他们闲下来,免得给我们扯后腿,同时还要他们牵制住奥地利。”

要满足这两点要求,那就只能让法奥两国互掐了。挑拨离间,一贯都是英国人的拿手好戏。

以现在法奥两国的关系,貌似也不用继续挑拨,只要激化矛盾就够了。

盘算了一遍过后,外交大臣乔治点了点头:“没有问题,外交部会尽快给他们找点儿事情做。

只不过这么一来,就将比德两国彻底推到了奥地利一边。以哈布斯堡王朝拉盟友的能力,法国人恐怕会吃亏。”

法奥就是为了比德两国才掐起来的,一旦矛盾升级,作为风暴中心的比德两国根本就脱不了身。

甚至因为法国政府没有注意吃相的缘故,导致他们的国际声誉又下跌了一波,作为他们的邻居不可能不担心。

在这种背景下,一旦欧洲局势紧张,就算是奥地利不动,欧洲各国也会推奥地利出来制衡法国人。

在不爆发战争的情况下,法奥两国斗了起来,势单力薄的法国政府肯定会吃亏。

至于真打起来,乔治就无法判断结果了。毕竟法国人的威名很盛,奥地利的实力雄厚、潜在盟友多。

格莱斯顿首相冷笑道:“不让他们吃点儿苦头,怎么知道我们的重要性。

刚刚缔结盟约,就急匆匆的向中欧地区伸手,连选择一个好时机都不知道。

法国人这些年过太顺了,以至于让他们变得忘乎所以,狂妄得不可一世。”

……

相比英国政府来说,事实上,弗朗茨更加紧张法俄两国靠拢。

这是地理位置决定的,奥地利被法俄两国夹在中间,一旦法俄两国靠拢,奥地利在战略上面临的危险太大。

只不过多了一些历史经验教训,弗朗茨选择了暂时隐忍不发,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不仅没有中断对俄贷款,报复沙皇政府的蛇鼠两端,还压下政府中到俄的声音。

“俄国人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不管沙皇政府做了什么,现在我们就当什么也没发生。

外交部可以适当的表示不满,其它的问题,全部都等英俄战争爆发过后再讨论。”

秋后算账肯定是有的,不过前提条件必须要是秋后。

要是现在奥地利就发作,给俄国人找麻烦,沙皇政府怎么有底气和英国人争夺阿富汗地区?

俄国人要是输了战争,那肯定会损失惨重,搞不好还会将最近这些年,聚集起来的国运一朝丧尽。

别看现在的俄罗斯帝国似乎很强大,可是别忘了前几次的战争,这个老牌帝国已经被重创了。

几百万青壮的损失,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弥补回来的。

对比一下,俄罗斯帝国最近三十年的人口增长率,就知道战争的伤害有多大。

尤其是第二次普俄战争后,俄罗斯帝国连续多年人口负增长,到了现在也仅仅只能保持人口不在下降。

在这种背景下,要是在中亚地区再填上百八十万进去,又恰好输了战争,沙皇政府的统治基础,就要被动摇了。

当然,赢了战争这些都是不值一提的小问题。胜利可以压下所有的不满,拿下了阿富汗地区,沙皇政府上下都会齐心协力争夺印度。

问题是拿下阿富汗容易,要消化掉阿富汗地区,可不是那么简单。

除非效仿奥地利的土著迁移政策,把当地人都迁移离开。

要不然的话,内有游击队肆掠,外有英国人虎视眈眈,俄国人就要永无宁日了。

奥地利只要在适当的时候,推上一把就足够了。虽然这么坑盟友卑鄙了一点儿,不过这也是俄国人先和法国人勾搭的。

……

农业大臣霍尔斯提醒道:“陛下,从农业部搜集到的资料来看,英法两国的粮食自足计划,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尤其是法国人的大农场计划,自从法国政府更换了一批殖民地官员后,法属非洲的农业就开始迅猛发展。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法兰西今年的主粮缺口,将降低到180万吨以内,要不了多久他们就可以实现粮食自足了。

不过据说法国人在非洲开辟的农场运行成本偏高,只有一小部分农场能够做到收支平衡,大多数农场都依赖财政拨款。”

这个结果,没有出乎弗朗茨的意料。

法兰西缺粮主要是因为意大利地区,本部的粮食实际上是够吃的。

为了减少外汇支出,最近这些年,又在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等地区建立农场,弥补粮食缺口是早晚的事情。

至于农场运行成本高,那是注定的结果。法属非洲适合发展农业的地区,本来就偏少。

很多地方都是有主的,总不能把主人全部都赶走吧?要知道当地很多土地的主人,早就变成了法国殖民者。

除了抢夺一部分土著的土地外,大部分农场还是法国政府亲自开辟出来的,很多农场的自然条件都不是最好的,只能说勉强过得去。

如果水利设施都完善了,后面的问题也应该不大。不过这都需要时间,不是短时间能够搞定的。

短期内这些农场要靠天吃饭,粮食产量自然高不到哪里去。加上官僚们的管理,增加了大量的额外成本,亏本才是正常操作。

弗朗茨点了点头:“时机差不多了,推广钾肥也需要时间,没必要继续藏着捏着了。”

这个时候推广化肥,损失最大的肯定不是奥地利。

受国际粮食价格下跌的影响,最近这些年,奥地利一直在削减主粮种植面积。

除了满足国内食用外,已经很少对外出口了。国内的粮食加工企业,也开始大力进口俄国粮食。

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国际粮食价格下跌的背景下,俄国经济能够回暖,也是奥地利的粮食减产政策造成的。

只不过这种好日子,马上就要一去不复返了。再怎么削减产能,奥地利的农业体量都在这里放着。

即便是现在的钾肥,功效比不上后世,粮食产量只增加五个百分点,那也是足够六七百万人食用的口粮。

增加出来的产量,肯定是需要市场消化的。

在英法玩儿自给自足的背景下,国际粮食市场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在逐渐萎缩。

国内的粮食增产,奥地利肯定要先顾自己,俄国人的粮食再想找到买家就难了。

实际情况应该会更加糟糕,钾肥保不了密,欧洲各国都会跟着效仿。

随着各国粮食产能的增加,国际粮食市场还会急剧萎缩,价格也会持续下跌。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用来砸锅的。奥地利可以想办法增加粮食消耗量,度过农业危机,俄国人就倒霉了。

英俄战争刚完,就爆发农业危机,这就注定了未来很多年,沙皇政府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弗朗茨可以向上帝发誓,这种杀敌一千自损一百的战术,最开始绝对不是冲着盟友去的。

本来计划好的,等英法粮食自足计划完成,就开始砸锅,拖着大家一起进入粮食拼成本时代。

怎奈计划没有变化快,到了实施的时候,才猛然间发现,貌似俄罗斯帝国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没有别的原因,英法奥都是工业国,国内有产业链支撑着,只有沙皇政府对农业依赖严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