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月家废材大小姐:完美转变 > 27|消息

月家废材大小姐:完美转变 27|消息

作者:云雪晴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29 12:40:27 来源:258中文

董老夫人眼前一亮没错,还是儿媳有眼色,将此物藏得好好的没让女儿拿走有这东西在不怕赵书才抵赖燕娘注定是董家的人,赵家和董家还是姻亲赵书才他不想认也得认。

她忍不住笑出声来猛然瞧见灵堂上飘扬的丧幡,想到丢弃在外面的女儿尸身,脸又垮下来耷在那里,说不出的阴毒。

李氏的脸上带着鄙夷,却语气深沉地道“娘,若是燕娘嫁进来,赵家与我们还是儿女亲家这关系比以前更为亲近,赵大人不会不管咱们的,那些想看咱们家笑话的小人到时候再收拾也不迟。”

董老夫人点点头儿媳妇说得有理只要燕娘嫁进来赵书才有天大的不满,也会看在女儿的份上,认下董家这门亲,那么他们家的铺子就还是这东集的头份。

可怜的董氏,生前哪里能想得到,娘家人在屋子里讨论得热火朝天,根本就没有人管她,她曝尸在外,被日头炙烤着,很快尸身就开始变质,不远处是侄子的灵堂,董庆山的尸骨用冰块护着,自然不会腐坏。

董氏的尸身只盖了一块布,董老夫人匆忙之中,没有盖严,几只苍蝇闻着味儿飞来,嗡嗡地叫唤着,落在她开始变味的尸身上,还有她露在布单外的手上,苍蝇们飞来飞去,不停要变幻着落脚的地方。

街坊邻居的门都紧紧地闭着,人们躲在屋中,仿佛多看一眼都是晦气,也没有人去提醒董家人收尸,除了更多的苍蝇们争先恐后地飞过来,再也没有人愿意瞅她一眼。

等董老夫人再次想起女儿的尸体时,已经到了傍晚,太阳归西,董家的婆媳俩已经商量好对策,庆山等燕娘嫁进来戴孝后,再下葬,这样就有哭灵的未亡人,董家和赵家的姻亲关系也坐实,谁都不能反悔。

董老夫人出门时,董氏尸身已经散发出难闻的异味,董大壮揭开布一看,吓得倒吸凉气,董氏本来死状就难看,现在更是面目狰狞。

董老夫人有些害怕,不敢靠近,捂着口鼻让儿子用草席子将尸体裹住,连夜用板车拉到野外,也不看地方,随便找个荒山挖个坑,将尸体丢进去,堆上土,连个石碑都没有,只竖块木板,上面粗粗地写着董氏之墓,其它的碑文一个字也没有。

坟墓的周围,都是杂草乱石,阴气森然,董大壮有些害怕,匆忙掩埋掉董氏,就急急地回去。

翌日一大早,董老夫人卯时就起身,穿上麻衣,柱个木拐杖,从出家门起就开始哭,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到县衙,沿途路上碰到好事的人就拉着诉苦,大声地哭诉着孙子死得何其悲惨,连点骨血都没有留下。

可怜死前还心心念念自己的心上人,至死都不能娶进家门,又说孙子与赵家二小姐情投意合,赵大人嫌弃自家门第不高,死咬着不同意,让两位有情人含恨终生,阴阳两隔。

很多闲汉不怀好意地东问西问,董老夫人说得越发的起劲,说到孙子和赵家二小姐郎情妾意,袖子里的肚兜隐隐露出一角,颇为香艳,闲汉们猥琐地挤眼睛,都跟在她的后面。

董老夫人面有得色,眼珠子转了几下,“我家孙儿与赵家二小姐情比金竖,说不定夜夜入她的闺梦。”

闲汉们都被她的话吓得心惊肉跳,暗道董家这老妇人心可真毒,此话一出,赵家二小姐以后别想嫁人,哪个男人敢睡在被死鬼惦记的女人身边。

她一路走着,一路哭诉着,等走到县衙时,已近辰时,此时县衙的大门已开,她看着上面明镜高悬的匾额露出阴沉沉的笑,回头一看,后面跟了一长串的好事之人。

昨日赵家将董氏的尸身送回去,整个县城都议论开了,百姓们义愤填膺,直道董氏罪有应得,很多人替赵大人抱不平的,哪知董氏这老娘们脸皮更厚,女儿害死赵家的老爷子,还敢肖想赵家的姑娘,明目张胆地上门,关键还是打着结冥亲的主意。

