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我们恰好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吉祥神宠

我们恰好 第三百四十二章 吉祥神宠

作者:书华行思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1-20 12:14:18 来源:258中文

白梅看着小舍的眼睛,娇嗔道:“娘,你又来了,烦不烦,万一人家官大了,不要我了,我不活啦。”

小舍放下杯子,站起身道:“吴嫂,我要告辞了,明早还要去太仓接郑公公。”

白梅点着灯笼送小舍到桥上:“小舍,九月廿二号是你三十岁的生日,我会在家里为你祈祷。”

小舍看着白梅的双眼,火光映着,里面透亮清澈:“你也要保重,过了春节,我便来接你,以后就不用这么苦了。”

“我想,我想。”白梅支支吾吾道。

小舍以为白梅有什么话害羞说不出来,别道:“我娘说了,你和如意,红瑶还是姐妹相称,谁也不吃亏。”

白梅鼓足勇气道:“我想在南京买个房子,把我娘也带去。”

小舍道:“我回去和娘商议下,把夷亭的房子卖掉,再帖些钱买个好些的。”

“不用你费神,我和娘商量好了,把以前在南京开豆浆铺的房子买下来,上次房东答应的,钱我也凑够了,如果房东涨价,我就把这里的卖了就够了。”

“这不又苦了你们。”

白梅扔了灯笼,双手握着那双暖暖的手,仰着头想说什么,唇瓣慢慢的开启……

桥上一只青蛙“扑通”跳入河中,月光下平静的河面泛起了无尽的涟漪,一圈又一圈向着四面扩去。

......

江面上泛着白光,一会儿东方红了,一轮金黄的太阳升了起来,涛声也变得响亮起来,附近的岛上海螺声响,郑和的海船徐徐的靠上了码头。

锣鼓声中,小舍随着蹇义,杨士奇,海寿,金纯和吕震上了船郑和的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郑和头戴黑色乌纱帽,白袍外罩红色披风,麦色泛红的脸上,双目炯炯有神,他握着蹇义的手,大笑道:一别两年多,咱家在阿拉伯半岛,绕了个大圈又回来了。”

蹇义道:“这次公公有没有去新地方?”

“首次航行了东非的麻林迪,那里人的皮肤比咱家黑多了,牙齿白白的,眼睛可不小,常年不穿衣服。”

“我知道了,是没衣服穿,外面涂的黑色油。”吕震道。

郑和的翻译马欢,笑得前仰后翻道:“不是,那里离太阳近,烤黑的。”

两个卫兵押在个皮肤黑黑,颧骨高高,嘴唇厚厚的洋人上岸,郑和道,这次在苏门大腊时帮助当地平乱,抓了这个伪王苏干剌。”

小舍道:“郑公公这次肯定去了南洋,这人和上回的南洋特使长得一模一样。”

郑和道:“答腊我们去西洋必走的地方,那地方气温高,湿度又大我们,你们苏州的丝绸和刺绣,他们最钟意。让弟妹多绣些我好去换黄金。”

“他们情愿吗?”

“愿意,他们的国王是皇上封的,上次是特派人来入贡,并接受赐印和金币。”

金纯道:“麻林迪有什么宝贝吗?”

马欢如数家珍拨着手指道:“人少,动物多,有高大无比的大象,它的牙是宝贝、有犀牛,它的角也是宝贝、还有一种叫琥珀的珍宝,玲珑剔透,光泽如珠宝。”

“还有鸵鸟、斑马,他们的国王还说,有一种像送给他们瓷器上画的麒麟。”郑和添了一句。

吕震像小孩一般惊喜道:“麒麟可是吉祥神宠,主太平长寿,郑公公没问他们讨一只?”

“这次去没看见,不过麻林迪国王答应咱家,等有了即派人送来。”

果然过了四个月,麻林迪国王派人将“麒麟”送到了北平。

为了这盛况空前的喜事,南京的文武要员也赶去了,吕震对皇上道:“陛下,只有盛世才出麒麟,请祝贺吧。”

朱棣开始还坚持说:“天下治安,没有麒麟又有何损?”

几个文武群臣都道:“陛下圣德广大,被及远夷,一定要祝贺。”

在麻林迪使者进京当天,明成祖朱棣终于按耐不住,亲往奉天门主持欢迎仪式,这“麒麟”头颈巨长,浑身斑点,北平的人是万人空巷,全去奉天门前一睹为快,小舍后世见过,这是长颈鹿,但所有人都说是吉祥的神宠,连刚从交趾赶回来观赏的夏元吉也评论道:“特丰骨神异,灵毛莹洁,霞明龙首,去拥凤臆……。”

小舍心想:“也许麒麟就长这个样,毕竟后世也没麒麟。”

皇上,皇太子皇太孙和皇妃国亲都坐在龙椅上拍手称赞。

足足欣赏了一个时辰,已到午时,皇帝虽然饥肠辘辘,但余兴未了,立即下令画师把这宝贝画下来,让端诏翰林学士沈度用小楷在画上写一篇《瑞应麒麟颂》,未等墨汁干透,便收在囊中,带回宫去细细欣赏了。

黄淮和杨溥几个老臣又被锦衣卫又上了囚车,小舍见昔日的上司衣衫褴褛,脸上布起了皱纹,想送一程,被蹇义暗中拖住:“你找死啊,我都不敢,以前金忠在还好些,现在谁有这胆量!”

小舍只得作罢,随着蹇义钻到一胡同的茶馆,要了壶大碗茶喝了起来。

一会儿蹇义差手下唤来的金幼孜也来了。金幼孜道:“最近吏部员外郎陈诚、太监李达出访西域回来了,皇上让我替这江西老表整理出访日记。”

蹇义喝着茶道:“子鲁这家伙出去二年多了,应该去了不少地方。”

“明成祖诏令他和李暹随中官李达护送帖木儿帝国特使,所以去了他们的国都哈烈。”

“皇上是想与让帖木儿东山再起,平衡草原上的鞑靼,瓦刺和兀良哈三方势力。”

“蹇义兄高见,虽然帖木儿死了,这帝国的余辉还在,现在又与大明关系和谐,我们何乐不为?”

小旗拎着两大包东西找来了,金幼孜道:“在皇上身边事儿多,也没空陪两位吃饭,这是北平的土产,聊表我金某的心意。”

蹇义双手推辞道:“自已兄弟,何必如此客气!”

“小旗去你们詹事府的事,皇上己经恩准了,小旗一直在南京长大,还是让他回南京吧。”

“皇上肯定在北平建都了,南京成了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你是想让儿子在那过安稳的日子啊。”蹇义咬着颗花生道。

“儿媳安兰怀上了,她也是南方人,在这里吃不惯,所以让他们在南京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