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我们恰好 > 第四百四十八集 从此再没郑和

我们恰好 第四百四十八集 从此再没郑和

作者:书华行思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1-20 12:14:18 来源:258中文

舍到刑部还刚满三个月,朝廷宣布了郑和在归国途中去世的噩耗。 郑和带着近三万饶船队到了祖法儿、木骨都束等国,而且还过了赤道,抵达了非洲的最南端,已经非常接近莫桑比克海峡一代了。后来船队就返航了,但船队行驶到了古里国一带时郑和最终的还是由于劳累过度而不幸一病不起。不久之后,也就是公元1433年的四月,郑和在印度南部系海南的卡里卡特因病逝世了。 王太医道:“郑和患过消渴症,以前曾治疗过,可能是并发症发作了。” 宣宗问王景弘先派回的郑公公侍卫长海扎儿:“郑公公如何安葬的?” 海扎儿因长久生活在海上,脸膛较黑,人们又称他为“黑大人”,禀报:“皇上,按照我们回民之风俗,人死后三日内要速葬,以白布裹身,深埋不附棺,如死海上,即行水葬。所以郑公公去世后三进行了海葬,下官此次返回,只带了郑和发辫和靴子,请皇上赐葬南京牛首山。” 宣宗即命王振继任郑和司礼监太监,黄福接替郑和的南京守备之职,赐祭牛首山田万顷,归葬郑和。 当七月份副使王景弘带着船队回到南京时,郑和的衣冠冢冢己经建在了回回山上。墓圹呈长方形,南北走向,长约五十丈,东西宽约二十丈,墓顶二丈八。顶部用青石所制塔式墓盖,镌有阿拉伯文“泰斯米叶”。墓后脑墙上镶有大理石,上刻“郑和之墓”4个大字。 62岁的三保太监郑和与他七下西洋壮举从此划上了句号,出海的门也同时关上。朱瞻基突然敕令漳州卫指挥同知石宣,“严通番之禁”。 黄福和王振的重用,舍开始忐忑不安,两人他都得罪过,他特别担心南京守备黄福,儿子亮亮成了他的手下,会不会遭受报复? 这日晚他便备了些礼物去探视蹇义,蹇义虽然因年老不常上朝,但皇上特别器重他。 蹇义听了舍的担心,沉思了一会,轻声道:“黄福这老头受知于太祖,正直明果,一心为国家,而且又与你我共过事,也没结什么芥蒂,肯定不会做出不齿之事,贤侄你大可放心。” 舍松了口气,替蹇义倒零热茶:“听了大人之言,下官定心了不少,至于王振,下官倒不怕,谨慎做事,他也捉不了班。” 蹇义摇了摇头:“至于王振,虽然皇上还不特别器重他,但王振一直是太子的老师,而太子身后又有皇太后,沈皇后。” “下官明白,皇上对太后入奉起居,出奉游宴,四方有所进献,即便是微礼物,也一定要先奉送给太后。” “这仅仅是孝慈之礼,朝内重要的军国大事往往受命于太后,听从她的裁决。” “下官记得上回去长、献二陵拜谒。太后也去,皇上亲自配带弓箭,骑马在太后轿前,上桥时,又亲自下马扶太后的马车。引得京畿百姓欢呼拜迎。” 蹇义笑道:“贤侄还记得那事,你还记得皇太后那次对我们得什么话?。” “记得,太后在行殿对我们随行的人:“你们是先朝旧人,要尽力辅助嗣君。” “这是公开的,但背后对皇上:“张辅虽是一名武臣,却通晓大义。蹇义忠厚心,但办事优柔寡断。皇帝你呢,非常正直,起话来直言不讳,先帝有时很不高兴,但最终还是听从你的建议,得以不做错事。还有三件事,当时先帝后悔没有听从你的意见。”这话是皇上亲口告诉老夫的。” “看来太后对朝中内外政事,她莫不周知啊。” “不过,张太后对王振这些宦官还没到彻底放任的地位,听皇上准备任用守孝期满又出来任职杨溥为礼部尚书,以学士衔在内阁当值。听也是皇太后提出的。” “杨溥和黄淮因仁宗皇上而被成祖关入狱中十年,他把经书史籍通都读了好几遍,现在应该是满腹经纶了,皇太后果然清楚。” “杨溥这人没有城府。个性恭敬谨慎,每次上朝,他都顺着墙跟走。即使对隶属官,也不敢怠慢。今后贤侄可以向他学习。” 蹇义把“学习”两字得很重。 从老上司府上回家后,舍轻松了不少,果然自已也没受到王振的陷害,南京亮亮也没受到黄福的报复。 秋后皇上去万岁山抓蟋蟀又让他陪着去,山上的红叶红得热烈,红得浓艳,秋雨过后,空气清冽,透人心脾。宣宗还闷得心慌,舍心想这一年还算太平:国内虽然有河南、山东、山西等地有早灾,但很快得到官仓的赈济。贵州酋长石各野等,聚众劫掠,被贵州总兵官、都督佥事萧授很快的肃清了,前后生擒吴不跳等二百一十二人,斩吴不尔、王老虎、龙安轴等五百九十余级,归还被掳掠官民男女九十八口,俘获妇女儿童一千六百余口。将吴不跳等送到北京。 同时因为水灾,后又遭旱蝗,农民苦于官府徭役及地主勒索。江西永丰人夏旭领导饥民数千人造反,以大盘山为根据地,夏旭自称都督。被明军突袭山寨,夏旭被俘死难。 亦失哈到黑龙江口的奴儿干都司重修永宁寺碑,再次确立疆界。为了提高统治效率。 八月,裁汰京师户、兵、工三部,大理、鸿胪、光禄、太仆及顺府等冗官七十员。并考察本科、前两科进士及一些外省官员,“拔其优秀者备用“。 朝廷向地方派出周枕,于谦等巡抚,其职责也在这一年有了较为明显的表现。这一年还重审并赦免了五千多个囚犯。 宣德通宝开始铸造。 皇帝还下令重修北京的白塔。 民间已被传抄多年的《剪灯余话》也有了首个刻本,这部讲述世俗婚恋及人鬼爱情的短篇,带动了《聊斋》在内的一批最能体现市民文化的通俗。成了老百姓街谈巷议的乐事。要么皇上担忧的是海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