有人就说了,这董家的老婆子,哪是什么董老夫人,以前叫她老夫人那是看在赵大人的面子上,现在董氏被赵家休掉,叫她老婆子都是抬举。

那赵大人的二女儿可是她的亲外孙女啊,做亲外祖母的都舍得将她往火坑里推,可见心真是黑的,怪不得能养出董氏那样的女儿。

董老婆子闯进县衙,县衙的门大开着,赵大人今日没有上堂,可还有衙役当值,她直直地跪在外面,手中捏着那杏色的肚兜。

“赵大人,民妇来求亲,求赵大人将二小姐嫁给我家孙儿,他们郎有情妾有意,无奈如今天人永隔,但情义长存,求大人成全。”

赵县令将自己关在书房中,听到她的叫声,黑着脸让人将赵燕娘叫过来。

赵燕娘听见自己外祖母说的话,又羞又恨,真没想到平日里还算疼爱自己的外祖母居然是这样的人。

“爹,她胡说的,女儿没有”

赵县令制止她的话,再如何恨透董氏,也不能将这恨意转接到自己的女儿身上。

“她有备而来,你有把柄在她的手上,此事还得另想法子,你先回去,为父前去会会她。”

赵燕娘咬着牙,怒气冲冲地走出书房,却没有回自己的屋子,而是跑到前衙,县衙的门前围得满满的人,里外三层,全是来看热闹的。

见她出来,有的人就撇嘴,这县令家的二小姐,长得可真够丑的。

赵燕娘今日心情不太好,没有描眉抹粉,原本黑黑的肤色再加上并不出众的五官,平庸至极,甚至可以说很丑。

董老婆子见她现身,立马眼睛发光,“燕娘啊,祖母求你了,你庆山哥哥生前就舍不下你,你嫁过去后,外祖母一定会好好待你的。”

赵燕娘指着她大骂,“什么庆山哥哥,什么外祖母,董氏已经被我爹休了,你们家和赵家没有半点关系,你手上的东西是董氏偷偷给你的,董氏心毒,人人皆知,没想到她连亲生女儿都不放过,伙同你们一起来陷害我,我告诉你,董家想我嫁过去,没门。”

董老婆子被她这番话说得有些发懵,赵守和急匆匆地从里面出来,一把将赵燕娘拉到一边,对围观的百姓道,“家门不幸,丑事频出,让各位乡亲们见笑了,小生的二妹妹,虽然语气不佳,所说却是实情,为人子女,本不该妄议母亲,还望大家体谅,都散了吧。”

县令家的公子亲自出面,百姓们没有不依的道理,逐渐离开,却没有走远,而是在远处观望着,董老婆子恶恨恨地道,“你们两个白眼狼,亲娘尸骨未寒,你们就这样抹黑,还不认她,白费她生养你们一场,真是没心肝,活该遭天打雷劈。”

赵守和有些来气,一拂袖子,面有愠色,“上梁不正下梁歪,为长不慈,又岂能望子孙孝顺,董老夫人,小生言尽于此,您请回吧。”

董老婆子示威般地将手中的肚兜晃一下,得意地一笑,赵守和朝衙役们使眼色,几人上前将董老婆子制住,按在地上,赵燕娘趁机将肚兜夺下,死死地捏在手里,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衙役们眼睛雪亮,自然明白经由董氏一事,赵家和董家撕破脸,他们早就看不惯董老夫人,也不用赵守和再吩咐,就将她用杖叉出去。

赵县令站在县衙的门口,将刚才他们的话听得真真切切,脸色黑沉沉的往里面走,燕娘不愧是董氏一手教的,董氏虽对别人不仁,对这个女儿却是十分好的,燕娘话说得绝,半点也没有想过董氏,不知董氏泉下听到,会是如何的感想。

他恨董氏,恨其入骨,燕娘说的话,让他是既觉得痛快,又感到悲凉。

董老婆子被叉出去后,根本就没有走,她一屁股坐在县衙不远的地方,指天指地地骂起来,哼,以为拿回东西就能平安无事,想得倒美,整个县城的人都知道,燕娘和孙子的事,赵书才想息事宁人,也要过问她答不答应。

