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神月之子 > 第一三七章 无立锥之地

神月之子 第一三七章 无立锥之地

作者:丽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0-08 00:52:00 来源:258中文

既然李祐说过要让武元庆,武元爽死于马上风,那他们就不能死于别的什么原因。

除非是他们自己把自己作死的,比如跑去殴打某个皇子,结果被人活活打死这种。

不过很显然就算是他们如今愈发的抖起来了,或者说因为无人管教而变得愈发没有逼数,但也没嚣张到去揍一个皇子的地步。

毕竟他们最大的倚仗也不过是一个不受待见的五皇子李祐罢了,还是一个他们不知道想要弄死他们的主。

不过看这样子就算李祐不去背后搞这些,他们死于女人肚皮上的可能性也是不小的。

大概是自诩为风流名士的原因,名士跟他们是不可能沾边了,出名也不是什么好名声,一如李祐的皇家纨绔一样,多半都是什么贵族之耻,国公败类这种的,倒是这个风流他们是真的做到了。

不说数量众多的妾侍和外边养的情妇,家里被祸祸的侍女,只是这上青楼的次数,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长安城里各种青楼,什么官妓,私妓,甚至是半掩门的生意他们都照顾过,为拯救失足妇女可是操醉了心。

这种情况下,让他们死于马上风,倒成了一种顺理成章的事情,甚至没有人会觉得意外,包括他们的夫人对此都有思想准备的样子。

然后,他们就真的死于马上风了,难得的还是一起死在同一位的肚皮上的,也算是成就了一段风流佳话啊。

那位某青楼的头牌原本并不是那么出名,有了这事后虽然少不了让官方的带回去查问了半天,可等她回归以后,俨然就已经成了长安城第一名妓了。

这也是头一个不因为才艺出众,或者才貌双全,又或者什么花魁大会一类的活动成就自己名声,而是因为同时艹死了两位公爷,而成就毫无争议的巅峰之名的。

一时间长安城里众多的恶狼们都对这位是趋之如骛,都想试试这位是何等样的骑术,才能把久经沙场的两位一同给榨干咯。

这些自然就和李祐没什么关系了,反正脱脱早就给李祐飞鸽传书,告知了这俩都按照他的要求死于马上风了,李祐这边就算是又少了一桩心事。

交代脱脱保护好杨氏母女俩,免得在接下来那些大宅门里的破事中受到伤害,武顺那边也已经出嫁了,就暂时不需要李祐再去操心了。

而正如李祐所预料的那样,也和杨氏曾经设想过的一样,在武元庆和武元爽这哥俩一起挂掉以后,应国公府上可是有的热闹了。

像他们这样的性子,能教出什么好人来,周围的人是个什么性情也可以想象。

为了争夺财产和权利,各种沾亲带故的家伙都赤膊上阵。

也不去管吃相如何了,反正先把好处搂到手才是正理。

这时候杨氏和她的小女儿自然就成了碍眼的存在,别说什么把应国公府的正牌嫡孙子交给她们来照顾了,压根都不想让这娘俩在国公府里有落脚之地。

这可怜的娘俩不说衣食无着,反正待遇肯定也好不到哪去,就差变成佣人被使唤了,比之偏房中的偏房都不如啊,眼看着就被排挤出家门的样子。

杨氏母女私底下不知道已经抱头痛哭多少次了,那边脱脱作为同样一直不受待见的侍女,很自然的也和这母女俩凑到了一块,干脆提议她们不妨先去女儿家暂住一下,比如说去齐州齐王府上散散心。

已经快要没有立锥之地的应国公府里,也确实再没有让这娘俩留下的理由,稍稍考虑了一下杨氏也就同意了脱脱的主意。

给如今应国公府当家的主母说过这想法以后,就被痛快的送了出来。

毕竟人家两个女婿都不差,这应国公府的主事者虽然暗戳戳的没少排挤,可明面上也不能做的太过分。

起码像这种在人家看来很识趣的跑去女儿家暂避,他们肯定要尽到礼数,好好的把人送走才行,要不然李祐这样的王爷跑来找他们的麻烦,他们也吃不起那挂落。

这些变故和最新的进展李祐自然早早的都知道了,不过这哥俩挂掉这一点李祐可没有告诉武则天,总不能显得他过渡关注她的家里情况,那是几个意思?

