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彼岸沙塔 > 第0549章 太祖高皇帝伏笔

彼岸沙塔 第0549章 太祖高皇帝伏笔

作者:牧幽沙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1-20 12:20:55 来源:258中文

每个人都有一个成长的机会,这个机会很难得,也很必要。

在长兴侯侯爷耿炳文离开了,方家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目光投向这里,投向方家,他们不知道长兴侯耿炳文与方中愈到底谈论了什么,但是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中愈可能要做一些什么事情啊,至少让朝廷一些大臣们都坐不住了。

他们之前讨论的事情,在这一刻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有些事情,一步晚,步步晚。

还有的大人之前靠着自己的儿子,因为跟中愈关系还不错。

多少是猜到了一些?

而且在这场战争中获得了不少的福利。

但是现在他们也看不懂啊!

方孝孺方先生都没有看懂的事情,他们多少也是有些蒙的。

“太祖高皇帝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就算是他真的要这样做,选的人也会贯彻他的旨意,而不会这样做。”

方孝孺还是不愿意相信,他不相信太祖高皇帝会放下大明江山,不管下出这样的旨意,而且让他们做这样的决定。

燕王朱棣所做的事情并不是一件好事,起兵造反大多数是为了他的私人野心。

这一点不管是朝廷,还是燕王朱棣本人都会对这些事情承认的。

造反就是造反,没有什么道理可讲。

如果燕王朱棣获得了胜利,或许这件事情还有其他的解释,但是现在他失败了,他成为了一个失败者,自古以来成王败寇。

燕王朱棣现在不得不接受这种命运的安排。

所以这件事情没有其他的解释,必须是这样。

方孝孺不愿意相信。

“父亲,难道你没有想过太祖高皇帝下的旨意只是保住他朱元璋的江山,不是当今陛下的江山吗?”

方中愈摇了摇头。

父亲的想法还是太简单了,父亲不是一个纯粹的政客,他还是只是一个文人。

他现在的想法,时时刻刻都从从一个文人的角度出发,所以才会有现在这样的想法,说服得了他自己也能说服得了别人。

只是这偏偏说服不了方中钰对于终于来说他所知晓的一切,跟陛下跟父亲所知道的都不一样。

“这不可能太祖高皇帝不会这样做。”

方孝孺不愿意相信站起来在中愈的面前走来走去,他把这件事情看得很重,之前是他一直坚信太祖高皇帝是为了保住大明江山的。

太祖高皇帝不管做什么都是为了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

这是他一直坚信的理由,不管他做什么,也是他一直以这个为基准来约束自己?

告诫自己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

但是现在中愈告诉他的,让他之前的信念一下子就崩塌了。

太祖高皇帝居然是这样的想法。

他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嘴里还不停的嘀咕,他不相信太祖高皇帝的是这样想的,他也不愿意相信这么久以来,他坚信的信念是这样的。

“父亲,没什么可以不能相信的,如果太祖高皇帝没有这样的想法,当初为什么要分封藩王呢?”

方中愈打算再告诉父亲一件事,直接消除父亲心中的疑惑。

“太祖高皇帝分封藩王,是因为边塞不安宁,由他们来坐镇的话,可以让边塞最大的军事权力集中在皇家手中。也为了那样可以让边境的人们不受异族的侵害。”

方中愈刚刚说完,父亲方孝孺就立马反驳了过来,似乎这样的理由是他之前一直说服自己的,也是朝廷用来说服其他人的。

所以他想都没想就立马回答了。

“父亲大人,真的是这样吗?”

“难道不是?”

看着自己的儿子,这样肯定的说着这些事情方孝孺心里有些难受,他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但是确不愿意承认。

他头的汗一滴一滴的下来,就好像刚刚从雨中出来一样,身的衣襟都湿了。

他想到了,想到了。

他明白,中愈的意思了,虽然中愈没有明说。

太祖高皇帝设立藩王哪里是为了镇守边疆?