远远地看热闹的百姓都摇头,这董家的老婆子,真是不积德,那赵二小姐是她的亲外孙女,也这样埋汰,就算是没有的事,被她这一闹,以后真没有人敢娶那二小姐。

二小姐虽然长得丑,可也是官家小姐,将来要嫁的人家肯定不会太差,但董老婆子这事闹得不以后二小姐嫁不嫁得出去都很难说。

董老婆子的声音很大,衙役们拿着木杖出来,要将她赶走,董老婆子更加来劲,往地上打滚,边滚边骂,很快周围又聚起一堆人,一中年男子下马,有些狐疑地站在人群外,看了看渡古县衙上的匾额。

他站在百姓们的后面,听着董老婆子嘴里的话,皱了皱眉。

等衙役们将董老婆子赶走,人群散去,将他显露出来,衙役们认出他,齐齐愣住,连忙派人去相请文师爷,通知赵大人,文师爷迎出来,连连拱手,“秦书史,下官有失远迎,失礼失礼,上次一别,您近日可好?”

不一会儿,赵县令也从后衙走出来,虽然脸色还有些难看,神色却恢复不少。

秦书史察言观色,刚才那老婆子的疯言疯语让他听了一个大概,赵县令虽极力掩饰,可眉宇间却布着阴霾,整个人与上次相见时,气色相差十万八千里,他的眼神闪了闪,没有开口询问。

赵县令挤出笑,比哭还难看,“不知书史此次又是为何事而来?”

秦书史不动声色,开怀地笑道,“下官奉知府之命,来知会赵大人,咱们的县主娘娘仪驾已到淮水河,不出五日,就抵达渡古,知府大人命下官将喜讯传给赵大人,还望赵大人好生准备,迎接县主娘娘入府。”

赵凤娘深受皇后娘娘的宠爱,日前,她向娘娘吐露思念双亲之意,娘娘仁慈,特命宫中侍卫送她回渡古探望双亲。

沿途所经之地,地方官员热情派夫人相迎,以表对县主的尊敬。

听说皇后娘娘不光是派出御林军沿途保护,还从宫中调去两位嬷嬷及几名宫女随行,此事极少听闻,众人暗思这新封的凤来县主,受宠的程度让别人望尘莫及。

蔡知府早就让夫人和两位嫡出小姐做好迎接的准备,等凤来县主的车队一到府城,即派人迎接,务必要小姐们和县主打好关系。

他此次来报知赵县令,也是蔡知府的示好之举。

赵县令脸上先是惊喜,紧接着是忧心。

董氏的事情,凤娘还不知道,凤娘幼年离家,一直长在京中,与他们也并不熟悉,董氏之事,不知她会如何看待,他这个当父亲的也摸不准。

喜的是,虽然凤娘是养在妹妹的身边,可他身为父亲,对于亲生女儿,也是牵挂的,这么多年的分别,都没能见上一面,也不知凤娘长得是何模样?

小时候,她与燕娘虽是双生,却生得并不太像,凤娘要白胖许多,燕娘却是黑瘦的,一转眼,燕娘都长成大姑娘,凤娘应该也是这般大小。

他心里盼望着女儿,想起董氏,又痛恨又酸涩。

秦书史是多年的老人精,自然看出他的脸色,也没有再如上次般讨要喜酒,只推说知府身边离不了人,赵县令再三挽留,他执意离去。

等人走后,赵县令让人通知儿子女儿,他们的姐妹,凤娘要回来了。

雉娘听到消息时,正和巩姨娘在吃饭,董氏一死,灶下的王婆子马上精怪起来,送来的饭菜要好上许多。

她自来到这里,可算是头一回知道,古代除了粥,还有白花花的粳米饭,菜色也不再是简单的煮青菜,上面飘着两三块肉片儿,而是实打实的荤菜。

闻言她的筷子停顿一下,然后慢慢地夹起一筷子鸡丝儿,放在口中细细地咀嚼,漫不经心地“哦”了一声,心中无波无澜。

很快,一碗饭就见了底,乌朵有眼色地给她再添一些,她照旧吃得一干二净。

巩姨娘却是忧心得吃不下去饭,大小姐是董氏亲女,又是陛下亲封的县主,身份尊贵,她望着吃得香甜的女儿,几次欲言又止。

雉娘轻拍一下她的手,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若赵凤娘真是如董氏一般性子,那么想要拿捏她们易如反掌,一个身份压下来,她们躲都躲不掉。

还不如静观其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