是早有预谋的想要来个大被同眠,想试试共侍一夫的滋味,还是对应国公府有什么仇恨啊?

反正这样的关注总不像是什么好路数,当然李祐也确实没干什么好事就是了,所以这种关注肯定不能表现出来。

而看这意思,如今应国公府的主事者也没想着主动告知武顺和武则天的意思,还是等着杨氏母女俩到来以后再告知武则天这个消息吧,或许对她来说会是个心情舒畅的好消息呢。

敢爱敢恨的武则天怕是只会觉得痛快,而不会有什么伤心的情绪。

弄死这么两个败类于李祐而言只是碾死两只蚂蚁般微不足道的事情,甚至都不能让他的心思有太大的波动。

或许会有一些念头通达的感觉,但绝对不会有什么内疚啊,两人的脸时常萦绕在他脑海中啊这类的情况发生。

实在是他干掉的人太多了点,再多这么两个他本就打算干掉的家伙,真的已经很难影响到他的情绪了。

经历过这么多世界的杀戮后,李祐那真的是心硬如铁的,起码对于杀人这回事是这样。

当然他心中也不乏柔软的部分,要不然他就不会去想办法不动神色的弄死武元庆和武元爽哥俩了,说到底还不是为了武则天吗,替她出一口恶气,也为了防止她继续走上黑化的老路。

暂时把这事瞥到脑后,一切等到杨氏母女俩来了再说,这段时间里李祐和武则天又商议了几次他脑海中的计划。

当然有些东西暂时还是不适合让武则天知道,所以两人聊起的更多的还是关于产业发展方面的。

如今李祐麾下的各种工厂作坊都是开足了马力在生产各种紧俏货,什么香水啊,花露水啊,玻璃制品这类利润十分丰厚的奢侈品,在长安,洛阳等地方那都是供不应求的,只要送到了立马就会被早就预订过的一众权贵们拉走,都到不了那些个富商们手里。

也就偶尔有些个真正富可敌国的巨富才有望能够上手一点,主要还是为了彰显他们的身份,而不是成为他们的商品,再转卖到其他国家去。

这些东西大都被李祐安排到了某些个小岛上去生产,甚至用的工人也都是奴隶,然后成品会通过海船给运过来。

一方面确保了这些东西的生产技术不会外泄,一方面也是营造这些东西都是来自海外的假象,为他摆脱某些麻烦提前埋下伏笔。

之后才会通过陆路或者水路运送到益州,扬州,长安,洛阳这类的大城市里,通过那边的分销商来卖出去,当然这就是各位皇子公主,还有秦善道他们一众二代们的事情了,李祐只需要在齐王府里等着收钱就好。

有他这背景在这放着,这些东西运送过程中还怕受到责难吗,自然是一路绿灯了,尤其是在管事还会按照当地的规矩给足了“过路费”的情况下。

起码不会有什么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来些所谓的山贼水匪,把他的货给劫了的情况,当然这是不考虑李祐派去的护卫的强悍的情况下。

怎么说齐王府标配的帐内,也就是国家承认的亲卫,属于国家出钱帮忙养着的私人武装,就有九百人的样子。

李祐私底下通过昝君谟他们肯定也没少招人啊,这些人基本都用在这样的私家产业上了,关键时刻也是能拉出来的队伍,要不然李祐干嘛花那么多钱养着他们呢。

只要给他干了私活的,李祐可从来不让他们白忙活,不论是卫士还是私募的江湖客,该有的好处那肯定都是不少的。

他发展这些个产业,很大一个作用不就是为了将这些人更紧密的绑在自己身边吗,没有让人白出力不给好处的道理。

又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处。

不过这些都是李祐回长安城和武则天完婚前后就已经搞定的产业,并不是李祐如今关注的重点。都已经走上正轨了,有武则天盯着就行了。

李祐的目光一直都放在开拓新的产业上呢,其实也是在为他下一步计划打基础。

这不离李世民亲征高句丽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别的打仗也就罢了,打高丽棒子还有东瀛鬼子这样的事李祐还是很上心的。

