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我心自在 > 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应对之策

我心自在 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应对之策

作者:口袋空空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02 00:23:27 来源:258中文

其实宁完我对多尔衮的提议是持赞成态度的,他也觉得按照当前的态势,清军应该主动撤回盛京,待修生养息之后再图谋其他。

他刚才的那番言语有点强词夺理了,但是作为坚定的保皇派,他不得不站出来反对多尔衮的建议。

因为皇太极暗中遣李率泰与大明议和之事属于绝密范畴,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如果多尔衮等人知道了这件事,很可能就会借此大做文章,从而导致八旗产生内讧,那样的局面下所谓的大清离崩溃不远了。

不管将来如何,现在的大清内部决不能生乱,而且必须只能有一个不容置疑的声音来发号施令,包括多尔衮在内的所有人都要听从号令才行。

“回睿亲王的话,现下既是皇上亲率援军抵达松锦,原本低落之士气军心当会重新高涨。明军虽强,但人数远逊与我大清,在人数占有巨大优势之情势下,我军要是再行回撤,那以后还怎生有胆与明军对阵?

何况皇上已有对付明军之策,此战过后,明军定不敢再小觑我大清,到时我大清自可根据具体事态再予以从容应对!”

“不知皇上有何等方法应对明人之火器?奴才等绞尽脑汁也未想出好法子来,还望皇上赐教!”

一旁的尚可喜凑趣的施礼道,帐内其他人也都用充满希冀的目光看向御座上的皇太极,帐内有些压抑的气氛也悄悄地轻松了不少。

“呵呵,此次大军南下受挫,虽有明军练成强军之因,其实也是我军太过轻敌之故!”

皇太极的这几句话引起了包括多尔衮、阿济格在内众人的强烈共鸣,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清军连续的败仗其实都吃亏在对明人所用的新战术一无所知,临阵时根本来不及做出正确的应对,还没等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便因伤亡过大而败下阵来。

前后几次都是轻敌造成的,这样的结果让多尔衮等人很不服气,但过后想想,还真是想不出好办法来对付明军,现在听说皇太极想出了好法子,所以所有人对此都很是期盼。

“明人强在火器,而火器我大清也有不少!朕此次携来数百门火炮,待对阵时先以火炮轰击,将其阵型击乱,之后再上前与之搏杀,只要被我八旗健儿近身,明人火器就成了无用之物,到时还不是任我八旗宰割?”

在思来想去之后,皇太极意识到唯有以火器对火器才能克制住明军,而火炮就是最合适的利器。

为了挽回败局,皇太极这回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了,把几乎所有能打得响的火炮都带到了松锦,准备给明军以重大杀伤。

三顺王虽然带着大部分汉军旗军卒随大军南下,但因为清军并没有打算打攻坚战,而是准备以最拿手的突击为主,而太过沉重的火炮会拖累到清军的机动性,所以此前之带来了十余门,并且也未发挥多大的作用。

而汉军旗留在盛京的数百门大炮正在被数万名包衣运来的路上,在天气晴好的条件下,不用十天便可以抵达送锦前线。

这数百门大炮就是皇太极以战促和的底气所在,如果运用得当的话,这些火炮或许会成为这次战役的转折点。

“皇上不愧是天下之英主!奴才等只想到以火炮轰击工事,怎么就没想到直接用火炮打步卒呢?等咱大清的火炮聚齐,非叫明军尝尝厉害不可!”

孔友德一拍脑袋,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一脸懊恼不已的神情开口道。

八旗的火炮很多是他当年从登州带过去的,后来皇太极又下令被虏获的汉人工匠们仿造了不少。

孔友德也想到过用火炮轰击明军步卒的战术,但是因为连续败仗之下,所有人都想着赶紧撤退,别让明军包了饺子的缘故,他也将这个临时起意的想法抛在了脑后。

“咱们有火炮,明人就没有?据本王观察,明人火炮比之咱们所用火炮威力更大、射程更远、射速更快。何况汉军旗炮手本就不多,数百门大炮就需要上千炮手操纵,咱们哪来如此多炮手?

还有就是,咱们的火药可是没有多少存储,要是这回一并打完,这些火炮就成了废铜烂铁,将来如何派的上用场?”

就在帐内众人一片交口称赞声中,多尔衮的话语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泼下,大帐内再次变得安静起来。

以多尔衮的睿智,皇太极、孔友德能想到的破敌之策他能想不到吗?但正是因为上面的几条理由让他觉得,就算从后方调集火炮前来也是无用。

“睿亲王所忧不无道理,但是事到如今,唯有一战打出我八旗之威风,方才有后路可寻。炮手稀少不算大事,临阵之时只要预先将每门火炮之火药弹丸填充好,炮手打响一门之后寻机前往下一门施放,如此一来可正好提高射速。

至于火药之缺失也是无碍,朕此次将盛京所储火药全部携来松锦,总计约有上万斤之多,足可供大战所用。至于以后火药之来源也不成问题,大军回返盛京之后,即刻遣军前往朝鲜搜掠,偌大一个朝鲜国,火药积存应是不少!”

对此已有全面考虑的皇太极缓缓开口说出了解决之道。

多尔衮闻言后沉默不语,算是默认了皇太极的这番安排和布置。

尽管两白旗一直视皇太极为自己的劲敌,但有时多尔衮对自己这位八哥也很是佩服。

现在的大清国是老汗努尔哈赤打下来的不假,但自从皇太极登基建国以来,整个建州各方面都处在一个良好的上升势头之中,不管是军事还是官制设立和理顺,都比努尔哈赤活着时有了长足的进步。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皇太极较为长远地战略眼光和安排,多尔衮扪心自问,若是自己坐上皇帝之位,未必就能比皇太极做的更好。

且忍着些吧,从最近得来的消息来看,自己这位八哥是拖着病体,强撑着赶来,看样子也没几年活头了。

等老八一闭眼,这皇位说啥也不能让那个有勇无谋、暴躁残忍的豪格来坐,他要是做了皇帝,不光是两白旗要遭殃,整个大清怕也会跟着倒霉,说句不好听的,稍有不慎,大清的国运就能葬送在他手上。

就在皇太极这边定好了对付明军的策略时,刘国能和张文耀两部历时十天,完成了对赫图阿拉以南数个堡城的清理。两人在互通声气之后改变了原先的计划,分别率部于鸭绿江南岸的克莫堡汇合,准备稍作休整后向据此两百余里外的赫图阿拉进发。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