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我心自在 > 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

我心自在 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

作者:口袋空空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02 00:23:27 来源:258中文

“启奏圣上,臣以为,值此我皇明百废待兴之际,当务之急便是大兴水利、组织农户及灾民开荒耕种,力争两三年内使北地粮食能够自给自足,此方为上上之选,其余诸事皆可放置一旁!”

首先站出来表示反对此事的是侯恂。

虽然老侯已经离任户部尚书一职,但在新的内阁中,按照朱由检提出的阁臣分工部司的要求,侯恂对口分管的依然是户部,所以他对有关田地产出的事情依旧最为关注。

自崇祯九年皇帝下旨各地官府组织和鼓励农户开荒拓田,并制定新垦田地免租赋三年的政策后,经过各地官府上报的数据来看,在这一惠及万民的政策红利刺激下,战乱平息的地区亿万农户爆发出了巨大的热情。

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全大明新增田亩达一千五百万亩之多,如果按照每亩平均亩产一石粮食计算,每年新增粮食产量就有一千五百万石之多。

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新垦田地三年免租赋期已至,按照后三年减半征收的政策,这些新增田亩每年可缴纳租赋达两百余万石,按市价计算,折银当在一百余万两左右,这种巨额收入足可使得户部日子更加好过,这可是一份沉甸甸的政绩,也是值得炫耀的功劳。

而如果按照皇帝的新策略,地方官府就会把一部分精力用在扩大大豆、油菜、花生等作物种植面积上,而这些作物的产出是无法估价的,也没办法征到赋税,虽然会有很多农户从中受益,但太仓却会因此减少不小的收入,这种对朝廷不利的政策必须要阻止其出台才行。

“启奏圣上,民以食为天,与天下尚有千万黎民急需粮米糊口之况来讲,盲目扩种油脂类作物耗时耗力,更兼其占用良田,实为不可取之策。

圣上为民之初衷臣等尽皆钦敬,但此策最好后延数载再予以执行为佳。”

侯恂表达完反对之意后,孙传庭也起身表示了对侯恂的支持,但他并没有全盘否定朱由检的策略,只是委婉的表示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等过几年温饱问题解决了再出台相关政策才好。

在侯恂和孙传庭两人先后发表反对意见后,其余众臣也都纷纷发言,或明或暗的表态反对朱由检的决定。

在这些臣子的眼中,万千黎民只要能有口吃的,就已经是朝廷开恩了,皇帝居然还想着让他们吃的更好,这种想法实在是太过天真和幼稚。现在动荡的时代虽说已经结束,但天灾却依然持续不断,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让万千流民安定下来才是正道,其他的都是不足论的小节而已,根本没必要推而广之。

“朕适才已经把油脂之重要性讲说一遍,诸卿却是仍旧不以为然,诸般言论看似有理有据,但实是尚未认清此事紧要之处。

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与种粮并无冲突,现今太仓已日渐充盈,早不复数年前之窘迫之状,随着陕西各府连续两年粮食增产,更兼有湖广、江南漕粮并无断绝,加之靖海伯连年自外采购粮米输入我境,只要调配得当,北方受灾各省民众几无断粮之忧。

而随着荆襄地区大面积开发,明后两年我大明缺粮之危便会得以根本缓解。更不提还有辽东肥沃之土,只要措施得力,粮食新增以及山东需要朝廷赈济之民众数量巨减,一来一往之间会使形势更为好转。

诸卿皆知,大豆肥田是农事常识,若其与粮米轮种,地力在得到充足休养后会更加肥沃,粮食产量也会增加不少。

既是诸卿对此并不注重,那便先于辽东之境试行此策吧。

内阁行文辽宁巡抚衙门,明年起,在保证山东移民与原住民口粮无忧之境况下,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在作物轮种的同时,最多可与粮田对半耕种,此事无须讨论,诸卿遵旨便可!”

在看到众臣这种态度后,朱由检心感不爽之下冷着脸下达了命令,群臣面面相觑之后再也无人出来表示继续反对之意,温体仁起身施礼接旨,这件事就这样以双方各退一步的形式结束了。

“朕既已决意开海,并意于松江府华亭县修建上海港、明州府修建宁波港一事,工部、户部是否已遣人赴此两地办差?

此事虽不算紧迫,但也要抓紧时间进行,待勘察施工完毕,西夷各国众多商船便会抵达并与我大明各商家进行贸易,至于海关征税一事依天津港例即可!”

由于刚刚被众臣群起反对,朱由检的脸色冷厉起来,语气也带着些许不耐烦的意味。

侯恂和范景文对视一眼,后者硬着头皮起身施礼回禀道:“启禀圣上,因前番荷兰国使节离开不久,考虑到其一来一往尚需近两年时间,故此工部上下都觉此事并不着急,故尚未安排人手赴松江与宁波勘察施工,稍后会商完毕,臣即刻安排相关人手离京南下经办此事,臣保证绝不会耽搁工期,定会于两年之内完工!”

“启奏圣上,海关征税一事须港口建设完毕后方能实施,故此户部亦未曾派员南下,若是圣上对此不满,臣稍后也会派遣相关人等即刻南下!”

在看到皇帝不再一口一个爱卿地称呼大家后,侯恂知道皇帝有些生气了。自己这些人都是皇帝才拔擢不久,没想到新内阁第一次例会便与皇帝唱起了反调,细想之下确实有些不应当。

皇帝的策略又没损害大家的利益,只不过是想改善一下众多百姓们的生活条件而已,就算此举可有可无,或者是有布局太早的意思,但大家伙儿也不该众口一词的表示反对,这样让皇帝怎么下的了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朕一再强调朝廷官员办事要有效率,只要计划得当后就立刻着手实施,既是方略议定,为何非要算着日子赶工期?港口早日建成,众多海商便会主动停靠贸易,朝廷便会早一日征税入库,为何非要等到与荷兰国交易方可?

此事勿得迁延!须尽快着手办理!督察院遣御史督之,建设港口一事若遇地方官府推诿迁延,涉事者一律开革!”

朱由检沉着脸冷声道,范景文一脸讪讪的躬身接旨,其余诸人看到皇帝这般模样后,心里也觉得有些不安,殿内的气氛变得有些沉闷起来。

“开海与成立海军一事靖海伯之态度乃是关键所在,朝廷须得遣重臣前往福建,将朕之意图与他分说明白!诸人谁可前往?!”

群臣面面相觑后,邹维琏起身施礼道:“朝堂之上唯独老臣与靖海伯相熟,此事老臣愿往!”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