上次在《浪客剑心》的世界里没能好好祸祸一下倭国,李祐还是有点遗憾的,大唐世界于他而言如今已经成了家乡,自然不想看到那个所谓日出之国再继续嚣张。

就算不能让它陆沉,打服了它也是必须的。

至于理由吗,那边有金银算不算?让倭国那些家伙下去帮忙挖矿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吗。

所以李祐这一批想要开展的产业正是系统也在鼓励他搞得,那就是航海方面的。

咱的征途果然是星辰大海,这就从大海开始吧。

之前不是到手下各州都督军事的时候,已经在海边买下了几座造船厂了吗,除了日常开展一些民船的造船业务,甚至是修修补补的活计维持自己的运作,也是让里面的船匠们保持手熟,这样有真正的任务的时候才不至于造不出想要的效果来。

而现在终于到了他们开始建造真正的战船的时候了,而且还是李祐综合了后世的各种船只,也结合了他脑海中的各种航行知识,经过缜密的思考和优化后,布局更加合理,操控更加方便,甚至需要的人手都要少上许多的新式大型战船。

战船需要的各种木料,一早李祐就交代人开始准备了,如今包括铁木一类的料子想必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这可花了李祐不少的钱财,就是为了能够真正的将他好不容易才定稿的设计最后落到实处。

专程交代了一队护卫珍而重之的将他手中的新船图纸带去自家船厂那里,之后也会在那边留守,监督造船的进度同时也是为了保密,不能让这些价值巨大的图纸流传了出去。

里面从整体布局到各处细节,以及内部结构都有着详细的解释,龙骨,水密舱的位置等等都有着精确的要求,万一落到敌人手里,那乐子可就大了。

交代完这事,李祐等着看结果就行了。

如今有着航行的技能在手,真个交付战船的时候李祐只要上去亲自感受一下,甚至操控出航一趟,就能把情况了解个差不多了,也不用担心这些人糊弄自己。

况且李祐派过去的那些护卫也不是吃干饭的,真个干活不认真,护卫也会教他们做人的。

除此以外,李祐还让武则天安排一队单独的商队去往海边的几个州县。

目标很明确,就是去收东西的,不过却不是和那些个传统的海商们抢生意,或者至少不是和那些个正经海商抢生意。

因为这些人收购的目标,或者说交易的对象,主要是某些个所谓的“武装商船”从海上弄回来的特殊商品。

简单地说,就是海盗的贼赃。

当然李祐是有自己的底线的,还不至于彻底的恰脏钱,他想收的是那些被劫掠来的外国奴隶和商品,更准确的说是从外国商人,或者干脆跑去外国领土上抢回来的人或者东西。

而李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他们提供庇护,前提是他们不把刀枪对准大唐。

用后世更多人知道的概念来说的话,相当于李祐在自己的封地范围内,给这些个在大唐境内算是守法商人,出了大唐境地就化身为海盗的家伙,提供了“私掠许可证”。

李祐的目的自然不只是从中获益,更多的还是为了通过这样的举措来进一步削弱周边国家的实力,尤其是高句丽和倭国的。

抢掠的货物也就罢了,抢回来的人口多了那影响可就是实实在在的了,尤其是抢多了女人,那可是影响生育和人口的。

而偏偏新罗俾在大唐又是紧俏货,比昆仑奴来的还要畅销,新罗俾可不一定都得是新罗的,高句丽和倭国的训练好了也是一样吗。

想必在足够大的利益的驱动下,这些个“海商”们一定能够爆发出足够大的破坏力,让高句丽和倭国先感觉到这种切肤之痛,也算是给李祐先打个前站了。

等他自己的战船造出来了,也好方便拿周围这些个国家搞搞实验,必要的话也能给那些不听话的“海商”们涨涨记性,正好增加些实战经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