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我们恰好 > 第二百七十七章 陪太子读书

我们恰好 第二百七十七章 陪太子读书

作者:书华行思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1-20 12:14:18 来源:258中文

小舍踮起脚朝窗内一瞅,正好隔着窗与个白胡须老头面对面。

老师干瘦的身子微驼着背出来了,他口齿漏着风道:“张大人,贵公子张鑫,天赋异禀,聪慧过众,老夫稍微一点,他便知晓一二,功课好脑子灵。所以大部份时间便留着做无趣之事,刚才又揪前面孩子的辫子了。”

小舍道:“老先生,后生知惭愧,给您老添麻烦了,您说我们该如何训导他?”

“据老夫看,这孩子精力充沛,思想活跃,不能按老夫常用的方法规导他,老夫怕误了他天赋......”

小舍带着亮亮回家,路上白梅道:“老师的意思你明白吗?这么多童子的学堂,成绩相差大,咱们亮亮吃不饱,大部份时间是浪费掉的。”

小舍道:“我也想,该给他换个地方了,以前国子监需入学资格限于公卿大夫及富民子弟,学习内容以“亦思替非”文学为主,目的是培养诸官衙译史人才。我现在是正四品还不知够格不够格。”

“有什么不够格的,国子监八千多童生,难道南京城里三品以上官员有那么多?”

小舍道:“也是,我去问礼部的吕震尚书,这事该他管。”

“你要抓紧,一开春就让他进去。”

第二日一早小舍便去找吕震,吕震知道小舍随金幼孜去北方印证了他的“金记性”非常客气。他道:“现在国子监有九千多人。有四种入学方式:

一,地方学校成绩优秀,且长相端正,就可以推荐来,但如意学生成绩太差,老师会被扣薪俸,所以一般老师宁可不推荐也要保住自已。

第二科举乡试通过,会试落榜的,翰林院考核过的,也可。

第三:捐钱、米粮的有钱人子弟。

第四:高官子弟,名义上要三品以上,但功绩好的可以放宽到正四品。所以张少詹事,你就放心吧,你儿子的事,我吕震亲自操办。”

“尚书大人,恕下官无知,请问国子监主要学什么?”

“《四书》《五经》,兼习《性理大全》以及律令、书数等,这都着今后考试来的,而且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也派学生来,可以学学西洋文。”

小舍道:“那太好了,到时候犬儿入学少不了劳大人费心了。”

亮亮的事谈妥了,小舍心里乐滋滋的,府上大小事情都抢着做,一早把水都烧好了,拿着两暖瓶送到詹事房,蹇义道:“什么春风把你吹得那么欢,说给老夫听听。”

小舍便托吕震的事告诉了他。

蹇义道:“这老头,上次为他女婿张鹤朝见太子的事,害得老夫和他一同被皇上关进锦衣卫牢房。”

小舍道:“那应该是误会,后来皇上知道张鹤是给太子送药的,所以立即把你俩放了。”

蹇义道:“说起太子,你今天陪我去文华殿太子那,今天轮到我当值。”

文华殿太子正在书房看书,蹇义道:“他最近对周易入迷了,很受皇上表扬。”

太子道:“父皇说的对,“不知易,不可为将帅。”所以之后的统帅,基本上都是精通《易经》的。

蹇义道:”下官上次让殿下去看看周文王、姜太公、孔子、孟子、刘伯温、诸葛亮的文章,他们那个不学了《易经》。”

太子道:“太师们推荐我学了杂七杂八的书不少于1千本,原来都不如读这本《易经》,真是读书破万卷,不如经书一部。”

小舍道:“大人,为什么又称《易经》,又称《周易》。”

蹇义道:“《周易》的“周”字有三层意思,周全,周到、全面。第二是周期,天地之间的变化规律,第三朝代,周朝写的。《易学》的“易”字也有三层意思,第一是变易,周易最重要的思想,它认为世界都在变化中,“周”字本身有三层含义,第一是周全,它写的东西非常周到、全面。第二是周期,说这个天地之道,变化的规律,就是七日来复。第三指朝代,代表周朝。

“易”字也有三层含义,即有“三易”之说,第一是变易,世界上任何事都在改变中,第二,简易,只有容易的,我们才会亲近它,只有简单的,我们才能做得长久,才能做得有功!第三,是不易,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会变化,但不是乱变,会遵守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是不易变的。”

太子张着哈蟆嘴又乐了:“说得好,说得精彩,寡人一下明白了。”

他拉着小舍的手道:“你也一块陪寡人听着,绝对受益非浅。”

太子的手厚实有力,轻轻的一握小舍就受不了。

太子松了手,小舍忍着痛道:“大人,我从前也读过,差不多能背不少。”

蹇义道:“《易经》,一定要读熟,要把《易经》的书全文读熟,先建立好易德,这和学武功一样,没武德很容易成强盗,成采花大盗。”

小舍道:“那我先读起来,让殿下听着。”

太子道:“不行,你一读我就容易打瞌睡。”

蹇义道:“太子殿下这就有了易德基础,诚意至上。”

太子读书声音很响,朗朗的声音传出了书房,把路过的皇上也引了过来。他驻在门外听了会并没进来。显然对太子的用功心里十分的满意,一边听,一边按着太子读书的节奏打着拍子。

中午时分,太子要用餐了,小舍随蹇义出了文华门,小舍上了马立即问道:“大人,皇上如此喜欢《周易》是受不是受了道衍和尚的影响?”

蹇义道:“也不是,老夫认为他肯定是某高人,给他指点了《推背图》。”

小舍寻思最大可能是金忠,他想起了金忠给他那本《易经》,他道:“我知道了《推背图》是唐太宗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李淳风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以后若干年的运势,难道有和大明联系上的吗?”

蹇义道:“这本书老夫也有,一会儿你带回去看看《第二十八图》,明天回答我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