也许真的有这方面的原因,存在,但是真的有必要设立这么多藩王吗?

其实还是为了大明朝廷的长治久安,如果真的中央朝廷的皇帝没有办法再次担任这个统治中原大地的重任之时,地方的藩王是可以入京的。

到最后地方的藩王和藩王的后代们做了皇帝,也是他们家的血脉。

照这样说来,太祖高皇帝当初真的没有考虑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江山,他考虑的更多的是他朱元璋的江山。

汉家江山只能由朱家的血脉继承。

房间里一时间陷入了静寂。

方孝孺和方中愈都没有说话,方中愈在等待着父亲的理解,冰心转过来父亲方孝孺在心里做着斗争他不愿意相信自己想出来的这些解释他也不愿意再听中愈解释下去。

今天的这一番谈话,颠覆了他过往的认知。

让他的心里深深地疼痛,他不曾知晓自己一直追随着的,一直梦想着的大明朝廷居然是这个样子。

朝廷一直尊重的太祖高皇帝居然会是那样的想法。

也许以前有人看穿过,有人看破过,只是那些人都没有机会将他们的想法说出来,甚至是流传开来,也许锦衣卫当初做的那些大事与这些事情有关。

锦衣卫的猜测,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是花了很长时间才做成的。

锦衣卫后来依然存在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没有人知晓,到现在中愈也没有探出个123来。

李哥已经听从中愈的命令去晚了,北方在那以后没有消息传递过来,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只知道他们离开了边境,离开了大明的国土,去了北方。

欠过的债总是要还的,有些人有些事做了就是做了这一切都没有办法改变,既然没有办法改变,那就只能坦然的接受。

看着父亲坐在那里,愣在哪里,脸的表情一直都在变化,方中愈知晓父亲应该是猜到他所说的意思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只能将这些事情,让父亲理解的清清楚楚,才能让他以后的想法慢慢堆积起来,父亲的支持才是最大的支持。

他要说服很多人,不仅仅是今天,还有以后以后他遇到阻碍会更大,这是他知晓的,所以说服父亲只是第一步,他还要说服陛下说服朝臣说服那些,现在支持他的人说服那些现在不支持他的人。

这一路走来方中愈遇到了不少的人,有的人一直跟他在一起,有的人半路与他分道扬镳,有的人成为了对手手,有的人成为了敌人。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这件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生老病死,本来就是一个过程。

方孝孺只是在这件事情,看得太过简单,方中愈恰恰因为几百年的知识体系,让他知晓,有些事情还是可以努力挣扎一下的。

让他什么都不干,在那里等死肯定是不行的,如果他是一个庸碌的人,现在方家了,这一份家业已经够他挥霍一辈子的,只要他勤勤恳恳恳不做什么大事?他一定会在这个位子做的很久的。

但是偏偏他是个不安分的主,他还要挣扎一番,还要折腾一番。

“这些事情,你是从什么时候知道的?”

也许是说服了自己,也许是被中愈说服方孝孺这个时候精神气都有些散了。

也不知晓是他自己早就知晓了,却装作不知道,还是是真正的这一次才知道。

总之他的心里很是难受,看着自己的儿子,将这些话统统点破,就好像之前他有一个梦想,那个气球飞了起来,方中愈去做那个针刺破了他的梦。

“从我知晓,太祖高皇帝陛下留下了一个包裹之后,我就知道了。也许太祖高皇帝当年做的那些事情并不是害怕功高震主,主少国疑。而是因为为了九大塞王做的一个铺垫吧!”

中愈说这些话的时候,自己也有些心痛。

在后世的论坛中愈经常看到那些人评论太祖高皇帝,最后所做的那项三大案,牵扯到了无数的人,无数的人冤枉而死。

朝廷的勋贵们也在那一几次案子中死伤殆尽。

最后留下的人,都不是最强的那一批人。

“太祖高皇帝给圣留下了什么么?”

方孝孺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所以中愈说出来的时候,他还是有些好奇的。

他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让中愈这样笃定的相信太祖高皇帝当年所做的事情都是有意的。

“太祖高皇帝给身留下了一副袈裟,一份度牒,一把剃刀。一串佛珠。”

方中愈一字一句的将他知晓的说了出来,每说一句,方孝孺的脸色就惨白一分。

今天下午他受到的惊吓,已经够多了。

现在这句话说出来,让他更加的受到了打击。

虽然当年太祖高皇帝,并没有重用他,他是因为当今圣才来到的京师,但是他也知晓,当初他确确实实没有太多的能力,来为朝廷做更多的事情,所以他并不责怪太祖高皇帝。

可是现在他却有些不满。

帝王心术,他确实没有太祖高皇帝用的那么牛,也不懂得怎样去平衡,各位大臣之间的权力。

可是当他听到太祖高皇帝居然为建文皇帝朱允文留下了一副袈裟,一份度牒之后,心里的那种恨立马就出来了。

既然太祖高皇帝已经选择了塞王之中的一人,为什么还要费这么大心思将皇位传给皇太孙呢?

传给自己的儿子,不好吗?

至少朝廷不会有这场灾难,百姓不会流离失所,不会因为这件事情,死了那么多的人,死了那么多大明的将士。

方孝孺心里特别的恨。

这个时候他的怒气。都显现在脸,也许是因为太过相信自己的儿子,也许是知晓这份真相让自己的儿子来说出来,让他更加的难受,所以他并没有避讳了其他人,脸的表情,变得愈发狰狞,愈发苍白。

或许这是这40多年来方孝孺唯一的一次这么的生气。

“度碟,袈裟,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太祖高皇帝居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方孝孺站起来的身子,又酿酿跄跄了倒了下去。

“也许当初太祖高皇帝选择的并不是燕王朱棣他所做的打算,不过是为某一位王爷做的准备罢了,只是没有想到燕王朱棣后来领会到了太祖高皇帝的意思,所以才会分而骑兵再加大和尚,姚广孝的撺掇,更加让他的野心发出来了。所以他才会不顾一切的起兵攻打朝廷,父亲,你要知道啊啊,当初他起兵的时候,可是只有700人的卫队。700人,想要控制偌大的北平城,如果没有那些朝廷官兵的配合,根本是做不到的。”

在方孝孺震惊愤恨的同时,终于只是稍微解释了一下,他也不想解释太多,因为这些都是他从那些锦衣卫搜集来的信息分析出来的,再加自己,后来的一些判断。

多的东西他现在也说不清楚楚,燕王朱棣马要被押解进京了。

他也知晓建文皇帝,朱允文让他的父亲去跟燕王朱棣谈谈,所以现在他告诉父亲,也只是希望在以后的日子中再见燕王朱棣的情况下,他的父亲能够更加平淡自如的面对这件事情,也可以很好的跟燕王朱棣交流,将这里的的一切都化作乌有。

中愈愈发的解释,方孝孺就会越发的补充,他的头脑里一直都想着这四年来发生的一切切。

太祖高皇帝最后做的伏笔,到底是为了什么,现在中愈的解释是最符合的的。

这也让他的心,愈发的难受。

“不行,我要问问燕王朱棣我要亲自去问问。但愿他能给我这个答案吧!”

方孝孺突然捏紧了拳头,瞪大了自己的眼睛,之前的方先生一直都是温文儒雅的,现在这样的她还真是没有人见过,中愈也没有想到自己告知的这一切竟然如此的愤恨。

听完父亲的打算,中愈也没有阻止,毕竟本来建文皇帝朱允文就让她的父亲去见见燕王朱棣的,现在这样也好,父亲也是为了求得一个心安吧!

在他想来,父亲的能力与眼界,自然可以知晓自己说的话是不是真的?

至少目前为止,他想不到其他的理论来解释这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